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胃体阳亢,胃用有余
由于胃中气滞经久,和降失司,气郁久而化热。或因肝胆郁热,疏泄失常,热扰于胃,胆液反流入胃(或再入食管),胃中津液未耗,为热所迫。此胃用“有余”并非真正胃津过多,而是病理性液体(包括反流入胃之胆汁)有余。主要症状如胃中灼热兼隐痛,痞胀,嘈杂,胸部窒闷,口苦、泛苦或兼酸味,或泛吐酸苦液汁,舌苔薄黄,脉象稍弦。治宜清泄肝胃郁热,和中降逆。常用药如黄芩(或黄连)、制半夏、丹皮、山栀、青皮、陈皮、象贝母、白芍、泽泻、柿蒂、竹茹、枳壳、瓜蒌皮、煅瓦楞等,属化肝煎及小陷胸汤加减。
肝脏体阴用阳。若因肝体(阴)不足,病及于胃,胃用(阴)亏虚,肝胃之阴俱虚,当以一贯煎为主方,参以益胃汤加减,并可配加白芍、乌梅,酸柔肝木,亦助胃用。
按脏腑一般生理功能,脏阴属体,腑阳属用。鉴于胃与肝的体用对生理病理尤具有特征意义,故前人论胃与肝之“体”“用”较多,亦可见胃与肝之体用失常之重要性。
(徐丹华 徐景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