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医案精选
一、内科疾病
(一)咳嗽
病案1.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患者,女,79岁。
【初诊】
日期:2011年9月6日。
主诉:咳嗽阵作10余年,加重3天。
病史:咳嗽阵作10余年,多于季节交替及受凉后加重。3天前因感冒引发咳嗽再作,咳痰质黏难出,时伴喘息,无发热及胸闷胸痛,纳食二便尚可,夜寐不宁。
检查:体温36. 8℃,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散布干啰音。心率86次/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黄,脉弦滑。
诊断:咳嗽。
辨证:痰热内蕴,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处方:蜜麻黄6g,生石膏(先煎)30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陈皮10g,法半夏10g,白前20g,前胡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白芷2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
2011年9月13日。患者诉咳嗽明显减轻,咳痰较前畅快,纳食正常,小便调,大便干涩,夜寐安。舌红,苔白,脉弦滑。
处方:蜜麻黄6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陈皮10g,法半夏10g,白前20g,前胡20g,生地黄20g,苦杏仁10g,炒枳壳10g,酒苁蓉10g,火麻仁1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按语】
王老强调治疗咳嗽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肺失宣肃、痰热内蕴为咳嗽的基本病机,因此将宣肺止咳、理气化痰、清热解毒作为咳嗽的基础治法。方中麻黄、生石膏作为君药,麻黄宣肺解表、止咳平喘,生石膏清泄肺热、解肌生津,共奏宣肺清热、止咳平喘、表里双解之功。桔梗、桑白皮、白前、前胡共为臣药,桔梗可开宣肺气、利咽排脓,助麻黄宣肺止咳;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助石膏以清热化痰。白前、前胡相须为用,宣降相宜,助君药化痰止咳。佐以陈皮、半夏健脾助运、燥湿化痰。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三药相须为伍,以助君药、臣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诸药合用,共奏宣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清热解毒之功,疗效显著。
病案2.肺热外感,肺气不宣
患者,女,53岁。
【初诊】
日期:2012年8月13日。
主诉:咳嗽反复发作10余年,再作1个月。
病史:患者于10余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经治好转,此后咳嗽反复发作,多由感冒诱发,每次发作持续2~3个月,曾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近1个月外感后咳嗽再发,伴咽痛,纳眠可,二便调。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检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鸣音。心率78次/分,律齐。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薄黄,脉滑。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增粗。
诊断:咳嗽。
辨证:肺热外感,肺气不宣。
治法:清泻肺热,逐邪外达,宣肺止咳。
处方:蜜麻黄6g,生石膏(先煎)30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射干15g,玄参20g,白芷20g,延胡索20g,杏仁6g,生甘草6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
2012年8月27日。患者诉咳嗽明显好转,咽痛缓解,咯少量白痰。舌质红,苔薄黄,脉滑。
处方:炙麻黄3g,生石膏(先煎)30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白芷20g,延胡索20g,白前20g,前胡20g。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
2012年9月3日。患者服上方3剂后咳嗽已愈。
【按语】
患者既往慢性咳嗽病史多年,此次由外感引发,外邪入里化热,引动伏痰,痰热壅阻,肺气不宣,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咳痰;肺热上蒸咽喉,发为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滑均为肺热痰郁之征。四诊合参,辨证为肺热外感、肺气不宣。
王老抓住患者肺热外感、肺气不宣的病理特点,治以清热解表、宣肺止咳。本方系由《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加味,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证,切合病机,疗效显著。方中桑白皮、桔梗为王老独创药对,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咳嗽的基本病机为肺失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咳。桑白皮以降肺气为主,桔梗以宣肺为主,两药伍用,一降一宣,宣降合法,气机调畅,咳嗽自止。王老认为久病多瘀,宿痰易于阻滞气机,久咳常合并气滞血瘀的病理情况,治疗久咳不愈常用活血化瘀法。本方中予白芷、延胡索行气活血,引药达病所,提高疗效。
王老强调,在治疗咳嗽时,一定要分清病程的长短。本案患者为久病,咳痰不多,无胸闷喘憋症状,选药精当,疗效显著。对于痰多胸闷、喘憋的咳嗽患者,应酌加清热解毒化痰之品;对于阴虚痰少患者,应酌加养阴之品。此外,应重视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对大便不畅者应加入清热通腑之品。
病案3.肺失宣肃,痰热壅盛
患者,男,56岁。
【初诊】
日期:2012年12月3日。
主诉:咳嗽阵作2周。
病史: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色黄黏稠,不易咳出,夜间咳甚,咳则胸痛,咽痒咽干,无发热及呕恶,曾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部X线片示:支气管炎,予输液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纳食一般,小便黄,大便可,夜寐不宁。
检查:体温37℃,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咳嗽。
辨证:肺失宣肃,痰热壅盛。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解毒。
处方:炙麻黄10g,生石膏(先下)30g,射干15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陈皮10g,法半夏9g,前胡15g,白前15g,白芷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鱼腥草30g,土茯苓30g,细辛3g。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
2012年12月6日。患者服药后咳嗽明显减轻,诉痰已减少,易于咳出,无胸痛,咽痒、咽干缓解,纳食正常,二便调,眠安。舌红,苔白,脉滑。
处方:炙麻黄10g,生石膏(先下)30g,射干15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陈皮10g,法半夏9g,前胡15g,白前15g,白芷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20g,鱼腥草30g,土茯苓30g。3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三诊】
2012年12月9日。患者咳嗽已愈,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语】
患者咳嗽2周,虽经输液抗感染治疗,感染基本控制,但咳嗽症状未减,综合舌、脉、症,王老辨证为肺失宣肃、痰热壅盛,治疗以宣肺清热、化痰解毒为大法。方中麻黄宣肺解表、止咳平喘,生石膏清泄肺热、解肌生津,共奏宣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射干、桔梗开宣肺气、利咽排脓,助麻黄宣肺止咳;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助石膏清热化痰。陈皮、法半夏健脾助运、燥湿化痰;白前、前胡相须为用,化痰止咳。重用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土茯苓以清热解毒、除湿散结;细辛、白芷温肺化饮、行气止痛。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效若桴鼓。
病案4.肺阴亏虚,痰热郁肺
患者,女,65岁。
【初诊】
日期:2014年3月7日。
主诉:咳嗽阵作1个月余。
病史:患者于1个月余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咽痛,鼻塞流涕,自服感冒药物,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缓解,咳嗽缠绵不愈,痰少质黏,不易咳出,食欲不振,心情不畅,大便干燥。自服头孢菌素治疗,效欠佳。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检查: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舌红,苔黄微腻,脉细弦。胸部X线片示:支气管炎。
诊断:咳嗽。
辨证:肺阴亏虚,痰热郁肺。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燥湿化痰止咳。
处方:沙参15g,玄参15g,桔梗20g,桑白皮20g,陈皮10g,法半夏10g,神曲10g,砂仁(后下)6g,生地黄20g,肉苁蓉30g,生甘草6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
2014年3月21日。患者坚持服药,诸症明显好转,舌红,苔白微腻,脉细。上方继服7剂巩固疗效。
【按语】
王老治疗阴虚痰阻型咳嗽的大法为“清肺、润肺、化痰、健脾”,久咳迁延不愈者,加活血祛瘀之品。《河间六书·咳嗽》云:“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提示化痰为治疗咳嗽的重要法则;“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健脾有助于化痰除湿。本案患者感冒后咳嗽已月余,外邪已入里化热,灼伤阴液,治以清肺、润肺、化痰、健脾为法。方中玄参、沙参润肺养阴;桑白皮、桔梗清肺化痰;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砂仁、焦神曲健脾和胃;“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通畅则肺气自利,故予生地、肉苁蓉润肠通便,生甘草调和诸药。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燥湿之“湿”为致病邪气,养阴之“阴”为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阴液,燥湿与养阴两法共用并不矛盾。
病案5.痰热郁肺,肺气不宣
患者,男,44岁。
【初诊】
日期:2014年3月7日。
主诉:咳嗽阵作30余年,再发1周。
病史:患者自幼扁桃体肿大,经常感冒,感冒后咳嗽缠绵难愈。1周前感冒后引发咳嗽复作,咳痰色黄痰黏,不易咳出,无发热,无胸闷喘憋,自服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纳可,二便调,夜寐欠安。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舌黯红,苔薄黄微腻,脉滑。
诊断:咳嗽。
辨证:痰热郁肺,肺气不宣。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处方:炙麻黄6g,生石膏(先煎)30g,桔梗20g,炙桑白皮20g,陈皮10g,法半夏9g,白前20g,前胡20g,砂仁(后下)6g,白芷20g,元胡20g,白茅根1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
2014年3月14日。患者咳嗽已愈。
【按语】
患者素有咳嗽反复发作病史,此次外邪袭肺,引动伏痰,痰郁化热,壅阻于肺,肺气失宣,上逆而咳嗽。本方为麻杏石甘汤之变方,其中桑白皮、桔梗为王老治疗咳嗽常用药对,两者均入肺经,桔梗开宣肺气,引诸药以直达病所,桑白皮甘、淡,寒,直入阴分,清泻肺中深伏之火,肃降肺气,两药伍用,一宣一降,清热止咳之力增强。前胡苦能下气祛痰,辛能宣肺散风,白前长于降气,气降痰涎自消,两药相互为用,为王珂老师善用之祛痰药对。“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王老在治疗肺病咳嗽时常兼顾脾胃,陈皮、半夏、砂仁用意在此。白茅根清肺热而不伤阴,有顾护肺胃之阴的作用。久病必兼瘀,舌黯亦提示瘀象,故以白芷、元胡行气活血。从本案可以看出,王老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十分注重健脾及活血。脾为后天之本、生痰之源,健脾有助于祛痰;久病多瘀,活血化瘀可以促进炎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