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壶撷英:夏桂成妇科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经间排卵期的生理特点

1.重阴必阳,氤氲状活动排出精卵
经间期排卵期表面上看是气血活动的外在表现,其内涵主要还是阴阳的变动。最主要的生理特点是重阴必阳,氤氲状活动排出精卵。
“重阴必阳”载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重阴必阳……”。夏师认为,所谓“重阴”,包含重叠、双重两种含义。“重叠”是指含有两倍以上水平的一种性质之阴,主要是癸水之阴,正如《女科经纶》引陈良甫所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癸为壬癸之水……癸为阴水。”阴长至重,实质上是癸水之阴长至两倍以上的高水平,发挥其生理作用;“双重”是除一种阴之外,还包括其他类似阴的物质,既包括高水平的癸水之阴,也包括成熟之精卵,丰厚之血海内膜,脏腑之津液充盈,周身之水液代谢。又由于阳生阴长,低水平的阳不可能保证阴长达重,或者偶尔达重,那是无根之重阴,将迅速退降返回到经后期,谈不上转化。故重阴必须包含近重的阳。所以重阴者,在癸阴即雌激素达重,精卵发育成熟的前提下,血海即子宫内膜盈满,津、液、水的充盈外,尚需有旺盛近重的阳,较旺的血气在内。由于女性的禀赋不同,环境差异,气候变迁,营养、生活、工作、情绪,甚至种族等不同,其重阴水平是有差异的。高水平的重阴,即锦丝状带下完全符合要求,血中雌激素也符合高标准,B超探查示卵泡发育成熟健康,血海内膜较丰厚,预示重阴转阳顺利,转化后阳长迅速,容易受孕,且机体免疫功能较强,呈现出健康的生殖功能状态。
所谓“氤氲状”,是指经间排卵期特有的血气生理活动,在外则表现为分泌出一定量的锦丝状带下并维持一定时间,BBT由低温相较快地上升到高温相,两者相差0.4℃以上,可伴有少腹胀痛、胸闷烦躁、乳房或乳头胀痛、夜寐较差、性欲较强等反应。氤氲状较强,则重阴转阳顺利,排卵亦顺利;若由于外界精神刺激,或工作学习紧张等因素,干扰了氤氲状气血活动,影响转化与排卵,则属于病理。
阴长达重,阴阳的不平衡已发展到顶点,按太极阴阳钟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转化。将有余之阴让位于阳长,从而纠正这种不平衡已达极限的状态,重新趋向相对性的总体平衡,开始新的消长运动。没有“必阳”的阶段,自然无法推动周期及生殖节律的正常演变。经间排卵期重阴必阳,首先取决于重阴——癸水之阴,成熟精卵,但也取决于阳——癸水之阳,脾肾阳气,其次取决于氤氲血气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阴阳圆运动生物钟的生殖节律。
时相规律指时间上的阴阳运动规律,以日相而言,日中午时是再阳的时间,半夜子时是重阴的时间。因此,重阴转化排卵的时间应在半夜子时。《灵枢·营卫生会》说:“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与天地同纪。”《素问·金匮真言论》亦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据统计,2/3以上的女性LH峰出现在午夜至上午8点之间。夏师在临床上观察亦发现,大多数女性排卵在夜间发生。
《类经·脏象类·本神》指出:“两精者,阴阳之精也,媾者,交结也……凡万物生成之道,莫不阴阳交而后神明见,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清楚地说明父母之精,交媾结合,从而能受孕生殖。《广嗣纪要·协期篇》亦云:“夫男女未交合之时,男女精动,彼此神交,然后行之,则阴阳和畅,经血合凝,有子之道也,若男精已至,而女精未动,则精早泄,谓之孤阳,女精已至,而男精未动,女兴已过,谓之寡阴。”说明男女之精的结合,需要掌握时机,掌握性兴奋的时间,使之易于受孕。夏师认为,女精者,实即卵子也,乃生殖之精。卵子与排卵,是现代医学的名词,而女精与排精,乃中医学的名词。夏师立足于中医生殖医学,把精与卵结合在一处,阐发中医学理论,提高治疗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2.氤氲状动态中动静、升降、藏泻三大矛盾
经间排卵期动静、升降、泻藏三大矛盾的结合,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显著特色。
其中一是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经间排卵期的氤氲状活动是绝对的、主要的,只有动,才能促发排卵,达到受孕的可能。但没有静,就不可能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才能保障动之正常。经间排卵期动态反应包括心脑活动、冲任厥少活动、子宫活动和精卵自身活动。
心脑活动是排卵活动的主要方面。肾藏精而司生殖,天癸与肾亦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殖之精(卵)的生成和发育成熟依赖于肾阴癸水;心为君主之官,藏神而主血脉,脑为元神之府,与心密切关联。经间排卵期,在重阴的冲击下,心脑出现阴阳气血旺盛的氤氲状活动,几经升降迂回螺旋式的冲击与下达促发排卵。
冲任厥少等活动是排卵活动的基本方面。冲盛任通则月经来潮,反之则月经不能来潮;厥者,足厥阴肝之经脉也,少腹部属于肝经脉的所在地;少者,少阴经脉也,主要为足少阴肾,亦包括手少阴心,肝、肾、心三脏经脉。卵巢、输卵管均在少腹部,排卵时卵巢、输卵管活动,卵子从卵巢表面突破而排出,输卵管蠕动以助卵子受孕而种植于子宫内,故精卵的游移、受孕和种植,亦需肝肾厥少经络的支持。
精卵自卵巢表层突破后,自身亦存在着一定的活动力,必然游移活动,当从卵巢上排出后,被输卵管伞部捡拾,进入输卵管,一旦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经输卵管蠕动推进之力送入子宫,种植于宫腔内。
其中二为升降结合,以升为主。重阴者,阴盛极也,极则必反,由阴转阳,故由降而升。所谓上升为主,有两种含义:一是重阴的冲击状态,二是阳长时的上升运动。阴本主降,但重阴者,阴极似阳也,降极而升也,肾(卵巢)居于下焦,心脑神明居于上焦,脑居于最高处。重阴癸水几经上升,上承于心脑最高之处,心脑神明在重阴触动之下,呈亢奋状态,亦如一种阳升状态。心脑神明下达指令,肾(卵巢)才能排卵。重阴的同时,已开始必阳的上升运动,排卵时与排卵后,BBT迅速上升呈高温相,远较阴降运动快速迅猛,反映了“必阳主升”的形式和特点。
其中三为泻藏开阖,以开泻为主。子宫在经间排卵期,一面行“泻”的作用,开放宫颈口,排出黏液,使重阴下泄,让位于阳长;一面行“藏”的作用,固纳受精卵种植于子宫内,促进孕育。泻为了藏,泻之利,藏之好;反之亦然,藏为了泻,藏之好,泻之利。
3.“7、5、3”奇数律在排卵转化中的特异性
女性生殖节律运动与自然界生物钟有着密切的关联,既有共性,又因为个体差异而复杂多变。夏师经过多年观察发现,“7、5、3”奇数律,基本上概括了所有女性的生殖节律特点。所谓7数律者,行经期排尽经血需7天,经间排卵期所排出的锦丝状带下亦需7天,代表7数类女性生殖功能正常者;5数律者,行经期排尽经血需5天,经间排卵期所排出的锦丝状带下亦需5天,代表5数类女性生殖功能正常者;3数律者,行经期排尽经血需3天,经间排卵期所排出的锦丝状带下亦需3天,代表3数类女性生殖功能正常者。这里要说明的是,尽管重阴必阳的转化一般需5天,长则7天,短则3天,但真正排卵只有1天。行经期和排卵期具有平衡一致的特点,然而由于阴静阳动的特点,重阳必阴的行经期所排出的经血较为迅猛或畅利一些,而重阴必阳的经间排卵期所排出的锦丝状带下相对更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