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医学入门万病衡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痰症

痰者,津液所结,火錬 成痰。盖无火之人,津液四布,滴入心分,变化而赤,则成血矣。惟有火薰蒸,则津液錬而成痰。轻者治之,火渐降,痰渐消,血渐生,尤可安矣。重者不生血而生痰,劳病是也。然痰症不同,有湿痰,有燥痰。湿者燥之,南星、半夏、苍术、枳实之类;燥者润之,瓜蒌、杏仁、贝母、天花粉、海石、海粉之类。大法:痰在上焦,宐涌吐;中焦,宐解化;下焦,宐攻利。当分虗寔为急。虗者可补,如六君子汤通治气虗生痰;四物汤去地黄,加贝母,通治阴虗生痰。实痰可攻,如瓜蒂散吐风痰,益元散治酒痰、热痰,保和丸攻食积痰,神术丸救痰饮是也,滚痰丸、化痰丸下诸痰,从幽关泄去,惟寔人宐用,虗者误服,立危。外又有妇人欝怒,心火亢盛,津液生痰不生血,致肌烁不月。《要畧》谓昔肥今瘦者,痰也,亦宐四物汤加开欝清心顺气之剂,稍兼化痰。搃 之治痰者,必以徤脾为主,顺气为先,盖脾徤则痰运,气顺则痰行,徤脾补中用参苓白术散、八味丸,是治其本也。然须看痰与火熟 急,火盛先治火,痰盛先治痰,但不可亏损中气,致难收功。丹溪云:痰在胁下,非白芥子不能达,痰在四肢,非竹沥不能行。脉浮者当吐。二陈汤管一身之痰。咸至论也。又曰:治痰用利药过多,致脾气虗,则痰易生而反多。又曰:虗弱人中焦有痰,胃气亦赖所养,不可尽攻,尽攻则愈虗而愈剧。此又不可不知。其他症变多端,王隐君议论悉并,学者最宐详玩。
① 錬:“鍊”的讹字。鍊,同“煉”。
② 搃:同“总”。
③ 熟:通“孰”。
枳实泻痰,有冲墙倒壁之功;黄芩治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大能降膈上热痰;海粉热痰能降,湿痰能燥,顽痰能消。师云:痰火日久,脉气渐虗,医家用参、芪以助元气,脉愈虗涩,甚至加促,倦弱益甚,此其故何哉?细思之,脉属于血,气以鼓之。上“ ”字以“血”字在傍,意可想见。今痰火日久,血液渐衰,火助阳旺,阴气将竭,久用参、芪则阳愈盛而阴愈虗,脉遂或涩或促,或微或代,医不察理,专用补阳之剂,危亡立待,纵有延捱岁月,终难收功。《明医指掌》痰症歌诀宐玩。

治痰症方

二陈汤
一身之痰都管,治痰要药也。欲下行,加引下药,欲上行,加引上药。
半夏 橘红 陈皮去白者是,各五两 白茯苓 去皮,三两 甘草 炙,一两半
上㕮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六分,热服。
谨按:
橘红利气,为君;半夏豁痰,为臣;茯苓渗湿,为佐;生草泄火,为使。
导痰汤
治一切痰症。《元戎》 云:痰因气欝所致,利气则痰自行。
① 元戎:《医垒元戎》。元代王好古撰。
南星 炮,一两 橘红 去白,一两 茯苓 去皮,一两 枳壳 去穰,麸炒,一两 甘草 炙,半两 半夏 一两,姜制
上㕮咀,每服五钱,生姜五片,水二钟,煎七分服。
谨按:
此方用橘红、枳壳利气为本,南星、半夏豁痰为标,茯苓渗湿,生草泄火和药。
清气化痰丸
清头目,凉膈,化痰利气。半夏 姜泡七次,二两 陈皮 去白 茯苓 去皮,各一两半 薄荷叶 荆芥穗 各五钱 黄芩 酒浸,炒 连翘 梔子仁 桔梗 去芦 甘草 炙,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煎,水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后临卧各一服,如肠胃燥实,加酒炒大黄、芒硝各一两。
谨按:
此方即二陈汤与凉膈散相合是也,盖痰因火动,故作 膈痞满,头目昏眩,今因二陈以豁痰利气,凉膈以降火散风热。 ,病之不瘳哉。
②  :同“胸”。下同。
③  (nuò诺):同“喏”。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
王隐君滚痰丸
括曰:甑里翻身甲挂金,于今头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硝煅青礞倍若沉。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梧子意常斟,千般恠 症如神効,水泻双身却不任。
① 恠:同“怪”。
大黄 酒蒸 黄芩 酒洗净,各八两 沉香 半两 礞石 一两,搥碎,焰硝一两用,入小砂罐内,及硝盖之,铁线练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俟冷取出 一方加朱砂二两 研为细末为衣
上为细末,水丸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虗实加减,服茶,清温水任下,临卧食后服。
谨按:
用大黄、黄芩为君,大泻阳明湿热之药,礞石以坠痰,沉香则引诸气,上而至天,下而至泉,为使也。
参苏饮
治外感风寒,痰饮停积胸膈,咳嗽气促,言语不能相续者。
平胃散
治有湿痰倦怠,软弱嗜卧,沉困无力。
五苓散
治脐下有悸,停饮癫眩,吐涎沫。
金匮肾气丸 即六味地黄丸
② 金匮肾气丸即六味地黄丸:二方实际并非同一方,金匮肾气丸出自《济生方》,六味地黄丸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组成、主治各不相同。
治肾气有饮,故用此药补肾逐水。
六君子汤
治脾虚不进饮食,呕吐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