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癌症放疗的强大武器——重粒子线
进一步理解放射线治疗的优势
正在取得显著发展的放射线疗法
关于癌症三大疗法之一——放射线疗法,正如我们在第1章中介绍过的那样,日本接受放疗的患者人数始终是横向推移、止步不前的状态。据日本放射线肿瘤学会的统计显示,接受放疗的患者人数在2005年时是约20万人,到2011年时增加到25万人,然而在这期间,癌症确诊人数也从每年67万人增加到了85万人,也就是说接受放疗的患者在比例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包括:放射线治疗的优势并没有被很多非放射线治疗专业的医师所充分理解;患者方面对于放射线往往抱有一种“莫名不安”的情绪,且信息不足;放射线治疗专业医师在全日本只有约1 000人,医师严重不足等。
对于放射线治疗中的一种——重粒子线治疗,很多医师也是一无所知。如果是外科医师的话,倒不至于完全没听说过。但是从现状上来看,能够充分理解重粒子线治疗内容的医师可以说不是很多。
治疗选项过少的话,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幸。实际上,放射线治疗的技术在日新月异地不断进步,人体各器官对放射线的耐受剂量越来越明确,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副作用可逐渐被控制到最小程度,放射线治疗发挥最大治疗效果已经渐成现实。
放射线治疗的各种功效当中,除了根治性治疗以外,还有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也是放射线治疗能够发挥威力的领域。乳腺癌和肺癌等会有骨转移的情况,不少情况下患者疼痛会非常剧烈,那种疼痛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恐怕是无法体会的。或者,有时癌症会压迫上腔静脉导致面部肿胀,由此可能会引起气管狭窄,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时候,在缓解疼痛和压迫上,放射线治疗是具有良好的效果的。
为了正面面对癌症这种疾病,患者不断深化对癌症相关知识和各种疗法的理解也是不可或缺的。
选择重视生存质量疗法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以往的癌症治疗中,往往是主诊医师根据肿瘤部位、进展程度、患者体力等情况来决定治疗方法,患者则“全权委托医师”。然而,现在的癌症治疗新趋势则是由主诊医师向患者提供若干选项,最终由患者来决定治疗方案。当然,主诊医师具有专业知识,其意见需要被尊重,但是患者也有患者的意见和希望,也有基于自身意愿而选择治疗方法的权利。患者需要拿出一种既信赖医师、又不完全依赖医师的姿态。
如果是基于患者的生存质量来考虑问题,我们认为放射线治疗具有更大的推荐价值,因为放射线治疗对于肿瘤部位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影响较小。如,在保留发声功能的喉癌治疗、保留外貌和感官功能的头颈部肿瘤治疗、保留乳房的乳腺癌的治疗、保留呼吸功能的肺癌治疗等方面,放射线治疗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既然癌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疾病,那么患者对于治疗完成后回归正常生活的期待也是理所当然的。接受重粒子线治疗并克服了癌症的众多患者往往不仅止于“治愈太好了”,而是因为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而倍感喜悦。由此可见,重粒子线治疗不仅可以实现肿瘤的局部控制,更是能够保持患者较高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
种类丰富的放射线治疗
由于某些原因而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原子,在进入稳定状态时会将储存在原子中的多余的能量释放出来,此时被释放出来的能量就是放射线。即,放射线就是“从原子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说的专业一点儿,放射线就是“具有高速动能的、通过空间或媒介传播的电磁波或粒子流”。具体来说,放射线指的是X线、伽马线等“波长非常短的电磁波(高能光子线)”,与电子线、质子线、重粒子线(碳离子线等)、中子线等“高速运动的粒子流(粒子线)”。
传统放疗中使用的X线是穿透力较强的高能光子线,通过直线加速器(Linac)产生。能量较大的X线用于肺、腹部、骨头等身体深处的部位的治疗,能量稍小的X线用于脑部、头颈部、乳房等部位的治疗。伽马线是伴随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而被释放出来的放射线,体外放疗所使用的伽马线是钴60产生的伽马线,现在伽马线已几乎被直线加速器产生的X线所替代了。
电子线指的是电子的束流。电子线进入体内后,具有到达固定深度时就不再继续前进的性质,因此多用于较浅部位的肿瘤的治疗。
放射线具有穿透物体的能力。放射线治疗的主流方法是使用相对少量的放射线从体外对体内深处的癌细胞进行照射的体外放疗,通常分成10~40次来照射。1次照射并不能杀死所有癌细胞,需要通过反复照射使细胞损伤得以累积,最终才能将所有癌细胞全部杀灭,这种方法被称为分割照射。
单次照射的剂量一般是约2戈瑞(戈瑞/Gy:每单位重量的物体所吸收的放射线能量),这是有缘由的。当对身体深处的病变进行照射时,在束流经过的路径上放射线也会对相应的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通常,放射线对癌细胞造成的损伤较大,而对正常细胞造成的损伤较小,而2戈瑞左右的放射线所造成的损伤,正常细胞依靠自身修复力是可以修复的。
传统放射线之所以要少量多次照射,其原因就在于此。但是,尽管正常细胞有自身修复能力,但是放射线对于器官和组织并不是完全没有伤害的,这种伤害造成患者的痛苦并显现在各种副作用上。
精准攻击肿瘤的放疗技术已研发出来
为了尽量减少病变部位以外的正常组织的损伤,放疗时更需要将放射线尽量集中于肿瘤部位,这种精准照射的技术已被研发出来。
IMRT(调强放射治疗)和 SRT(stereotactic radiotheraphy,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透过物理特性集中射线的“精准放疗”于20世纪后半期被开发出来,已有众多医院导入了这种技术。IMRT是将从身体各个方向上照射的放射线分成较细的束流、调整成不同的强度、按照肿瘤形状进行放射线剂量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从各个方向照射的“不均衡剂量分布”进行计算,将所有方向上的剂量合并后计算出最适合肿瘤部位的剂量分布。
SRT是对肿瘤部位从多个方向上聚集射线进行照射的方法。其专用装置是由201个钴源组成的头盔形状的半球状照射装置,被称为“伽马刀”,是1968年由瑞典的Leksell教授研发出来的。这种设计是让伽马线从头盔内的小孔通过后成为铅笔状的束流,然后聚集于小焦点上。
在日本,这种治疗方法从20多年前开始就被纳入保险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脑转移等颅内病变的治疗。此外,20世纪90年代之后,基于这种原理使用直线加速器将放射线集中于体部病变的治疗系统也被开发出来,这就是SBRT(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hy,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在日本主导下,这种方法逐渐展开了临床应用,现在主要被用于肝脏和肺部3厘米以下的体积较小的肿瘤治疗。
通常放疗的单次剂量在2戈瑞左右,而SRT或者SBRT治疗由于单次可以投入较大剂量,因此可以缩短疗程,这是该技术的优势之一。
上述几种放疗方法已经可以使放射线高度集中,但是如果治疗对象器官随呼吸移动,那么照射过程中或者疗程中间肿瘤还是可能会发生移动或者位置偏差。这种肿瘤的移动问题在以精准狙击肿瘤为特点的重粒子线治疗中也同样存在。为了控制并减少这种肿瘤的移动和位置偏差,目前已开发出“呼吸门控照射”以及“IGRT(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hy,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技术。
很多拯救癌症患者的先进技术是由日本的研究者或企业为先导开发出来的,这一点让我们无比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