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学校相关人员职责
(一)学校负责人
1.完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校长(法人代表)/党组织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明确学校疫情报告人。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后勤处、教育处、少先队/团委、学生社团/志愿者等人员(图5),部门及人员分工明确,逐级压实责任,落实防控物资和经费。
2.落实分工责任。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下,开展本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并接受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
3.强化联防联控。学校内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同时,掌握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就近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所在社区等疫情防控人员及其联系方式,加强沟通,联防联控(图6)。
图5 工作小组成员组成
图6 学校疫情联防联控网络结构图
4.提前健康排查。明确部门及班级人员管理职责,掌握全校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动向,了解其外出史、接触史、疾病史等关键信息,严禁师生员工带病返岗返校;学校及时汇总师生员工健康信息,实行“日报告”与“零报告”制度,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与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
5.加强培训。及时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通过微信、短信、校园网等途径发送给师生员工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做好科学防护,同时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普法教育,提示任何人瞒报疫情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开学前教职员工必须熟悉、掌握防控工作流程和各项制度,依法、科学、精准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6.建立“两案九制”。制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方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等九项制度,建立“两案九制”(图7)。
图7 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两案九制”基本内容
7.改善校园环境。利用开学前的时机开展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加强校园内教室、宿舍、食堂、会议室、厕所、卫生间等重要公共场所的保洁和消毒,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临时)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8.做好物资储备
(1)个人防护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及以上)、工作服、隔离衣、医用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橡胶手套、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2)晨午(晚)检物品:额(耳)温枪、水银体温计等体温测量仪器,压舌板,手电筒。所有寄宿制学校要按照每个学生宿舍一个体温计数量配备,同时提供足量的75%酒精棉球,并做好体温计使用和消毒方法宣教,避免交叉感染。
(3)消毒用品:可用于环境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类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用于手(皮肤)的消毒剂如碘伏、75%乙醇等及其他速干免洗手消毒剂。
(4)消毒器械:移动式紫外线消毒设备、超低容量喷雾器、微酸性次氯酸水生成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呕吐物应急处置包、高温(蒸汽或煮沸)清洗消毒设备、废弃口罩专用的带盖收集桶等。
(5)其他设备:有人情况下可以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人员密集的场所还可以使用红外线体温探测器等设备。
9.实现停课不停学。各地各校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当地疫情防控形势,不能按时开学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提早组织教师开设网络化教学课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10.加强监督指导。分解防控责任到部门和具体人员,压实责任,制订完成时间表,组织开展防控任务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11.避免人群聚集。学校不得举办任何形式、人数众多的现场集体活动。暂停师生员工到疫情高发地区参加活动(政府安排的定点支援除外)。严控师生员工到境外及其他省市参加交流、学习活动。
12.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实施封闭管理。严把校门关,谢绝一切与教学、卫生防疫等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校园。每天对进入校园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身份确认,了解疫情高风险地区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居史,以及相关人员接触情况,体温正常且符合要求者佩戴口罩方可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