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研发历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默克公司在筛选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抑制剂的过程中,从卡特利链霉菌( Streptomyces cattlelya)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了第一个碳青霉烯类化合物硫霉素。硫霉素具有与细菌细胞外膜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 proteins,PBPs)结合的能力,通过阻碍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进而造成细菌胞壁缺损,菌体膨胀,细胞渗透压改变并导致细胞溶解。硫霉素对多种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脆弱拟杆菌等)产生的多数β-内酰胺酶[如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AmpC酶等]稳定,使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较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明显下降,抗菌活性更强。因此,兼备强大杀菌作用且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硫霉素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也是后来所有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始祖和合成“母板”。1976年,在第16届抗微生物制剂及化疗跨学科国际会议上,硫霉素的强大抗菌能力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被公开报道,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首次进入公众视野。但受到自身结构不稳定(pH 8.0即可水解)和当时纯化技术的影响,硫霉素的产量始终很低。种种不利因素敦促科学家们寻找结构与产量更加稳定的替代物,基于硫霉素的衍生物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1977年,默克公司基于对硫霉素半合成结构修饰后的第一个 N-亚胺甲基衍生物专利获批,即亚胺培南(imipenem)。1985年上市后,至今仍是临床使用广泛、评价较高的品种之一。1994年,另一个与亚胺培南结构相似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帕尼培南,由第一三共株式会社研制成功并在日本率先上市。与硫霉素相同,这两种衍生物均显示出对PBPs的高亲和力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自身结构更加稳定。然而,亚胺培南可被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膜的脱氢肽酶(DHP-1)分解,帕尼培南虽然对DHP-1稳定,但易在肾皮质蓄积而导致肾毒性,因此两者必须分别与DHP-1抑制剂西司他丁或促排剂倍他米隆联合使用。同年,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meropenem)由住友公司成功研发并率先在意大利上市。随后,比阿培南(biapenem)、厄他培南(ertapenem)、多尼培南(doripenem)、替比培南(tebipenem)分别由惠氏、默克、盐野义和明治公司研发并先后在美国和日本上市,均获得了较高的临床评价(表1-1)。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最大特点是在C-1β位点引入了甲基,这种修饰使得新型碳青霉烯类药物对DHP-1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均可单独使用。
表1-1 已上市的原研碳青霉烯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