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仲中医儿科用药经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滑石利湿敛疮,善治湿疹

【功能主治】
滑石,味甘、淡,性寒。归膀胱、肺、胃经。功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主治: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本草纲目》:“滑石利窍,不独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窍,下能利精溺之窍。盖甘淡之味,先入于胃,渗走经络,游溢津气,上输于肺,下通膀胱。肺主皮毛,为水之上源,膀胱司津液,气化则出矣,故滑石上能发表,下利水道,为荡热燥湿之剂。发表是荡上中之热,利水道是荡中下之热;发表是燥上中之湿,利水道是燥中下之湿。热散则三焦宁而表里和,湿去则阑门通而阴阳利。”
【应用经验】
郑师认为,滑石为清热利湿之要药,不仅治疗上述诸症,对小儿皮肤湿疹等亦有良效。古代医家多采用滑石外用治疗皮肤诸病,如《景岳全书》中采用“金黄散”治天疱湿热等疮,具体方法为:滑石、粉甘草各等分为末,搽敷。或加绿豆末,以治湿热肥疮。《太平圣惠方》记载有滑石散治小儿体热痱疮:滑石末三两,白矾灰一两,枣叶四两。上药捣罗为末。先以温浆水洗疮,后取药敷之。郑师常用滑石内服治疗湿疹,源自他的导师王志成先生治疗小儿腹泻用六一散,结果原患严重湿疹获愈,后用于临床治疗小儿湿疹果然有效,郑师经五十余年应用,滑石治疗皮肤湿疹时,滑石、甘草由6:1调整为6:3或6:6效果最佳。
【病案举例】

例1.治疗婴儿湿疹

方某,男,1岁3月,河南清丰人。1973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

反复皮肤湿疹1年余。

现病史:

患儿1年前面部、肩部出现较多红色皮疹,高于皮肤,遇热加重,在外院诊断为“婴儿湿疹”,予口服药(不详),外用湿疹软膏等不效而求诊于郑师。诊见:面部、头部、肩部较重湿疹,有红斑渗出及结痂,大便稀糊状,舌质红,苔黄白腻,指纹紫滞。

中医诊断:

浸淫疮。

西医诊断:

婴儿湿疹。

辨证:

风湿侵袭,湿热搏结。

治法:

清利湿热,祛风止痒。

处方:

滑石6g,甘草6g,土茯苓10g,荆芥5g。7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1973年7月17日):

患儿服药后皮肤湿疹明显减轻,继以上方土茯苓减为6g,荆芥减为3g,14剂,每日1剂。

三诊(1973年8月3日):

症状基本消失。

处方:

滑石6g,甘草3g。14剂,隔日1剂善后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例2.治疗婴儿湿疹

宋某,女,8个月,郑州市人。2014年6月3日初诊。

主诉:

面部湿疹5月余。

现病史:

患儿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第二胎,出生体重3.7kg。出生后3个月发现面部湿疹。经几家医院治疗,症状反复而未能控制,且有加重趋势。而请郑师诊治。诊见:患儿体胖,面部红斑,湿疹成片,渗出明显,烦躁不安,舌红苔黄,指纹紫滞。

中医诊断:

浸淫疮。

西医诊断:

婴儿湿疹。

辨证:

湿毒内蕴,湿热搏结。

治法:

清利湿热,祛风止痒。

处方:

滑石6g,甘草3g,连翘3g,荆芥3g。中药配方颗粒,6剂,每日1剂,分2次水冲服。

二诊(2014年6月10日):

渗出减少,烦躁减轻,上方再进15剂。

三诊(2014年6月27日):

症状明显减轻。上方去连翘、荆芥。再服1月症状消失。
(冯 斌 郑 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