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弥合裂痕——流行病学、医学和公众的健康重译者的话及致谢
这是对国际知名的医疗卫生服务研究学者、洛克菲勒基金会健康科学部前执行副主任Kerr L. White医生(1917—2014年)1991年的一本旧作《Healing the Schism:Epidemiology,Medicine,and the Public's Health》的重新翻译本,本书曾于1995年第一次在我国翻译出版。
本书的基本观点就是医学需要承担对公众健康的责任。通过重温医学与公众健康曾经密不可分的历史,进而彰显洛克菲勒基金会希望通过建立、发展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INCLEN),弥合20世纪中日益加深的“临床医学”与公众健康之间的裂痕。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为什么医学不应该仅仅以“生物科学”做基础,还应该有人群视角;以及流行病学为什么应该是医学认识健康问题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本书通过介绍INCLEN项目,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们,让医学中为数最多的临床医生和医学生学习和理解人群视角是建立21世纪新的健康模式必需的。
中国也参与了20世纪80年代建立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的工作,作者前言、第一章、第七章、第八章都讲到中国一些流行病学家和临床专家的贡献。从那时起在我们的医学院中,临床流行病学以及由此基础上发展的循证医学的确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人群视角”、医学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是否真的回归到我们的医生和医学生心中?我们的医学教育应如何进一步努力?这是今天我们还应该认真审视反思的!启发这种反思就是我们重新翻译这样一本“旧作”的初衷。
经历了时间和时代变幻的沉淀,我们看到了这本书所讨论的有关医学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有关如何建立一个“平衡的”医学和医疗卫生服务的种种思考,例如,平衡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需求、平衡满足公众的基本健康需求和对发展中的科学技术的追求、平衡治疗或预防的效果和费用、平衡人的“身”“心”两个方面,以及平衡疾病健康的生物性和文化社会性等。这本书的思考对我们当下正在推进的医疗卫生体制变革和“健康中国”的理想更显得弥足珍贵。
本书为医学教育研究者、医学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但是,我们建议在学习相关历史同时,更要思考它对现实的启示,尤其是对医学教育有重要影响的医学院领导者、临床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的教师以及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者、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者更需要这种思考。
这次新译我们不仅纠正了旧译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且全书由廖苏苏进行了统一校对。廖苏苏和王若涛编写了各章导读,以帮助读者迅速了解全书内容。为了方便不同读者阅读使用,这次新译版本由夏冬艳、廖苏苏对原著的主题索引做了翻译和编辑,并保留了原著的作者索引。
我们感谢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董事长王广宇先生慷慨地为本书出版提供资金支持。
感谢因种种原因未能参与此次重译的几位第一版翻译者,他们是曾宪嘉、吕向东、孙刚、王英、张宇晓,他们的译文对此次重译有很大帮助。
感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郑媛、赵鹏宇阅读了部分章节并做了文字修改建议。
全体译者
2017年10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