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临床工作指南:心肺疾患康复治疗技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体适能评估

体适能评估主要以日常生活相关的身体功能表现为主,因此又称为功能性体适能测试。功能性体适能的定义为具有安全、独立地完成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动能力。必须保持肌力、心肺耐力、柔软度及活动力,以维持独立照顾自己、家务、购物、选择自己要参加的社交、休闲活动与运动等需要。
治疗师在测量或测试过程中,要求安静的环境,评估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测试目的明确,治疗师可根据患者病情和康复需要选择最合适的评估方法。
一、肌肉骨骼适能评估

1.常用的测量方法

见表3-3-1。
表3-3-1 心肺疾患常用的测量方法

2.徒手肌力检查(MMT)

徒手肌力检查(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进行肌力检查的方法,于1916年由Lovett博士首先使用,后经过不断改进,至1946年确定国际统一肌力检查记录方法以来一直沿用至今,肌力分6级,标准见表3-3-2。

3.等速肌力测试

等速运动又称为可调节抗阻运动或恒定角速度运动,即在预定角速度的前提下,利用专门的仪器,根据关节活动范围中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地调节所施加的阻力,使瞬间施加的阻力与肌力相对等,整个关节活动只能依照预先设定的角速度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的阻力仅使肌力增高,力矩输出增加,而不改变运动角速度的大小,具体测试方法略。
表3-3-2 徒手肌力检查(MMT)
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是一种快速定量评定功能性步行能力的方法,由Podisadle和Richardson在Mathias等人“起立-行走”测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形成。由于该评定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应用方便,可用于临床评定和研究,所以,近年来引起了临床专业人员的关注。

1.评定步骤

“起立-行走”计时测试评定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张有扶手的椅子和一个秒表(没有秒表时用普遍的带有秒针的手表也可以)。评定时患者着平常穿的鞋,坐在有扶手的靠背椅上(椅子座高约45cm,扶手高约20cm),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放在扶手上。如果使用助行具(如手杖、助行架),则将助行具握在手中。在离座椅3m远的地面上贴一条彩条或划一条可见的粗线或放一个明显的标记物。当测试者发出“开始”的指令后,患者从靠背椅上站起。站稳后,按照平时走路的步态,向前走3m,过粗线或标记物处后转身,然后走回到椅子前,再转身坐下,靠到椅背上。测试过程中不能给予任何躯体的帮助。测试者记录患者背部离开椅背到再次坐下(靠到椅背)所用的时间(以秒为单位)以及在完成测试过程中出现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正式测试前,允许患者练习1~2次,以确保患者理解整个测试过程。

2.评分标准

除了记录所用的时间外,对测试过程中的步态及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按以下标准打分。1分:正常;2分:非常轻微异常;3分;轻度异常;4分:中度异常;5分:重度异常。
三、30秒坐站测试

1.测试目的

评估下肢肌力。

2.测试器材

秒表,座位高度约为43cm的直背椅或折叠椅,椅子靠墙放置以免滑动。

3.测试步骤

让参与者坐在椅子中央,背部挺直、双脚平踩地面,双手手臂于手腕处交叉贴近胸前,当指导者喊出“开始”的口令时,参与者即起身站立再坐下。实际实施前先让参与者练习一两次起立-坐下动作。指导者的示范应采取较慢的速度,做出正确的动作,然后再以较快的速度示范,让参与者了解应在安全的范围内尽量以最快速度做出动作,鼓励参与者在30s内尽力做出最多次的起立-坐下动作。

4.测试计分

在30s内完成的起立-坐下次数即为分数,如果30s时间到时,参与者正好起身一半以上,则这一次也算。实施一次30s测试即可。

5.注意事项

①椅子紧靠墙壁放置,或请人协助扶住椅子以确保其稳定性,最好是放在铺有地毯的地板上,可进一步避免椅子滑动。②注意受试者坐下时椅子是否确实在身体正下方,尤其是视觉障碍或认知障碍者更应特别注意。③注意受试者是否平衡不良,对于感觉神经损伤(如视力或内耳的问题)者来说,快速动作很容易增加不稳定性,须特别小心。④此测试可能不适合慢性疼痛患者,身高较高的人工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人可能也不适合,因为43cm高的椅子可能会让高个子的髋关节或膝关节屈曲超过90°,造成关节过度的压力。
四、30秒屈肘测试

1.测试目的

评估上肢肌力。

2.测试器材

秒表、座位高度约43cm的无扶手直背椅或折叠椅、4.3kg(女用)或3.6kg(男用)重的哑铃。

3.测试步骤

让受试者坐在椅子上,背部挺直、双脚平踩地板,坐的位置略偏向惯用手侧的椅子边缘,惯用手以手握的方式拿着哑铃下垂于体侧,手臂与地板垂直,当手肘屈曲哑铃上提时逐渐将手掌转向上,接着手肘慢慢伸直时手掌又转回成手握的姿势。整个过程重手腕保持固定不动,只有手肘屈伸的动作。指导者应先采用较慢的速度示范正确的动作,然后再以较快的速度示范,实际实施前先让参与者徒手练习一两次,以确保动作的正确性。当指导者喊出“开始”的口令后,受试者即做出完整的肘部屈曲动作(从完全伸直到完全屈曲),在30s内尽力做出最多次数的手肘屈曲动作,在这个测试过程中上臂必须保持固定不晃动,让受试者手肘紧紧夹在体侧可以保持上臂稳定。

4.测试计分

在30s内完成的肘部屈曲动作次数即为分数,如果在30s时间到而受试者屈肘超过一半以上,则这一次也算,实施一次30s测试即可。

5.注意事项

①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手腕不可弯曲,应该只有肘部屈伸的动作,手腕不可向前或向后屈曲。②事先询问受试者是否有手肘、手腕或手掌疼痛的问题,如有必要则应修改测试方式,以减少疼痛的情况,或者根本不实施此项测试。
五、2分钟踏步测试

1.测试目的

有氧耐力的替代测试项目。

2.测试器材

秒表、软尺或长约76cm的线绳、胶带、计次器。

3.准备工作

为了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应让受试者在测试前一天先原地踏步2min,测试当天先为每一位受试者测量踏步时抬膝的高度,也就是膝盖和髂骨棘之间1/2处的高度,可以用软尺测量,也可以用一条线绳拉出髌骨中央和髂骨棘之间的长度,对折后在大腿上用胶带标识。

4.监控踏步抬膝高度

要确保受试者踏步时抬膝的高度达到标识高度有几种可能的做法,将大腿上的胶带标识高度转贴到一面墙壁、门框或椅背上高度相同的位置,让受试者靠近胶带标识处进行踏步测试。假如受试者身材较高大的话,也可将数本书叠放在一矮桌上,达到目标高度即可。

5.测试步骤

当指导者喊出“开始”的口令后,受试者即开始原地踏步(不可跑步),持续2min,尽量踏出最多步数,每一步踏步前膝盖都应抬到标识高度,但步数的计算则只计右膝抬到标识高度的次数。假如提醒受试者后仍无法抬到标识高度,则可让其稍微减慢踏步速度或停止练习,直到能够抬到标识高度,但整个过程中不停表。

6.测试计分

分数为2min内所踏的步数(右膝抬高达到标识高度的次数),测验一次即可。

7.注意事项

①平衡较差的受试者应站在靠近墙壁、门框或两根平行把杆之间的位置,万一有需要可随时提供支持,指导者应特别注意安全性;②注意受试者是否出现过度用力的情况;③测试结束后让受试者继续慢走1min,逐渐缓和;④假如受试者脚步踏得太用力,则提醒其脚步应轻柔,以免膝盖不适。
六、座椅体前屈测试

1.测试目的

评估下肢(主要是腿后肌群)柔软度。

2.测试器材

座位高度约为43cm的折叠椅,椅子前脚略斜较不易倾倒,长度为46cm的硬尺,椅子靠墙壁放置以免滑动。

3.测试步骤

受试者坐在椅子前缘,髋关节屈曲处应与椅子前缘齐平,一只脚屈膝、脚掌略分开并踩地板,另一只脚向髋关节正前方尽量伸直,脚跟着地、脚尖朝上,关节屈曲约90°。受试者双手手臂向前伸直,双手上下重叠、中指齐平,屈曲髋关节让身体前倾,双手尽量向脚尖的方向前伸,如果这时出现膝关节屈曲的情况,则可请受试者慢慢稍微向后坐直一点,直到膝盖伸直为止;伸到最远的位置后必须停留2s。
让受试者两只腿都试做一次,比较哪一侧伸得较远,以这一侧进行测试,测试前再练习2次以暖身。

4.测试计分

练习暖身后就实际较佳的那一只腿进行2次正式的测试,测量中指指间到鞋尖指间的距离(最接近的1.3cm或厘米整数),测试2次,记录最佳的分数。以鞋尖位置定位“0”,如果手臂前伸未达脚尖,则测量的距离以负分(-)记录,假如中指指尖刚好碰到鞋尖,则记录分数为“0”,假如手臂前伸超过脚尖,则测量的距离以正分(+)记录。

5.注意事项

(1)椅子稳稳地靠墙壁放置,以免滑动。
(2)提醒受试者身体向前弯曲时吐气,切不可有弹震动作。
(3)受试者身体前屈伸展达到略有不适的程度即可,不应感觉疼痛。
(4)提醒受试者不可憋气,这个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正常呼吸。
(5)不应进行此测试者包括: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刚进行膝关节置换或髋关节置换术者、身体前屈时会感觉疼痛者。
(6)指导者在受试者直腿侧边,一只手轻触直腿侧膝盖,如感觉到膝盖有弯曲情况,则可让受试者暂停测试或身体稍微向后坐直一点。
七、抓背测试

1.测试目的

评估上肢(肩)柔软度。

2.测试器材

长度为46cm的硬尺。

3.测试步骤

受试者采取站立位,惯用手向上伸,越过同侧肩部,手指伸直、摸向后背、尽量向下延伸,手肘应朝上,另一只手则手指伸直,掌心向外,从同侧腰部在背后向上延伸,尽量伸向另一只手;受试者可左右两侧都试做,比较哪一侧两手较为靠近,就以这一侧进行测试,测试前再练习2次以暖身。
指导者应指引受试者将两手指尖所指的方向尽量调整为上下相对,但千万不可用手推拉协助调整。受试者若两手中指重叠,也千万不可做出手指互扣或互拉的动作。

4.测试计分

以较佳的那一侧练习2次暖身后就实际以那一侧进行2次正式测试,测量两手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最接近的1.3cm或厘米整数),测试2次,记录最佳的分数。如果中指之间无法相碰,则测量的距离以负分(-)记录,假如中指指尖刚好相碰,则记录的分数为“0”,若指尖重叠,则测量的距离以正分(+)记录。无论双手再背后摆放的方位如何,测试时都是测量双手中指指尖的距离。

5.注意事项

(1)假如受试者感觉疼痛则终止测试。
(2)提醒受试者在伸展过程中保持正常呼吸。
(3)提醒受试者不可做弹震或快速的动作。
(4)指导者应尽快进行测量,以免受试者停在不适的姿势时间太久。
(5)让受试者在2次测量之间轻松活动一些肩膀。
八、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详见本节“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起立-行走计时测试”。
九、6分钟步行试验
详见第四章第一节。
十、测试前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虽然测试在实施和计分上都简单易行,但仍需要事前进行详尽的规划,才能确保可信的测试流程和有意义的测验结果数据。下面详列测验之前必须注意的步骤与注意事项,以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测试的执行效率,并得到精准的测量结果。
1.技术人员培训 负责实施测验的所有指导者都必须经过完整的训练,充分了解测验流程,并严格遵循所有测验的步骤,指导者以熟练的技巧进行测验,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验分数,并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
2.参与者的筛查 虽然这些测试项目相对安全,但是仍有一些例外,具有下列各种情况在接受检测前必须征得医师同意:
(1)医师曾告知他因某种病况而不能运动。
(2)目前会出现关节痛、胸痛、眩晕或用力时心绞痛(胸闷、压力、疼痛、沉重感)的症状。
(3)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高于160/100mmHg)。
3.测试前的参与者说明 为了参与者的安全及最佳表现,应在事前提早告知参与者应如何为测试进行准备工作,参与者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1)测试日前一两天内都不可从事剧烈运动。
(2)测试前24h内不可饮酒。
(3)测试前1h应吃适量易消化的食物。
(4)穿着适合从事身体活动的服装与鞋子。
(5)携带填写好的告知性同意书和医师同意书(如有必要)。
(6)如有任何可能影响测试表现的病况或服用的药物,请务必告知测试者。
4.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测试结果,参与者应在测试日之前先练习一次6分钟步行试验或2分钟踏步测试,练习的目的之一是订出自己最适当的配速。知情同意书和注意事项通知应同时发放。
5.测试设备与耗材测试 活动开始前必须将所有测试设备与耗材准备妥当,如:秒表、胶带、哑铃、计数器、铭牌、量角器等。
6.资料记录表 用来记录测试、试验分数的表格应事先准备好,测试过程中任何与标准测试流程不同之处都应记录于备注栏中。
【扩展阅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模式的评估
美国物理治疗师协会最近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模型将测试分为受损测试型、功能限制型以及参与限制型。身体功能受限或结构受损意味着组织器官、身体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处于不正常状态。受损包括疼痛、呼吸困难、肌力下降、关节活动度下降或心血管收缩。对治疗师来说,对受损情况进行测试很重要,因为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治疗师明确患者活动受限的原因。如果受到限制,患者的行动和任务将很难完成。生理、心理、社会、认知以及情感因素都会影响活动受限限度。活动受限包括穿衣困难、移动困难、不能长距离行走以及不能爬楼梯。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对于患者自身、患者家人以及健康护理人员来说都应给予首先考虑的。参与受限是患者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图3-3-1展示了ICF模型对患者病况的评估。
图3-3-1 ICF模型对患者病况的评估
图3-3-1展示了患者的病况,以及需要测量项目的各种水平,说明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结构或功能的障碍会影响其参与社区活动。环境和个人因素在不同水平上相互作用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功能。
(刘书芳 王金花 叶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