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萨斯均衡
以生育期来看,每位女性可以生十二个以上的孩子。在现今一些社会,女性的平均生育数仍达六个以上。但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世界,每位女性所生的子女能存活到成年者,始终只平均略多于两个。从公元前13万年到公元1800年,世界总人口可能只从万增加到了7.7亿。但这仍代表在公元1800年以前,每位女性能长大成人的子女平均只有2.005人。即便在成功的前工业经济体中,例如西欧,人口的长期增长率仍非常低。表2.1显示1300年和1800年数个西欧国家的人口,以及据此计算的平均每位女性的子女存活人数。没有一个社会的子女存活人数大幅超过2。一定有什么力量让人口增长率长久局限在某个狭小的范围内。
表2.1 1300年及1800年的西欧人口
资料来源:aTomasson, 1977, 406. bFederico and Malanima, 2004, table 4. cLe Roy Ladurie,1981, 13. dClark, 2007a, 120.
马尔萨斯模型提出一个机制来解释长期的人口稳定。其最简单的版本只有以下三个假设:
出生率指每年单位人口的生育数,为方便起见,一般会引用为每千人的出生人数。据考证,历来最高的出生率为50‰至60‰。但就算在前工业时代,各社会之间的出生率也有显著的差异。英国在前工业时代的出生率有时也会低于30‰。而近至公元2000年的非洲,即世界出生率最高的地区,有些国家的出生率仍高于50‰:尼日尔55‰,索马里52‰,乌干达51‰。
死亡率指每年单位人口的死亡数,通常也会以千人为分母。在静止人口(stationary population),也就是数量固定的人口中,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life expectancy at birth)为死亡率的倒数。[14]例如若死亡率是33‰,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就会是30岁;若死亡率为20‰,平均寿命就会提高至50‰。
在静止人口社会中,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所以在这类型的社会中(这是前工业世界的特征),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也是出生率的倒数。因此在前工业社会中,要提高平均寿命,唯一的方式便是限制出生人数。如果前工业时代的人口展现今天尼日尔的生育水准,那么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会低于20岁。
物质生活水准也与社会民众消费的物品和服务有关。随着报纸、薇吉伍德(Wedgwood)高级瓷器,以及海滨度假等新事物不断推出,要比较实际工资的购买力是挺棘手的事情。但就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以及公元1800年以前的所有社会而言,主要的物质消费无非食、衣、住三方面,所以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准可以测量得较精确。而在发展出劳动力市场的复杂社会中,大多数人口的物质生活水准就取决于低技术性劳工的购买力了。
图2.1清楚显示简易马尔萨斯模型的三种假定。[15]两张图的横轴都是物质收入,每人可获得的物品和服务。上图的纵轴绘着出生率及死亡率,在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的收入称为“维持生计收入”(subsistence income),在图上标为y*。这是刚好足以让人口繁衍后代的收入。若收入大于y*,出生率便超过死亡率,人口也会逐渐增加;若收入小于y*,死亡率便超过出生率,人口下降。请注意,此“维持生计收入”并未考量社会生产技术,仅考虑决定出生率及死亡率的因素。一旦了解这些,我们便可判定“维持生计收入”和“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了。
在下图中,人口显示于纵轴。只要知道人口,我们便可判定出生率和死亡率。
光靠这些假设就足以推导出,长期而言,经济一定会趋向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的收入水平。假设人口以任意初始数量为起点,即图中的N0,这会对应一个初始收入y0。图中y0大于维持生计收入,所以出生率会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但人口增长会导致收入下降。只要收入继续超过维持生计所需,人口就会持续增长,收入也会持续下降。只有当收入降到不足以维持生计的程度,人口增长才会停在N*的平衡水平上,从此人口趋于稳定。
又假设原来的人口多到收入不及维持生计的地步,那死亡率会超过出生率,人口减少,而把收入推高。这个过程会持续到收入重回维持生计的水平为止。因此不管这个社会一开始有多少人口,它最后都会落在N*,收入刚好维持生计上。
“维持生计收入”一词可能会造成这种误解:在马尔萨斯经济中,人们都活在饥饿边缘,一如苏联时期某些条件恶劣的劳改营中的囚犯。事实上,几乎在所有马尔萨斯经济体中,维持生计收入都大幅超越人口每天养活自己的收入。
图2.1 马尔萨斯经济的长期平衡
各社会的死亡率和出生率不尽相同,也使得维持生计收入相差悬殊。可以维持一个社会生存的物资,可能会使其他社会灭绝。例如英国在1400年和1650年均处于人口稳定时期,因此在这两个时期内的收入显然恰好足够维持生计。但最贫穷的工人,即低技术性农工的日薪,在1650年相当于9磅小麦,不及1400年的18磅。但就算1650年的维持生计收入较低,也高过人类每日所需最低热量1500大卡。每天只要区区2磅小麦就可供应2400大卡的热量,让工人得以存活并胜任工作。因此,前工业社会固然属于生存经济,但通常不是饥饿经济。事实上,有些环境较优的社会堪称富裕——甚至以许多现代社会的标准衡量亦如此。
决定收入一定会回到维持生计水平的关键假设是第三个,即物质生活水准与人口之间呈反比关系。基于以下理由,这种关系被称为“技术对应表”(technology schedule)。
人口增加会使收入下降的原因是由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独立于马尔萨斯)提出的著名的“报酬递减率”(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任何生产体系都会运用各式各样的要素投入,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报酬递减率主张,如果其中一项生产投入保持不变,那么增加其他方面的投入会使产出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将愈来愈小。也就是说,只要一个投入要素保持不变,其他用于生产扩张的投入要素的单位产出就会逐渐降低。
在前工业时代,土地是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但土地供给基本上是固定的。在这种先天限制下,不管在哪个社会,只要技术保持不变,随着劳动力增加,每名工人的平均产出便会下滑。因此,人均收入会随人口增加而下降。
图2.2显示前工业社会劳动力投入与产出价值的假设关系,也就是马尔萨斯模型的第三个假设。在经济学上,每增加一名工人所增加的产出被称为该工人的“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在市场经济中,边际产量相当于工资。[16]正如图中所示,增加的工人愈多,每人的边际产量便愈低,工资亦同。随着人口上升,平均产量也会下滑。最后一位加入经济体的劳工所创造的产量,低于原有劳工的平均产量。[17]
为更具体地理解其中的原因,且让我们假设一位农民有五十亩地,如果他必须独力耕作,他会用低强度的耕作方式来尽可能扩大产出:放养牛羊,偶尔取用它们的肉和皮,一如19世纪初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情景。如果多一个帮手,就可以饲养奶牛,提高总产出;再增加劳动力,这块地或许就可以用来耕种谷物。由于必须进行犁地、播种、施肥收割和打谷等作业,每亩耕地需要的劳动力远高于牧场,但每亩耕地的产出价值也较高。若有更多人力加入,这块地便可以更密集地栽种,成为菜园,种植蔬菜及块茎作物可以进一步提高产能。如果更细心地施肥并锄掉杂草,产量还能进一步提升。在充分的劳动力支援下,每亩地的产出可以非常高。1800年代前后,在中国沿海及日本的农业体系,一亩地就足以供养一个家庭。1845年马铃薯饥荒之前的爱尔兰,深耕细作下的马铃薯田每年可供应家庭超过6吨的作物,即每日供应36磅,基本足以维持生计。[18]而在同时期的英国,每名农场工人要耕作近20亩地。
图2.2 某块土地上的劳动力投入及产出
从图2.1我们也可以看出,唯一决定维持生计收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对应情形。只要知道这些,我们就可以判定维持生计收入。2.1下图显示的收入—人口关系只能决定与维持生计收入相对应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