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老百姓自己“写”的书
《水浒传》并非文人的原创作品,而是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主笔加工而成,它寄托了封建时代劳苦大众的情感和理想。
宋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是北宋后期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起义失败之后,关于他的传说便在民间兴起(这大概是因为宋江的起义—被俘—再起义这一经历,以及他们的领袖团队都富有传奇色彩),至南宋末年,宋江等三十六人的画像和故事已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当时人龚开(字圣与)说“宋江事见于街谈巷语”(《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街谈巷语”尽说宋江,足见关于他们的故事、传说何其普及。时人罗烨《醉翁谈录》也收有话本篇目,其中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讲的便是后来的《水浒》英雄。这些,都算是《水浒》故事在老百姓的口头传说阶段,《水浒》故事本来就是老百姓的一些传说。
北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都市规模逐渐扩大,市民文化生活十分活跃,勾栏、瓦肆等演艺场所大量出现,至南宋尤为繁盛,尽管半壁江山被金人占领,但“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文化生活却更加红火。勾栏、瓦肆中有“说话”一门,近似后世“评书”。“说话”内容大抵包括:讲小说(短篇故事)、说经(佛教故事)、讲史(长篇故事,亦称“平话”)、讲合生(幽默故事)等。“说话”的人有一个底本,就是“话本”(上述《石头孙立》等篇均是),成为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
“说话”其实是与老百姓互动的,“说话”的人会根据现场听众的立场、好恶来调整所讲内容,“话本”更是依老百姓的立场而增删。“话本”流传在民间,老百姓的爱憎情感与立场当然就会反映在这些“话本”之中。所以,进入“话本”阶段的《水浒》故事实际上也是“说话”人与老百姓共同创作的成果。到了元代,宋江等人的系列故事继续产生,如元代刊行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有《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等。元杂剧更是“介入”到宋江等人故事的演绎中,现知的元杂剧关于《水浒》的剧本达三四十种之多,如《黑旋风双献功》《李逵负荆》《燕青博鱼》《还牢末》《三虎下山》《折担儿武松打虎》等。于是,戏剧这种艺术形式也进入了《水浒》故事的流传活动中。而戏剧的创作者、演绎者大多是下层知识分子和艺人,其观剧者主体当然仍是市民百姓。这样说来,老百姓又参与到《水浒》戏曲故事的创作中,这并非臆猜。
元末明初出现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正是在宋元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认为作者是施耐庵,但不同版本的标注却不一样,有的是“东原罗贯中编辑”,有的是“钱塘施耐庵编辑”,有的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或是“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可以看出,《水浒传》是一部由老百姓“街谈巷语”、“说话人”口讲笔写、戏剧家精彩演绎、文人加工提高,亦即经民间长期流传而由施耐庵主笔定稿、罗贯中编辑整理的集体创作的作品。
智取生辰纲
已知的宋元话本、戏剧中的《水浒》人物,均为英雄好汉故事,“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宋公明”(《李逵负荆》)、“宋江一伙,只杀贪官污吏,并不杀孝子节妇,以此天下驰名,都叫他做呼保义宋公明”(《三虎下山》),反映了当时民众对黑暗统治、对贪官污吏的痛恨。这也正是长篇小说《水浒传》的主题和基调。
同时,《水浒传》保留了“说话”艺术的某些原貌,如以故事取胜,带传奇色彩,有夸张浪漫,有危言耸听。所以那些关于“剥皮抽筋”“做人肉包子”等的描写,读者不必太信以为真,它是“说话的”(《水浒传》中常有此语)用来渲染气氛的。这与后来《红楼梦》的写法不一样,《红楼梦》是写实的。所以,鲁迅说:《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小说写法都打破了。所谓“传统的小说写法”,就是指像《水浒传》这样喜夸张、渲染,讲究传奇色彩,以故事情节取胜的写法。
《水浒传》版本很多,主要的有三个版本:一是七十回本(也作七十一回本),写到宋江等一百零八将梁山聚义为止。二是一百回本,写到宋江投降,征方腊、征辽为止。三是一百二十回本,写到宋江投降,征方腊、征辽、平田虎王庆为止。三个版本在当代均出版过。我们今天在谈这部书的时候,没有对这些版本进行过多的考据、比较,而出于论述人物性格以及故事结局完整性的需要,采用了一百二十回本。同时,为了讲述的方便(此书是笔者在某电视台主讲《水浒》专题所撰讲稿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笔者常常在行文中将《水浒传》简称为《水浒》,这是需要向亲爱的读者作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