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革命成功后古巴革命政权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努力及其失败
前文已经提及,卡斯特罗虽不算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但至少算是中产阶级。可能是由于所处阶层的影响,青少年时代的卡斯特罗对美国的看法不仅不太坏,还对这个繁荣强大的邻居怀有好奇之情。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文件,卡斯特罗曾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粉丝”。1940年,14岁的卡斯特罗用生涩的英文给罗斯福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美国总统……如果您愿意,请在回信中给我放上10美元的绿色票子,因为我从未见过一张10美元的票子,而我想获得一张。我的地址是:菲德尔·卡斯特罗,多洛雷斯中学,古巴圣地亚哥,奥连特省……我不懂很多英文,但西班牙文很好,我猜想先生您一定不会西班牙文,但英文一定很好,因为先生是美国人,而我不是美国人……”(45)
青年时代的卡斯特罗对美国仍怀有向往之情,他在蜜月结婚旅行时把美国作为旅行地。卡斯特罗的第一任妻子米尔塔·迪亚兹-巴拉特来自一个支持巴蒂斯塔的富裕家庭,也是卡斯特罗的一个同学的妹妹。当卡斯特罗在她的哥哥拉斐尔·迪亚兹-巴拉特宿舍里第一次见到她时惊为天人,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米尔塔对高大威猛帅气的卡斯特罗也印象颇佳。经过一段时间热恋,两人决定走进婚姻生活。为支持儿子儿媳到美国蜜月旅行,卡斯特罗的父亲给了新人1万比索作为旅行费。在当时,这是一笔重礼,二人拿着这笔钱到了美国迈阿密和纽约,度过了三个月的美好时光。
卡斯特罗在发动古巴革命之初尽管读了一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但并非像持阴谋论的历史学家说的那样,古巴革命是苏联支持的,其实,档案显示,莫斯科对古巴发生的革命和华盛顿一样感到惊诧。(46)卡斯特罗的骨子里还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在后来的一次讲话证明了这一点:
在我取得学位时,我还是一个政治上的文盲。我在大学里一接触中产阶级经济学,我就看出了其中的一些矛盾来,因此,我得了一些革命的见解……后来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大学里的政治活动。就是在那个时期,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接触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我并不想说我已经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可能我有两百万个小资产阶级的偏见。(47)
按照他的思想,古巴革命走的是第三条道路,这是一条既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共产主义的道路。(48)切·格瓦拉的思想虽然比卡斯特罗激进,但他也不承认古巴革命的共产主义属性:“我们的运动是民主主义的,我们都是民主主义者,心胸宽阔,对全美洲的合作很感兴趣。把拒不服从他们的人叫作共产党人,这本是独裁者们的一个老把戏。在一年半内,一个具有‘七·二六’运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力量将要组织起来,到那时,就要进行选举。这个新政党将同其他民主党派展开竞争。”(49)
革命成功后,卡斯特罗知道美国对他的革命非常不快。考虑到强大的美国毕竟是古巴的邻居,革命政权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美国的认可,或至少是不捣乱,因此卡斯特罗在外交方面致力于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恰在这时,美国报纸编辑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向他发出访美邀请。1959年年初,时任美国报纸编辑协会主席的《新奥尔良小道消息报》(New Orleans Times Picayune)编辑乔治·希利与《芝加哥先驱报》编辑唐·马克斯韦尔、《每日新闻》编辑艾利卡·帕特森在纽约豪华的“21 Club”餐厅餐前边品马丁尼酒,边讨论业界事务,寻找能吸引眼球的新闻亮点。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卡斯特罗。说干就干。唐·马克斯韦尔当即打电话给《芝加哥先驱报》驻古巴的记者朱利斯·杜波依斯(Jules Dubois),部署邀请事宜。卡斯特罗此时也希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很快就答应了美国报纸编辑协会的邀请。
1959年4月,卡斯特罗开始了11天的非官方访美行程。为取得良好的访问效果,卡斯特罗聘请了纽约的一家公关公司对自己进行形象设计。公关公司建议卡斯特罗剃掉大胡子,给美国人干净整洁的印象。但卡斯特罗还是坚持保持自己的特色,就是继续留着在马埃斯特拉山打游击时的络腮胡子,身着戎装,时不时叼根雪茄。事实证明卡斯特罗的坚持是非常正确的,这位高大威猛的“美髯公”所到之处无不引起美国女性的一片尖叫,“卡斯特罗万岁”、“您好,菲德尔!”之声不断。不过,公关公司还是为卡斯特罗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建议,即挑美国人爱听的话说。这很重要。当时美国在国际上连连受挫,苏联人先是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然后又在1957年发射了卫星,美国陷入“导弹差距”的恐惧之中,卡斯特罗送上的几句好听的话,让美国人很受用。
卡斯特罗在访问时带了100箱兰姆酒,还到纽约时报广场派发古巴雪茄,这让纽约警察对他大有好感。他还发挥了善于演讲的天赋,在纽约时报广场面对3万余名听众慷慨陈词,场面让人动容。卡斯特罗此行不仅要争取普通美国民众,还志在让美国精英理解和同情古巴革命。在美国报纸协会发表演说时,卡斯特罗称他赞成“新闻自由”,因为“新闻自由”是“专制的头号敌人”。(50)在纽约,他邀请华尔街老板共进晚餐,解释古巴的革命路线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他应美国广播公司(NBC)“新闻访谈”(Meet the Press)节目之邀回答听众提问时称,他反对共产主义,并将留在“西方民主阵营”。(51)在华盛顿,他告诉学生,他代表的是“古巴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在访问期间,他还向杰弗逊和林肯的墓地敬献了花圈,并评论称杰弗逊“理解革命应该做什么”。(52)有感于卡斯特罗的硬汉形象和他在美国民间赢得的好评,美国媒体把他称作“国际政坛的詹姆斯·迪恩”。迪恩是20世纪50年代与玛丽莲·梦露并列的电影明星,是美国当时的十大文化偶像之一。
但是,与民间不同,美国政界对卡斯特罗抱持很强的敌意。美国《时代》周刊无中生有地抨击卡斯特罗政府又枪毙了26名政敌,使被枪毙的反对派人数增加到他们所称的521人。总统艾森豪威尔对卡斯特罗很反感,曾主张不给卡斯特罗发放赴美签证。(53)而就在卡斯特罗向美国释放善意的时候,他的弟弟劳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发表了反美讲话,这让艾森豪威尔非常不快。艾森豪威尔在读完劳尔的讲话后,对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说:“劳尔·卡斯特罗一定是个共产党。”艾伦回答说:“即使不是,也差不多了。”(54)因此,在卡斯特罗到华盛顿后,艾森豪威尔宁可去打高尔夫球,也不愿和他会面。没能见上艾森豪威尔,卡斯特罗颇感失望,但经过多方运作,他得以拜见副总统尼克松和代理国务卿克里斯蒂安·赫脱,并获得了向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8位议员陈述观点的机会。
与尼克松的会晤安排在星期天的下午,意在尽量减小新闻界对会晤的关注。地点放在尼克松宽大的办公室里,会见时不许有闲杂人等在场,也不许拍照。两人见面后,尼克松面无表情,而卡斯特罗则面带微笑。(55)尼克松问卡斯特罗古巴为何不举行所谓“自由选举”,卡斯特罗回答说:“古巴人民不需要自由选举,古巴历史上通过自由选举产生的政府糟透了。”尼克松又问卡斯特罗,为何不对他的政敌进行“公正”审判,卡斯特罗说:“古巴人民不想给这些人提供公正审判,人民希望立即把这些人送进地狱。”(56)这次会晤进行了3小时30分,卡斯特罗试图以古巴的贫困、失业、文盲众多和急需农业改革打动尼克松,尼克松对这些话题却了无兴趣。卡斯特罗这次拜会尼克松没能给后者留下好印象,这可从他给艾森豪威尔提交的报告中反映出来。他在报告中认为,卡斯特罗“如果不是对共产主义具有不可思议的天真态度,就是受共产党纪律的约束”。(57)
赫脱在与卡斯特罗吃完牛排后,也得出与尼克松大致相同的结论。美国国务院在报告中称:“关于对共产主义和冷战斗争的立场态度,卡斯特罗谨慎地表示古巴将留在西方阵营内。然而他在这里的态度,还必须认为是不确定的。他在一些讲话中,的确说得太过分了,因而很容易受到其支持者中激进分子的批评。”(58)但国务院仍然建议美国应同卡斯特罗“融洽相处”并“了解”他。国务院的这一观点遭到尼克松的强烈反对,尼克松坚持对古巴实施强硬政策,他的观点得到杰·埃德加·胡佛和美国驻古巴前大使阿瑟·加德纳、厄尔·史密斯的支持。(59)对于国务院的报告,艾森豪威尔表示原则上同意,但在上面做了一个批示:“我们要在一年后查查账!”(60)
尼克松和卡斯特罗的会晤
图片来源:https://nypost.com/2016/11/30/nixon-had-a-sneaky-suspicion-castro-was-commu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