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土农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2 沿海(江苏)滩涂资源概况与特点

2.2.1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概况

江苏省沿海三市(连云港市、盐城市、南通市)均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而且辐射沙洲周围还分布有大规模的滩涂。根据江苏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江苏908专项)的调查,全省沿海滩涂总面积750.25万亩(5001.68km2),约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1/4。其中潮间带滩涂面积401.50万亩(2676.69km2),辐射状沙脊群理论最低潮面以上面积302.63万亩(2017.52km2),潮上带滩涂面积为46.21万亩(307.47km2)。

2.2.2 江苏海岸的历史变迁与滩涂资源的开发

“沧海桑田”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不断变化着的海岸所作的生动概括。海岸的开发和演变是地质基础、构造运动、世界性海面升降变化以及波浪等海水动力和河流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每个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沉积特征与海岸发育和演变规律,对当今和未来沿海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历史时期黄河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数次南泛淮河,是影响江苏海岸线变迁的因素之一,今后黄河很有可能再度泛淮,因此在制订江苏海岸带滩涂资源宏观开发与保护战略时,应考虑这一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要做到这一点须借助于历史时期黄河泛淮对江苏海岸线变迁影响的研究,了解过去,才能针对历史上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防患于未然。

江苏海岸的发育和演变与古黄河、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历史有密切的联系。长江、黄河丰富的径流带来大量泥沙,使江苏海岸在历史时期,特别是“一石水而六斗沙”的黄河在江苏入海的700多年间,迅速向海推进,不仅形成了形态和发育过程互异的两大三角洲,而且塑造了广阔的滨海平原和独特的岸外沙脊群。根据资料分析及历史记载,大致以海安至弶港一线为界,其北部地区海岸演变主要受古黄河南移北徙所制约;其南部为昔日长江河口,海岸演变受河口伸展东移的控制。在论述苏北海岸时,我们把弶港以南的南通市称为南部,废黄河口至弶港称为中部,废黄河口以北称为北部。

1.黄河夺淮前的江苏海岸

全新世高海面时期,海水曾侵达沐阳、泗洪、高邮、仪征、扬州一线。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以来,回升后的海面基本上趋于稳定,只有微小的涨落。这一阶段海岸线移动的总趋势是:山地丘陵海岸的凸出岩岬缓慢后退,距离有限,其中凹入的海湾逐渐受泥沙的淤填,外涨较快;平原海岸,由于陆源物质的输入,岸线外涨。我国平原海岸线以内(如渤海湾西部平原、南部平原,苏北平原,长江南岸沙堤),往往有多列沙堤或贝壳堤,成为当时海岸变迁的自然标志。据阜宁、盐城县志记载,苏北平原上有西冈、中冈、东冈三条沙堤,其实西冈以西、东冈以西、东冈以东分别还有一条沙堤,它们分别代表海岸不同的发育时期。

西冈以西的沙堤,称为青莲冈,纵贯苏北平原之西部,以青莲冈与钵池沙层较厚,自青莲向南经淮阴的钵池、武墩,沿洪泽湖东岸直至蒋坝及盱眙山地东沿。它是苏北古海岸在全新世高海面时的岸线。西冈,北起赣榆郑园,经灌云东风、平塞、阜宁羊寨、盐城龙冈、东台安丰至海安县境,与南部沿海的姜堰、泰州、江都、扬州一线分布的古沙堤相接,形成年代距今约5000~7000年。中冈,北起赣榆罗阳、大沙,经涟水唐集、灌云青山、灌南新安、盐城永丰、大丰三圩、兴化合塔入海安县境,形成年代距今4600±100年。东冈,北起赣榆范口,经灌云下车、灌南城头、滨海潘冈、建湖上冈,再向南经阜宁沟墩、盐城、草埝、东台至海安以东接长江三角洲,形成年代距今3300~3900年左右。著名的李堤(唐朝修筑的海堤)和范公堤就是在东冈的基础上修建的。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这条沙堤即为唐宋之海岸。其实,东冈以东,位于范公堤东侧1~5km的一道沙堤,才是宋代黄河南徙之初,苏北真正的海岸线。这条沙堤北起赣榆区海头镇,经灌云板浦、下车,灌南县花元,响水县云梯关,滨海县天场,阜宁县三灶,建湖县埝东,在上冈、新兴与东冈沙堤重合;向南经盐城盐湾至大丰市大团,在距范公堤 1~3km 的范围,绕至如东县栟茶,向南与长江三角洲相接。

从西冈起至东冈以东沙堤,5000余年的时间,古沙堤竟有4条,而海岸仅宽5~20km,平均年淤长仅1~4m,这沙堤在短距离内多次出现,说明在这一时期动力多次出现变化,淤蚀交替,致使岸线长期在20km范围内摆动。从沙堤组成特质的粒度推断,当时的滩坡当在8°以下;从其排列走向来看,当时强风浪来自北北东,与现在的情况基本一致;从沙堤纵向分布来看,苏北中部及北部沙堤以中、细砂为主,沙堤清楚,而南部沙堤却极不明显,说明苏北中部及北部长期以来海洋动力作用较强,南部海岸由于岸外沙洲纵横,滩地宽阔平缓,波浪传播至岸边已很微弱,难以形成激浪,因此泥沙分选性差,而无成堤条件。

2.黄河夺淮期间江苏中、北部海岸的巨迁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最近一次南徙夺淮,由云梯关入海,历时700余年。虽然黄河在历史时期中影响江苏海岸的时间并不算长,且是近几百年的事,但由于黄河的含沙量特大,故在江苏形成了苏北黄河三角洲滨海平原的岸外沙洲。

① 黄河入海口的外伸。

黄河南徙之初,淮河口在云梯关附近。入淮初期,由于河道时而北流,时而南流,时而南北分流,时而九股分流,在黄河分流入海300多年中,决流散漫无归,泥沙多分散沉积于原沿海沙冈以西的广大潟湖洼地和抬高沿河低地,入海甚少。宋、元直至明初,黄河口基本在云梯关附近。到明成化末年(1487年)河口才抵达四套一带,河口海岸线逾范公堤东不过5km左右。自明弘治七年(1494年)刘大厦筑大行堤断黄河北股支流,黄河才全流夺淮。全流夺淮后,输沙量大增,特别是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对黄河下游采取“束水攻沙”的治理方针,大筑黄河两岸大堤,以及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接筑云梯关外两侧大堤,使泥沙多经正河口入海,遂使河口延伸速度大大加快。仅治河成功的最初十几年(1578—1591年)河口外延迅猛发展,而且其后的200多年中河口向外延伸达 60km。这样,自1128—1855年的727年,黄河河口共向海伸展90km左右,塑造了大致从新沂河至射阳河之间的巨大河口三角洲。

黄河在苏北入海时河口的延伸

② 江苏北部海岸线的变迁。

现在黄河每年向海倾泻的泥沙为1.6×1010t,约合1×1010m3,在夺淮几百年的历史时期中也应有与此大致相当的泥沙量供给苏北海岸。这样巨量的泥沙不仅使入海河口迅速向外伸展,形成巨大的河口三角洲,而且通过泛滥向附近河道排泄黄河河水和泥沙并使之向海岸运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使北部海岸经常接收到黄河泥沙的堆积作用。

江苏北部海岸,在黄河南徙之前,原属基岩海岸或沙质海岸,附近虽有临洪河、沂沭河的输沙填充,但对海岸影响较小,因此海岸长期变化不大。黄河入淮初期,因其本身河口伸展比较缓慢,且入海泥沙较少,其北部海岸相应伸展也很缓慢。故海州北部之海岸,宋、元时期基本还是唐、宋之前的位置。海州附近据《隆庆海州志》记载,“东至海一十五里”,当时之云台山仍在海中。目前灌云、灌南县东部,“东陬山居海中,西陬山居海隅”,说明当时该处海岸已近西陬山。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明万历六年(1578年)以前,江苏北部海岸,大致北起赣榆荻水,过赣榆县城东约8km,海州东约8km,板浦东 5km,西陬山西、三舍、田楼、四套一线。从这条岸线看,海州以北岸线基本未动,海州以南海岸与宋代海岸相比稍向东移。因此可以说,在宋、元、明初黄河南北分流时,本区海岸曾有淤长,但延伸是比较缓慢的。

自明万历六年以后,随着黄河入海口的迅速向海推移,江苏北部海岸也日渐淤长。海州与云台山之间的水道也日渐缩窄,到17世纪70年代,吏部右侍郎哲尔肯到云台山察看时,海州与云台山之间的海峡恬风渡“潮涨不过十里,潮落不过四五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总河董安国于云梯关海口筑拦黄大坝,于关外马家港桃河导黄由南潮河入海,南潮河很快淤为平陆。清乾隆中期(1760—1770年),海州和南云台山之间的对口溜(原烧香河前身)水道淤平,南云台山与陆相连,形成了今日灌云县东部之大片陆地。这片陆地在1572—1855年的283年中,由东陬山向海伸展18km,平均每年淤长达64m。1842年敬征等赴灌河口踏勘称“潮河(灌河)南岸淤滩,温潮落已接开山”。清乾隆中期至1842年,灌河口南淤长了15~17km。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时,开山与大陆已经完全相连。

云台山以北之海州湾海岸,除南段临洪河口历史时期直接接收过黄河泥沙,海岸呈缓慢淤长外,北段海岸一直保持着原来的沙质海岸性质,并有很多缓慢的蚀退。春秋时期著名的纪鄣城在明末开始沦入海中,清乾隆年间只有在潮退时才能见其遗址。而在海州湾顶地区,据《明史·地理志》记载:“赣榆县东至海十五里”,由此可见,古赣榆县向东一带,在黄河夺淮期间是比较稳定的。

③ 江苏中部海岸的变迁。

黄河入海口以南的江苏中部海岸,在黄河下游未南徙之前,基本上还是范公堤的位置,“大海在盐城东约一华里”。黄河夺淮后,海岸逐渐淤长。在外涨过程中,有时速度较快,有时相对稳定,甚至后退。从盐城南洋岸到东台四灶有一条沙堤标志着14—15世纪的一段时间,海岸相对稳定,激浪在这里塑造出沙堤。在宋、元直至明末清初的500多年的时间内,岸线外伸并不迅速。据《盐城县志》记载,15世纪30年代的明朝末年,海在盐城东25km,特大潮灾常常冲毁范公堤,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很大损失。宋、元时期冲毁范公堤的情况,志书记载很多,明时海岸距堤虽远,但特大潮仍史不绝书。如明成化三年(1467年),海潮漫溢,范公堤溃决近70处,溺死盐民250余人。明正德九年(1514年),“海潮漫溢,盐城县居民漂溺十之七”。明万历五年(1577年),潮水冲毁范公堤,“兴化、盐城死者无算”。甚至到清雍正二年(1724年),“七月飓风大作,潮水冲毁范公堤,浸入盐城、阜宁县城,房屋漂荡,淹死5万余人”。

由于范公堤一直是沿海藩篱,盐场之保障,历代地方官员和人民都非常重视对范公堤的修筑。自宋至清初,大规模修筑已有记载十余次,小修不计其数。雍正以后,除非特大潮位,一般潮汛已涨不到范公堤。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治河总督高斌奏请把修范公堤一事照黄河之例,择其紧要之处每里设堡夫一名,随时修筑残缺,不再大规模维修,直至嘉庆五年(1800年)才免除堡夫。

其实,范公堤以东广袤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的明清两代的烟墩和潮墩遗迹及盐灶地名才是这段海岸变迁的历史见证。

明开国以来,屡受倭寇的侵扰,其中以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最。为侦察海上警息,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靠近港汊和海口之外建立烟墩,一旦敌船入侵,则点火告警。由于当时海岸离范公堤已有相当长的距离,因此在范公堤以东亦设有烟墩。明代中叶后,范公堤以东滨海平原淤长迅速。清初,为了对抗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军事活动,顺治年间又在沿海建立了一批烟墩。

嘉靖十七年(1538年),海潮骤涨,范公堤以东水深丈余。巡盐御史吴悌巡察两淮盐场和盐支使郑漳议修海堤未成,创避潮墩于各团(盐灶聚集区)诸灶。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维修范公堤时又筑潮墩220余座,每团两座。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盐政吉庆视察两淮各盐场潮墩多寡有无,或远或近,各不相同,明时潮墩经200多年的潮涌浪击,十墩九废,由于连年潮患,他于同年和次年奏请持修了228座潮墩。

潮墩主要用于避潮,最外侧的潮墩一般建立在秋季大汛可以浸漫的高潮线附近。作为敌船入侵报警之用的烽火台式的烟墩一般则比潮墩还要更靠海些。它们作为古海岸线的人工标志,应比海堤更合适。张忍顺根据各个时期《两淮盐诸志》所载各盐场图中标注的潮墩、烟墩位置结合其他有关史料勾画出了范公堤以东不同时期的海岸线。

明代中叶苏北岸线北起废黄河边四套,东南在匣子港过射阳河,经潮通港、新坍至北洋岸过新洋港;经海庙、龙堤,在七灶河附近过斗龙港;经南团、小海、大丰沈灶,入东台境,过丰盈关、东台沈灶、富东至海安李堡附近接范公堤。清初,这段岸线从废黄河南岸的木楼子转向新港,过双洋河,至射阳河畔的通洋港,又至新洋港边四木楼,至斗龙港的七灶河口稍东,向东南往万盈西,接大桥、潘敝、三仓、唐洋至海安的角斜、旧场。在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清朝中叶,这段岸线则北起黄河贾堌堆,在大北港东过射阳河,经中兴桥、李灶,然后折向东南入大丰市,抵卞家,沿今黄海分路抵万盈、大桥以东,大致沿西潘堡河,向东南经东台十总东,抵海安旧场东。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海已在盐城东50km之外了。

3.黄河北归后江苏中、北部海岸的演变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抛弃了淮、泗故道自北东利津入海,苏北海岸大量泥沙来源断绝,动力平衡发生了根本性的突变,波浪潮流等作用取代了河流对岸滩发育的控制作用,凸岸冲刷后退,凹岸堆积增长,海岸处于调整过程中。废黄河尖海岸急剧后退,河口沙嘴和拦门沙逐渐被夷平,冲刷区不断扩大,致使烧香河口到射阳河口的三角洲范围先后由淤长转化为侵蚀后退。

① 河口及河口以北海岸的变化。

首先是废黄河尖,即河口沙嘴急剧后退。据《阜宁县志》记载:“咸丰五年铜瓦厢河决,北徙不复,海滩地始见有坍塌者,广大滨海平原由桑田又沦为沧海。”1886年《阜宁县志》记载:由于“海滩日塌,昔之青红沙,丝网滨均塌入海,渐至小另案矣”。到1934年《阜宁县志》又载:“由于黄河久徙,凡遇一二日狂风巨浪,海岸必剥蚀丈许,计一岁中至少可蚀去三四十丈,而涝年尤甚,以致青红沙、丝网滨早付汪洋,近五十年已由小另案塌至六合庄。”六合庄、大尤庄、小尤庄、吴圩子、六泓子、金庄、小沙庵、小另案(小林庵)等许多村落均因河口侵蚀而数次内迁或消失。根据不同时期的地形图资料,从1855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废黄河口一带共后退约17km,平均年蚀退147m。后因修了护岸工程,后退渐停,但滩面继续刷深。

从废黄河口向北,海岸蚀退速度逐渐减慢。新滩盐场裕化港附近,1855—1970年共后退3400m,年均约30m。据观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平均每年后退20m左右。北部灌河口一带海岸,开山断面1855—1974年平均后退速度为63m/a,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观测表明,其后退已减为20m/a左右。

废黄河口六合庄段海岸侵蚀后退历史情况

徐圩、台南盐场海岸,由于北部有云台山的掩护,后退速度较开山一带为缓。据收集到的1922年、1953年这一地区的海岸地形图和1953年航测图比较,在1922年时,小丁港一带的现代海堤外约有500m宽的高滩地,1939年高滩宽为300m,1953年只有80m,至1960年后退至15m左右。从以上情况推算,这一带海岸自1855年至今,海岸蚀退在2km以上。

连云港港口一带海岸为基岩海岸,故岸线后退不太显著。不过黄河北归时已经涨得“潮枯时深不过五六尺”的连云港海峡,现平均已达5m,近百年来不但不淤反而有所冲刷。

云台山北部的海州湾,黄河北归以来,除兴庄河河口以南受临洪河来沙的影响,处于缓慢淤积过程外,兴庄河河口以北至九里仍处于冲刷之中,九里至绣针河口变化很小。根据地形图,侵蚀最快处平均年后退210m。

② 河口以南的苏北中部岸段。

废黄河南侧海岸冲刷区不断扩大。根据测量资料,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废黄河口以南的淤蚀平衡分界点在射阳县运粮河口以南,七十年代以前年平均侵蚀范围扩大0.35km,射阳县奤套口至双洋口附近在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平均后退速度为20~30m/a。八十年代初淤蚀平衡分界点已移至大喇叭口,八十年代末又移至射河口,并继续向南扩展。

黄河夺淮期间不仅形成了面积巨大的水上三角洲平原,而且还发育了北缘以灌河口外沙带为界,南缘延伸到射阳河口外的苏北辐射沙洲群之中,前缘最远处达122°E以外的-30m等深线位置上的巨大水下三角洲及其河口沙脊。黄河北归后,水上水下三角洲及其黄河口沙脊不断被侵蚀改造。由于苏北中部沿海水域是东海前进潮波系统和南黄海旋转潮波系统作用相互汇合的区域,故三角洲侵蚀下来的泥沙在沿岸流的作用下多向中部海岸辐射沙洲中心区搬运,东台岸外沙洲继续淤长。近岸水道在沙洲形态调整过程中的泥沙供应,较长期地保持淤积状态。加之由于长江在历史时期以及黄河在夺淮期间,大量泥沙使岸外淤浅,为海岸的近期推进提供了基础。因此不仅长期淤积,而且淤积速度很快。在东台岸段,近几十年岸线的推进速度超过200m/a,甚至经黄河入淮时还要快得多。

4.江苏南部海岸的演变

南部海岸变迁,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密切相关。在全新世高海面期,长江入海口在扬州、仪征一带。新石器时代,江口外伸到镇江附近。距今4000年左右,长江入海泥沙在江口堆积,形成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河口沙坝,北岸堆积了由扬州、江都、泰州、姜埝至海安沙冈、青墩一线的弧形沙堤,向北与西冈相接。南岸形成了镇江至常州、苏州马浜的沙堤。至公元前1世纪,河口沙堤与沙嘴接并,河口东移抵靖江,江北岸线在泰兴、石庄以北,白蒲以南,东接掘港廖角嘴。沿岸形成一系列沙堤贝壳堤,向北与东冈相接。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江口外则有“抉海洲”出现。公元8世纪“抉海洲”并陆,分江道为南北二泓,这时,约在今南通北部地区,出现河口沙坝“胡逗洲”。至10世纪中叶,“胡逗洲”形成了“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五里”的规模,洲外又有“东布洲”和“南布洲”。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胡逗洲、东布洲、南布洲、狼山相继并陆,江口外移至狼山附近,江北口岸沙嘴东伸到吕泗一带,通海大片土地形成。而长江北泓亦因此堵塞,在掘港与吕泗间形成了马蹄形三余湾。此时,海岸线大致在吕泗、余西、金河、北坎、丰利、栟茶一线。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通州知州锹遵礼修筑今南通五总埠至余西海堤。至和年间(1054—1055年),海门知县沈起又将狄堤延至吕泗东之大河营,从而构成范公堤南段,成为11世纪中叶本区海岸的人工标志。

宋元以后,三余湾不断淤积,至明中叶,岸线大致由吕泗北,过海门东灶镇,沿沈堤北5km至姜堤[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海门县姜天麟建造的新堤],向西北过唐洪灶兆,沿十总、双墩、放场边古路,向掘郊,后沿今掘坎河,至长沙镇。此后,三余湾淤积加快,清乾隆年间,其南部的金沙场和西亭场荡地距海不远。至光绪初,荡地卤气已竭,盐产极薄。清光绪末年(1905年),三余湾基本上完全成陆,现代海涂开始发育,至今仍在继续向海推进。

相反,吕泗以南海岸,由于江道主泓北趋,江岸曾一度坍塌,海岸后退,逼使海门屡迁其治,通海大片土地浸入海中。据《海门厅志》载,宋元时期海门旧治在大安镇(今吕泗以南),元末(1341年)大安镇被海水冲塌严重,徙治于距通州 50km 的礼安乡,明正德七年(1512年)又迁治于余中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三迁于金河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其治四迁永安镇,并因县境大部分土地为大海所蚀,降县为乡。此后又过十余年永安镇也复圯于海,随之乡治又迁至今仁镇。康熙末年海岸蚀退已及吕泗余东、四甲、袁灶、姜灶、东沙、狼山一线。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长江主流进入南泓,江道南移,北岸坍塌停止,转向淤长,沿岸一带长出许多沙洲,称之外沙(今启东)。乾隆四十年(1775年)安庆、富民、天补等发展到50余个。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沙洲日渐扩大,洲间流泓淤没,渐与海门涨接连成一片平野,启海平原随之形成。进入20世纪后,岛北移,沙水动力条件变化,部分海岸又趋塌蚀,至今仍处于微蚀状态。

江苏海岸自新石器时期到现在几经“沧桑”,曾长期相对稳定于赣榆、板浦、阜宁、盐城、海安一线,1128—1855年的黄河南徙使江苏海岸迅速向海推进,苏北中北部海岸平均向海推进60km左右,形成了7000km2的滨海平原。南部海岸因历史时期长江挟带泥沙不断在河口沉积并岸而逐渐东移,且河道由北逐渐向南摆动,又形成长江口北部约7000km2的三角洲平原。尽管黄河北徙和长江南移之后,泥沙来源骤减,使江苏海岸及水下三角洲又经历了一次调整过程,黄河三角洲平原200km2的土地又沦为沧海,但由于历史时期黄河、长江输出之泥沙使本区岸外淤浅,形成了巨大的岸坡浅滩和辐射沙洲,现代岸线总体仍呈淤长之势,每年净淤长面积超过了2万亩(约13 km2),成为当代江苏最大的一块可持续利用的后备资源。

2.2.3 沿海滩涂资源特点与开发利用

1.江苏近50年来的滩涂演变特点

侵蚀岸段护岸后以下蚀为主,海岸后退的速度逐渐缓慢。侵蚀岸段的中心部位——废黄河口(滨海县)——低潮位线的后退速度逐年下降,已由50年代50m/a下降到目前的30m/a左右,由于护岸保滩工程的实施和加固,海岸后退基本得到控制,侵蚀以下蚀滩面为主。废黄河口两侧的双洋港、灌河口岸段的侵蚀强度不断衰减。南部东灶港至蒿枝港侵蚀岸段,由于大面积养殖紫菜,紫菜养殖区的中低潮滩已明显淤高,滩面下蚀也停止。

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分布状况

淤长岸段自然淤积强度减弱,但在生物、围垦工程作用下,潮上带持续稳定淤积,潮间带有陡化趋势。受泥沙来源减少的影响,淤长岸段总体淤积强度不断减弱。但由于平均高潮线附近互花米草的大面积生长繁衍,拦截涨潮流带来的泥沙,这种生物促淤作用,使得平均高潮线持续向海移动,潮上带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落潮流回流的泥沙减少,潮间带滩面有逐步陡化的趋势。围垦也对滩涂的淤积产生影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潮滩的淤蚀状况,促使堤前滩地迅速淤高,淤积带外移。

2.江苏沿海滩涂土地资源特点

江苏省海涂资源较为丰富,共有950.25万亩,由岸滩的潮上带和潮间带以及辐射沙洲潮间带三部分组成。全省海涂年淤长面积近2万亩,扣除海涂侵蚀量,江苏省每年净增海涂面积约1.65万亩。

江苏省沿海滩涂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复杂多样,有耕地、林地、园地、鱼塘、盐田、芦苇地、对虾养殖场、草场、特种养殖场等多种利用方式。

沿海滩涂地区土壤普遍含盐,土壤盐度的变化与海岸线平行,离海岸线愈远,土壤含盐越少。滨海盐渍土的改良、盐分障碍的消除和调控以及适应沿海资源与环境特点利用技术研发,是实现和保障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有效和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

3.江苏省滩涂资源利用的实际需求

江苏省全省人口密度超过660人/平方千米,高居各省区之首。江苏省人均占有耕地已由1949年的2.36亩降到目前不足1亩,土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人口增长和非农业占地的增加,耕地短缺将日益严重;我省的后备土地资源主要集中在海涂地区,江苏省耕地资源的短缺主要应该从浅海资源中得以补充。

4.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区位优势:江苏地处我国沿海经济带的中部,位于沿江经济带和沿陇海经济带的交点上,南有黄金水道长江,并受上海经济区辐射,北有连云港与新欧亚大陆桥相联系,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西有204国道、新长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沟通南北,交通发达。随着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受南北相对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江苏沿海经济已开始迅速崛起,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沿海滩涂必将成为开发利用的热点和投资的宝地。

气候优势:江苏沿海气候横跨北亚热带和北温带两个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裕、无霜期长的特点,极具生物多样性,滩涂垦区是发展绿色农业、盐土农业、蓝色农业的理想基地。

资源优势:江苏沿海滩涂面积居全国之首。我省滩涂起围高程是全国最高的,大多在理论最低潮面以上3~4m。而且淤长型海岸,通过匡围又能促进滩涂的淤长,自然调节潮上带、潮间带之间的平衡,促使土地后备资源不断再生。滩涂地势平坦,污染很少,匡围后可用于发展种、养殖业和综合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同时,滩涂其他资源种类众多,如生物资源、港口资源、盐业资源、旅游资源等。通过围垦开发,这些资源优势能较快转变为经济优势。

沿海滩涂自然植被景观

5.江苏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的现状

① 滩涂资源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

目前,沿海滩涂开发的区域多局限于沿海滩涂和少量沿海沙洲,沿海滩涂开发的类型多以农业、渔业等为主。发展空间较小,且开发利用方向较为单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刚刚起步,许多领域仍处于空白。

② 滩涂开发投入不足,投、融资机制不活。

由于滩涂围垦开发,其投资大、风险高、效益低,投资回收期长,金融部门很少参与投资围垦,只能靠政府引导,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制约了滩涂围垦的发展;另一方面,随滩涂开发利用程度的逐步提高,围垦工程建设难度加大,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财税体制改革,对围垦的投入不断减少。

③ 科研投入不足,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有待加强。

尽管近几年来科技推广工作力度逐步加大,推广应用到滩涂开发中的各种科技成果越来越多,但总体上看,由于经济效益的因素,科研投入不足,目前滩涂开发科技含量不高,特别对江苏沿海的滩涂和水下地形、海洋水文等基础资料调查和新型技术研发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顺利开展。

④ 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自身积累不足。

沿海滩涂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自身积累不足。而外部由于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对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很少,导致包括水利措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在内的基础设施不配套。

⑤ 要素市场发育不足,理念有待更新。

土地、金融等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劳动力流动市场不完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城乡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劳动力素质偏低、转移缓慢,影响了滩涂围垦开发的发展进程。同时,大部分社会群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沿海滩涂开发利用认识不足。

⑥ 沿海滩涂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

在工业化进程中,沿海滩涂承接的部分转移产业对当地的水源、大气和土壤带来的污染还没有正确评估;其次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焚烧枯秆、随意排放农业垃圾等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给滩涂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滩涂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2.2.4 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总体布局

1.主要任务

针对沿海滩涂地貌与动力特征及其冲淤特性,在考虑滩涂围垦与湿地保护,尤其是在自然保护区与河口湿地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满足连云港、大丰港、洋口港等沿海重点岸段发展用地需求和近海深水港口航道资源保护,确定规划围垦区的总体布局,确定各垦区位置与规模,布置垦区的堤防、促淤导堤等主体设施。

2.垦区分类

分为边滩垦区和岸外沙脊垦区两类。边滩垦区是指在相邻入海河口之间、现海堤之外、三边匡围的垦区,具有地形高、滩地稳、水流缓等特点。岸外沙脊垦区是指在辐射沙脊群地面高的沙脊中心区的垦区,需四面匡围,主要布置在低潮滩面出露面积大、淤长迅速的东沙、高泥等沙脊上。

盐碱滩涂种植耐盐植物前后对比

3.围垦总体方案

江苏沿海将新辟垦区21个,总面积270万亩(1800km2,见下图),其中连云港市4个垦区10万亩(67km2)、盐城市9个垦区131.5万亩(877km2)、南通市8个垦区128.5万亩(856km2)。因此,2009—2020年围垦方案将新筑围海堤防700km,新筑促淤导堤总长155km,大桥2座。

江苏省沿海围垦规划(2009—2020)

连云港市规划垦区4个,围垦面积共计10万亩(见下图)。规划垦区主要包括:绣针河口—柘汪河垦区(1万亩);朱蓬口—临泽口垦区(2万亩);临洪口—西墅垦区(2万亩);烧香河—埒子口垦区(5万亩)。

2009—2020年连云港市沿海围垦规划

2009—2020年盐城市沿海围垦规划

盐城市规划垦区9个,围垦面积共计131.5万亩(见右图)。规划垦区主要包括:灌河口—三圩盐场垦区(2万亩);双洋港口—运粮河口垦区(2万亩);运粮河口—射阳河口垦区(3.5万亩);四卯酉—王港垦区(9万亩);王港—川东港垦区(10万亩);川东港—东台河垦区(5万亩);梁垛河—方塘河垦区(40万亩);高泥垦区(28万亩);东沙垦区(32万亩)。

南通市规划垦区8个,围垦面积共计128.5万亩(见下图)。规划垦区主要包括:方塘河—新川港垦区(8万亩);新川港—小洋口垦区(6万亩);小洋口—掘苴口垦区(18万亩);掘苴口—东凌港垦区(32万亩);腰沙—冷家沙垦区(44万亩);遥望港—大唐垦区(10万亩);大唐—塘芦港垦区(6.5万亩);协兴港—圆陀角垦区(4万亩)。

2009—2020年南通市沿海围垦规划

4.滩涂围垦区产业发展规划

依据经济梯度发展理论和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的自然优势条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地建设6~8个高标准开发区,大力开发沿海高标准的滩涂开发区,承接国际、国内经济高水平发展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融入全球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苏东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对围垦形成的土地资源,实施新的开发模式,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开发。滩涂围垦利用以综合开发为方向,合理布局农林牧水产业、生态用地以及港口、产业、城镇建设用地。农业空间主要用于发展规模化种养业,建设国家商品粮、棉基地,开展生物燃料植物的规模化种植,培育海水灌溉农作物,占围垦面积60%左右。生态空间主要用于扩大自然保护区、湿地、水域和建设沿海防护林等,增强生态功能,维护海岸带生态平衡,占围垦面积20%左右。建设空间集中用于城镇、港口和临港产业的发展,占围垦面积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