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组织行为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概述

一、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要了解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内涵及研究对象,首先必须明确“组织”“行为”“组织行为”这几个基本的概念及其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含义。

(一)组织

组织,从广义上说,是指由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从现代管理科学组织的角度及西方组织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对于“组织”这一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1)传统的组织理论时期。泰罗等人主要从职能分工、职责分配、层次等级等经济和技术方面规定“组织”的含义。

(2)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时期。巴纳德等人认为,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与力量的体系,侧重从协作、沟通的系统等心理和行为的层面定义“组织”。

(3)系统论的组织理论时期。卡斯特等人将组织定义为一个属于更广泛环境的分系统(含技术、结构、社会心理、管理等部分),并包括怀有目的并为目标奋斗的人们。

虽然关于“组织”的定义有很多,但“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组织:

(1)组织环境——组织结构、组织沟通系统、组织运行机制等。

(2)组织目的——组织共同的目标,是得到组织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

(3)管理主体——也就是管理者,拥有一套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的流程。

(4)管理客体——管理过程中组织所能预测、协调和控制的对象。

组织的构成要素决定了组织的性质,而组织的性质同时也反映了组织的构成要素,并从各个方面描述了组织的特征,如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系统性、结构性、统一性、功能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等。而其中,整体性、目的性和开放性是组织最普遍、最本质的特征。

(1)整体性。组织的整体性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在系统和组织研究中,应从各方面全面描述系统的具体特征,从而形成协调统一的系统。

(2)目的性。组织是按一定的目的,为满足一定的需要而组合起来的人群。如果组织成员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则会是松散凌乱的。

(3)开放性。组织具有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整体环境之中,且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开放性是组织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

从组织的类型上看,按组织规模可分为小型组织、中型组织和大型组织;按社会职能可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按组织产生的依据可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从组织的形式上看,主要有直线式、职能式、矩阵式、事业部式,等等。这些会在以后的章节中予以详细介绍。

随着组织理论的演变以及人们对其的进一步探索,人们对于“组织”现象的认知在深度和广度上日益发展。

(二)行为

人的行为是多个学科研究的课题,而对行为最早的定义来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其认为“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人的反应。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又各持不同看法,如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由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决定,“行为”是指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新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人依存于生理活动,并包含目的性、认知性、选择性在内的整体活动;现代心理学则认为“行为”是指人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外部活动,包括有意识的,也包括无意识的;管理心理学强调动机性行为的研究,认为人们的不同行为受个体不同的欲望与动机的驱使,并指向一定的目标,这种由动机支配并指向一定目标的行为即是动机性行为。

黄卫平(1987)将行为学科中的“行为”定义为:在作为主体的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为满足主体特定需要而引起的整个有机体的生理与心理活动统一过程的表现。该定义强调以下四个方面:

(1)行为主体的个体性,即行为是个体人的行为,群体和组织的行为是以个体行为为基础的,由个体行为构成。

(2)行为活动的主体性,即行为主体人在不同环境下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有目的地主动选择,而不是简单、被动、消极地接受环境刺激的结果。

(3)行为过程的整体性,即主体人机体的整体表现不仅包括外部的形体动作,也包括内在的心理行为。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动因,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4)行为因果的交互性,即行为的产生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直线因果关系,而是个体特性与环境特性这两个变数之间相互作用的函数关系。

(三)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部、外部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即在内外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和作为。“组织行为”的概念是从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的综合中而来,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现象。

组织行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而不是组织成员的单独个人行为。

(2)组织行为的动机与组织宗旨密不可分,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3)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

(4)组织行为是由情境决定的。

(5)组织行为是影响整体的,它通过成员的个体行为实现,反过来又影响成员个体行为。

组织行为按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微观组织行为和宏观组织行为。

(1)微观组织行为,即组织内的某一个体或小群体的行为。个体行为如态度、能力、人格、动机、认知、学习等;群体行为如群体决策、团队合作、人际冲突等。

(2)宏观组织行为,即所有组织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行为,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学习、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等。

组织行为按不同的影响可分为正向组织行为和反向组织行为。

(1)正向组织行为,即组织成员表现出的有利于组织实现目标的行为,如尽职尽责、遵守规则制度、帮助同事、不计酬加班等。正向组织行为应受到奖励、鼓励和保护,使其持续发生。

(2)反向组织行为,即组织成员表现出的阻碍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如缺勤、迟到、暴力、偷窃等。反向组织行为应受到合适的惩罚抑制,以消除或减少不利于企业实现目标的组织行为。

(四)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抽象来说,其研究的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具体来说,包括组织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的产生、发展和组织与其所属群体、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等。对于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有很多,美国学者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小案例

“挑战者”号事件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在全世界造成了不小的轰动,美国政府委任了专门的调查团对失事原因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挑战者”号失事的直接原因是右部火箭发动机上的两个零件连接处出现了问题,它直接导致了喷气燃料的热气泄漏。调查表明,该事件的发生,技术上的原因是必然存在的。虽然承建商在说明书中指出了有关的禁止条件,但是萨科尔公司和宇航局的工程师并没有对问题提出任何质疑甚至根本就忽视了这样的细节。发射后问题明显地表现出来,所有人员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挑战者”号能够安全飞行,或者认为不能因为飞行出现危险而中止项目的进行。

“挑战者”号的失事是对技术提出的警告,产品必须经过合格验收才能应用。然而“挑战者”号失事的真正原因是在决策上。不论是发射前的准备,还是发射的过程,以至发射后对问题的分析,决策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在早期的飞行实验中,一些工程师开始注意到密封圈被腐蚀的影响。但是他们并没有从宇航局和萨科尔公司那里得到任何支持。甚至在解决密封圈的腐蚀问题的会议上,宇航局的高级官员科尔斯特将它认定为一次毫无意义的会议。正是由于领导的有限见识和经历,他们在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探寻故事产生的原因以及估量情况的风险大小时最容易发生错误,导致了他们做出判断的策略过于简化。决策中的认知偏见是问题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人们对宇航局的做法是否有道理存在很多争议。首先,宇航局当局在为制造宇航飞机选择制造商时过于草率。其次,在后来出台的《空间站宇航员安全选择研究》中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来源:消除和控制威胁而不是采取挽救措施的趋势得到发展。如此决策是领导者的严重失误。

这次决策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决策的不确定性。人们总是倾向在获取好处时避免冒风险,在回避损失时则甘于冒险。在“挑战者”号发射前6个月,萨科尔公司和宇航局曾对航天飞机的重新改造做了一次预算,然而其飞行实验仍在继续进行。面对风险指数的增加,每个人都在冒险。工程师们提出的相关建议也没有明确的指向。对于这些消极因素的出现,他们采取了忽视的态度,进一步将问题扩大化了。又由于曾经的成功先例与经验主义的错误引导,人们的骄傲情绪带来了更大的潜在危险。在做出发射“挑战者”号的决策时,宇航局安全办的工作人员甚至没有一个人参加,做出这样的失败决策也的确在所难免。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决策的失误导致了悲剧。任何一个问题的决策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一项工程的成功、一个项目的完成都离不开决策的正确。虽然影响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如群体规模、成员对群体的依赖、信息的沟通以及领导的要求和压力等。甚至社会从众心理、权威主宰等消极影响都制约着决策的做出。但是,要进行理性的、有效的群体决策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项目的管理中还存在其他问题。这些也是形成影响的因素。首先是领导者。领导的权威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一个领导者的自身素质或行为直接与决策的好坏关联。我们在失事调查中可以看出,对于员工们提出的意见,领导者们很少注意或根本不予理会。有些低层领导者只能选择忽视问题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情况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然后是沟通方面的问题。罗格斯调查团发现萨科尔公司的技术工程师与做出发射决策的宇航局的高级管理者之间没有互相交流,也即是说,出现问题的信息没有得到传递,因此问题也就得不到解决。组织活动离不开沟通,只有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得以实现才能减少冲突,提高管理绩效。组织自身的一些因素,极有可能束缚成员间的有效沟通。改善组织结构,或者提倡良好的组织氛围,创造支持性的沟通气氛,坦诚相待,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耐心听取对方的说明和解释,虚心接受批评和意见,这样的沟通才有意义。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项目的管理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企业对于组织行为学必须予以重视。

资料来源:https://wenku.baidu.com/view/1eddd3a2b0717fd5360cdc22.html.

要更好地把握组织行为学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以行为学为基础,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组织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性学科。组织行为学可被视为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与组织行为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如表1-1所示。

表1-1 与组织行为学密切相关的学科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组织成员的行为与心理,研究内容涉及各项管理职能,既包括对人的管理,也包括对物的管理。具体而言,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分支有:经营政策与战略、事业、冲突管理、企业家精神、性别与多样化、医疗卫生管理、人力资源、国际管理、管理教育与发展、管理历史、管理咨询、管理精神与宗教、管理与组织认识、运营管理、组织与管理理论、组织发展与变革、组织行为、组织沟通与信息系统、公共与非营利组织、组织与自然环境、研究方法、管理的社会问题、技术与创新管理等。

(3)组织行为学在系统研究与探索中,会与许多学科有相互渗透、交叉之处,但其研究范围有一个相对的界限,与交叉学科在研究角度、探索重心、参照标准等方面有所不同。组织行为学广泛地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成果,将它们作为基础知识来研究在组织环境中人的行为规律,将相关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和背景,在探讨组织成员的行为时,将它们融会贯通起来。

(4)组织行为学在研究组织中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规律时,应将重点放在个体上,强调对个体的激励,注意个体与组织的协调,重视管理人员、领导者在组织中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这两个学科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也有不少学者和文献将两者等同起来,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区别。

从联系上看,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理论来源等方面有一定相关性。

(1)研究对象的联系。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成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学科,而管理心理学在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特点及规律时也必然会涉及人的行为,可见二者都是将行为与心理作为研究对象的。

(2)研究目的的联系。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一致的,即通过对组织成员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揭示内在规律,探寻管理措施和方法来帮助个体、组织或群体的行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3)研究内容的联系。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大同小异,内容构架基本相同,如个体问题、激励问题、群体问题、领导问题、组织问题、变革问题等,都是两者研究的主要方面。虽然两者的出发点不同,组织行为学注重从行为到心理的研究,管理心理学注重从心理到行为的研究,但是目的相同。

(4)理论来源的联系。如前文所述,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心理学的新发展,二者有很多相同的理论来源,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生理学等。其中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的学科,两者均离不开这一理论基础(见图1-1)。

图1-1 从心理学到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虽然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有明显的联系,但是二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性质、形成背景等方面(见表1-2)。

表1-2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

二、创业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一)创新

“创新”的概念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最早来源于拉丁语,包含更新、创造新的东西及改变这三层含义。奥地利经济学家、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在其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中提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社会学家认为,创新是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有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根据现代汉语的释义,创新是指以用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新能力是人们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能力及其综合表现,是人类的创造性智力与创新性品质的有效融合和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有关创新的名人名言

不创新,就灭亡。——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

要么创新,要么死亡。——畅销书《追求卓越》作者托马斯·彼得斯

(二)创业

在创业管理的理论中,创业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术语。创业的复杂性、过程性、多面性,决定了创业不是一个单一的含义,国内外学者对创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指出,创业不仅指小而新的企业组织,不仅限于经济性的组织;创业是一种行动而非个性特征,创业的基础是概念和理论而非直觉,落脚点在于价值观的改变。创业是可以组织并且是需要组织的系统性的工作。史蒂芬孙等人将创业定义为“在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杰夫里·提蒙斯所著的《创业创造》一书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动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国际管理科学学会的教授协会则将创业定位为:新企业、小型企业和家庭企业的创建和经营。国内学者刘建钧认为,创业是一种创建企业的过程,或者说是创建企业的活动。他指出创业活动必然涉及创新,但创新不一定是创业活动。郁义鸿、李志能等人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罗天虎认为创业是个人或群体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后人,努力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艰苦奋斗过程。创业活动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和功利性等基本特征。清华大学学者雷家骑认为创业是创新的特殊形态。虽然各学者对于创业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均包含以下几个重要主题:

(1)创业企业家。在创业中,若没有一名指导、监督、控制与承担风险的企业家,就不会有创业。创业企业家是创业行动中的关键要素。

(2)创新。创新是创业的源泉、基础和前提,甚至是核心和本质,其价值也在创业。而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是创新的目的与归宿,反过来也会推动创新。很多时候,创业成功与否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包括变化、改革、改造、引进新方法等。

(3)组织创建。从学者对于创新定义的阐述不难看出,创业既指创建一个新的企业,也包括创造新的事业,这期间都不可缺少组织创建这一过程,组织成员必须共同努力行动,让创业型企业建立并运作起来。

(4)成长。创业型企业从建立之初,就非常注重成长,并在成长过程中把握住发展机会。它不是静止不前的,或仅仅满足于一个市场或一个产品,创业包含着成长。

(5)过程。创业是一个过程,包含一系列的决策、管理与行动。创业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需要时间的过程。

创业能力是与社会活动相关的综合能力,包括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部分。具体而言,包含对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发现和捕捉商机的能力,合法有效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项目启动、开展及运作的能力,财务知识及其应用能力,风险预测及控制能力,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及沟通协调能力等。

有关创业的名人名言

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宗庆后

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难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有一天一定会到。——马云

回头看我的创业历程,是不断寻找、不断纠正的过程。——吴锡桑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即指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发现、创造和利用商业机会,并创新性地组合生产要素,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自己的事业,以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人人都可能成为各行各业的开拓者、创新者。

当前,在应届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社会就业岗位并未相应增多的情况下,就业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更加凸显。同时,在经济发展的外力推动、政策的引力拉动和社会创业热潮的带动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一大趋势。在我国,1998年启动的首届清华创业设计大奖赛被视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兴起的标志,1999年开始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掀起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潮。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建设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各高校创立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创立企业提供孵化服务。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从意识、观念、素质等方面进行强化。创新创业意识是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自觉反映,也就是指对创业者行为起到促进和动力作用的个人心理倾向,包含需要、动机、意志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根本原因。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创新创业认知能力(认知环境、自我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专业职业能力(经营管理,科技运用,分析、解决问题,应变能力等)、社会能力(社会交际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四)创业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组织现象,人的行为是发生于一定的制度、背景及环境之中的。行为的选择并非是完全的自主行为,而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受规范、制度、价值等因素引导的非完全自主性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和行为,不仅受制于自我效能感、创业者拥有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等主体因素的影响,还与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与政策、社会文化、科技与教育等外部制度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创业组织行为,即在创业团队中,个体或群体对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反应。由于创业成功后的行为与组织行为相似,创业组织行为主要研究创业初期的组织行为。在创业团队创业初期,其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对不明晰,创业组织行为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创业组织行为的动机明确,组织成员更加积极、主动。

(2)创业组织行为是创业团队的整体行为,而非单独的个人行为。

(3)创业组织行为是通过创业团队成员的个体行为实现的,同时也影响着成员的个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