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防科技产业集群作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高级形态、脊梁和标杆,代表国家战略优势产业领域综合竞争力最高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一般产业集群相比,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具有技术含量和研发水平高、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高等特点,在引领行业发展的先进性、决定全球规模影响力的世界性、构建产业生态圈、推动集群性体制创新等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2019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这为新时代推动我国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对发达国家国防科技产业集聚现象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128号高速公路带”模式、“硅谷”模式、“智带”模式对当下我国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美国经济“脱实向虚”教训及欧洲从“锈带”变“智带”经济转型的经验表明,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上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国防科技产业在党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得到了健康有序发展,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电子信息、核产业、兵器产业、船舶产业、航空产业等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但与新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迫切需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制度变革等方面加以探索。
立足我国国防科技产业发展现状,通过产业集群的利益主体分析、动力机制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条件及动力机制,揭示了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发展、推进国防科技产业集聚发展、拓展国防科技新兴产业链发展空间、激发国防科技产业创新创业活力、建立健全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发展路径。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从创新要素保障方面,探索提出了创新技术要素、资本要素、人力资源要素、平台要素供给思路。
根据各集群类别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特殊性和产业的差异性,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核产业集群、兵器产业集群、船舶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等开展专题研究,在深入剖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及政策建议。
本专著在写作中获得了中共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学者的指导,西华大学许州副校长、王政书副校长、张力教授、杨小杰副教授、余禾副教授、冯永泰教授、成欢副教授、刘睿家副教授、姚世斌教授、王增强副教授、陈昌华博士、朱广财老师等在不同阶段为本专著的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边慧敏 苏文明 丁灿
201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