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5G 边缘云接入体系
5.1.1 5G 网络总体架构
与前4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5G 在应用上面临着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和极致性能的考验,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超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将成为未来5G 的主要技术要求。为了满足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对5G 网络越发极致的性能要求,我们需要在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方面对5G 网络架构进行重新设计。
在无线接入网方面,5G 采用3GPP 组织引入的集中单元/分布单元(Centralized Unit- Distributed Unit,CU-DU)网络架构,同时在无线接入网侧使用云化部署方案,在降低建设成本的同时增强了无线接入网的灵活性。在此架构下,5G 将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拆分成CU 和DU 两个逻辑网元,而射频单元及部分基带物理层等底层功能与天线构成AAU(有源天线单元),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及以上的无线协议功能由CU 实现,PDCP 以下的无线协议功能由DU 实现。CU-DU网络架构能够将无线资源集中控制功能集成在CU 中,并使归属不同制式和不同类型的基站都接入CU。同时,无线接入网利用干扰协调、多接入等技术,可以避免站间、制式间东西向的流量压力。另外,基于SDN/NFV 技术,在无线接入网的网元部署上采用云化部署架构:通过虚拟化通用硬件设备来部署CU 功能,实现资源的统一编排和管理,实现CU 功能在网络中的灵活部署,推动无线接入网云化发展。这种部署方式能够实现区域内无线资源的集中调度和协调,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网络容量,实现网络功能的快速部署和升级,并能根据无线业务负载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基础网络资源使用情况,节省网络运营成本。
在核心网方面,同样广泛采用SDN/NFV 技术和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方案,实现5G 核心网元的云化部署。5G 核心网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SDN/NFV 技术、网络切片技术、MEC 技术等。通过SDN/NFV 技术能够实现5G 网元与硬件平台的解耦,提高网元的灵活部署能力;通过网络切片技术,能够构建不同性能的网络集群,满足5G 应用场景的性能指标;通过MEC 技术,能够实现计算能力的下沉,减少数据往返时延。
5.1.2 5G 无线接入网技术体系
1.5G 无线接入网CU-DU 网络架构
5G 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s,RAN)采用集中单元(CU)、分布单元(DU)和有源天线单元(AAU)三级结构,即CU-DU 网络架构。在5G 的新结构中,将传统网络架构中BBU 的功能重构为CU 和DU 两个功能实体。原BBU 的非实时部分重新定义为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同时也支持部分核心网功能下沉和边缘应用业务的部署,主要包含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和无线资源控制(RRC)。BBU 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和原RRU 合并为AAU,主要包含底层物理层(PHY-L)和射频(RF)。BBU的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包含无线链路控制(RLC)、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高层物理层(PHY-H)等。5G 的CU-DU 网络架构与传统网络架构对比如图5-1所示。图5-1中,RAN-RT 为无线接入网的实时部分,RAN-NRT 为无线接入网的非实时部分,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
图5-1 5G 的CU-DU 网络架构与传统网络架构对比
5G 无线接入网的CU 和DU 存在多种部署方式。为了满足5G 网络的需求,运营商和主设备厂商等提出多种无线网络架构。当CU、DU 合设时,5G 无线接入网与4G 无线接入网结构类似,相应承载也采用前传和回传两级结构,但5G 基站的接口速率和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当CU、DU 分设时,相应承载将演进为前传、中传和回传三级结构。对于CU 功能,未来企业可以采用云化的部署方案,增强无线资源管理的灵活性。
从4G 在无线接入网技术上向5G 的演进角度看,S1接口是4G 基站(LTE eNB)与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PC)之间的通信接口,将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划分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随着4G 基站演进为5G 基站(NR gNB),相应地,S1接口的网络功能演进为5G 的CU 和DU,连接起5G 基站与5G 核心网(5GC)。根据CU 和DU 之间的分设/合设部署方式以及AAU的具体位置不同,这里存在多种实体形态。5G的CU-DU部署架构如图5-2所示。
图5-2 5G 的CU-DU 部署架构
2.5G 新空口关键技术
5G 与之前4代移动通信系统最大的差别是,其针对企业用户展开了在工业、医疗、多媒体等多种场景的应用。面向不同行业的产业互联网应用在性能上存在多种多样的需求。
总体来说,5G 网络面向各行业主要支持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超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应用场景。在连续广域覆盖场景下,既要保证用户移动性及业务连续性,同时还需要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100Mbps 以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在热点高容量场景下,需要面向室内外局部热点区域,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网络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在低时延超高可靠场景下,需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物联网及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 100%的业务可靠性保证。在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下,需要支持百万个/km2的连接数密度。为了保证5G 网络的极致性能要求,包括Gbps 级别的用户体验速率、数十Gbps 级别的峰值速率、数十Tbps/km2级别的流量密度、百万个/km2级别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等,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新型无线技术,对5G 空口进行新的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标,5G 新空口技术涉及全双工技术、多址技术、调制编码技术、多天线技术等多种无线技术。通过这些无线技术的协同应用,实现5G 网络在无线接入网侧对多种性能指标的支持,同时能够根据业务场景的具体需求,对这些无线技术模块进行优化配置,形成特定场景下的空口技术方案。
在全双工技术方面,5G 采用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支持传统的FDD 和TDD 及其增强技术,支持灵活双工,并且可以灵活分配上下行时间和频率资源,能够实现同时同频收发。这将大幅度提升无线资源的使用率,提升频谱效率并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同时5G 采用空域、射频域等自干扰抑制技术,消除了设备接收端和发送端产生的干扰问题。
在多址技术方面,5G 一方面沿用已在4G 中采用的OFD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另一方面扩展了对SCMA(稀疏码分多址接入)、PDMA(图样分割多址接入)、MUSA(多用户共享接入)等新型多址技术的支持。OFDMA 是一种在利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对信道进行副载波化后,在部分子载波上加载传输数据的传输技术,是OFDM和FDMA(频分多址)技术的结合。新型多址技术以叠加传输为主要特征,通过多用户信息的叠加传输方式,实现了在相同时频资源上对更多用户连接的支持,能够简化信令流程进而降低时延,还可以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与OFDMA 技术相比,新型多址技术可以获得更高的系统容量、更低的时延,支持更多的用户连接,可有效满足5G 典型应用场景对连接数密度、时延等关键性能指标的要求。
在调制编码技术方面,5G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采用LDPC 码、极化码、超奈奎斯特码等多种新型编码技术,实现对5G 复杂应用场景的差异化支持。对于高速率业务,采用LDPC 码、极化码、超奈奎斯特调制(FTN)等技术实现;对于低速率小包业务,采用极化码、低码率的卷积码等技术实现;对于吞吐量要求较高的业务,采用联合调制编码技术实现;对于低时延业务,采用编/译码处理时延较低的编码技术实现。
在多天线技术方面,5G 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Massive MIMO)技术:在相同时频资源上,使用比现有MIMO 系统天线端口数目高出若干数量级的大规模天线阵列。5G 利用Massive MIMO 的多天线分集及波束赋形技术,同时借助于空分多址技术,获取频谱复用、链路可靠性等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从而高效地利用带宽资源,大幅度提升频谱效率。
5.1.3 5G 核心网技术体系
1.5G 核心网架构
5G 重新定义了网络架构、网元及其功能,在支持基本网元功能的基础上,新增5G网络切片等功能。5G 核心网架构突出“服务化架构”的特点,利用SDN/NFV、MEC、网络切片等技术,在网络功能与设备实体之间解耦,实现功能模块化。虚拟化之后的5G网元功能之间实现按需组合,以满足灵活部署要求:既可独立升级,也支持独立编排。网络服务对外开放,支持新业务快速开通。服务化架构将网元功能拆分为细粒度的网络服务,对接云化NFV 平台轻量级部署单元,为差异化的业务场景提供敏捷的系统架构支持;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提供了可定制的网络功能和转发拓扑。面向服务的5G 核心网架构如图5-3所示。
图5-3 面向服务的5G 核心网架构
图5-3中,
UDM:Unified Data 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
AUSF:Authentication Service Function,认证服务器功能。
MANO:Management and Network Orchestration,管理和网络编排器。
SDNC: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ontroller,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
与4G 核心网相比,5G 核心网的组网更加灵活。5G 在移动性管理、认证服务、连接、路由等基本功能方面保持不变,但在实现方式和技术手段方面进行了改善,其实现方式更加灵活。具体实现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与会话管理功能(SMF)的分离、承载与控制的分离。AMF 和SMF 的部署层级及UPF 和SMF 的部署层级可以分开,AMF 和UPF 等网元功能能够根据业务需求、流量、资源等因素实现灵活部署。5G 核心网采用服务化架构设计,根据功能对网元进行模块化部署,实现了功能解耦,具有以下特征。
(1)网络基础设施云化部署
5G 网络的云化包括核心网云化、无线接入网云化和控制系统云化三部分。电信云是运营商云化转型的目标:运营商基于通用硬件设备,通过网络基础设施云化部署,能够降低设备投资成本,同时将云计算的快速部署能力应用到核心网部署中,实现网络的快速配置与升级。
(2)网络控制与转发功能分离
SDN/NFV 技术有利于快速实现5G 网络功能部署,实现了网络的虚拟化、功能的轻量化,以及网络控制与转发功能的分离。网络虚拟化有利于5G 核心网向全面云化演进,功能轻量化极大简化了模块、接口和协议的复杂度,网络控制与转发功能分离实现了网管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分离,保障了未来网络的分布式部署需求。
(3)网络服务切片化
5G 核心网将全面支持网络切片技术。面向不同垂直行业按用户对网络能力的需求,灵活地构建一条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转发路径,即在同一个基础的物理网络之上,采用网络切片技术、SDN/NFV 技术实现业务的逻辑隔离和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满足业务对网络的多样性需求,为用户提供不同的SLA。网络切片是NFV 在5G 核心网中的关键应用。通过MEC 和网络切片技术,5G 能够提供专用的逻辑网络,提供按需配置的网络功能,满足各行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4)网元功能分布式部署
5G 核心网从4G 时期的“网元”解耦重构为“网元功能”。5G 利用云化部署的方式,基于统一的通用硬件设施和软件化的网络功能重构,实现网络的低成本、灵活部署。新型的AMF 和SMF 为网络提供了更多可选的功能组合,网元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实现API 调用,提升通用性。
2.5G 核心网关键技术概述
5G 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超高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RLLC)三大特征,分别满足超高清视频、AR/VR 等大流量业务应用,以及车联网、工业控制等泛连接、高可靠业务应用的需求。这种新型业务应用对网络速率、移动性、频谱效率、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可靠性等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的要求。为了充分满足这些应用需求,5G 核心网采用服务化架构、SDN/NFV、网络切片、MEC 等多种关键技术,实现核心网的云化部署,满足对多种应用场景的支持。5G 网络云化部署视图如图5-4所示。
图5-4中,
NFVO: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编排器。
SDNO: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Orchestration,软件定义网络编排器。
VNFM: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 Manager,虚拟化网络功能管理器。
图5-4 5G 网络云化部署视图
目前,国际标准组织已经完成5G 核心网标准(3GPP R15)的制定,涉及网络切片、服务化架构、MEC、接入和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控制平面管理、会话与业务连续性等方面。本节将对5G 核心网主要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介绍。
(1)服务化架构
5G 核心网的控制平面采用服务化架构设计,借鉴IT 系统服务化的理念,将控制平面功能解耦重构为多个网元功能,实现网元功能间的重构解耦。各网元功能能够独立进行部署、升级、重用。各网元功能采用注册、发现机制。基于服务化的接口,每个网元功能均能够直接与其他网元功能交互,实现了各网元功能在5G 核心网中的即插即用、快速部署、连续集成,可用于构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专用逻辑网络。
(2)SDN/NFV 技术
在5G 核心网中引入SDN/NFV 技术,能够提升5G 灵活组网的能力。利用平台虚拟化技术,通过在虚拟机上部署网络功能实体,实现底层物理资源到虚拟化资源的映射,实现资源的动态配置和高效调度。利用SDN 控制与转发分离功能,构建承载信令和数据流的通路,实现网元功能的动态连接,完成端到端的网络功能配置,增强网络部署的灵活性。
(3)网络切片技术
网络切片技术不是新概念,只是在5G 的带宽足够大了之后,进行网络切片才有了实际意义。5G 网络端到端切片是指将网络资源灵活分配,将网络能力按需组合,基于一个5G 网络虚拟出多个具备不同特性的逻辑子网。每个端到端切片均由核心网、无线接入网、传输网子切片组合而成,并通过端到端切片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网络切片是SDN/NFV 技术应用于5G 网络的关键服务。一个网络切片将构成一个端到端的逻辑网络,按切片需求方的需求灵活地提供一种或多种网络服务。网络切片让运营商能够对时延、移动性、可用性、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等网络性能指标提供差异化定制服务,例如,有些情况需要非常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或流量密度,而另一些情况需要非常低的时延和非常高的通信服务可用性。网络切片还能够针对公共安全、公司客户、漫游用户或托管MVNO(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等特定用户提供逻辑隔离的网络,并对优先级、计费、策略控制、安全性和移动性等方面进行差异定制。
(4)MEC 技术
边缘计算是5G 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端的接入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为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技术。MEC 技术通过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下沉到网络边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贴近数据源、更大带宽、更低时延的数据服务;通过在网络边缘增加具备计算、存储、网络等功能的边缘计算节点,能够将云计算、无线网络、数据缓存等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支持多种灵活的本地分流、移动、计费和QoS 机制;能够大幅度缩短端到端时延,有效处理用户高实时性业务,并解决核心网的数据流量瓶颈等相关问题;能够推动5G 移动通信系统在车联网、物联网、无人机网络和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