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机器变“人”的节奏:量子计算替代经典计算
2019年,IBM宣布第一台量子计算机将于三年后面市,进入实用。曾经遥不可及的量子计算机,一下子进逼,竟然快速逼近到了人类的面前。2020年3月,霍尼韦尔宣布将在未来三个月内发布全球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其量子体积每年将提高一个数量级。用量子体积度量计算性能,而不是仅仅以量子比特,能更准确全面地度量了量子计算机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等。
在牛顿等经典世界里,把一切看成经典物体,可以精确预测,包括对人。久而久之,把人也看成机器,把人变成了机器,经典世界的机器人,只是人形的机器,现代的木偶而已。而在量子的世界里,当量子替代经典操控计算和人工智能,机器真有可能变成人,因为机器大脑运算方式借助量子效应而飞跃提升进化,开始无限趋近于人。
在量子计算机面前,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经典电子计算机,就相当于以前的算盘,显得笨重又古老!无论生产、科研还是日常生活,世界将会因量子计算的到来,经历一场颠覆性改变。
传统计算机的运行套路:先走一条路,然后才能再走另一条路,不可能像孙悟空一样,有“分身术”而两条并行。传统的计算机是采用经典法则的电子计算机,尽管使用了作为量子“种类”之一的电子,并使用了依据量子理论建立的半导体材料、电子管、晶体管,然而仅仅使用了它们近宏观效应的部分,即如电流的通与不通,其运算单元,一个基本信息单元比特,在特定时刻只有特定的状态,要么0,要么1。
量子计算机之所以这么牛,核心在于量子计算机和经典计算机在原理和路径上的巨大差别。量子计算机完全利用了量子的本质特性,如叠加、并行,如此计算的方式可让速度以指数量级提升。即量子计算机可以像“齐天大圣”孙悟空那样有“分身术”,可以变出无数个孙悟空的“化身”,同时并行探索走不同的路。如此,一台电脑能魔法般变出无数台电脑的功能,进行计算。
在经典物理或者经典世界中,信息的最简单最小单位,即一个比特,其只有0和1。而量子叠加是量子力学的灵魂,即任何两个态的叠加就是一个可能的独特态,所以在量子物理或者量子世界中,信息的最简单最小单位是一个量子比特!其不仅有0和1两个态,还有它们间的任意可能的、按照量子概率可能出现的叠加态,即一个量子比特可以有无穷多个不同的状态。量子比特状态可用布洛赫球表征,一个量子比特不同的态,对应于球面上的某一个点。经典比特1和0两种状态对应于球的南北两极点,而量子比特可处在这两种态的任意叠加态,即对应球面上的其他点,即一个是0又是1、又不是0又不是1的变幻莫测的状态。类同于薛定谔猫论中的活与死的悖论。
量子叠加还能导出量子纠缠的概念。这是强大量子计算的另一个基础。从经典电子计算机跨越到量子计算机,整个人类的计算能力、处理大数据的能力,就将出现亿万倍的提升,人工智能的水准也将大大提高,能够呈现出连大自然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如此也可能出现挣脱人类掌控的智能机器,如蜜蜂或者蚂蚁大小的杀人智能机器人。从恐怖角度,这些一点也不比核武器差。
未来的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将会紧密关联。在量子计算机造出来之前,我们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因为当前的仅仅是愚蠢级别的人工智能,除两极管依据量子论而构造,其电脑的计算原理仍然是经典的。
当今我们每天使用的是经典电子计算机,其运行规则和牛顿力学一样,是决定论的、确定性的。即你每输进去一个问题,它肯定会输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在面对同等决策选择时,经典机器人,无法因时因地、情景地自主判定方案,必须靠人们在程序上的预先设定,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的人工智能都是依靠决定论的!它就根本没有自由意志,根本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即使最简单的事情,也都自主决策不了。
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过程中,人们将会发现人脑的一些重要机制。是量子力学第一次把观测者的意识与物质的演化结合起来。量子参与了意识的产生、与意识紧密相连,保证了生命每个个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每个生命是不可以被复制成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更是如此,大脑中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无损地被复制拷贝出来的。
经典电子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一台机器只能做一件事,而后者能复制出无数个自己,平行地做无数个事情。一个比喻是,当要求5分钟内,在藏有1000万册书的图书馆找到某页上有一个特殊标记的书,几乎不可能的,普通计算机就会急得发疯,得5分钟内翻遍所有的书。而量子计算机却将能复制出1000万个自己,每个只需翻找一本书。其量子计算意义在于能提供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报,使得药物设计发现过程更高效,不再有交通拥堵烦恼,安全的加密通信,机器学习和自动化等等。
人脑与目前经典电脑的根本差别,可能由于人脑是由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和复杂非线形系统的混沌作用共同造成。人脑包含了“测不准”自然形成的神经网络,具有电脑所没有的“直觉”,这正是其“模糊”处理能力和效率高的表现。传统电脑是“测得准”确定性的串行处理系统,尽管也能模拟“模糊”处理,但效率低下。只有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和计算机神经网络,才可能真正接近人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