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This Book for You?
至善大学,修道中庸
——“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七辑之《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相传为曾子所作,《中庸》为战国时子思所作,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本不是独立成书。宋代朱熹刊刻《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作为儒学启蒙教材。其中,《大学》又被朱熹视作“为学纲目”,属于“四书”中最易通晓的一本,故读“四书”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如此,形成完整的儒家教育。不过,《大学》与《中庸》的语言有别于《论语》的平白浅显和《孟子》的巧言雄辩,更趋思辨,乃儒家内功所在。
《大学》首章释明明德,二章释新民,三章释止于至善,四章释本末,五章释格物致知,六章释诚意,七章释正心修身,八章释修身齐家,九章释齐家治国,十章释治国平天下。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尤为当务之急。
后世从这十章中总结出“三纲八目”。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意指彰明人性之善,使之自觉,能够不断获得新的感悟,直到“止于至善”。这是永无止境的期许,需要永不停息的修行。八目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目是贯穿人一生的功课,其中以“修身”为枢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作为儒家教育理论的代表,虽言教育,实讲治国之要,其所讲治学之道,终极目的非为“人”之本身,而是为国、为天下,“修身”并非为了个人灵魂的升华,而是为了天下家国,而在古代,要匡扶天下,只有入朝为官,所以儒家虽不谈霸业之道,其实是积极倡导入仕的。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诞生的教育制度,并不大力提倡教育本身的乐趣与享受,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多是为了拜相做宰,而不是实现个人价值。历史上,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私塾,后又有了政府主导的官学,教育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和使命,却也始终脱不开政府的把控。
《中庸》主要解释儒学中庸之道。中庸是人性本原,既不善也不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习,便能达到至善,反之,便会与“性善”渐行渐远,甚至滑向“恶”的深渊。所谓中庸之道,就是这番修习之道,而非今人所臆想的“明哲保身”之道,就连“明哲保身”这个成语,其千年之前的本意,与今日也有所区别。儒家经典被人解读了两千年,难免添注太多后人自己的想法而偏离了最初的本意,所幸今人还有机会读到先秦典籍的本貌,不妨摒弃后世杂家的注解,直接追溯儒家本源,体悟先秦的朴素哲学观,自有意外之喜。
《中庸》为“四书”之末,包含深刻的人生道理,远非一言可蔽之。先人用自己的一生来思考、体悟、检验、再思考,所留下的经验之谈、心血之作,需要后辈同样用一生的时间研习体会。也许吾辈终其一生也参不透其中的道理,不过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也。
儒家积极入世,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庸》,都在强调“修身”,而“修身”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治天下”,并不是为了自身的升华与解放,于是“治天下”这个目的也掺杂了很多功利的色彩,决定了“修身”的不纯粹,更没有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即,若入世者不愿修身,又当若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本是一条理想的人生道路,可惜反之却不成立。一国之治,不能寄希望于一人一身之修为,儒学理论,也无法将中国历史带离兴亡更替的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