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引导案例

幼儿园中班新来了一个叫婷婷的小朋友。婷婷今年五岁了,个子瘦高,本应该上大班,但由于从没上过幼儿园,加上是春季学期来的,幼儿园和家长协商让她读中班。

开学报名那天,妈妈带着婷婷来报名,婷婷可开心了。可是妈妈走后,婷婷哭了好久。接下来的两周,婷婷早晨起床会哭,放学回家也会哭,老师每天要花好多时间安慰她。幼儿园园长说,婷婷再过一周就好了,刚上幼儿园容易是这样的,习惯了就好了。

三周过去了,婷婷果真不再哭了。可是,老师也没看见过她露出笑脸,她总是一副情绪低落、愁眉苦脸的样子,基本上不与同学交流和玩耍,总是独自一人待在角落。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的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每个学前儿童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学前儿童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总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学前儿童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这种要求的过程。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含义与内容

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守、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也称作学前儿童社会化。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其所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

澳大利亚学者亚萨恩森认为,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内容包括学会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爱别人和接受他人的关爱。美国心理学家墨森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总结为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我国学者杨丽珠认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由七部分组成,即社会技能、自我概念、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认知、社会适应和社会情绪。

目前,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内容的界定没有统一的说法,且在内容上相互交叉,逻辑层次也不够清晰。因此,本教材主要以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三大关系为主线,将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确定为自我意识、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社会适应、道德与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发展六个方面。

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阶段性与持续性

学前儿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渊源和前提,而且又都会为后来的发展阶段做准备。虽然发展心理学家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但对于划分阶段的标准却持有不同意见:格塞尔以生物发展与文化影响相结合的实际为划分标准,皮亚杰以智力或思维水平为划分标准。无论标准是什么,都表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呈阶段性与持续性的。

个体从生命伊始,经过儿童期、少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始终在不断地进行社会性发展。学前期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但以后的各个时期都在继续完成社会化,因为发展是持续不断的,所以人的社会化也是一个终身持续的过程。

(二)情境性与模仿性

社会性和道德行为的动机往往受当前刺激(即情境)的制约,特定的情境产生与此相对应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使学前儿童开始接受系统而具体的社会性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模仿是对他人所做出的行为及其特点有选择地重复(再现)。模仿性是学前儿童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他们经常学父母、老师或同伴的样子,说和别人相似的话,或者再现别人的行为或动作。

(三)道德发展的从他性

从他性在学前儿童道德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学前儿童认为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是绝对的,来自于外在的权威,不得不服从,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来自成人。同时,学前儿童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而不考虑行为的内在动机。

(四)道德情感由不稳定向持久、稳定发展

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学前儿童在与成人、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其道德感指向的事物或对象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由近及远,由较直接到较间接,由具体、个别的行为到比较概括、比较抽象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道德情感也不断丰富起来。由于道德感指向的事物发生变化,尤其是事物性质发生变化,学前儿童的情感逐渐由肤浅、表面、不稳定向持久、稳定发展。

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外两个维度,内在因素主要指自身因素,即学前儿童自身的特性,外在因素则指环境因素。

(一)自身因素

在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其自身因素是基础,因为任何外在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自身才能发挥作用。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自身的各种因素,如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都会对社会性发展产生影响。

1. 生物因素

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首先要受成熟这一生物因素的影响。例如,3岁左右的学前儿童会产生强烈的交流愿望,而恰在此时,其言语机能发展到一定水平,可以比较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就为学前儿童交往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其次,遗传特性也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颇深,如男孩在活动中攻击性行为往往多于女孩,其原因是男孩的内分泌与女孩不同,男孩身体一般比女孩更强壮,更习惯于依赖肢体行为解决问题。另外,某些神经系统的病变也是导致学前儿童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见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受到自身生物因素的制约。

2. 心理因素

学前儿童的心理素质也在影响其着其社会化的发展,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言语表达力、智力发展程度等都制约其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例如,与抑郁质和黏液质的学前儿童相比,多血质的学前儿童更易出现乐群性,更容易适应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社会性发展速度和水平也相对较好。

(二)环境因素

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的,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离不开其生活的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 家庭

家庭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生活氛围、亲子关系状态、家长的言传身教、家庭经济条件、家长的社会地位等对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情绪情感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技能技巧的掌握与社会规范的习得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 幼儿园

幼儿园是按照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前儿童系统传授社会规范、行为要求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在促使学前儿童掌握社会认知、理解社会行为规范要求的同时,也为其提供更多实践与人际交往的机会。同时,幼儿园还具有独特的环境创设、园本课程、办园特色等文化氛围,在学前儿童社会化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儿童社会化推动力。

3. 同伴群体

模仿是学前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特别是对同伴群体的言行举止、表情动作、态度行为等进行模仿。无论学前儿童是否具备群体的成员资格,群体都能为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模式,或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

4. 大众传播媒介

在现代社会中,影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优秀的动画片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学习信息,帮助学前儿童打开视野,获得新知。例如《葫芦娃》是许多学前儿童耳熟能详的优秀作品,它积极传播社会的正能量,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非常具有教育意义;但也有一些影视作品含有暴力、恐怖等不良情节,成为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负面教材。

可见,随着大众传媒社会化作用的加强,引导学前儿童正确认识和接纳大众传媒的内容,趋利避害是非常必要的。

课后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2. 渗透教育

3. 社会文化发展理论

(二)简答题

1. 简述制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

2.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三)论述题

1. 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2. 论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