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世的荣光:璀璨的中世纪建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西方建筑的故事”丛书序

一部建筑史,里面究竟该写些什么?怎么写?有何意义?我在大学讲授建筑史课程已经20年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从没有停止过。有不少人认为建筑史就是讲授建筑风格变迁史,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建筑艺术的与时俱进。有一段时间,受现代主义建筑观以及国家改革开放之后巨大变革进步的影响,我也认为,教学生古代建筑史只是增加学生知识的需要,但是那些过去的建筑都已经成为历史了,设计学习应该更加着眼于当代,着眼于未来。后来有几件事情转变了我的观念。

第一件事是在2005年的时候,我在英国伦敦住了一个月,亲眼见识到那些当代最摩登的大厦却与积满了厚重历史尘土的酒馆巷子和睦相处,亲身体会到在那些老街区、窄街道和小广场中行走消磨时光的乐趣,第一次从一个普通人而不是建筑专业人员的视角来体验那些过去只是在建筑专业书籍里看到的、用建筑专业术语介绍的建筑。

第二件事是在2012年的时候,我读了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写的几本书。在《建筑的永恒之道》这本书中,亚历山大描述了一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的学生在读了也是他写的《建筑模式语言》之后,惊奇地说:“我以前不知道允许我们做这样的东西。”亚历山大在书中特别重复了一个感叹句:“竟是允许!”我觉得,这个学生好像就是我。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真正属于自己的建筑世界的窗子。

第三件事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谷歌地球的使用。尤其是谷歌地球,其身临其境的展示效果,让我可以有一个摆脱他人片面灌输、而仅仅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的角度。从谷歌地球上,我看到很多在专业书籍上说得玄乎其玄的建筑,在实地环境中的感受并没有那么好;看到很多被专业人士公认为是大师杰作的作品,在实地环境中却显得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而在另一方面,我也看到,许许多多从未有资格被载入建筑史册的普普通通的街道建筑,看上去却是那样生动感人。

这三件事情,都让我不由得去深入思考,建筑究竟是什么?建筑的意义又究竟是什么?

现在的我,对建筑的认识大体可以总结为两点:

第一,建筑是一门艺术,但它不应该仅仅是作为个体的艺术,更应该是作为群体一分子的艺术。历史上不乏孤立存在的建筑名作,从古代的埃及金字塔、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到现代的朗香教堂、流水别墅。但是人类建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要与其他建筑相邻,作为群体的一分子而存在的。作为个体存在的建筑,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展现自我的个性。这种建筑个性越鲜明,个体就越突出,就越可能超越地域限制。这是我们今天的建筑教育所提倡的,也是今天的建筑师所孜孜追求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一个设计获得了最大的自由,可以超越地域和其他限制放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的时候,实际上反而是失去了真正的个性,随波逐流而已。这样的建筑与摆在超市中出售的商品有什么区别呢?而相反,如果一座建筑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地去顾及周边的其他建筑群体,更多地去顾及基地地理的特殊性,更多地去顾及可能会与建筑相关联的各种各样的人群,注重在这种特殊性的环境中,与周围其他建筑相协作,进行有节制的个体表现,这样做,才能够真正形成有特色的建筑环境,才能够真正让自己的建筑变得与众不同。只是作为个体考虑的建筑艺术,就好比是穿着打扮一样,总会有“时尚”和“过气”之分,总会有“历史”和“当代”之别,总会有“有用”和“无用”之问;而作为群体交往的艺术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永远都会有值得他人和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第二,建筑不仅仅是艺术,建筑更应该是故事,与普普通通的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故事。仅仅从艺术品的角度来打量一座建筑,你的眼光势必会被新鲜靓丽的“五官”外表所吸引,也仅仅只被它们所吸引。可是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一样,有多少人是靠五官美丑来决定朋友亲疏的?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可能却因为有着沧桑的经历或者过人的智慧而让人着迷不已。建筑也是如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对曾经在某一条街道或者某一座建筑中所发生过的某一件事情记忆在心,感慨万端,可是这其中会有几个人能够描述得出这条街道或者这座建筑的具体造型呢?那实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一座建筑,如果能够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留下一片美好的记忆,那就是最美的建筑了。

带着这两种认识,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讲授的建筑史课程,重新认识建筑史教学的意义,并且把这个思想贯彻到“西方建筑的故事”这套丛书当中。

在本套丛书中,我不仅仅会介绍西方建筑个体风格的变迁史,而且会用很多的篇幅来讨论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利用谷歌地球等技术条件,从一种更加直观的角度将建筑周边环境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对建筑能够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本套丛书中,我会更加注重将建筑与人联系起来。建筑是为人而建的,离开了所服务的人而谈论建筑风格,背离了建筑存在的基本价值。与建筑有关联的人不仅仅是建筑师,不仅仅是业主,也包括所有使用建筑的人,还包括那些只是在建筑边上走过的人。不仅仅是历史上的人,也包括今天的人,所有曾经存在、正在存在以及将要存在的人,他们对建筑的感受,他们与建筑的互动,以及由此积淀形成的各种人文典故,都是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本套丛书中,我会更加注重将建筑史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发展史联系起来。建筑风格的变化绝不仅仅是建筑师兴之所至,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有时候是大势所趋,有时候是误入歧途。只有更好地理解这些背景,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建筑。

在本套丛书中,我会更加注重对建筑史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学习建筑史不仅仅是用来帮助读者了解建筑风格变迁的来龙去脉,不仅仅是要去瞻仰那些在历史夜空中耀眼夺目的巨星,也是要在历史长河中去获得经验、反思错误和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我要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建筑分社和时颂编辑对于本套丛书出版给予的支持和肯定,感谢建筑学院App的创始人李纪翔对于本套丛书出版给予的鼓励和帮助,感谢张文兵为推动本套丛书出版和文稿校对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

写作建筑史是一个不断地发现建筑背后的故事和建筑所蕴含的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形成自我、修正自我和丰富自我的过程。

本套丛书写给所有对建筑感兴趣的人。

2018年2月于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