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进化:你要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5岁以后,你靠什么安身立命

1

一位读者看了我的文章《如何从一份价值不高的工作中逆袭》后,联系到我。他说自己非常焦虑,35岁了还没有混出个人样,月月拿着2400元的薪水仓皇度日,让我给他参谋参谋。

说实话,乍一听“35岁”和“月薪2400元”,我不由得心头一紧,这人生得有多惨啊?!

一线城市应届毕业生的月薪也有五六千元了吧,就是实习生也不止2400元啊!成都的工资水平兴许略逊色于北上广深,但也不至于如此夸张呀……

偏偏,这就是老杨的现实情况。

老杨是1982年生人,旅游管理专业出身,目前是景区的讲解员。在成为讲解员之前,他做过餐厅服务员,进过工厂,干过销售,甚至当过保安,十余年换了十多份工作,却始终没有刷出存在感。

他言辞恳切地对我说:“小魏,我都这么大了,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擅长什么,以后怎么走呢,给点儿意见吧,兄弟!”

这个问题难倒我了。

2

我把重要的聊天记录截了屏,扔到“未见读者群”,群里瞬间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两个点上——“35岁,月薪2400元”。

阿青说:“月薪2400元,没有一个女生会嫁给他这样的男人的。如果我找了个月薪2400元的,估计我妈会打断我的腿。我要找对象,如果在三线城市,月薪必须6000元以上,在一线城市的话,月薪不能低于两万元。”

大头小当头棒喝:“这就没得混了,无可救药了,还问啥!”

尘情总结陈词:“什么时候努力也不晚,大不了大器晚成。更多只是看上去努力,人懒借口多,而且又懒得那么心安理得,所以才有这种问题。”

……

大家议论了一晚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一个点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老杨的现状,皆由自己一手造成,但35岁才想到改变,实在是不可思议。

后来,我跟他说:“建议你从现在开始好好钻研一门技能。既然现在的工作你不喜欢,也没前途,那肯定是要转型的。比如,你对木工或者剪辑感兴趣,那就专心学一样——不要抱着玩的心态,而是要下定决心去学。立马辞职也不现实,等你该有的技能都练好了,再平稳地过渡到新的工作。”

我们大多数人,只能靠劳动生存。这就意味着,你务必要掌握一门看家本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拥有一技之长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3

自从开了微信公众号以来,时常会有一些“粉丝”找我指点迷津,我很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

一个人走向飞黄腾达或坠入万劫不复,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老子》里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韩非子》里也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任何一种变化,都是从小事开始的,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哪怕是火山爆发,也需要地表之下的能量堆积到一定程度,不是吗?

朋友对我说:“你讲几个励志故事安慰一下老杨呗。”我拒绝了。既已身处荆棘之中,安慰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你用十年时间去荒废青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有怎样的后果?当你蹉跎成如今这般局面,为什么没有勇气用十年时间从头再来呢?

你35岁方才幡然醒悟,那你准备用多少年来改变现状呢?

4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男人总找不到女朋友,无奈去算命。算命大师说:“你前半生注定没女人……”那人眼睛一亮,说:“那我后半生应该有吧?”算命大师说:“哎,到了后半生你就习惯了。”

对自甘堕落的人而言,人生的失败不会穷尽。然而,一个人经历的失败和挫折过多,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在某种程度上,它带来的创伤后患无穷。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曾提出一种理论,叫“习得性无助”,大意是:一个人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养成了听任摆布的心态,即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

2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纪。无论你现在过得好与不好,一定不是某一刻突然发生的事情,所以,也千万别指望立马时来运转。

如果35岁以后还没有活出个模样,也不要心灰意冷,立刻开始,一点一点去改变。只要你有魄力从头开始,就还来得及。

唐人刘禹锡诗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老年人尚且对生活满怀期待,“80后”“90后”的年轻人何至万念皆灰?

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好戏永远在下半场!35岁,既不是人生的巅峰,也不会是人生的结束,充其量也就是个中场小憩。但这却是一个分水岭——前十年多一分努力,后十年则少一丝遗憾。

所以年轻人,不拼一把,你确定余生能睡个好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