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基础工程
2.4.1 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是柱下基础的基本形式。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见图2-8)按其构造形式,可分为现浇柱锥形基础、现浇柱阶梯形基础和预制柱杯形基础。杯形基础又可分为单肢柱和双肢柱杯形基础,低杯口基础和高杯口基础,如图2-9所示。
图2-8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图2-9 杯形基础形式、构造示意
1.构造要求
(1)现浇柱锥形基础。锥形基础下面常设有低强度等级素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一般为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基础边缘高度h不宜小于200mm。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底板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当有垫层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40mm,无垫层时不小于70mm。
锥形基础插筋的数目、直径及钢筋种类应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相同。插筋的锚固长度及与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规定执行。插筋应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内,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基础高度大于或等于1200mm或柱为大偏心受压,基础高度大于或等于1400mm时,可仅将柱子四角的插筋伸至基础底部,其余的插筋只需伸入基础达到锚固长度即可。插筋长度范围内均应设置箍筋。基础顶面每边从柱子边缘放出不小于50mm,以便于柱子支模。
(2)现浇柱阶梯形基础。阶梯形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500mm。当基础高度h≤350mm时,一般用一阶;当350mm<h≤900mm时,用二阶;当h>900mm时,用三阶。阶梯尺寸宜采用整数,一般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均采用50mm的倍数。其他构造要求与锥形基础相同。
(3)预制柱杯形基础。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与杯形基础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的插入深度h1,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选用,并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一般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20倍)和吊装时柱的稳定性的要求(不小于吊装时柱长的0.05倍)。
2)基础的杯底厚度和杯壁厚度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采用。
3)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且t/h2≥0.65时,或大偏心受压且t/h2≥0.75时,杯壁可不配筋;当柱为轴心受压或小偏心受压且0.5≤t/h2≤0.65时,杯壁按构造配筋;其他情况下,应按计算配筋,其配筋焊成网片或现场绑扎。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包括双肢柱)和高杯口基础的连接,其插入深度应符合上述规定。杯壁厚度、杯壁和短柱配筋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2.5条的规定。
2.施工要点
(1)现浇柱基础施工。
1)在混凝土浇筑前,基坑(槽)应进行验槽,轴线、基坑(槽)尺寸和土质应符合设计规定。基坑(槽)内浮土、积水、淤泥、垃圾、杂物应清除干净。局部软弱土层应挖去,用灰土或砂砾分层回填,夯实至与基底相平。
2)验槽后应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以免地基土被扰动。混凝土宜用表面振捣,要求表面平整。当垫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注意钢筋保证厚度,保证位置正确。
3)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清除干净模板和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油污等杂物,并浇水湿润模板,对模板和钢筋按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4)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阶梯形基础的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段分层浇捣,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0h,待其初步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下台阶混凝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台阶表面应基本抹平。
5)锥形基础的锥体斜面坡度应正确,斜面部分的模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混凝土必须捣实。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
6)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插筋发生移位。
7)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覆盖浇水养护。
(2)预制柱杯形基础施工。预制柱杯形基础的施工,除参照上述施工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混凝土应按台阶分层浇筑,对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阶部分按整段分层浇筑。
2)杯口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钢定型模板,可做成整体的,也可做成两半式的,中间各加一块楔形板。拆模时,先取出楔形板,然后分别将两个半杯口模板取出。为便于周转使用,模板宜做成工具式的,支模时杯口模板要固定牢固并压紧。
3)浇筑杯口混凝土时,四周要对称均匀进行浇筑,避免将杯口模板挤向一侧。
4)施工时,应先浇筑杯底混凝土并振实,注意在杯底一般有50mm厚的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仔细留出。待杯底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杯口四周混凝土。基础浇捣完毕,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将杯口模板取出,并将杯口内侧表面混凝土凿毛。
5)施工高杯口基础时,可采用后安装杯口模板的方法施工,即当混凝土浇捣接近杯口底时,再安装固定杯口模板,而后继续浇筑杯口四周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