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化血管降三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可不知的心脑血管疾病误区

1.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

一般我们都以为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就足够了,其实这种认识是个误区。

据国外研究的最新资料显示,55岁时血压正常者在以后生命过程中仍可能会发生高血压。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是连续性的,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年龄40~70岁的个体血压从115/75至185/115毫米汞柱的整个范围,收缩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倍增。血压越高,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越大。

因此,目前主张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当然患者应可以耐受,没有其他任何不适表现,对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时,患者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发生率,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高血压新定义

2017年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正式发布了2017AHA/ACC高血压指南。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130/80毫米汞柱,取代以前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标准。

水银柱式血压计适合专业医师使用。家庭自测血压可以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2.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55岁的刘大伯身体一直比较硬朗,体检测出血压为175/98毫米汞柱,但他不以为意地说,自己这五年来,血压一直偏高,却没有头晕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一直没有吃药,因为周围的朋友说,高血压一吃药就停不了,他心想,那不成了药物依赖吗?所以,他坚持不吃药不去医院。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刘大伯左心室肥厚,考虑高血压引起了心肾的继发性损害。

刘大伯这样的患者举不胜举,他们对高血压认识不够,认为自己没有患病症状,就没必要治疗,很多患者因此延误了病情。

一般来说,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其实这种隐匿的高血压危险更大!因为,有症状的患者会及时就诊,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有助于病情的控制;而没症状的患者归咎于个体差异,对高血压不敏感,因而忽视了治疗,但血压高所造成的危害在持续着,结果很多患者直到出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去治疗,悔之晚矣。

所以只要诊断患有高血压病,都应该进行认真地治疗。还有很多高血压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以为血压高了才需要吃药,结果血压反复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必须长期治疗认识的不足,误以为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认识误区极为有害,应当消除。目前,高血压尚不能治愈,是由于药物的作用血压才降至正常,一旦停药,血压会很快恢复至原来的水平。因此,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

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可以完全没有任何症状。

3.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与自己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经达到8%左右,当然这其中一部分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出现的高血压,但是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还是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30岁以后,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且纠正诱发血压增高的过量饮酒、口味过咸等不良习惯。

其实,冠心病就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了,该病形成过程其实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当然,由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不一样,有些人甚至一生也不出现明显症状。血管只有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是合并急性血栓形成时才会有明显的症状。

4.急性心肌梗死宁可保守治疗也不愿意手术

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因粥样硬化而闭塞,前间壁心肌缺血达30分钟以上就会发生心肌坏死。

冠心病介入治疗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它的出现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外的又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除了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差的患者外,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尤佳,血管再通机会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急性冠心病的死亡率由原来的30%下降至5%以内,并且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太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仍不愿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方案,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危及生命。

有资料表明,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尽早就医,在有做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采用急诊介入手术治疗方法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5.做支架等于万事大吉

现代医学飞速发展,支架植入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很多心绞痛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因此,有些人错误地以为,放完支架后就没事了。

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引起的相关症状,缓解心绞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但是,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他部位血管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冠心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也就是说冠心病没有“治愈”。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的狭窄血管没有放支架(血运重建不完全),或者支架植入后又出现了血管再狭窄,都会使患者继续出现心绞痛症状。

支架植入是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制成的网状支架,用球囊输送至冠状动脉内狭窄的阶段,支撑血管壁,让血液流通。

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不过,滥用支架则是非常不可取的。和心血管疾病作斗争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依赖于做支架,毕竟此病的根源在于不良的生活习惯。

事实上,18世纪一些医学专家就描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那个时代没有支架,没有搭桥,也没有硝酸甘油,当时一位英国医生把患者组织起来,到空气新鲜的森林里伐木,每天锯树30分钟,三个月后,绝大多数患者心绞痛消失了。

路在脚下,走向健康,从心做起。能走的走起来,能动的动起来,显然会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效果。

即使做了支架,也不等于就万事大吉了,患者应注意控制血脂、血压,规律运动,戒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并按医生要求根据病情继续服用相关治疗药物。

6.经常吃药会形成耐药性

很多冠心病患者,平时犯心绞痛的时候,总是先忍着,尽量不吃药,认为如果经常吃药,以后药效可能就越来越弱了。

其实不然,一方面,心绞痛急救用药最常用的是硝酸甘油,只有长期吃这类药物且每日3次,每次3片以上的用量时,人体才可能产生耐药性,每日吃1次,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每次1片,是不会形成耐药性的。

另一方面,心绞痛发作时,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及早地给药治疗可以尽快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程度,甚至可以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如果心绞痛发作且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时后症状仍没有缓解,要高度警惕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应及早去医院救治。

高脂血症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

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停药的可行性。长期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的振奋人心的结果都是建立在长期、稳定控制血脂水平的基础之上的。还有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减量往往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除非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不耐受的情况,否则就不应停用降脂药。

心绞痛发作含服硝酸甘油30分钟后症状仍没有缓解,应及早去医院救治。

服用硝酸甘油从1片开始

服用硝酸甘油时应尽量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心绞痛时一般先在舌下含化1片0.5毫克的硝酸甘油,若5分钟后仍不见效,可再加服1片,但最多可以含服3片,每片服用间隔至少5分钟。并在情况缓解后尽早去医院就诊。应在医生指导下遵医嘱备药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