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人力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
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
(2005年6月)
2005年6月2日下午,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S.贝克尔教授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汇丰银行联合举办的“北大-汇丰经济论坛”上做了精彩演讲,题目为“现代经济中的知识、人力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下面是演讲的内容实录。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是很重要的,一些国家在人力、管理上投入很多,取得了很大成功,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的。人力资本不仅包括知识、信息、教育、思想、技能、观念,也包括精神状态、卫生健康等。人力资本是把人作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来看待,认为其不仅对公司来说很重要,对一个国家来说也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否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利用好人力资本。从历史记录来看,知识从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转移,在过去两百年里进行了系统性的知识和信息积累。之后对人力进行投资,出现了系统的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用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使得人力资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作用都越来越大,所以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正式资本形式。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对知识的投入会获得最高的回报,这也正是我想说的。
我们有美国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百分比的数据。2001年美国的学校教育占GDP的比重是9%—11%,可见对学校教育的投资很重要,包括学校教育、职业培训、健康投资、成人教育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占GDP的17%—25%左右。有关人力资本投资的计算内容,各个经济体(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基本情况大体一样。人力资本的投入通常是放在消费中来衡量,而没有计入投资中去,这是有待改进的地方。对现代发达经济来说,人力资本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进入21世纪,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拥有各方面的技能,无论技能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是通过在职培训获得收益还是创新或者健康方面的技能,社会的发展都有利于那些掌握技能的人。从美国1963年到2001年间不同教育水平人口的工资增长情况来看,起初研究生教育的收入优势并不明显,因此当时有美国人所受教育太多的说法,但在过去的25年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优势非常明显,教育差距导致的工资差距一直在增长。这并不是美国独有的现象,欧洲国家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工资差距的增长幅度虽然比美国的小一些,但仍然是很大的,这说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优势在提高。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的数据也都表明了这样一种变化。其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出现了重大变化,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计算机、网络、生物技术、金融发展、银行交易结构、房地产业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全球化,这导致了人力资本的差距越大,优势越明显,也越有利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的高等教育供给出现了增长,这本质上是由于对教育的需求出现了增长。
中国关于教育回报的数据显示,198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只有3.3%,到2000年增长为11.1%。如果根据未来的收入增长进行调整,中国的增长率按6%计算(实际上过去20年间的增长速度要更高一些),那么调整后的回报率分别为9.3%和17.1%。这说明,所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这对年轻人是一个激励。考虑到数据采样的问题,实际教育回报率可能会更高一些。日本2000年的教育回报率为8%。印度虽然整体经济不如中国,但教育回报率较高,1980—2000年间,学校教育的回报率为10%—12%,英语教育的回报率很高,90年代后超过20%,这是没有根据未来收入增长进行调整的数据。印度在1991年进行了经济改革,每年的增长率为4%,因此调整后的学校教育回报率为14%左右。中国和印度的数据都说明,教育回报率在提高,这标志着生产力的革命,社会更倾向于使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
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在1995—2005年间增长得非常快。20世纪90年代劳动生产率增长得很快是因为当时股票市场和互联网发展得很好,整体经济情况非常好,收入增长快,劳动生产率也增长得快。到了21世纪网络泡沫和股票泡沫破灭之后,劳动生产率依然在增长,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得还要快。其中,人力资本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互联网、生物技术、全球化等各种各样的创新可以带来生产率的增长,但需要通过人力资本才能和经济整合在一起。非农业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这是去除掉劳动力和实物资本投入后对生产率变化的度量。自20世纪初开始,整个经济都在迅速发展,各种发明创造(例如家用电器、汽车、飞机等)的出现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新发明在开始出现的时候能够获得大家的认可并把它应用于生活,然后扩大到市场、生产领域,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社会意义。
另外,在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员工无论在哪个地方完成了教育,接受的都是通用技能的训练,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具体技能的训练,因此需要接受MBA等专业课程的培训。如果到公司任职,除了应用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一般技能,还要接受在职培训,学习一般性生产技能。通过收入和年龄关系的分析发现,员工在退休之前其收入通常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的,这是因为在各种形式的技能上的不断投入所导致的。
除了技能、知识、技术等人力资本的投入,还有健康方面的投入。健康状况的改善同样可以创造经济收益,对社会很有价值。如果通过收入可以度量教育的生产率,那么如何度量生命周期延长带来的收益呢?这在国民收入中是没有考虑的。在19世纪末,人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现在大多数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都在70岁左右,很多国家已经有80岁人均寿命的预期,这是很大的成就。度量这种生命改进的价值的一个指标是衡量人们为了改善生命预期愿意投入多少资金,也就是说,如果你是65岁或者70岁,有可能活到80岁而不是70岁,你愿意为此投入多少。我们度量的一个可靠的指标是延长10—15年的寿命的价值,这就是人力资本投入通过对寿命的延长所创造的价值。我们在这方面做过一些研究,测量死亡率降低带来的经济收益。对美国男性和女性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测量,1970年到1998年,男性死亡率降低带来的经济收益为46.6万亿美元,女性的少一些,为26.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GDP大概在10万亿美元左右,因此这是非常大的价值。在美国总人口中,癌症和心脏病死亡率降低10%带来的经济价值分别是4.359万亿和4.085万亿美元,虽然不是很精确,但数值非常大。
对大约100个国家从1960年到2000年的人均收入均值作跨国回归,从中可以看到,贫穷国的人均收入增长比富国要快,总收入均值也是如此。这种只使用人均收入的方法是有缺陷的,由于还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因此把生命周期延长所创造的价值也包括进去会更合理一些。
人力资本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它也需要非常灵活的经济系统、市场竞争、工资、价格水平等等。各个国家的市场灵活性不一样,更多的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提高市场效率。
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编制的年度经济自由度指标,2005年经济自由度排名中,中国排到了第112位,印度为第118位。中国排名很低的原因是在贸易政策、财政负担、外国投资、银行和金融业、产权、法规等方面排名较低。在银行金融方面,由于金融对增长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国家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时,金融部门的管理较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金融业不能等到经济赶上发达国家后再去改革。中国在银行方面确实需要改革,需要引入更高程度的竞争,让私营银行进入,否则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问题。我相信中国进一步的发展会是这样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的持续发展。
总结五点结论:人力资本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学校教育和健康投资的回报在增长;在职培训也非常重要;我们正处于类似19世纪末那样的技术革命之中,这可能持续几十年并将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要求灵活的更具有生产性的经济体制,也就是让资本市场、劳动力和产品市场这些灵活的、机制更加具有生产性,并有更加适合市场的观念。人力资本是以人为主的,能否把个体所拥有的技能充分发挥出来,能否把人放在经济的中心地位,对于经济的成功非常重要,这也正是人力资本所带来的最大的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