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来国内青年研究状况的回顾
青年研究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兴起并快速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在社会学领域内,青年研究与家庭研究一样,也是最早被社会学界所重视、最早发展的研究领域。几乎是从社会学刚刚开始恢复的时候起,青年研究就作为社会学研究中的先锋,出现在国内学术界。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就成立了青少年研究所。到了80年代初,当社会学所成立后,青少年研究所才作为一个研究室并入社会学研究所。同样的,青少年研究所的学术刊物——《青年研究》杂志也比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学研究》出版得早。现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80后”一代以及更年轻的“90后”一代开始成为我国青年的主体。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年研究,特别是经验性青年研究的状况发展得如何?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变化特征又是什么?只有通过系统回顾三十年多来我国青年研究领域中经验性研究[1]的状况,定量地分析和总结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青年研究进一步发展。而这正是本小节的主要目标。
1. 相关文献回顾
近一些年来,学术界已有一些学者对近三十年,或者对其中某一段时期的青年研究状况进行过总结。从方式上看,这些总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以主观分析为主;另一种则是以量化分析为主。前一种主要有以下三篇:李春玲等人曾对2007—2010这几年中青年研究的几个重点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性综述,该文较好地展示了近几年中国学术界在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青少年网络研究、青年消费研究,以及青年价值观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其主要观点。其综述非常鲜明地突显出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相伴随的青年发展机遇,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的问题”(李春玲等,2011)。但受制于时间范围,该文主要反映的是近几年的情况。
康年等人在其关于青年研究回顾的论文中,主要从青年群体研究、青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教育研究、青年与社会的互动研究,以及共青团研究四个方面,对近三十年青年研究的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十分有限的简要综述(康年等,2010)。与此类似,高中建在其有关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回顾、反思和展望的论文中,也对青年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但其回顾主要集中于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问题,而没有涉及研究本身(高中建,2009)。因此,这两篇论文虽然在时间跨度上都涵盖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但却都没有从总体上对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的各种主题和对象进行综述,也没有对经验性青年研究的基本状况做出描述和分析。
对某一段时期中的青年研究状况进行定量描述与分析的论文则主要有以下几篇。孟莉通过对《青年研究》和《当代青年研究》两本青年刊物在1994—2003年间发表的1943篇学术论文进行计量统计,探讨了这十年间我国青年学术研究的历时变化和相关现状。该文在反思青年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青年研究提出了有益的建议。该文虽然也统计了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和方法,但是,该文一方面在时间跨度上只包含了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十年;另一方面,该文所统计的是包括非经验性研究在内的全部论文,用作者的话说,“论文中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青年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对青年问题及其现象的描述研究、对青年问题的理论探讨、对国内外青年研究成果的文献分析(含综述、译文)、抽样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访谈研究以及测量研究。运用这些方法产出的成果主要为工作总结报告、综述、译文、统计调查报告、访谈报告、研究报告等”(孟莉,2004)。因而,不仅其文中所说的“研究方法”的含义对许多论文来说并不科学或者并不合适,同时其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的总体统计结果也超出了经验研究的范围,其中真正属于经验性研究的比例只占到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将作者上述分类中的描述研究、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访谈研究、测量问卷这几类的统计结果相加得到经验性研究的比例在33.5%左右,也即一般论述性的理论探讨论文占了60%以上)。
此外,高中健、李凯等人曾对1983—1992年十年间《青年研究》杂志发表的214篇调查报告进行过定量解析,分别从调查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但其不足是,一方面同样只涵盖了十年时间,另一方面也仅仅总结了采用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的青年研究论文,对采用其他研究方法进行的经验性青年研究则没有纳入其中进行总结和探讨(高中健等,1992;李凯等,1992)。马德峰接着按照此思路,对1993—1999年间《青年研究》上发表的292篇调查报告进行了类似的分析(马德峰,2001),同时,他又对《青年研究》1983—2004年、《中国青年研究》1991—2004年、《当代青年研究》1987—2004年中的全部81篇实地研究报告进行了考察和统计(马德峰,2006)。
文献回顾表明,现有关于青年研究的概况描述和总结要么主要为综述式的描述和定性分析,要么所涉及的时间跨度相对有限,还有的所涵盖的期刊比较单一,或者仅从某种研究方法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总之,对于从总体上概括和描述三十年来经验性青年研究的发展状况来说,现有研究尚存在不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希望以定量的方式,对多种青年研究刊物自创刊以来所发表的经验性青年研究论文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归纳出近三十年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式等方面的特点,达到从整体上对三十多年来国内经验性青年研究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系统描述和总结的目的,以弥补目前这一领域中所存在的缺陷。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即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青年研究学术刊物,从中抽取反映这些刊物上所发表的经验性研究论文的随机样本,经过对论文的编码和统计分析来进行定量地描述和概括。具体的设计过程是:
首先,选取有代表性的青年研究刊物。目前国内青年研究类的学术刊物有很多,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分析,选取了《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以及《青年探索》四种刊物作为代表。《青年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青年研究领域中创办时间最早、办刊时间最长、刊物质量最好、学术影响最大的杂志;《中国青年研究》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办,同时也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的会刊;《当代青年研究》由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主办;《青年探索》则是由广东省团校主办。四种刊物较好地代表了目前国内青年研究期刊中的最好水平。所以,选取这四种杂志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很好地反映国内青年研究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过程。
其次,从四种刊物中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期号。考虑到样本量和编码的工作量,决定抽取每本刊物每年期数的三分之一,即从每年12期中抽4期(个别期刊个别年份为18期,则抽取6期)。抽法是以每年的个位数字为起点,每隔两期抽一期。比如,1982年,个位数为2,则抽取第2、5、8、11这四期;1983年,个位数为3,则抽取第3、6、9、12这四期;同理,1984年,则抽取第4、7、10、1这四期;以此类推。
再次,筛选进行统计分析的论文样本。由于本书主要关注三十年来经验性(也可称为实证性)青年研究的发展状况,所以根据前面注释中关于经验性研究的界定,在具体筛选中将其操作化为“主要指的是采用各种社会研究方法(比如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方式),收集经验性资料所开展的研究”。根据这种界定,那些纯粹的青年理论探讨论文、那些无经验材料的泛泛论述文章,还有各种工作总结性的、工作报告性的文章,以及一些有关青年工作探讨的文章等,均不在本书统计分析的范围中(若无特殊说明,下文中的青年研究即是指的经验性青年研究)。
最后,研究变量的测量及编码。根据研究目标,本研究主要测量了与描述三十年青年研究状况这一目标相关的三个基本变量: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三个基本变量的具体测量与编码方式如下:
研究对象。先根据初步阅读和现实情况,列出了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等常见的青年类别进行编码,同时在具体阅读研究论文的过程中,对新发现的研究对象增加新的编码类别。最终共得到包括前述几类对象以及青少年、城市青年、农村青年、全体青年、外国青年在内的15类研究对象类别。
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相对来说是比研究对象更加复杂一些的概念,因而在操作过程中,除了同样先根据初步阅读和现实情况列出若干主要的主题类别(比如职业就业、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青年文化、失范行为等)外,还对其他更为广泛的研究主题保持着一种更为开放的态度,随时将新的主题增加到编码类别中来。最终共得到包括上述几类主题以及社会参与、心理健康、社会保障等在内的13类研究主题。
研究方法。本来研究方法的编码应该是最简单的,但实际阅读和编码结果则恰恰相反。研究者原计划依据常见的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四种方式进行编码,但是,编码员在阅读中发现,除了较常见的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方法外,许多研究并没有采用上述四种方式中的一种,而是采取在论文中直接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论文中的数据结果、资料表格等经验材料,作为自己分析和论证的依据。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方法并不符合我们关于研究方法的定义和类型划分。这类研究甚至也不应该归为经验研究的范畴。但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年研究的现实状况,文中暂且将采用这种方法的研究作为“引用文献”的方式(编码员在实际编码中,将少量采用内容分析、二次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并入了此类,这是不合适的。但这类研究的数量非常少,特此说明)。
除上述三个基本变量外,研究中还对四种不同的刊物以及论文发表的年代这两个变量进行了编码统计,以便于进行不同时期和不同刊物的分析。
由于编码是内容分析中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不同编码员之间的编码一致性以及编码工作的质量,笔者先让三名研究生共同对《青年研究》上的论文进行编码。在他们熟悉并基本统一了编码方法后,再分别对另外三本杂志的研究论文进行编码。在编码员有疑问的时候,随时与笔者以及编码员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以达到认识上的一致。
3. 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对象及其分布
(1)青年研究对象的总体分布。
青年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在青年这一整体概念下,还包括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等多个青年群体类型。与一般性的非经验研究相比,经验性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往往会相对具体明确。表1-1是不同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
表1-1 青年研究对象的类型与分布
表1-1的结果表明,三十年来青年研究中最为众多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和青少年,二者分别占到总体比例的25.6%和26%,以这两类群体为对象的青年研究超过了总体比例的50%。其次是以青年整体、城市青年、农村青年、农民工,以及外国青年为对象的研究,但这几类对象的比例都只在3%—9%之间。除此之外,以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青年商业服务业人员、党团机关青年干部为对象的研究则都在2%以下。这一结果说明,近三十年来,国内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分布上,表现出主要以各类在校青年为主(大学生和青少年)的特点,而以各类在职青年为对象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为什么会如此?笔者分析,可能有这样几种原因:一是青年研究领域的研究者除了高等院校的老师以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外,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校的研究生和大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导致他们相对较多地关注校园中的现象,特别是身边的现象,从而导致研究对象较多地集中在大学生身上。二是大学生和青少年二者作为青年的身份相对纯粹(主要为学生和青年两个身份),而在职青年除了具有青年的身份外,还同时具有更具社会含义的职业身份、家庭身份等。因此,与在职青年相关的现象和问题有可能部分地被纳入与经济、劳动、职业、人口以及家庭研究相关的领域,因而相对少地被纳入青年研究的领域。三是从接近研究对象和收集资料难易程度的角度来看,或许还有大学生和在校青少年是相对容易接触到的对象,而在职青年则是相对难以接触到的对象的缘故。当然,形成这种现状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据来解释和验证。
根据上述结果,为便于统计分析,我们将不足2%的对象类别都并入其他一类,然后再来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和不同刊物的比较。
(2)不同时期青年研究对象的比较。
为了更好地从总体上揭示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发展特征及变化趋势,本书中将三十年时间粗略地分为三个十年,以代表不同的时期。表1-2是三个十年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
表1-2 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情况 %
表1-2的结果表明,在三个不同的十年中,青年研究的对象分布表现出下列一些特征:首先,大学生的比例在明显上升,而青年工人的比例则在明显下降。对大学生的研究从第一个十年的13%,上升到第二个十年的22%,再到第三个十年的32%,呈明显的直线上升的状态。在最近十年中其比例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一,成为目前青年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而与此相反的是,对青年工人的研究则明显下降,从第一个十年中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个十年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次,尽管从总体上看,对大学生和青少年的研究各占据了四分之一的比例,但对青少年的研究在三个十年中却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以在校中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始终是青年研究中重要的而且是稳定的研究对象。最后,对农村青年的研究比例也在下降,但对农民工的研究比例则在上升,如果将对农民工的研究看作是对农村青年研究的一种补充,那么对农村青年的研究在各种时期的比重基本上都接近10%。统计检验结果则表明,三个时期中研究对象的分布之间所存在的差别是显著的。
(3)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对象的比较。
下面再来看看四种不同期刊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见表1-3:
表1-3 不同期刊中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 %
表1-3的结果表明,四种刊物在青年研究对象的分布上存在着一些显著差别。这些差别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刊物关注的青年对象不同,另一方面或许还包括地域、所属机构等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差别主要体现在:《当代青年研究》关注青少年最多(这或许与其主办单位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性质有关),相比之下《中国青年研究》对青少年的关注最少(这可能与其主办单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同时还有一本《少年儿童研究》期刊有关);《青年探索》关注城市青年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刊物,或许反映了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特别是临近香港的一些特点;《中国青年研究》和《当代青年研究》两家刊物关注国外青年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本刊物,这或许体现出二者更具国际化的眼光;而《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研究》关注其他青年群体的比例显著高于另外两本刊物,则或许反映出这两家身处北京、代表国家一级的刊物所具有的更为广泛的学术视野和更为强烈的人文关怀。
4. 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及其分布
(1)青年研究主题的总体特征。
青年研究的主题内容较多,大的方面就有青年社会化、青年就业、青年婚恋、青年家庭、青年亚文化、青年社会问题、青年群体、青年社会参与等。而青年期刊所发表论文的主题,虽然一方面可以反映主编者的倾向性,但在本质上更直接反映的则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广大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和重心,同时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反映出研究的主要内容。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主题分布如何呢?详见表1-4。
表1-4 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表1-4的结果表明,在研究主题上,有关青年就业与职业、思想观念、教育与成才、失范行为、婚恋与家庭五个方面主题的研究最为集中,每一方面都有10%左右,这五方面的比例占了全部研究的60%。而其他方面主题的研究都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处于社会化特定阶段的青年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所面临的“成家立业”、思考人生价值,以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前容易产生“失范”和“越轨”行为的现实。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青年研究领域中最受关注的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在下面的统计分析中,同样将百分比小于5%的类别以及综合类一并并入其他中。
(2)不同时期青年研究主题的比较。
在不同的时期中,青年研究主题的比例分布有什么变化和不同吗?我们同样将三十年分为三个十年进行统计分析。表1-5为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表1-5 不同时期中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
表1-5的结果表明,在研究主题上,三个不同时期的青年研究并没有表现出大的差别。这一结果与前面表1-2所显示的不同时期青年研究对象有若干较大不同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表1-5的结果中,除了失范行为研究在第一个十年相对较高,在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有较明显的下降,思想观念研究在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相对较高,在第三个十年有较明显下降,青年文化研究、心理健康研究两项在第一个十年相对较低、在后两个十年中略有上升外,其他方面的变化幅度都在3%之内。可以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表中分布差异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只是说明这些微小的差别在总体中同样存在而已。
(3)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主题的比较。
不同时期中研究主题的变化不大,那么不同期刊中是否也是如此呢?详见表1-6:
表1-6 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
表1-6的结果表明,虽然在大部分研究主题上四种期刊的比例分布相差不大,但在少数研究主题上,一些期刊还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别。比如,《当代青年研究》在青年的就业与职业这一主题上比例略少,在生活方式这一主题上又明显较多;《中国青年研究》在青年文化这一研究主题上明显较多,而在青年思想观念这一研究主题上又相对较少;《青年研究》在其他研究主题上明显较多,《中国青年研究》在其他研究主题上则相对较少等。这说明,总体上四种期刊的主题分布基本一致,同时不同青年学术刊物在论文的主题分布方面存在细小差别。这种差别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刊物关注的焦点有所侧重。
(4)不同对象中不同主题的比较。
青年群体中不同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所面临的生活现实等方面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会不会导致他们的研究在主题上也有所侧重?为了弄清这一点,我们进一步对不同研究对象与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互统计。结果见表1-7:
表1-7 研究对象与研究主题的交互统计结果 %
表1-7的结果表明,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对不同研究对象所关注的研究主题的确有明显不同。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有:对青年工人和农民工的研究中,有关职业和就业的内容最为突出,其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对象;对大学生的研究中,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对不同研究主题的关注相对比较平均,二是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显著高于其他群体;对青少年的研究主要分布在教育成才和失范行为两方面;此外,青年文化方面的研究更多地出现在以青年整体为对象的研究中,而青年生活方式方面的研究则更多地以城市青年为对象。
5. 三十年来青年研究的方法及其分布
(1)青年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
对于经验性青年研究来说,研究方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其学术研究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对于研究对象和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的类别少得多。表1-8是青年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状况:
表1-8 青年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
表1-8的结果表明,调查研究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其比例超过一半;相比之下,实地研究的方式很少,只占总体比例的七分之一;而实验研究的方式则更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为便于统计,在下面的交互分析中将其作为缺省值处理)。而相对并不科学的直接引用文献的方式却占到了三分之一左右,反映出青年研究在方法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2)不同时期青年研究方法的比较。
考虑到青年研究的发展是逐步从不成熟到成熟,在研究方法上应该也有着类似的发展过程。实际情况如何呢?表1-9给出了答案:
表1-9 不同时期青年研究方法的分布状况 %
如果简单地将调查研究方法与实地研究的方法看作相对科学规范,而将引用文献的方法看作相对不科学规范的话,表1-9的结果表明,三个十年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调查研究方法在第二个十年中略有下降,与此对应的是,相对不科学的引用文献的方法在第二个十年中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说,第三个十年相对发展得最好。这一方面体现在调查研究方法保持稳定,同时实地研究方法的比例有所提高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引用文献方法的比例有所下降上。因此,应该看到总体上青年研究的方法有一定的进步。
(3)不同刊物青年研究方法的比较。
最后来看看四种不同的青年刊物中研究方法的分布比较。详见表1-10:
表1-10 不同刊物中青年研究方法的分布状况
表1-10的结果表明,《当代青年研究》所发表论文中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比例最高,《中国青年研究》所发论文中采用调查研究方法的比例最低;与此对应的是,前者所发论文采用引用文献这种方法的比例最低,而后者这一比例则最高;所发论文中采用实地研究方法比例最高的是《青年研究》,最低的是《当代青年研究》。
6. 主要结论与讨论
通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笔者对1982—2011年三十年间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四种青年刊物中的2408篇经验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国内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的分布上,体现出以各类在校学生(大学生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比重较大,而以各类在职青年为研究对象的比重较小的特点。在研究主题上,有关青年就业与职业、思想观念、教育与成才、失范行为、婚恋与家庭五个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其比例达到全部研究的60%,其他主题的研究比例都很小。在研究方法上,调查研究是最主要的研究方式,其比例超过总体的一半;实地研究的方式只占总体比例的七分之一;实验研究的方式则更是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而相对不太科学的直接引用文献的方式却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一左右,反映出青年研究在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时期的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分布上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比例明显上升,最近十年中其比例占到了总体的三分之一,成为目前青年研究中最重要的对象。而与此相反的是,对青年工人的研究比例则明显下降,从第一个十年中的第二位,下降到第三个十年中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同时,对农村青年的研究比例也在下降,但对农民工的研究比例则在上升。在研究主题上,三个不同时期的青年研究并没有表现出大的差别。在研究方法上,三个时期的状况有一定差别,近十年相对更好。此外,不同刊物的青年研究的状况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别。
研究结果表明,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中,对青少年的研究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说,国内的青年研究从一开始就一直是将青少年包含在自己的学术视野内的。这或许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青年研究究竟应不应该包含对青少年的研究?从这样的提问中可以引申出对青年研究对象的思考,特别是引申出对青年研究基本概念的理论探讨。比如,究竟什么是青年?什么是青少年?这两个概念(以及其他一些与二者相似、相关的概念)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青少年”中包括“青年”在内吗?或是“青少年”包含在“青年”之内吗?青年与青少年的区别仅仅在于年龄范围的不同吗?二者之间是否还有其他更本质的差别?尤其是,我们应该怎样结合中国的现实来界定青年,使得具体的经验研究更具针对性和现实性?笔者认为,弄清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青年研究的理论建设,还是对于现实的青年研究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还表明,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中,以大学生和以中小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成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时意味着,三十年来的青年研究相对忽视了另一个重要群体,即在职青年。尽管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中的确有许多值得研究的现象和问题,比如青少年社会化问题、亚文化现象、失足越轨现象等,但由于各种层次的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其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也局限在学校这种社会正式教育组织的引导和控制范围内,因而与他们相关的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单一。与此同时,在这种环境中发生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更多地归结到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范畴中。相比之下,走上社会的在职青年及其相关现象才具有更多的青年社会学内涵,除了与青少年相同的问题外,在职青年还有更为广泛和复杂的“成家立业”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社会流动问题、社会参与问题等。因此,在职青年群体或许是更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更应该成为青年研究的主体。以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比例明显上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20世纪末大学扩招所带来的青年总体中大学生比重明显增加,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中大学生问题和现象越来越多有关。但无论如何,同样作为青年整体中重要部分的各类在职青年在研究中相对被忽视,特别是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农村青年相对被忽视,以及将不属于青年研究对象的城乡居民纳入研究视野等,应该说都是三十年来青年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存在的不足,值得今后的研究注意。
[1] 本章的“经验性研究”指的是那些通过收集经验上可感知的社会事实所进行的研究。也有学者将这种研究称为“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