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本文对南朝梁贾执《姓氏英贤谱》进行了辑佚,辑得佚文单姓10条,复姓68条,存疑1条,计79条。尽管较诸原书一百卷的篇幅而言,佚文数目并不可观,但结合佚文与后世研究,对这部著作的体例与内容仍得窥一斑。这部著作在各姓氏条下往往先述姓源,次载历代名人官爵行迹,再记述近世(东晋南朝)地望;对士族姓氏,还记载家族谱系和重要人物小传。可惜《姓氏英贤谱》所载士族谱系少有遗文传世,无法据此考察南朝家谱格式;但该书所载士族地望,尤其“某郡五姓”条目,为考察“江左定氏族”提供了案例。
从内容来看,《姓氏英贤谱》是一部谱牒与传记相结合的著作,展现出南朝谱学和杂传(尤其是“先贤传”)发达的时代特色。同时,它也是一部兼具谱牒与姓书特点的著作,开启了唐《元和姓纂》、宋《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姓书的先声。
[1]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中古史籍与史料的整理与研究”(16JJD770004)和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6ZZ021)的成果。
[2] 本文作者为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讲师。
[3]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677页。
[4] 《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贾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07页;《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贾希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776页;《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第5676页。
[5]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二三“姓氏书”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94页;〔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一七《谱学》,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20页。
[6] 范子烨:《贾氏谱学与〈郭子注〉》, 《学术交流》1997年第5期;张蓓蓓:《魏晋南北朝贾执谱学研究》,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10期。
[7] 孙启治、陈建华编:《古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77页。
[8] 〔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2页。
[9] 张蓓蓓:《魏晋南北朝贾执谱学研究》,第37—38页。
[10]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323页。
[11] 柳芳《氏族论》与《元和姓纂》均称贾执为贾渊之子,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贾执为贾渊之孙、贾棁之子。《南齐书·贾渊传》提到贾渊子“栖长”,范子烨指出“执”字意“种”, “栖长”当为贾执的字,故当从《氏族论》《姓纂》之说。见范子烨:《贾氏谱学与〈郭子注〉》,第104页。
[12] 贾执“知谱事”,见南朝梁刘潜(字孝仪)《弹贾执傅湛文》,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六四九《弹文》,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3339页。
[13]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989页;《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12页;《新唐书》卷五八《艺文志二》,第1489页;〔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艺文略第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88页。
[14] 就诸书征引情况来看,《姓氏英贤谱》南宋尚存,元以后亡佚,至于明人征引此书,系转引它书。
[15] 张蓓蓓:《魏晋南北朝贾执谱学研究》,第37页。
[16]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十五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88页。
[17]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子部·类书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49页。
[18] 〔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一“冯”姓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3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29页。
[19]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六《子部·类书二》,第1154页。
[20] 〔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前言第8—9页。
[21] 〔宋〕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一“崔”姓条,第139页;同书卷五六“诸葛”姓条,第782页。
[22] 《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一·序》,第2—3页。
[23] 《通志二十略·艺文略第四》,第1589页。
[24]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凡例》,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第2页。
[25] 《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五》,第186页。
[26] 参见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第167—189页。
[27]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323页。
[28] 《通志二十略·氏族略第五》,第170页。
[29]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熊相”姓条,第17页。
[30] 《姓纂》此条散佚,据《姓纂》岑仲勉校(下简称“岑校”),此条系孙星衍据谢枋得《秘籍新书》补。见〔宋〕谢枋得辑,〔明〕吴道南辑补:《新锲簪缨必用增补秘籍新书·别集》卷二《类姓》“崔”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00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567页。
[31] 《姓纂》以“坎氏”为复姓,而《通志·氏族略三》“坎氏”条与《姓纂》略同,但视之为单姓,岑校认为当作单姓,今从之。
[32] 《六臣注文选》卷五九《碑文下·头陀寺碑文》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086页。按:同书同卷吕延济注引《姓氏英贤录》文字颇有不同:“王巾,字简栖,琅邪临沂人也。齐朝起家郢州从事,后为辅国录事参军。”这是对同一文字的不同节引。
[33] 《姓纂》以“熙氏”为复姓,岑校谓当依《通志》为单姓,今从之。
[34] 明代焦竑《焦氏类林》、何良俊《语林》引《姓氏英贤录》,文字与此不同。《焦氏类林》卷六下《矜率》引《姓氏英贤录》曰:“文帝问颜延之以其诸子才能。曰:‘竣得臣笔,测得臣文,得臣义,跃得臣酒。’何尚之嘲曰:‘谁得卿狂?’曰:‘其狂不可及。'”(《丛书集成初编》192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1页。)《何氏语林》卷四《言语》引《姓氏英贤录》曰:“颜竣字士逊,延之长子也。少有令誉,为宋孝武抚军主簿,甚被知遇,竣尽心补益。孝武镇寻阳,迁南中郎记室。及文帝崩,问至,孝武举兵入讨,转咨议参军领军录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0页。)《焦氏类林》和《语林》引文,均存在不见于《御览》者。然《姓氏英贤谱》在明代已亡,焦、何二人当未见原书。其引文不见于《御览》之处,《宋书·颜竣传》《南史·颜延之传》有类似记载,疑二者因《御览》引《姓氏英贤录》,遂认为《宋书》《南史》相关记载亦出自《姓氏英贤录》。
[35] 此条系用《姓纂》与《广韵》拼合而成。
[36] 《辩证》卷八“安是”姓条引《英贤传》叙述方式有所不同:“晋有安是叔施,事晋厉公。”
[37] 《辩证》卷四〇“北海”姓条曰:“《英贤传》曰:古有若刘何,处北海,因氏焉。北海无择,即其后也。”倘据《辩证》, “北海无择,即其后也”亦当出自《姓氏英贤谱》“北海”姓条;但“北海无择”实为“北人无择”之误,后者出自《庄子·让王篇》,故不采用《辩证》引文。
[38] “秦简公”, 《姓纂》原作“齐简公”, 《通志·氏族略四》“以爵为氏·不更氏”引《英贤传》作“秦简公”, 《姓纂》岑校谓当依《通志》作“秦”。“不更”为秦爵,岑校是,今据《通志》改。
[39] “殿中中郎”, 《辩证》卷二二“补禄”姓条引《英贤传》作“殿中中郎将”; “补禄彪”, 《辩证》作“补禄彣”。
[40] “楚有大心”, 《辩证》卷三一“大心”姓条引《英贤传》作“楚成大心”; “因氏焉”, 《辩证》作“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楚怀王”, 《辩证》作“楚襄王”。
[41] 《广韵》卷一“上平声·一东·东”曰“贾执《英贤谱》云:今高密有东乡姓”(周祖谟:《广韵校本》,第24页)。
[42] “汉”字,《姓纂》原无,此据《通志·氏族略三》“逢孙氏”条引《英贤传》补。
[43] “晋韩厥”, 《辩证》原无“晋”字,《通志·氏族略五》“韩褐氏”条引《英贤传》有此字。《姓氏英贤谱》列述历代人物,例冠以朝代或政权名号,故今补“晋”字。又,《通志》于“赵肃侯”云云上有“韩子云”三字,但检《韩非子》一书,无“韩褐胥居”其人,疑《通志》传抄致误。
[44] “狐丘”, 《姓纂》卷三作“孤丘”,岑校认为当从《通志》作“狐丘”,故今据《通志》录文。
[45] 岑校谓此条语意不完,当有夺漏。清张澍《姓氏寻源》卷四一“滑伯”姓条曰“《英贤传》云:周同姓国,为晋灭,子孙以国为氏”(张振兴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528页),未知何据。
[46] “将具”, 《辩证》卷一四作“将其”, 《通志·氏族略四》“将巨氏”条称“即将具氏之讹也。《汉艺文志》,六国时将具子彰,著书五篇”,考《汉书·艺文志》有“《将巨子》五篇”,六国时人撰,故今从《通志》作“将具”。此外,《通志》称该姓“见《国语》”,今检《国语》未见,“见国语”三字或系衍文。
[47] “巨鹿都尉”, 《姓纂》卷六“吕管”姓条引《英贤传》讹作“吕管都尉”,今据《通志》录文。
[48] “仕虏”, 《姓纂》卷五“箝耳”姓条引《姓氏英贤传》作“仕魏”。《姓氏英贤谱》作者贾执为南朝人,称北魏为“虏”可能性较大,故今据《通志》录文。
[49] “楚”, 《通志·氏族略四》“趣马氏”条引《英贤传》作“周”; “趣马思”, 《通志》作“趣马恩”。
[50] “尸逐”, 《姓纂》卷二引《姓氏英贤传》作“尸遂”, “尸逐”屡见于南匈奴单于名号,《姓纂》字误,今据《通志》录文。“尸逐鞮”, 《通志》原作“尸逐鞬”, “尸逐鞮”见《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此据《姓纂》改。又,《姓纂》于“降汉”前有“尸逐”二字。
[51] 《辩证》卷三九“石作”姓条曰:“孔子弟子石作蜀,字子明,《英贤传》曰‘姓石作名蜀’。”文字有所不同。
[52] “叔带子庄”, 《姓纂》原阙“叔”字,《辩证》卷三四“叔带”姓条有“叔”字,岑校以为当有,今据《辩证》补。
[53] “太史”, 《辩证》卷三四“叔服”姓条引《英贤传》作“内史”; “叔服之要”, 《通志·氏族略四》“叔服氏”条作“叔服子要”。
[54] “其后氏焉”, 《通志》原无,《辩证》卷七“孙阳”姓条引《英贤传》有此四字,按文意当有,今据《辩证》补。
[55] 今本《元和姓纂》卷三“屠住”姓条略同,但岑校指出系后人据《通志》补,非《姓纂》原文,故今据《通志》录文。
[56] “生音,新丰令”, 《辩证》卷一四“王史”姓条引《英贤传》作“生新丰令普”。“音”、“普”之别,显系字讹所致,今无从考。
[57] “侍御史西鉏虚”, 《姓纂》卷三“西鉏”姓条作“御史西鉏吾”,岑校称上文已有西鉏吾,当以“西鉏虚”是,故今据《通志》录文。
[58] “熊相祁”, 《辩证》卷二“熊相”姓条引贾执《英贤传》作“熊相沂”。
[59] 《通志·氏族略四》“夷鼓氏”条曰:“《英贤传》,黄帝之子夷鼓之后。《国语》,秦大夫有夷鼓德宜。”(第124页)罗泌:《路史》卷一四《后纪五》曰:“《国语》秦有夷彭思宜氏。《姓英贤录》云:黄帝子夷彭之后。邓《姓辨》引《英贤传》作‘夷鼓偲宜’,误。”(《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第127页)倘据《通志》《路史》,则“黄帝之子夷鼓之后”出自《姓氏英贤谱》, “秦大夫”云云出自《国语》。考诸《国语》,夷鼓为黄帝子,见《晋语四》,而“秦大夫”云云《国语》无闻。是故,今从《姓纂》录文。
[60]“游棣”, 《通志》原作“游”, 《辩证》卷一九“游梓”姓条引《英贤传》作“游梓”。字书无“”字,而《游棣子》一篇见《汉书·艺文志》,故今改作“游棣”。
[61] 此条系用《姓纂》“诸葛”姓条和《通志》“瞻葛氏”条拼合而成。从“詹葛”(瞻葛)与“诸葛”的关系来看,《姓氏英贤谱》记述“詹葛”姓,当属“诸葛”姓条,后世姓书分作二姓,今合为一条,置于“诸葛”姓下。
[62] “鲁公子子孟”, 《姓纂》原作“鲁公子孟”, 《通志·氏族略三》“子孟氏”条作“鲁公子子孟”,岑校谓当依《通志》重“子”字,今据补。
[63] 〔明〕杨慎撰,王大淳笺证:《丹铅总录笺证》卷一四《定讹类》“虫治通用”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588页。按:《辩证》《通志》诸书“虫”姓条,与此条大略相同,但均未言出自《姓氏英贤谱》。杨慎为明人,无从见《姓氏英贤谱》原书,故今存疑。
[64] 张蓓蓓:《魏晋南北朝贾执谱学研究》,第38页。
[65] 侯旭东:《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93—95页。
[66]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第990页。
[67] 《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第990页;《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第5678页。
[68] 《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三八“薛”姓条,第592页。
[69] 《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传中·柳冲传》,第5678页。
[70] 参见〔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三种》,第316—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