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六卷)现代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外国现代文学史的断代问题

外国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和特殊社会文化条件下逐步形成的,现代文学经典也是如此。而1900年前后的历史时期对现代文学的形成显得尤其重要,这段历史时期可以被视为外国现代文学生成的标志性时期,也可以被称为现代文学形成的重要过渡期,因为自1870年起,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先后进入了国内经济迅猛发展、国际侵略扩张的历史时期。1870年可谓西方国家自由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两个阶段之间的分水岭。1870年9月3日,法国在色当战役中惨败,普法战争结束,法兰西帝国被推翻。1871年,俾斯麦统一德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使欧洲的均势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法国和德国的对立已无法调和,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形成无法缓和的对立。1894年前后,欧洲大陆基本形成了两个敌对的阵营,即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与法国、俄罗斯的对立。至此,各种激烈的矛盾反而使欧洲得到了一种暂时的张力均衡,欧洲在近代史获得了一段较长的相对和平时期。

尽管如此,1900年前后的欧洲历史仍是一段充满了发展、矛盾和冲突的历史,这一状况也反映在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上,因为“任何文学史阶段的出现都会有一个过渡期,都会呈现出这个过渡期的特点,但是有一些文学史阶段的特征会很明显,有些则不那么明显”[1]。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沿用了克赛雷克(Reinhart Koselleck)针对启蒙运动和现代主义之间过渡期的比喻,把1900年前后的这一时期称为文学史上的“鞍型期”(Sattelzeiten),即指两座山峰之间的低落过渡地段。在这个概念中蕴含了“高度集中的、达尔文演进式的知识突变,在这一所谓的过渡期,人类的所有现象都离不开这种知识发展成果”[2],而正是这种知识突变导致了1900年前后的文学“鞍型期”的出现。按照卢曼的观点,这种社会突变可以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也可以是人类交际方式的改变,也可以是新交通工具、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完全不同于先前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出现。非常典型的例子是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一些大都市形成,如巴黎、维也纳、伦敦、柏林等,这些大都市不仅成为欧洲文学生活的重要发生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新出现的大都市均成为科学技术、新闻媒体、社会生活发生突变的温床。这些大都市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生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语境。这一鞍型期的文学还拥有另外一个语境,那就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自然科学发展,这导致了新的世界观出现和形成,也促使了作家对“人”和“主体”新观念的产生,同时也催生了现代美学观和艺术观。在卢曼看来,这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精神生活的伟大成就,它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学者都习惯将19世纪视为一个溢出一百年的漫长世纪。他们认为,19世纪的真正结束应该是在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终结点上。这种观点基于现代国际社会的形成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确立,因为至此,世界才形成了所谓的20世纪“国际新秩序”。而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恰恰是灾难深重的20世纪的源头。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的战败、俄罗斯1917年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29年欧美经济危机、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上台……这些历史事件不仅给20世纪的欧美社会,也给这一时期的欧美作家的心灵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他们开始舍弃战前所关注的唯美问题、社会问题和传统的文学母题,开始以这些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为背景,从个人的内心需求和渴望出发,寻找新的文学写作题材。

对于20世纪的文学来说,1885年到大约1910年这个时间段中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学阶段概念,或者说文学风格概念,如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新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颓废主义、世纪末文学、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青年风格(Jugendstil)、维也纳现代派、柏林现代派、慕尼黑现代派等。然而,仅用上述概念来定义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和文化现象往往不能完整地表达那个时代的特征。这些概念都只是涉及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历史的某一阶段和这一阶段中文学和艺术的某些特征。因此会产生一个问题,上述概念是否适用于一个文学时期。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它们均无法回答卢曼提出的“鞍型期”人类的精神成就及其生成原因,从这些概念的内部复杂性和外部的一致性来看,亦不能满足卢曼“鞍型期”理论的要求,它们都不足以描述1900年前后欧美社会转型的整体性特征。但有一点可以确定,1900年前后的这个历史时期可以被视为西方现代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萌发期,它对现代社会形态和价值观的出现,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对西方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传播与接受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意义。

[1] Vidan Ivo,,,Anfänge im Fin de Siècle“,in Hans Ulrich Gumbrecht u.Ursula Link-Heer(Hrsg.),Epochenschwellen und Epochenstrukturen im Diskurs der Literatur und Sprachhistorie,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85,S.178.

[2] Niklas Luhmann,Die Kunst der Gesellschaft,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85,S.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