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教
有意思的是,孟子和孔子一样,是幼年丧父,在慈母的教育之下成长起来的,后来则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思想家。而孔母和孟母,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教子有方的伟大母亲。这是很值得记一笔的。
据《春秋演孔图》《阙里志》等书说,孟子的母亲姓仉(zh·ng),出身不详。这一点不重要,也不必作为依据。但是,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记载很多。西汉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便记载了“断织”“买东家豚肉”“不敢去妇”等故事。
“断织”的故事是说,孟子少时诵书,母亲织布。有一次,孟子没有诵完就突然中止了,接着又诵。母亲知道是忘记了,说明他没有认真诵读,便呼而问之:“你为何中止?”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失,但又得到了。”母亲便将已织的布砍断,以此训诫儿子。从织布这件事可以看出,孟子少年时的生活并不富裕,母亲织布应是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也说明孟母是一位勤劳的母亲。对于辛勤劳动的成果,当然很珍惜,但是,为了教育儿子认真学习,她忍痛“引刀裂其织”,这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孟子从这件事果然受到深刻教育,铭记在心,从此后勤学不息,终于有成。
“买东家豚肉”的故事是说,孟子幼年时,有一次邻家杀猪,孟子便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母亲随口说:“给你吃。”但是,话一出口,孟母就后悔“失言”了,心想,我在怀这孩子时,席不正不坐,肉割不正不吃,为的是“胎教”,现在孩子懂事了,我却欺骗了他,这不是教孩子不讲信用吗?于是,从邻家买来猪肉给孟子吃了,做到了对孩子“言而有信”。后来,孟子对诚信有非常重要的论述。当然,他也有“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8]的说法,但那是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的,“义”是很高的正义原则,建立在诚信之上,但又超越了世俗的信用。
“不敢去妇”的故事则是讲孟子娶妻以后的事。有一次,孟子外出,妻子在家独居,孟子回家时看见妻子很随便地坐在地上,这种坐姿,古时称之为“踞”(如“箕踞”,就是指伸开两腿坐地)。孟子便告诉母亲:“妇无礼,请去之。”“去妻”就是“休妻”,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离婚。因为按照古代的“礼”,妇女不能在人面前“踞”坐。但是,在妇女独居时并没有这样的要求。孟子不分场合,认为妻子这样坐了,就是“无礼”。“无礼”当然是很严重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去之”。孟子之所以告诉母亲,说明他很孝,要听母亲的教诲。孟母果然教育了儿子。便问:“为何说她无礼?”孟子说:“因为她‘踞’。”孟母又问:“你怎么知道?”回答说:“我亲眼看见了。”母亲便说:“这是你无礼,而不是你妻无礼。按照礼的要求,入门时先要问一声‘有没有人’,上堂时要把声音放大,入户时则要眼看脚下,给人家留出准备的时间。今天,你去参加别人的‘燕私’(即私人聚会),回家时不出声,进房时径直去看妻子怎么坐,这就是你的无礼,而非你妻无礼。”听了母亲的这一番教训之后,孟子不但不“去妇”,反而“自责”,即责备起自己了。
最为后人传诵的,要算“三迁”的故事了。刘向的《列女传》记载,孟子幼小的时候,其家离墓地很近,经常有人到坟山去从事葬丧一类的活动,孟子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小孩子要游戏,孟子便很自然地模仿大人的葬丧活动,搞一些“墓间之事”的游戏。孟母感觉到,这不应是儿子居住的地方,“此非吾所以处子也”,即不适合孩子的成长,于是,决定将家迁到市场的旁边。但是,市场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尽是买卖之事,孟子又不免仿照买卖人,做一些生意游戏,即“衒卖之事”。孟母感觉到,这里也不是儿子居住的地方,即不利于安心读书。这次,孟母吸取了教训,将家迁到学宫的旁边。孟子游戏时便“设俎豆(礼器),揖让进退”,即学习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里才是儿子居住的地方,因而定居下来。后来,孟子果然成为一名大儒。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要作用,更说明孟母之有远见以及对儿子的高度责任心。家庭教育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性环节,孟母的身教、言教和环境教育,对于孟子的成长,无疑具有奠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