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经历
新中国成立时我刚满10岁。年纪虽小,但已经记事儿了,也应该算是经历了北京解放前后的变化和新旧社会的对比。
1948年,特别是下半年,有些国民党军进驻了北京(当时叫北平),城里又停电,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再加上物价飞涨,买粮排队,士兵满街走,真是兵荒马乱,弄得老百姓人心惶惶。学校也停课了,我们只好待在家里。
北京和平解放后,城里的国民党军撤到郊外接受改编,解放军进城。军管会贴了布告,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民心,让老百姓安心过日子。接下来就是粮店有粮了,家里有电了。生活平稳下来,我们又可以去学校了。
恢复上课不久,区里就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竖起了两块牌子,上面写着“学校附近,噤声慢行”。老师们对政府关心学校都很感动。有一回上自习,同学们又吵又闹。老师进了教室就说:大家安静点吧,街坊们都“噤声慢行”怕吵了咱们,可咱们要是这么吵,多给学校丢人。
1949年秋季开学,我上五年级。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义勇军进行曲》;美术老师教我们做五角星灯笼:用细高粱杆做骨架,再贴上红纸。这些都是我们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做的准备。
记得10月1日开国大典是下午开始的。我们年纪小,没去天安门,就在学校附近,唱着国歌,提着自己做的五角星灯笼,庆祝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没多久,街道就响应政府号召,办起了识字班教大家认字。旧中国留下来的除了贫穷,还有落后,很多人不识字。别看那时我是个小孩,在街上看布告还有人问我上边写的什么,说他自己是“睁眼瞎”,感叹要是能认字该多好。当时收音机里经常广播这首歌:“黑咕隆咚天上出呀么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这是在鼓励大家学文化。
离我家不远的区文化馆开设了一间阅览室,里边有报纸、图书,这是为方便大家学文化。阅览室还有儿童读物、小人书,我放学路过这里,经常进去看点课外书。有一次看到一本,书的名字叫《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印错了。我看过小人书《三打祝家庄》,那是“梁山泊”,不是梁山伯,而且祝家庄也没人叫祝英台。等看了书的内容,才知道原来不是一码事。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南方的故事,知道了“蝴蝶双飞”的由来。
再有就是宣传卫生知识,提高老百姓的健康水平。街道组织大家把胡同里的垃圾堆、脏土堆清除掉,每天下午,有车来收垃圾。到了夏天,街道就宣传饮食卫生,让大家改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落后习惯;还组织大家在院子里“翻盆倒罐填树洞”,清除蚊蝇滋生条件,预防脑炎、痢疾传染。
还有一件就是由妇幼保健站免费给孕妇发豆浆。记得有一次我替婶子去领豆浆,保健站的大妈就说咱们现在还穷,只能发豆浆,等以后富裕了咱就发牛奶,让咱们的孩子生下来就更壮实。
现在想想,所有这些都是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中国刚成立就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很是得民心。
1951年夏天该升初中了,可是我小学书念得不好,没考上市立的中学,只考上私立大同中学(后改为二十四中),需要交学费。到了第二年,我又交了学费。开学没多久,就接到北京市的通知,所有私立中学全部改为市立,已经交的学费全部退还。这件事让我父母既高兴,又感动。因为当时还在抗美援朝,国家也不富裕,还能这么为教育花钱,真是让人感动。过了两年,学校又盖了大楼。我们也从平房教室搬进了楼房,教室不但宽大明亮,而且有暖气,楼道里还有厕所。
初一、初二我的学习还是不怎么好。到了初三,好像开了点“窍”,学习主动了一些,成绩也上去了,考高中就不那么费劲了。高中的成绩也一直不错。
1957年春节一过就到了高三下学期,该准备高考了,要填报志愿。那时我想学工科,当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清华。在为高中生组织的开放日活动中,我还参观了清华。
参观清华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大,学校里边还有铁路(后来铁路改线,移到校外)。中午吃饭的时候,看到食堂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一九五六去矣,人民大米君又吞下多少”,下联“一九五七来也,青春力量君将献出几何”。这副对联写得既诙谐风趣,又不落俗套。我真是佩服这些工科学生的文采。
我在高考检查身体的时候出了麻烦,血压的高压为138mmHg,按规定工科要在135mmHg以下,我高出了3mmHg,不能报考工科了。我们班主任是物理老师,安慰我说:没关系,正好报北大物理,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