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导言
程乐松[1]
为加强与海外哲学及汉学界的中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并体现哲学与汉学研究的专业性特色,北京大学哲学系设立了“青年哲学家”邀请讲座。该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系“Charlotte Bloomberg”哲学讲座教授、欧美学界著名的近代哲学专家Yitzhak Y.Melamed教授,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文化及语言学系的金鹏程(Paul R.Goldin)教授。本专栏呈现的就是这一系列讲座的受邀者的主题论文。
本辑收录的两篇论文分别是金鹏程教授关于《论语》编撰学及早期中国思想文献中的论证策略的两篇主题论文,分别为《〈论语〉中所见的孔子及其弟子:传统视角的基础》及《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非演绎论证》。金鹏程教授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一直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文化及语言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早期中国历史、思想及社会文化。在当代北美汉学界的早期中国研究领域中,他是十分活跃且具有卓著学术声誉的青年学者。
上述两篇论文集中体现了汉学研究的特色,以及对中国古典文本进行分析和讨论的问题意识框架。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式概括这种独特的问题意识:包括《论语》在内的中国古代思想文本的哲学意涵固然十分重要,然而,以社会文化为背景展开的跨文本编撰学建构,一方面可以拓展文本的诠释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呈现出独特时代背景中文本编辑所体现的文化与政治面貌。同时,作为思想文本,其思想主旨固然重要,我们仍然可以从表述形态和论证策略的角度,进入通过文本所凸显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其类型学讨论。简言之,思想文本的“非思想性面相”可以作为思想内涵及其文化价值研究的补充。
《〈论语〉中所见的孔子及其弟子:传统视角的基础》一文强调在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以及跨文本对读的方法,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中来理解文本的编撰和变迁过程,并且尝试进行符合社会历史事实的诠释。然而,这样的视角显然存在着过度依赖跨文本对读、乃至词频和征引数据统计的问题,用文本形式的静态变化代替了文本的演变及其思想内涵的层累的内在活力。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非演绎论证》一文则存在着明确的比较研究的特色,从西方古典哲学的论证方法出发,理解中国古典哲学文本中的论证策略及其类型。同时,该文也利用了跨文本对读的方法。这一研究视角为中国哲学研究提示了重要的研究线索,即在论证方式和表述策略之间如何切入中国语言的语义、语法和句法特点,理解中国古典思想的表达层次,进而理解从经典哲学文本出发的疏义和诠释如何不断完善和扩充了中国经典哲学文本的思想空间。当然,在中国古典思想文献的论述和表达中讨论演绎性论证,首先就要说明基于语言体系差异的语义、语法和句法之间的差异,同时需要精确描述演绎性论证的定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文在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陈述的同时也留白了一个重要的诠释空间。
对于理解和阅读中国的古典文本而言,汉学与中国哲学依循着完全不同的范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哲学对汉学的观察视为对理论范式之间差距的蠹测,也可以将汉学对中国哲学的拓展视为文明之间张力的凸显。
在跨文化与跨学科的研究之间的镜像效应之余,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互相借鉴、对话乃至启发,是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责任。
[1] 程乐松,1978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