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小病小妙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哮喘

小儿哮喘以喉间发作性哮鸣音,气促喘息、呼多吸少,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要特征。哮喘也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患儿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发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有成年以后仍不痊愈者。
哮喘的名称首先见于元代《丹溪心法》,也称为“呷嗽”。中医认为哮喘多为正气亏损,素有病根“痰”,复又感受外邪侵袭有关。故《景岳全书》载有:“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中医对哮喘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将之分为寒喘、热喘和虚喘。寒喘为外感风寒,寒饮伏肺,聚液生痰所致。热喘为素体阴虚,痰热郁肺,或寒痰久伏化热,而发为喘。虚喘为素体阳虚,气不化津而致寒痰内伏,从而发为哮喘;或哮喘反复发作,肺气耗散,肾阳虚亏,气不摄纳而为寒喘兼阳虚。

寒证哮喘食疗方 组方:

白果9g、生姜5片、鲜橘皮1个(或陈皮6g)。

用法:

上述药物放入锅内,大火烧开,换用小火煎煮20分钟。煎煮出来300~400ml药液,分成2~3次内服。可以加适量红糖。

功效:

温肺散寒、化痰止咳。

主治:

哮喘初期,多是因感受寒邪,症见咳嗽喘促、喉间哮鸣音、有痰声,吐白痰、质地清,且形寒怕冷、流清鼻涕、舌淡红、苔白腻。

注意:

白果须置高处,以防被儿童拿到乱吃。因白果略有小毒,不可炒用、生吃,水煎则毒性小。

来源:

黎炳南经验。

热证哮喘食疗方 组方:

白萝卜100g、白果9g、鲜橘皮1个(或陈皮6g)。

用法:

上述药物放入锅内,大火烧开,换用小火煎煮20分钟。煎煮出来300~400ml药液,分成2~3次内服。可以加适量白糖或冰糖。

功效:

清肺除热、化痰止咳。

主治:

哮喘入里化热,症见咳嗽、喘促、喉间哮鸣音、黄黏稠痰、咽喉红肿疼痛、流黄鼻涕、舌红、苔黄腻。

来源:

黎炳南经验。

虚喘食疗方 组方:

山药60g(若是鲜山药用量加倍)、牛蒡子9g、生姜3片、大枣(剥开)3个,红糖适量。

用法:

将上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600ml,大火烧开后换小火煎煮,直到山药成粥。若是婴儿,则可将药汁放入奶瓶里。服用时可以加适量红糖。

功效:

健脾益肺、补益气血、祛痰平喘。

主治:

急性哮喘经过治疗平息后,肺脾气虚者,症见微喘、微咳、偶咳、咳声不大、面色发白发黄、容易疲劳、不爱运动、容易劳累、夜尿频多、容易流蛋清样鼻涕、自汗、记忆力差等。

三子养亲汤 组方:

莱菔子10g、苏子10g、白芥子6g。

用法:

上述药物炒黄,研成细末。然后每次服用3~6g,每日3次,饭后服用。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痰多者。

功效:

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主治:

哮喘痰鸣。各种哮喘均可配合本法。

小儿推拿法

1.基本治法—清肺经、推揉膻中各500次,搓摩胁肋50次,揉天突、揉肺俞、运内八卦各3分钟。
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称为膻中。用中指端点揉膻中称为揉膻中(图17);用两拇指自膻中穴向两旁分推到乳头称为分推膻中(图18);用食指、中指从胸骨切迹向下推到剑突,称为推膻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图17 揉膻中
图18 分推膻中
从腋下两胁到天枢处为胁肋。用两手掌从小儿两侧腋下搓摩至天枢处,称为搓摩胁肋(图19),具有顺气化痰、除胸闷、开积聚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种痰涎壅盛所致的哮喘、咳嗽、气喘,以及食积所致的腹胀等病症。搓摩胁肋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
图19 搓摩胁肋
在胸骨切迹上缘正中凹陷处为天突穴,以中指端按揉天突穴称为按揉天突(图20),具有理气化痰、降逆止呕、止咳平喘的作用。
图20 按揉天突
2.加减法
(1)热喘:加清天河水600次。
(2)寒喘:加推三关、揉外劳各500次。
(3)久病体虚,阳气不足、肾不纳气者:加推三关、补脾经、补肾经各300次,揉丹田2分钟。
下腹部,脐下2~3寸间为丹田。用手指、手掌揉,称为揉丹田,具有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先天不足、下元虚冷的病症,如遗尿、虚喘、少气、尿潴留、腹痛、脱肛等。

穴位贴敷法 组方:

白芥子10g、细辛3g、白胡椒3g、黑附片3g。

用法:

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两侧肺俞穴,晚上临睡前贴敷,次日清晨取下。若是贴敷以后,局部皮肤过敏,可以每次贴敷1~2小时取下,每日或者隔日1次,连用7次。

功效:

温肺散寒、止咳平喘。

主治:

寒证哮喘或虚喘发作,咳吐白色黏痰。遇风或遇冷加重,形寒怕冷者。也可以用于哮喘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

肚脐贴敷法 组方:

麻黄、杏仁、甘草各20g,五味子6g。

用法:

将以上药物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以热醋调和成糊状,直接贴敷在肚脐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1次。

功效:

散寒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本方适用于寒证哮喘或虚喘发作。症见哮喘、怕冷、咽干、喉痒、平时容易乏力、易疲劳、记忆力差、面色发白等。

热水泡澡治久咳久喘 方法:

选适宜水桶,或站或坐。刚开始水温适宜,渐加热水温洗全身10~30分钟,直到全身皮肤微红,略微出汗。洗后应立刻穿衣保暖,以防受寒。每日1次,连续2个月以上。

主治:

儿童久咳、久喘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

①泡澡时,家长要紧密看护,以防发生烫伤和呛水等意外情况。②泡澡需要长期坚持,时间为2个月,方能起到较为稳固的效果。
案例:记得几年前,一位妈妈高兴地对我说:“我们家孩子的咳嗽总算治好了。就是吃了您的1个月的中药,然后又泡澡,坚持了2个月。往年每到秋冬季,就咳嗽起来没完。现在没事儿了,整天到外面跑,也不咳嗽了。”我乍闻以后,有些茫然,稍一回忆,确有其事。曾用本法治疗一位长期哮喘、咳嗽的小朋友。该患儿从3岁一直咳嗽到6岁,看过很多医生,治疗无效。最终配合用热水泡澡法,坚持治疗了2个月,治好了。此法简便易行,对于儿童难以吃药者,尤为适用。

预防哮喘偏方

哮喘急性期过去以后,重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可以用五味子浸鸡蛋法。

组方:

五味子30g,鲜鸡蛋10枚。

用法:

将五味子煎煮,取药液,待药液冷却以后,放入鲜鸡蛋10枚,浸泡5~7日以后使用。每日早晨蒸熟,食用1~2个。连续服用1个月。

功效:

本方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哮喘复发。

主治:

本法用于冬季哮喘的预防,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以食用,尤其是在冬至以后服用效果更佳。

来源:

《朱锦善儿科临证50讲》。

艾灸法 取穴:

大椎、风门、肺俞、身柱。

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由于宝宝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灼热程度,因此家长可将食中二指置于穴位两侧,通过用手指感知艾灸的温度来调整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一般每次艾灸15~20分钟,几个月的小孩则每次艾灸5~10分钟就行了。

功效:

温补阳气、散寒止咳。

主治:

体质虚寒的虚咳或受寒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病症。

注意:

艾灸期间密切观察,防止烫伤。

热敷法 用具:

盐袋或者热水袋。

方法:

将粗盐用不透气的布包成盐布袋,装好,放在微波炉加热,大约80℃,或直接用热水袋,隔衣放在后背大椎、肺俞穴处(注意防止烫伤),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

功效:

温肺散寒、化痰止咳。

主治:

对于寒喘、虚喘发作,效果较好。

神阙穴闪罐法 选穴:

神阙(肚脐正中)。

方法:

患儿仰卧,用止血钳或镊子等夹住酒精棉球,将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投入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随即取出,乘势将罐扣在脐部(神阙穴),待肚脐周围皮肤吸起后,稍作停留2~3秒钟将罐取下。如此反复闪罐,操作10~15分钟,或直到肚脐周围皮肤轻度充血或颜色发红为止。每日1次,连续3~5日。

功效:

扶正祛邪、止咳平喘。

主治:

用于急性哮喘发作,无论寒证、虚证、热证,均可以使用。

注意:

①若反复闪罐,火罐出现温度较高,须换新罐,以免烫伤皮肤。②棉球要拧干,避免酒精太多而滴下,灼伤皮肤。③慎防出现火灾或事故。

日常注意

1.平时需要多晒太阳,防寒保暖,尤其是后背,平时不要穿露后背的衣服。很多哮喘是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不要一概认为是遗传。
2.须忌食冰冷、油腻、肉食、鱼、虾、海鲜等食物。夏天少吃或不吃雪糕、冰镇饮料之类,以防寒邪损伤阳气,到冬天发为咳嗽、咳喘。
3.多吃能帮助健脾和胃、止咳平喘的食(药)物,如白果、白萝卜、山药、莲子、薏米、芡实、杏仁、生姜、大枣、肉桂、鱼腥草、蒲公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