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麻醉并发症及处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肠外镇静药物

一、巴比妥类药物
美索比妥(methohexital)和硫喷妥钠(thiopental)为超短效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s),呈弱酸性且不溶于pH正常的水溶液,只能溶于含碳酸钠的溶液中,pH为10~11。由于溶剂呈碱性,血管外注射可引起注射局部疼痛及肿胀,血管内注射时立即出现剧烈疼痛,并向末梢放射,容易导致血管炎。由于巴比妥类药物溶剂是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配伍使用时容易产生沉淀,例如:阿片类药物、利多卡因、罗库溴铵和拉贝洛尔。
巴比妥类为巴比妥酸在c5位上进行取代而形成的一组中枢抑制药。取代基长而有分支(如异戊巴比妥)或双键(如司可巴比妥),则作用强而短;以苯环取代(如苯巴比妥)则有较强的抗惊厥作用;c2位的o被s取代(如硫喷妥),则脂溶性增高,静脉注射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很短。

(一)药效动力学

超短作用的巴比妥类药物,静脉注射能在几秒钟内促使中枢神经的活动立即处于程度不等的抑制状态,意识丧失。其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可认为主要是对神经细胞膜或神经递质的影响。GABA(γ-aminobutyricaci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激动突触后GABA受体,而巴比妥类药物可能与GABA A受体结合,降低GABA从受体离解率,从而促使氯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增加,引起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而发挥抑制作用。也有研究证明,除了GABA受体外,NMDA受体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药代动力学

巴比妥类药物脂溶性高,静注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出现全麻,只需约20s,随后再分布到肌肉、皮肤、脂肪和身体其他组织中。巴比妥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是典型的三室模型。美索比妥的半衰期β约为4h,而硫喷妥钠的半衰期β约为11h,约为美索比妥的3倍。1960年后,美索比妥代替了硫喷妥钠,成为了口腔门诊颌面手术和手术室术前主要的口服镇静药物。美索比妥和硫喷妥钠主要经肝代谢,几乎全部经生物转化成氧化物而排出,仅极微量以原形随尿排出。

(三)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美索比妥和硫喷妥钠不仅可以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还可以降低心输出量。静注美索比妥会导致机体心输出量降低,机体代偿性的心跳加速,所以静注美索比妥后一般很少会出现低血压,临床上要特别注意心肌衰弱的患者在静注美索比妥后突发低血压。
同大多数麻醉药物一样,超短效巴比妥类药物容易引起剂量依赖性呼吸抑制。主要是巴比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机体灌注不足,进而出现高碳酸血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迟钝的延髓呼吸抑制。与丙泊酚不同的是,巴比妥类药物增强喉部和气管肌肉收缩,更易引起喉痉挛和呼吸抑制。

(四)不良反应

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药物可致眩晕和困倦,精细运动不协调。偶可致剥脱性皮炎等严重过敏反应。中等量即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严重肺功能不全和颅脑损伤致呼吸抑制者禁用。其药酶诱导作用可加速其他药物的代谢,影响药效。巴比妥类药物连续久服可引起习惯性。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此时,快动眼睡眠时间延长,梦魇增多,迫使患者继续用药,终至成瘾。成瘾后停药,戒断症状明显,表现为激动、失眠、焦虑,甚至惊厥。罕见视力受累、色觉改变、结膜炎、眼睑下垂及复视。肝功能不全患者巴比妥类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如必须用此药时,应调减剂量。
二、非巴比妥类麻醉药物
最常用的就是丙泊酚(propofol)(图4-3-1),它是唯一只能静脉注射的镇静催眠药物,丙泊酚溶于1%的乳剂中,是白色均匀乳状液体,其成分是大豆油、纯化卵磷脂、甘油、油酸、氢氧化钠和注射用水。丙泊酚乳剂适宜于多数细菌和真菌生长,因此,丙泊酚中同样含有一些抑菌成分(如EDTA,焦亚硫酸钠或苄醇)。丙泊酚及含有丙泊酚的输液容器只能一次性用于一位患者。开安瓿或开启小瓶后,应立即抽入无菌注射器或给药装置内,并迅速开始给药,最迟不得超过6h。
图4-3-1 丙泊酚
有研究发现丙泊酚中含亚硫酸盐能引起一些过敏反应,但是,很少的研究能证明丙泊酚不能用于鸡蛋过敏和大豆过敏患者。鸡蛋过敏是典型的机体对蛋清中所含的异种蛋白质(卵磷脂是从蛋黄中提炼)接受度低,丙泊酚中的大豆油在提炼过程去除了过敏成分。临床上对丙泊酚过敏的概率低于美索比妥或青霉素。但是谨慎起见,丙泊酚说明书中依然有“丙泊酚对鸡蛋、蛋制品、大豆和豆制品过敏患者禁忌使用”的字样。

(一)药效动力学

丙泊酚主要作用于突触后膜GABA A受体,抑制兴奋的传递,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不同于巴比妥类药物,也不同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丙泊酚作用于两种GABA A受体,且作用位点不同。丙泊酚麻醉剂量时,迅速激活含有B3亚基的GABA A受体,氯离子通道迅速开放。低剂量丙泊酚用于镇静时,仅激活含有B1和B2亚基的GABA A,类似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GABA受体功能提高氯离子通道开放程度,而不是直接开放氯离子通道。

(二)药代动力学

丙泊酚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为98%。静脉输注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描述:快速分布相(半衰期t 1/2=1.8~4.1min);快速b消除相(半衰期t 1/2=34~64min);缓慢γ消除相(半衰期为184~382min)。在γ消除相中,由于从组织中缓慢释放,血药浓度下降缓慢。其起始分布容积(V)为22~76L,总分布容积(Vdβ)为387~1 587L。丙泊酚在体内清除迅速,总清除率约2L/min。药物清除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形成没有活性的丙泊酚葡糖苷酸结合物(40%)、相应的对苯酚及4-硫酸盐结合物,代谢产物通过尿排泄(约88%)。不到0.3%的药物以原形由粪便排泄。
丙泊酚在体内的分布与患者本身因素有关,主要患者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体重。4~12岁患儿,丙泊酚在体内再分布比较迅速,需要增加50%的剂量才能满足要求。如果丙泊酚诱导剂量不足,局麻注射时儿童会烦躁,分泌物增加,甚至会发生喉痉挛。老年患者循环血量和心输出量较低,丙泊酚在体内再分布比较缓慢,超过60岁患者使用时应减少25%~30%,每增加10岁再减少15%~20%。在老年患者麻醉中,丙泊酚镇静剂量就可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丙泊酚在女性体内再分布比男性快,适量增加10%~15%剂量。肥胖患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要特别注意丙泊酚的剂量,药物过量很容易发生危险。肥胖患者应该根据其肌肉含量来计算药量,不能根据其体重。

(三)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丙泊酚作用于交感缩血管神经和血管内皮细胞NO通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引起低血压。对于老年患者,低血压会刺激血管内的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的引起心动加快,因此应严格注意丙泊酚的使用剂量。术前药物有咪达唑仑或者阿片类药物时,可以减少丙泊酚的使用剂量。
同巴比妥类静脉麻醉药相似,丙泊酚可以导致呼吸抑制,严重时会导致呼吸暂停。然而在口腔门诊中,丙泊酚使用后出现的低血压和呼吸抑制,会被局麻药注射时的疼痛和不适所缓解,因此在口腔门诊中丙泊酚很少出现呼吸抑制现象。
同巴比妥类药物相似,丙泊酚有轻度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减轻上呼吸道敏感性,但作用强度不及氯胺酮。口腔门诊中,使用丙泊酚时要注意口咽喉部的分泌物,且应及时吸出,防止喉痉挛的发生。丙泊酚无组胺释放功能。除了催眠作用,丙泊酚对中枢系统的作用还有麻醉后欣快感、止吐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四)不良反应

丙泊酚最明显的副作用是注射痛。注射痛发生的机理虽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认为丙泊酚注射痛产生的机制为:一方面丙泊酚可直接刺激血管壁内的疼痛感受器;另一方面丙泊酚不溶于水,具有高度脂溶性,进入血管后接触内皮细胞激活激肽释放酶系统,从而导致血浆缓激肽水平升高及血管通透性改变,并最终刺激游离神经末梢而产生疼痛。丙泊酚中可以添加1%不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帮助止痛。注射器活塞来回移动使利多卡因充分混匀效果更佳。氯胺酮可以用同样方法缓解注射痛。丙泊酚没有添加利多卡因时,可以加快注射速度,使药物快速进入体内。

(五)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丙泊酚因其具有其他静脉麻醉药难以相比的优点,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多的静脉麻醉药之一,但局部注射痛是其较突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90%。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会给患者增加痛苦,产生恐惧,影响患者的血压、心率,使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甚至诱发患者的潜在危险,直接影响麻醉的安全与质量。因此如何有效防止丙泊酚注射痛已成其临床应用以来一直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临床上已经有很多有关减轻丙泊酚注射痛的文献报道,常见方法包括注射前给予各种药物如芬太尼、舒芬太尼、利多卡因、氯胺酮,将丙泊酚冷却或稀释后注射,减慢丙泊酚推注速度,改变丙泊酚浓度,选用较粗的静脉注射等,但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稍显麻烦而不太适用。目前大多采用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后注射来防止丙泊酚所致注射痛,但有文献报道合用利多卡因可能导致丙泊酚药物颗粒直径增大而引起肺动脉栓塞,同时过量利多卡因显现出来的中枢抑制作用也可与丙泊酚全麻产生协同作用,值得引起重视。随着临床研究和观察,人们认识到从丙泊酚制剂本身解决的注射痛才是最好的选择,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1.药效动力学与药代动力学

国外的人体试验表明,与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相比,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几乎没有改变。

2.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可增加丙泊酚的脂溶度,减少了水相游离丙泊酚,从而显著减轻了注射痛,使药物制剂的顺应性更好。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注射与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相比,中/长链甘油三脂的水解、代谢清除率明显高于长链甘油三脂,长时间静脉滴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后,血浆甘油三脂的水平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引起高脂血症的风险明显下降,肝脏的负担减轻;与丙泊酚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不同,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可以用于1个月以上儿童的麻醉。
三、氯胺酮
氯胺酮作为全身麻醉药物起效迅速,具有剂量依赖性,有催眠、镇静和镇痛的作用。氯胺酮选择性的作用于中枢系统的丘脑和边缘系统。静脉注射后,患者并不入睡,但痛觉完全可以消失,也就是对任何疼痛没有感觉,一种既保持意识清醒,又使痛觉暂时性完全消失的状态,也就是意识与感觉暂时分离的一种状态,为区别于其他麻醉方式,称为“分离麻醉”。除了分离麻醉,氯胺酮还能引起机体镇痛,交感神经兴奋(高血压)和支气管扩张。
目前国内使用氯胺酮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在等待其右旋异构体[S-(+)-氯胺酮]上市。

(一)药效动力学

氯胺酮(ketamine)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属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因此,氯胺酮同样有遗忘功能。氯胺酮强烈的镇痛作用可以和治疗剂量的阿片类药物强度相当,低于麻醉浓度的氯胺酮同样有镇痛作用。有研究报道,氯胺酮同时也激活μ受体和κ受体,氯胺酮对精神系统的影响主要是与激活κ受体有关。氯胺酮同时能抑制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因此有支气管扩张和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二)药代动力学

与丙泊酚类似,氯胺酮为高度脂溶性药物,进入血液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起效迅速,约1min达到血药高峰。氯胺酮进入血液循环后大部分进入脑组织,然后再分布于全身组织中,肝、肺和脂肪内的药物浓度也高。本品t 1/2α为10~15min,t 1/2β为2~3h。主要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为去甲氯胺酮,再逐步代谢成无活性的化合物经肾排出,仅有4%以原形随尿排出。

(三)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氯胺酮对交感神经和循环有兴奋作用,表现在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眼内压和颅内压均升高、肺动脉压及心输出量升高。苯二氮䓬类作为术前用药可以减轻氯胺酮的兴奋作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同时使用也可以减轻氯胺酮的兴奋作用,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但氯胺酮对心肌有直接抑制作用,在循环衰竭患者更为突出,因此要严格控制剂量。
不同于巴比妥类和丙泊酚,氯胺酮对中枢呼吸系统和机体血液中碳酸容量影响很小。同其他麻醉药物相比,氯胺酮可以安全的用于儿童麻醉。
四、苯二氮䓬
咪达唑仑(图4-3-2)和地西泮是两种最常见的苯二氮䓬类口腔门诊镇静药物。咪达唑仑相比于地西泮有几点优势:水溶性强,起效快速,注射时疼痛减轻。地西泮高度亲脂性,溶于丙烯甘氨酸可用于注射,静脉注射时疼痛强烈,容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
图4-3-2 咪达唑仑

(一)药效动力学

据研究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增强GABA与GABA A受体的亲和力,同时增强GABA介导的氯离子内流,减弱谷氨酸介导的除极,延长氯离子通道开放时间,从而抑制神经信号的传递。因此,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能增强GABA功能,但是不能直接激活GABA A受体,所以苯二氮䓬类药物有明显的“天花板效应”,在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进行镇静时最好加入辅助药物,当实施某些有创医疗操作时,一定要和有镇痛作用的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发挥最佳的镇静镇痛效果。

(二)药代动力学

咪达唑仑的效能是地西泮的3~6倍,并且起效迅速。苯二氮䓬类药物主要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经历两个阶段: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咪达唑仑经Ⅰ相反应迅速氧化,更有利于肝脏消除。年龄和肝脏疾病等系统性疾病都会影响咪达唑仑在体内的氧化过程。一些药物如西咪替丁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功能,影响苯二氮䓬类药物体内代谢,特别是地西泮。另外酒精可影响线粒体内微粒体酶功能,导致咪达唑仑半衰期增加,同时增强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
咪达唑仑和地西泮会产生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包括奥沙西泮和去甲西泮,体内蓄积时间长且能增强药物功能。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其镇静作用会增强。总之,咪达唑仑清除率高于地西泮。

(三)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苯二氮䓬类药物用于镇静或者静脉麻醉时,或多或少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的稳定。苯二氮䓬类药物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体内压力感受器会反射性升高血压,造成轻微的血流动力学紊乱。
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特别是咪达唑仑。咪达唑仑注射3min,机体将会出现呼吸抑制且会迅速增强,当机体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时,将会持续60~120min。苯二氮䓬类药物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呼吸抑制作用增强,严重者会出现呼吸暂停,因此必须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苯二氮䓬类药物是强效抗惊厥药。咪达唑仑和地西泮均可以预防癫痫发作,同时也是治疗手术中癫痫发作的一线药物,会产生中度的肌肉松弛作用。

(四)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会产生躁动不安的不良现象,特别是大剂量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使用。儿童和青少年多于成人,我们把这种与镇静作用截然相反的行为称为咪达唑仑的矛盾反应(paradoxical reaction),其实很多苯二氮䓬类药物都有此现象,表现为:躁动、不自主运动、多动、激惹等。发生率低于1%,具体发生机制不明,与药物用量、年龄、性格与精神因素、遗传易感性等有关,发作时间长短不定,该现象是口腔科镇静使用该药物最大的障碍,有文献认为氟马西尼、氟哌啶醇可以治疗该现象,但笔者的经验认为,改用丙泊酚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仍有待观察。
总之,静脉麻醉中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相对来讲是安全的,精神和认知功能恢复时间较长,特别是老年人。地西泮的溶剂是丙二醇,因此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栓性静脉炎。
五、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可乐定(clonidine)是一种古老的降血压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患有青光眼的高血压。可乐定除了降压作用外,还有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可以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镇静药物。可乐定是第一个用于麻醉的α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作为第二个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普遍应用(图4-3-3)。
图4-3-3 右美托咪定

(一)药效动力学

可乐定和右美托咪定都是α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但是右美托咪定与α 2-肾上腺素受体的亲和力是可乐定的8倍。脑内α 2-肾上腺素受体最密集的区域在脑干的蓝斑核,是大脑内负责调解觉醒与睡眠的关键部分,α 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与α 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催眠镇静作用,可使机体维持自然非动眼睡眠(NREM)状态,接近自然睡眠状态。不同于阿片类物质和其他镇静剂如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能够实现其镇静效果,而不会导致呼吸抑制。

(二)药代动力学

静脉输注后,右美托咪定快速分布相的分布半衰期(t 1/2)约为6min;终末清除半衰期(t 1/2)为2~3h。右美托咪定在肝脏内几乎完全被生物转化,极少以原形从尿和粪便中排出。肝脏功能损伤的患者应该考虑降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半衰期同样受年龄、体重或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影响。

(三)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因为右美托咪定降低了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血容量过低、糖尿病或慢性高血压以及老年患者中可能预期会发生更多的血压过低和/或心动过缓,对有晚期心脏传导阻滞和/或严重的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本品时应该小心谨慎。使用右美托咪定会出现暂时性高血压,与α 2-肾上腺素受体激活导致外围血管收缩作用有关,暂时性高血压通常不需要治疗,当心率减慢时,血压会降低。右美托咪定在实现镇静效果的同时对呼吸系统影响较小,但是剂量太大时依然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呼吸抑制。右美托咪定减少组胺的释放,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引起口干。
右美托咪定具有中度镇痛作用,可减轻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感,其镇痛作用不是剂量依赖性。右美托咪定作为镇静镇痛的辅助药物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同时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四)不良反应

右美托咪定虽然可以提供较为舒适的睡眠状态,但是达到深度镇静状态需要大剂量,而大剂量又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因此右美托咪定应尽量避免负荷剂量过大和输注速度过快,小剂量缓慢的泵注最佳,推荐的负荷剂量为0.5~1.5μg/kg,10min输注完毕。
六、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口腔门诊最常用的镇痛药物,由该药物产生的镇痛作用也是舒适化口腔医疗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μ受体激动剂芬太尼类和最新的κ受体激动剂纳布啡(nalbuphin)(图4-3-4)。
图4-3-4 纳布啡

(一)药效动力学

阿片类药物通过结合体内的阿片类受体产生镇痛作用,特别是μ受体。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阿片类药物可与位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P物质的释放,从而阻止疼痛传入脑内;阿片物质也可作用于大脑和脑干的疼痛中枢,发挥下行疼痛抑制作用。阿片类药物还有剂量依赖性的认知功能损害,情绪改变,镇静和呼吸道松弛作用。阿片类药物产生的兴奋和镇静作用涉及比较复杂的多巴胺途径。阿片类药物不会对人的记忆产生影响,即使大剂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通常可以回忆起治疗的经过。

(二)药代动力学

芬太尼(图4-3-5)和哌替啶起效迅速,静脉注射几分钟迅速达到脂肪和肌肉。肺部吸入作用较其他阿片类药物明显。两种药物临床维持时间为2~4h。
图4-3-5 芬太尼
两种药物均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出。芬太尼代谢产物没有活性,而哌替啶的产物具有哌替啶1/2的镇痛作用,且对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是哌替啶的2~3倍。另外,哌替啶有抗惊厥作用。哌替啶的体内消除时间较长,特别是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哌替啶有抗胆碱能作用,阻碍胆碱能介质在中枢的传递,从而产生兴奋(agitation)、情绪混乱(confusion)、谵妄(delirium)和一定的记忆缺失。总之,哌替啶很容易产生情绪改变如恐惧、愤怒和焦虑。

(三)对器官系统的影响

阿片类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最大的影响是通过作用迷走神经产生心动过缓作用(哌替啶有引起心动过速),作用交感神经产生血管舒张作用。总之,阿片类药物会影响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阿片类药物另一个明显的副作用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这是由于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慢性高碳酸血症,使得机体呼吸频率降低,并延长单次呼吸时间。低龄和高龄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更容易产生呼吸抑制,特别是和咪达唑仑及其他镇静剂合用时。

(四)阿片类药物激动-拮抗剂

近年来研制出了喷他佐辛和纳布啡两种新人工合成药物。纳布啡主要与κ受体结合;喷他佐辛与μ受体结合较弱,与κ受体结合能力较长。
纳布啡临床用其盐酸盐,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型镇痛药。纳布啡镇痛作用、作用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基本类似吗啡,或稍弱。肌内注射10mg引起的镇痛作用相当于10mg吗啡。皮下或肌内注射15min出现镇痛作用,持续3~6h。抑制呼吸的作用与等效量的吗啡相同,但剂量超过30mg时不再进一步抑制呼吸。纳布啡无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不增加心脏负荷,不改变心率、血压,对急性心梗有较好的镇痛效果,适用于口腔门诊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者。纳布啡首过效应明显,皮下或肌内注射后30min可达血药峰值,用于口腔或者其他有创操作的常用剂量0.1~0.2mg/kg。t 1/2约为3~5h。在肝内代谢,原药主要随粪便排出,约7%用量的原药、结合物和代谢物随尿排出。
喷他佐辛为苯并吗吩烷衍生物,临床用其盐酸盐和乳酸盐。喷他佐辛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型镇痛药,既有阿片受体的激动效应,又有弱的抗抗作用,按等效剂量计算,其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3。呼吸抑制作用约为吗啡的1/2;增加剂量至30mg以上,呼吸抑制作用并不按比例增加。对胃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与吗啡相似,可干扰胃肠排空,但对胆道括约肌的作用弱,升高胆道压力的作用较轻。对血管的作用与吗啡不同,大剂量时使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喷他佐辛尚有一定的拮抗阿片受体作用,故成瘾性很小,为非麻醉性镇痛药。
喷他佐辛和纳布啡在提供镇痛作用的同时,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喷他佐辛和纳布啡对呼吸抑制作用常常表现为“天花板效应”,低剂量可能产生较弱呼吸抑制,即使大剂量依然不会产生较大的呼吸抑制。纳布啡更符合以上描述。喷他佐辛可能会产生高血压、心脏负荷高和焦虑的现象。纳布啡一般不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大剂量还可以治疗烦躁。喷他佐辛血浆半衰期约是4~5h,纳布啡血浆半衰期约是3h。

(五)不良反应

除了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高血压,阿片类药物还有另一些副作用,例如皮肤瘙痒,特别是鼻子和上唇皮肤,患者使用鼻导管,低温、寒战、恶心和呕吐症状发生时更容易伴随皮肤瘙痒。寒战会消耗体内氧含量,因此冠状动脉狭窄和呼吸系统疾病者应谨慎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直接兴奋位于延髓的呕吐化学感受器而引起恶心和呕吐,这种作用可因前庭的兴奋而增强。由于阿片类止痛药可以提高前庭的敏感性,所以临床有效的μ受体激动剂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和呕吐。静脉麻醉药丙泊酚能缓解恶心和呕吐反应。止吐药物昂丹司琼和地塞米松也可以减轻恶心和呕吐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还有胸壁强直,阿片类药物和单胺氧化酶药物合用会激活5-羟色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