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选穴处方规律
(1)选穴规律:
综合针灸治疗歌赋,从众多的处方中反映医者选穴规律有局部选穴,循经选穴,对症选穴三种方法。
局部选穴:
如歌云:“打仆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又载:“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颊车地仓穴,正口㖞于片时。”这些均为医者运用了在病证的局部和邻近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
循经取穴:
这是歌赋处方中主要使用的方法。如“三里内庭穴,肚腹妙中央;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撤。”又如“头面之疾寻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即是选取距病变部位较远的腧穴。
对症选穴:
即是医家针对疾病的性质、程度、特点,结合腧穴的特殊作用而选穴的方法。如治伤寒无汗,《拦江赋》云:“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百症赋》“发热仗少冲,曲池之津。”《标幽赋》“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
(2)处方规律:
处方是在选穴原则基础上,根据不同病症的治疗需要,选择具有疗效显著的一穴,或具有协调作用的两个以上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针灸治疗歌赋中有以下几种处方规律:
①单穴独用:
歌赋处方中大量存在着一个腧穴对某症有较好的疗效,如“曹操头痛难禁,华佗针脑空而立愈。”“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后甦。”等。
②表里相配:
《百症赋》“天府合谷,鼻中衄血宜追。”“梦魇不宁,历兑相谐于隐白。”《杂病穴法歌》“腰连肚痛怎生医?环跳行间与风市。”以上处方均应用了表里经相配方法。天府为肺经穴,合谷为大肠经穴,肺与大肠相表里,二穴配伍,可充分发挥治疗作用。
③上下相伍:
《百症赋》“半身不隧,阳陵远达于曲池。”“热病汗不出,大都更接于经渠。”处方中曲池、经渠为上肢穴,阳陵、大都为下肢穴,相伍运用。
④远近配穴:
“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观其雀目肝气,睛明行间而细推。”处方强间、睛明为病变局部,而丰隆、行间远距病位。这种配穴方法,局部穴多位于头胸、腰背、躯干部、远端穴多位于四肢肘膝以下部位,故符合《内经》中标本根结理论,也即是标本根结理论的具体应用。
⑤多经配伍: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此歌共有九穴,分属八经,主治亡阳危笃病候,这是医家根据脏腑同病或多种复杂的病变而系用的一种方法。
⑥原络配穴: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太渊为肺之原穴,偏历为大肠经之络穴,以本经原穴为主,配表里经之络穴,即本方法之特点,二穴相伍,治疗内脏及经脉病证。
总之,针灸歌赋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丰富的针灸理论,显著的临床疗效,为历代医家所传颂。故探讨针灸歌赋处方特点及规律,实属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