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心:真正的贫穷是心无安处
明浮躁源,戒浮躁心
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才是处世之道。
浮躁,是轻浮急躁的意思,是造成人们做事的目的与结果不一致的常见原因。心浮气躁的人做起事来一味追求速度,既无准备,也无计划,恨不能一日千里、一蹴而就,结果往往遭遇挫折和失败,由此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痛苦和烦恼。要从浮躁中解脱身心,首先必须找出浮躁的根源。
浮躁源自急于求成的心态和希望立刻拥有一切的贪婪。一个人若是贪求太多,心中的念头就会一个接着一个,不得平息。念头一多,情绪波动就大,而情绪越是起伏不定,做事就越急躁,越不得要领,因此也就难以达到目标。
现代高僧弘一法师在念佛一事上很强调戒“躁”,他十分痛恨浮躁,认为有些人之所以念不好佛,完全是浮躁导致的。人人都能念佛,不认识字的人可以先听大家念,一边听一边学;而口舌不灵便的人则可以跟着大家慢慢地念;懒惰的人也可以被大家一起念佛的积极性所感染,从而也和大家一起念。
不认识字的人、口舌不灵便的人、懒惰的人之所以念不好佛,是因为他们只盯着结果,而不愿花费心思做好眼前的事。正如弘一法师所说,只要肯用心,人人都能念好佛。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静下心来努力去做,没有做不到的。
禅师意在劝诫学僧,凡事切不可急躁冒进。的确,想要成就一番伟业,关键在于戒除急躁,真正静下心来,一心一意地将事情做好。一个人越是急躁,就会在错误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就越难以摆脱痛苦。
宋朝的朱熹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而到了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于是,他以“欲速则不达”这句话警醒自己,之后下苦功,方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他有一句十六字箴言:“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然而,对于“只争朝夕”的现代人来说,追求形式上的成功和表面的风光,远比踏踏实实追求理想容易。我们总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拥有美好的东西,于是心浮气躁、汲汲营营地追求,但往往求得了这个,丢失了那个,心中满是愤懑。求不得、舍不得,懊恼不堪,生命就这样在拥有和失去之间流走。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摆脱速成心理,戒除急躁。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一、梳理情绪,掌控情绪。不要被急躁的心情牵着鼻子走,要了解每一种情绪的来龙去脉,然后将它们分门别类,这样才能让内心纷杂的念头安定下来。
二、收敛自己的心,不要四处贪求,为了得不到的东西烦恼。
三、专注眼前。别想太多,试着用心留意此时此刻的呼吸,顺着它的节奏,让杂念在一呼一吸间逐渐沉淀。
四、明确最根本的目标,制订计划,细分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循序渐进地达到目标。
无论外界怎样,我们都应该随时提醒自己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浮躁,只有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生活,才能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为每一个目标做好充足的准备,耐心做好每一阶段的事,最终获得成功。
心常在静处
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原味。
“非宁静而无以致远。”诸葛亮如此告诫幼子。静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胸襟,也是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非烟非茗而自清芬。
《华严经》中有一首偈语:“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这就是说,如果我们能保持心灵平淡清静,佛性就会自显。
静,是一种大知大觉的灵机,是高山野云般的空灵智慧,是修佛之人必持的禅定智慧。“宁静即释迦”,我们的心若能常常清静,没有贪、嗔、痴,遇到什么境界都不受影响——不论外在的利诱,还是险恶的威胁,内心都不受其影响,就叫作宁静。
生活紧张而焦灼的人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因为身外的嘈杂和喧哗太多,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人们常常为名誉、钱财等身外之物奔波劳碌,殊不知,身外的堆积越多,离生活最本真的清静就越远。心浮气躁、患得患失之间,人很难得到沉静的安宁。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
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过滤出浅薄粗浮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宁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沉默从容,往往比气急败坏、声嘶力竭更显涵养和理智。想获得宁静,可参考以下几点:
一、不轻易起心动念。这或许是达到“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之境界的最佳途径。有些时候,人真的不必太急功近利,不如将心跳放缓,安然领略人生的每一处风景。
二、观想。所谓观想,就是找一个目标物,这个目标物可以是任何有形的物体,将它放在眼前观看,然后将脑中的想法集中在眼前的物体上,控制自己不去想其他的事。经常训练观想,让心灵入定,能有效去除杂念。
三、平衡负面情绪。一个人快乐时,内心往往很平静,狂风暴雨的声音,也可以当成美妙的乐曲来享受;但若是在痛苦烦恼时面对暴风雨,就很可能心生焦躁和恐惧。因此,去除烦恼,才能让心沉淀下来。
此心常在静处,谁能差遣?拥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平静看待世间的得失,才能从容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太多不切实际的杂念,是我们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大阻碍。如果能够让心沉下来,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动念,我们就有可能更接近成功,生活的本真快乐也能在沉静的瞬间自然显现。
细沙含一方世界,野花藏一座天堂
一旦我们懂得放慢脚步,为自己寻找一方安静心空,就可以在遭遇困难时仍拥有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一路行走一路歌是人人向往的境界,一路行走一路愁却是大多数现代人生活的常态。生活的旅途中,人们常常忽略美好而执着于痛苦,在不停歇的拼搏和追逐中,疲惫万分。
步履匆匆,以至于忽视了路边美景;身在花丛,却嗅不到满园芬芳。古人说“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禅门语“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细沙中包含的那一方世界,野花中蕴藏的那一座天堂,你是否看到了呢?
慧海和尚沉浸在心里的烦闷之中,看不见身旁大好的春光。漆黑的天色正如慧海被烦恼遮蔽的双眼,掩盖了白天的美景。其实,清风绿野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此视而不见罢了。
心中装满各种纷杂的思想,自然无法闻到近在鼻端的花香,只有身处安宁的境界中,一切才可寻。安宁是心灵的平静,能够让人在嘈杂浮华中找到自己的心灵空间。安宁并不是一种懒散、没有生气的状态,而是一种清澈空灵的心灵之境。一旦我们懂得放慢脚步,为自己寻找一方安宁心空,就可以在遭遇困难时仍拥有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勤奋、努力地工作,但是脾气暴躁,生活也因此变得混乱不堪。他们只顾匆匆赶路,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从而葬送了自己安静的生活,失去了自己本该拥有的幸福。
真正能享受平和宁静的人,才是离自我、离幸福最近的人。在当今这个忙碌的社会里,人们会因各种各样的事情而狂躁不安,会因自我控制能力的弱化而情绪大幅波动,会因焦虑和多疑而饱受煎熬。只有那些明智的人,才会掌控并引领自己朝着他们原本需求的方向走去。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要做什么,要往哪里去,都应记住:在生活的沙漠中,总会有一片绿洲等待我们去发现,总会有一些花朵为我们绽放。不妨放慢脚步,好好欣赏周围的风景,很多时候,幸福只是躲在安宁背后的一道风景,等待着我们将一切纷乱沉淀下来,在去除心灵的阴霾之后,用心去寻找,去发现。
越亲近自然,焦虑越易消失
大自然具有无穷无尽的美,能给人们疲惫的心灵带来抚慰。
王维诗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人皆以为王维只是在写自然界景物的美丽,其实这首诗不只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的写照,体现了诗人心中禅心与禅境的完美结合。这首诗的境界之所以如此静谧、寂远,原因在于诗人心无挂碍,眼中只有山间花落、月出、鸟鸣融为一体的美丽,不见人生的烦恼。
很多禅修之人,修行了几十年,仍无法达到自悟的程度,这是因为他们受到俗世的羁绊,心生浮躁之气,缺少清净、纯洁的安详。
无德禅师的话就像一泓清新的山泉,浇灌着人的心田。的确,要想心灵保持纯洁,就要不断地忏悔,改掉自己的缺点。如此,无论生活多么眼花缭乱,都可以化作装点心灵的花,衬托心灵的美。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都市的噪音及紧张的生活节奏令人焦虑不安,适度地离开熙攘的尘嚣世界,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是品味生活的良好方式。在自然中放松自己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在空虚或焦躁时,不妨走近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壮观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宽广胸襟,心情就会愉快起来,一切苦闷和阴影也都会散去。
其次,让眼睛看向远方的地平线,凝视自然地形、色彩的变化,感受自然的香味和声音,可以获得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由此也可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再次,凝视天际时,不妨想象眼睛的肌肉已释放所有的紧张。在古代,面对大自然时产生的渺小感几乎令人害怕,今天我们对于一泻千里的瀑布或高耸的悬崖峭壁依然感到敬畏。站在它们脚下,我们能用更宽广的角度看自己,并调整我们看事情的角度。我们花越多时间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就有越多的焦虑远离我们。
修一颗不为身体境遇所动的心
能做到成败骤然降临而不惊,宠辱无故加诸己身而不动,便是拥有了一种笑看花开花落的淡定和智慧。
人或得意,或失意,不管什么样的心境皆是由身而来。身处何境,甚至身体上具体的痛楚,都能时时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因此,所谓的“修养”,一言以概之,便是修炼出一颗不为身体境遇所动的心。能做到成败骤然降临而不惊,宠辱无故加诸己身而不动,便是拥有了一种笑看花开花落的淡定和智慧。
宠,是得意的表象;辱,是失意的代号。当一个人功成名就时,如果平素就有淡泊名利的真修养,就不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甚至得意忘形。得意中不忘形,顺境中居安思危,就能在功名加身时保持心境的淡然。如果面对一时的失意也依然挺直脊背,坦然面对挫折,就能时刻守住心灵的平和,在逆境中奋发,最终走出失意的阴影。
做到得意失意皆平和并不容易,就连为人达观洒脱的文豪苏轼,受人羞辱也难以淡然处之,可见宠辱不惊的修为之难。
“八风吹不动”是一种心不随身而动的修为境界,可是要将这种境界时刻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要做到八风不动、宠辱不惊,首先,人们要用广阔的视角去看待事物,运用全方位的思考方式来解决问题。一旦思维钻入了牛角尖,就可能对任何挫折都耿耿于怀,无法腾出空间来整理思绪,因此也就没有办法以坦然之心面对困境。
其次,遇事不慌张。别人讲的话,做的事,都要在自己脑中先过一遍,细细想一想再做出反应。无论是来自他人的赞美、帮助,还是羞辱、侵害,都应以理智来应对。
再次,要做到不动心。不为名利而动,不为苦难而动,不为权势而动,不为嗔怒而动,不为毁谤而动。
《菜根谭》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自然,才能“无意”。“闲看庭前”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之意;“漫随天外”则显示了目光高远,不似小人一般浅见的博大情怀;一句“云卷云舒”又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对事对物,对功名利禄,失之不忧,得之不喜,正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修持一颗淡定之心,做到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风云。
做第三类人:提起,放下
我们要放下浮躁的心,提起淡定的心。无论进退,都不喜不忧,处于低谷不消沉,登上顶峰也不迷失。
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提不起、放不下;第二类,提得起、放不下;第三类,提得起、放得下。
第一类人占据了芸芸众生中的大多数,他们只懂享受,却从不承担。他们的内心放不下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像是寄居在荨麻茎秆上的菟丝子,攀附在其他植物之上,毫不费力地汲取着养分,却从不奉献什么。
第二类人有担当,有责任心,而且往往目标明确,会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向上攀登。可他们一旦有所获得就舍不得放下,往往拖着越来越重的行囊,艰难上路。
第三类人有理想、有魄力、有担当,而且心地坦然,头脑睿智,可攻可守,可进可退。
提放自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提起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放下也需要斩断妄念的魄力。提起什么,放下什么,也需要有所选择。
故事中年长的登山者就属于第二类人,他执着地追求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荣誉,而愿望实现了,他却不能将之放下并继续前行,所以他认为只有绝路可寻;而另一位年轻人也有了轻生的念头,但因为不能违背对和尚的承诺,他才有机会了悟真正的禅机——世界上更高的山在人的心里。收放之间,我们便能不断得到提升,只有坦然放下一切俗物俗心的牵绊,才能真正觅得生命的意义。
星云大师曾说,做人要像一只皮箱,随时提放自如,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光是提起,拖累太多,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提放自如,意味着不浮躁、不虚荣、不自私,意味着心灵定静,不被任何外界因素动摇。
要做到提放自如,首先,要把去恶行善的心提起,把争名逐利的心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去恶行善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行善是分内事,止恶也是该主动承担的责任。真正的智者应该孑然一身,不受虚名牵绊,也不为富贵诱惑。
其次,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把成败得失的心放下。成就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成就别人,只有充实自己,才有足够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在充实自己的过程中,失败是难免的,要能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成功中积累经验,而不只是沉浸在收获的快乐或者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最后,要把淡定的心提起,把浮躁的心放下。无论进退,都不躁进冲动,都不喜不忧,不沉醉不迷失,专注于自身,如此方能收获心灵的平和与充足。
在喧嚣处,修得暇满身
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人们生活在喧嚣之中,不仅环境的喧嚣无处不在,内心深处不息的追逐和欲望带来的喧嚣,也令人不得安宁。人们或许可以回归大自然,寻找片刻的宁静,然而大多数时候,人们身陷凡尘,无法平复内心的欲求和骚动,因为人们不懂得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
历史上,许多得道禅师远离世俗,独自在佛法中寻得了内心的宁静,这份宁静,使他们曾经孤单的内心绽放出芬芳的莲花,荒凉如沙漠的灵魂注入一股清泉。他们孤单,但并不寂寞,内心感到的只是清净。这份清净,使他们能听到落叶的声音,明白时光的絮语。
有的人可能认为清静是一种难耐的寂寞,但在禅师们的心中,清净是生活中难能可贵的境界。
心若清净,才能有心思吃茶,才能品味出茶的清香。一个想得太多的人,心灵如同投进石子的湖面,失去了原来的平静。偶尔如此没有关系,若常常如此,心湖没有静止的时候,人们便永远体会不到安宁。内心清净的人,不会想太多,亦不会要求太多,就像母体中的婴儿,处于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快乐无忧的境界。
心若清净,凡事简单,如此,才能尽享生命的清闲之福。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自己反而悲哀起来。这类人内心是喧嚣的,他们不知道清净的重要,不懂清闲的滋味。
真正的清闲应是身处繁华世间,心中能不生浮躁,不起烦恼,拥有一颗无分别的心,从容面对任何境遇。
懒瓒禅师是真正达到佛的境界的人,他的眼中没有富贵贫贱,没有生熟软硬,万物在他心里都是一样的,他的心是真正清净、没有分别的。就像六祖慧能的禅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人的大清净,不是寂静无声、死气沉沉,而是看透繁华后的欢喜。一心清净,即使是冰天雪地、万物沉眠,心里的莲花也能处处开放。
世间熙攘喧嚣,因此世人心生浮躁。在喧嚣处为自己留一份清静,不时从热闹的俗世中退回来,调和内心,就能在纷扰中安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