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区实践研究: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研究背景

纵观人类历史,文化才是各民族彰显特色的关键所在;没有文化的差异就没有人类极大丰富的精神世界。林毓生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88-389页。在谈及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时曾说过,从西方搬来一些货物,不但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反而制造了新的危机;中华文化复兴必须避免再次陷入“五四”全盘性反传统与一些新儒家们在传统里找安慰的老路。张君劢也说:“我对于今后文化的观察,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化。……欧洲文化动摇了我们的文化基础,是比佛教动摇了我们文化的基础更利害。……要拿西洋科学西洋政治同我们的儒教佛教消化而融会之,这就是我们对未来文化的使命。”张君劢:《今后文化建设问题——现代化与本位化》,《再生》1937年4卷1期,第24-29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与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相伴随的是中国文化产业十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建设文化产业是方兴未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通过文化的大发展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项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园区更是依托文化资源的空间集聚。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千余年,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积累了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这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比较优势和优越条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实现传统中华文明的现代转换,就是要把先辈智慧所凝结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创新性的开发而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使之成为国家文化建设和软实力的主要支撑性产业。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世界各个民族因不同的地理条件、生活环境、文化发展程度及经济发展状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文化集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精神追求,蕴含着这个民族的智慧、创造力和生命力。胡锦涛同志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讲演中对民族文化有一段十分深刻的论述,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新华社:《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全文)》,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4月22日。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文化产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各民族文化中丰富而宝贵的人文资源,不仅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更具有多方面的潜在经济开发价值,它们是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文化产业园区从兴起之初,就被赋予了文化经济化和文明复兴的双重功能。前者在现有的研究中着墨甚多,而后者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正如恩格斯所说:“现代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4页。没有传承的创新就没有根基,否则,创新和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没有创新的传承就没有发展,所谓的传承也会由于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而陷于停滞。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开发和现代化转换,要从时代背景和文化发展的目标出发,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包含的“现代价值”和“中国特色”,通过全新的创意生成和高新技术手段的包装,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现代化的转换,使价值内涵和审美偏好得以再发掘,从而在当代人的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在历史的时空转换中实现与现代社会的对接。随着近几年来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一个文化资源开发的热潮已经在全国形成,以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等为例的一大批传统文化资源项目的成功开发,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对于目前存在的一哄而起、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低层次的粗放式和雷同化开发,以及对文化资源不加区别的盲目性开发等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在中国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背景下,本书选取海峡两岸部分依托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产业园区,在大量经验性研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园区理解为中国传统创造性转化的一种方式、一个途径,分析这些园区在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推进中国传统的现代转化方面的表现与实践,探索园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总结能充分展示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和建设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