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龙祠:黄土高原一个水利社区的结构与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龙子祠泉域的水利开发与渠道形态

(一)龙子祠泉的传说

关于泉水的成因,地质学家早已做出科学的回答。对于山西的几个岩溶大泉来说,都是由于地下发生了断层,一侧的含水层正好碰上了不透水层,地下水受压就会沿着断层溢出地表形成泉水。龙子祠泉的形成当然也是出于此因。然而,对于古人而言,往往把难以解释的世间万象神化和人情化,并将其赋予一定的社会功能。在当地,斩蛇出水和水母娘娘的泉水起源说广为流传。

1.斩蛇出水

龙子祠泉斩蛇出水的故事最早出自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其文曰:

晋永嘉之乱,元海僭称汉,于此置都,筑平阳城。昼夜兴作,不久则崩,募能城者赏之。先有韩媪者,于野田见巨卵,傍有婴儿,收养之,字曰橛儿。时已四岁,闻元海筑城不就,乃白媪曰:“我能城之,母其应募。”媪从之。橛儿乃变为蛇,令媪持灰随后,遗志焉,谓媪曰:“凭灰筑城,可立矣。”竟如所言。元海问其故,橛儿遽化为蛇,投入山穴,露尾数寸。使者斩之,仍掘其穴,忽有泉涌出,激溜奔注,与晋水合流,东入于汾。至今近泉出蛇皆无尾,以为灵异,因立祠焉。90

蛇为龙之子,故其祠曰“龙子祠”,泉曰“龙子祠泉”。经过历史的千年流变,今天的河西一带仍然流行着斩蛇出水的传说,由于时间的层垒,故事情节更为生动具体。其一:

西晋末年,在古平阳以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姓韩的老太婆,早年丧夫,膝下无子,过着孤苦寂寞的生活。一天,她到野外挖野菜,在密密的草丛里发现了一颗又白又大的蛋,形状非常奇特。韩婆就把它拿回来,想孵孵看究竟是什么。她把蛋放在热炕头,盖上被褥,日夜照看。过了七七四十九天,那个蛋开始动弹,先向左转三圈,又向右转三圈,刚一停稳,忽然蛋从中间裂开,里面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这可把韩婆乐坏了,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橛儿,从此关怀备至,精心照管。橛儿一天天长大了,活泼可爱,聪明伶俐。邻里们都说韩婆晚年有福气。

橛儿4岁那年,正逢刘渊起兵反晋,攻占了平阳古城,要在这里建城称帝。于是四处抓丁,横征暴敛,连年迈的老人都不放过,百姓深受其苦,怨声载道。橛儿找到刘渊,对他说:你抓的这些老人,体力衰微,能干动活吗?不如你把他们放了,我去替他们筑城!刘渊一看4岁儿童乳臭未干,竟然口出狂言,就没有理睬。橛儿见状,继续说:筑城的事我一人包了,不信就限定时间吧!刘渊虽不相信,但似乎觉得里面有些名堂,就把抓来的百姓放走,气狠狠地对橛儿说:限定三天把城墙筑好,不然就要割掉脑袋。韩婆知道这事以后,既赞赏儿子人小志大,为民请命,又担心儿子的性命难保,惊恐万状。她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橛儿却满不在乎,每天只顾挖菜玩耍。两天过去了,仍未动一砖一石。刘渊传令三天一到就拿橛儿开刀问斩。不料到了第二天夜半三更,突然乌云密布,飞沙走石,狂风呼啸,隐隐约约传来搬土运石之声。小橛儿变成一条蛇在前面爬行,韩婆紧随在后面撒灰。很快城墙顺着灰线筑起来了。鸡叫天亮,刘渊一看先是惊喜,再一看勃然大怒,原来城墙上宽下窄,摇摇欲坠。刘渊要杀橛儿,橛儿对他说:城墙可以修好,但你要答应三个条件,一是不乱抓民,二是不抢夺民财,三是不毁坏庄稼。刘渊称帝心切,满口答应下来。当天夜里又是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刮得人们眼都睁不开。风停砂落后,一座方方正正、高大坚固的城墙筑起来了。刘渊惊奇橛儿有超人的本领,害怕与他争夺帝位,起意杀害橛儿。他提剑向橛儿砍去,橛儿巧妙躲过,拔腿就跑。刘渊带兵紧追,直追到平山脚下,把橛儿团团围了起来。橛儿见难以脱身,就变成一条蛇,钻进山脚下的石穴里。刘渊赶到,看到石穴口上露着一条蛇尾,就举剑斩之,忽然鲜血汩汩流出,以后慢慢变成了清澈凛冽的泉水。刘渊以蛇为风云雷雨之神,便在泉旁建庙祭祀,称为龙子祠。

其二:

一日,有一老媪拾到一颗鸡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后查明是蛋中姑娘所为,遂以母女相称。母女俩以纺纱织布为生,一天,姑娘揭下一张筑城布告。老媪为之担忧,姑娘却不慌不忙,摇起纺车,刹那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持续了三天三夜。风停了,城也筑成了,结果上宽下窄,不合要求。于是,姑娘倒转纺车,三天三夜后,城墙也上下颠倒过来,下宽上窄,牢稳如山。皇帝看见这么好的城墙,就要看看筑城的工匠是什么样子,一见,便被姑娘的美貌所吸引,欲纳为妃子。姑娘不从,逃至平山脚下,见一洞,便化为蛇钻进去,皇帝持剑而追,一剑砍去,将蛇尾分为两段。洞中汩汩流血水,之后是浑水,一直流了八百年,才变为清水,就是现在的金龙池。

文献记载和民众口碑流传的两则传说都带有神话的影子,是组合了卵生神话与图腾神话而成的传说,反映出了古老的图腾信仰,体现了该地民众对龙的崇信。《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法,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天地鬼蛇。”《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也载:“匈奴俗,岁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戌日祭天神。”可见,这一传说的起源与汉帝刘渊带来的匈奴风俗密切相关,而其中折射出的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图景、对安居乐业局面的向往和对统治者的怨言,则是对当时统治者与下层民众关系的反映。由此,我们认为第一则传说极有可能在刘渊定都平阳时期就已形成。比较而言,第二则传说里姑娘“摇纺车筑城”这一情节,明显地体现了民众对自我劳动技能的夸赞,传说的结局讲她拒绝做妃子被杀,比韩橛儿化蛇筑城最后被杀更具有生活基础,更符合情理,也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传说的故事化,究其形成时间应比前者为晚。91

2.水母娘娘

在田野调查中,一位老水利人徐平来92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水母娘娘的传说:

传说她有个后婆,这个后婆虐待她这个儿媳妇,每天就挑水,怕你挑着不回来,让你用那个柳罐,就是尖的,不让你休息,就是休息也不能放下。她把水挑回去,她这个婆婆说把前面那桶倒进缸里,后面那桶你放了屁的不要。这个媳妇很聪明,两个桶平的进去。婆婆就问哪个桶在后边哩?那媳妇儿就说我就是这样挑回来的。她婆婆没办法,这就能吃两天。要不你不天天得挑。

有一天这个媳妇儿运气不好,碰到一个打仗的过来,说他的战马要喝水。那媳妇儿说,要喝就喝后面的那桶,不要喝前面的。结果这个马呢,喝完后头的又喝前头的。这个媳妇儿就说连吃的都没有了。这个打仗的将士马上就变了脸说:不必多言,马上就给你挑水。原来这个家伙是个半仙,拿着个马鞭往桶里一抽水就满了,人家这个马就继续喝,最后剩了一点就不喝了。马喝饱以后,就在那边呼喊。他用鞭子把马打走以后,就把它放到桶里边,往上一提这个桶里的水就上来了。将士说:你以后啊不要挑水了,你就把它放在你缸里,没有就提一提。媳妇儿回去家,缸里就剩一点水了。她就拿这个鞭子在缸里一提水就上来了,最后快满的时候她不敢再提了。有一天,这个媳妇心想,反正也不挑水,到娘家去。到娘家了,她妈说你洗洗脸梳梳头,成个啥样子了。头还没梳完呢。这个时候,她这个婆婆在家里看见这个缸里有个马鞭,就拿上往外一抽,结果水就出来了,这就是泉嘛。水就不停地流,她没办法,就赶紧通知这个媳妇儿。媳妇儿家可能不太远,要远了可能就通知不过来。媳妇儿都没顾上放梳子,还在头上别着哩。媳妇儿回来赶紧把这个鞭子往缸里一放,反正是不流了,但还往外漫着哩,就一屁股坐到缸上。但你两条腿能堵多少,就干脆坐到那儿,只有臀前一小块没压严还在出水。这股水就流成了一股泉水。那(媳妇儿)就是水母娘娘。

与前文第二则斩蛇出水传说一样,水母娘娘传说更为故事化、生活化,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婆媳关系的折射和对中国文化中孝敬、善良等美德的追崇。这则故事与太原晋祠泉、新绛鼓堆泉和汾阳神头村之水母娘娘的传说不无相似,据考证,其形成年代不会晚于宋金时期93。千百年来,水母娘娘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布,并成为一种民间信仰流传至今,而且,当地民众对水母娘娘的娘家人也敬重有佳。每年麦收前(农历四月十四日),龙祠村逢一次集(当地人们称为“插耙扫帚会”),集上人多,常常争抢地盘。但是,只要报出是燕村人,当地人都会让出。

(二)龙子祠泉的开发进程与渠道布局

1.从“二河”、“八河”、“十二河”到“南北十六河”

我国泉水开发利用的历史最晚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诗·大雅·公刘》曰:“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影)乃岗,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对于“观其流泉”,汉代郑玄解释为:“流泉浸润所及,皆为利民富国。”

在山西,史料记载最早的是汾阴县(万荣县)利用瀵水灌溉田亩。晋代学者郭璞(273—324)是河东闻喜县人,对于家乡一带的泉水有较多的了解。他在注解《尔雅》时,对瀵注解说:“汾阴县有水,口如车轮许,喷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为瀵。……人壅其流以为陂,种稻。”可见,其历史最晚可追溯至晋代。

龙子祠泉的开发利用始于何时,虽难以给出准确的回答,但从前文斩蛇出水的传说可以推知,刘渊在河西金殿一带建立王朝之时,其周围都城圈内的村庄必定会扮演起都城供给者的角色,水利也会得到相应的开发利用。若此,龙子祠泉的开发史则最晚应在汉建元元年(315)。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应始于唐代初年,宋代达到高峰。

根据当地民众的记忆,唐贞观元年(627),尉迟恭督令开凿各长30华里的南横渠和北磨河。这样的记忆最晚可以推到130多年前,当时人们都说“鹗国公94贬于职田庄”,看到“龙祠之水横流无涯”,便督令开掘南横渠道95。时至今日,龙祠一带的老人们均有这样的记忆。龙祠村的王大孝,席坊村著名的老革命者王全亮均如是说,不过,在他们的记忆里还有一条渠道也是当时开的,那就是北磨河。而且两条渠道都是尉迟恭亲自驾牛犁创开96

检阅两《唐书》等正史,并没有关于尉迟恭被贬之事,更无从谈起创开南横渠、北磨河的功绩。但是,在元代杂剧《功臣宴敬德不伏老》(或称《下高丽敬德不伏老》)中,我们找到了尉迟恭贬于职田的蛛丝马迹。该剧本为元人杨梓所撰,四折,取材于《旧唐书·尉迟敬德传》,元人郑廷玉有《尉迟恭鞭打李道宗》,与此剧同一题材。明人《薛平辽金貂记》也写此故事。其内容大致如此:唐太宗设功臣宴,论功行赏,尉迟恭救驾有功,他却谦让秦琼;此时皇叔李道宗到来,俨然以首功自居,尉迟大怒,挥拳相向,因此被贬到职田庄为民。三年后,高丽国兴兵犯境,下战书要尉迟出城,唐皇复召尉迟挂印出征,尉迟余怒未消,便在家装疯卖傻。徐茂公看出实情,暗中命军士装作高丽兵到尉迟家扰乱,在尉迟被激怒时,出面点破伪装。此计激得尉迟奋然出战,擒获了高丽大将铁肋金牙,得胜还朝,加官赐爵。

据后世志书记载,襄汾一带为鄂国的封地,该地也留有很多与其相关的地名和故事,南横渠有沟名曰“职田”,系以村庄名字命名。无论尉迟恭被贬于职田庄并开创南横渠一事是否真实,他都早已内化于人们的文字传统中,成为当地的福将恩星,正如清人所言,“公非贬也,乃天使公而福庇临襄矣”97

后周世宗年间(955—959),官方督导开创了上官河与下官河,并于宋太祖年间(960—976)开始遵行水程98。此后的100余年间,民间又先后开挖了四条渠道:嘉祐五年(1060)农历八月“临汾东靳村之民协同襄陵南关庄头以及东柴刘庄北陈诸村”在“下当村南晋母河鳖盖滩”引水“创开中渠河”。治平三年(1066)农历二月,东靳村民又创开东靳小渠。熙宁八年(1075)农历三月,坛地诸村创开高石河。元丰六年(1083)正月创开李郭渠。这一系列渠道的开发可能与国家实施的积极政策有关。北宋庆历四年(1044),宋仁宗发布劝农文书,其中第一项就是兴修水利。王安石变法时期颁布的《农田水利约束》就更是作为国家专项水利法规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

我们很难断定这一格局持续了多长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北宋末的动乱年代,汾河谷地遭受了巨大的灾难,龙子祠及其渠道也未能幸免。在迄今可见关于龙子祠最早的一通碑文——大定十一年的《康泽王庙碑记》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记载:“兵火荡尽,将四十余年。”这里所谓“四十余年”前即是说1126年金兵南下攻克临汾之时,不但使龙子祠遭受灭顶之灾,汾西一带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受其直接影响,渠道荒废,民生凋敝。二十年后,民力逐渐恢复,方得复开渠道,重建家园。金皇统六年(1146),下官河渠长、沟首及相关首事人等商议修复渠道,并更新了宋太祖时期的水利簿——《龙祠下官河志》99,重建下官河水利秩序。可以想见,诸如南横渠、上官河、北磨河、中渠河之类的渠道也势必经过了类似的恢复重建过程。同样在这本渠册中,我们看到了包括上中河、南磨河、晋掌小渠、庙后小渠在内的“十二官河”分水格局,说明此四条渠道至迟在金皇统六年(1146)之前即陆续开挖完毕。可能的情况是此四条渠道亦完成于北宋时期。一是因为北宋时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政局稳定;二则金代开国20年间当地正处于经济恢复时期,诸如下官河此类官方主导开创的河渠此时才得以修复疏通,更无从谈起工程浩大的新开渠道。若此,我们认为,龙子祠泉域十二官河的分水格局形成于北宋末年,并最终奠定了此后800余年龙子祠水利的基本形态和用水秩序。其分水格局如下:

龙子祠泉水分为四十分,南北各二十分。北二十分为临汾所有,南二十分临汾、襄陵兼有。北二十分包括五河:上官河七分,下官河五分,北磨河五分,上中河二分半,庙后渠一分。100南二十分包括七河:南横渠六分,南磨河四分,中渠河三分,高石河二分半,东靳渠半分,晋掌渠一分半,李郭渠二分。101

大约在明代末年,出现南北十六河的形态,即将上官河分为首河、二河、三河、青城河,再将庙后小渠的半分以实际形式列入南八河,其分水格局保持不变,南北依然各占二十分,形成北八河、南八河之势。

应当指出,从十二河到十六河的变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对之前既有事实的认可,并在形式上予以突出。按照笔者的推断,首河是上官河最早的干渠,二河、三河、青城河则是上官河的分支。因为其灌溉地亩数量巨大,承担夫役相对就多,故在地方社会之角色亦不可忽视。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官河的管理逐渐陷入困境,支渠与干渠、支渠与支渠之间的纠纷、矛盾日益尖锐;支渠也越来越要求在整个渠系内拥有与水地相当的权力,于是“分家”成为必然。在这里,为了尊重干渠的首开之功,而奉为“首河”,其他则以时间先后命名为“二河”、“三河”;青城河因引水口在青城村而得名,又因该河另有“准则”口,又称为青城准则河。无论首河、二河、三河、青城河,前面均可冠以“上官”二字,以确定其同一渠系的身份,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掩饰内部的纷争。

总之,笔者以为,从十二河到十六河的变迁,体现的是在已有秩序下的权力重新分配,是一个“分家”的过程。关于分家的时间,学界一般认为是在清代102,但我认为应在明代中后期,最晚也在明代末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平阳府襄陵县为水利事》中已经明确指出“襄陵县南横等渠应分龙祠姑射山下平泉水二十分,定为八河”,此八河中即包括庙后小渠。相对而言,北河也极有可能形成八河局面,二河、三河、青城河逐渐羽翼丰满,走向前台。至此,南北十六河局势定型,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对渠系进行改造103

2.十六河空间布局

如果把龙子祠泉源比作一棵大树的底部,那么由泉源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出来的渠道就是这棵大树的根系,只不过营养流动的方向不是从根部到树干,而是恰恰相反,浇灌民田后的过剩营养最终东流入汾。这组根系经过唐宋时代的开发,于北宋末年定格了传统时代的基本形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着庙后小渠、上官河(包括首河、二河、三河、青城河、上中河)、下官河、北磨河、南磨河、高石河、东靳小渠、李郭渠、中渠河、南横渠、晋掌小渠共15条干渠,灌溉临汾、襄陵两县80多个村庄的8万余亩土地。灌区东西最宽7500米,南北最长30000米,兹由北向南将各河空间布局分列如下:

庙后小渠,北宋末年创开。顾名思义,尚以为该渠是从庙后而过。实则不然,庙后小渠乃是横穿龙子祠,与祠内池沼相连,是龙子祠庙宇景观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正因为这一特殊功能,庙后小渠在祠内及其周围的形制、规格必然会高他渠一筹,风景独秀。元代至正六年(1346)重修龙子祠,三年后,人们在一块碑文中描绘了它在十二官河中的独特景观:龙子祠泉“派为十有二渠,渠各有号,其序自北而南,惟庙后小渠为之冠,比他渠最秀。自山麓憧憧来,右则窦庑墉而入,贯穿庙庭,汇池为二,澄而可鉴,泠而可掬,池围怪木口护,人弗敢亵,池满复流,左则窦庑墉而出,溉田上下七八里”104

龙子祠“门外小泉三眼系本渠泉眼”,其引水口范围“东南下至上官河,南至晋掌灰泉,西至姑射山,北至荒滩”。庙后小渠共水一分,其中南北各占五厘。下当(即河北村)以上属上流,系襄陵县所管;席坊以下属下流,系临汾县所管105。该渠分为10沟,每沟120亩,共灌溉窑院、河北、席坊、录井四村民田1200亩106

上官河,后周世宗年间(955—959)官方督导开创,有支渠五道,自下而上分别为首河、二河、三河、青城(准则)河和上中河。上中河分水口(即铁禁口)位于席坊,青城河分水口位于界峪,首、二、三河分水口位于西宜。上官河共分水十分,其中,首河1.8525分,二河1.0375分,三河2.445分,青城河1.665分,上中河3分(内有庙后小渠五厘)。上官河从清音亭东取水至刘村,全长约15000米,浇灌刘村、卧口、下院、堡子、南刘、辛息、段村、马务、涧北、陶家庄、樊家庄、寄家庄、左家庄、涧头、塔头、周家庄、涧北、东宜、泊庄、孔家庄、西宜、青城、界峪、峪口、录井、席坊等36村民田21000余亩。元至正二十年(1360),上官河开始实行“自下而上”依次行浇,并设“四纲”加以保障107。上官五河共分55沟用水,其中首二三河有36沟,其具体分派是:首河12.5沟(夫定沟、刁新沟、刁旧沟、二老沟、张酒沟、辛息沟、卫新沟、卫旧沟、南刘沟、杨八沟、官沟、刘家沟、史半沟),二河7沟(崔四沟、段家沟、李大沟、李小沟、东樊沟、西樊沟、计家沟),三河16.5沟(王法沟、辛沟、第一沟、神肖沟、北樊沟、周大沟、周小沟、涧北沟、孙家沟、泊东沟、泊西沟、南樊沟、孔家沟、乔家沟、灌庄沟、杨浸沟、小辛半沟),每沟400亩水地,共14400余亩。青城河与上中河共19沟,浇地7000余亩。

上官河在五道支渠之外,还有几处引水口,但不在整个水程内,而是定期浇灌。如小榆村的猪首渠108和馒首渠109均于每月初一、十五在上官河插签搭坝行程用水,上游的赵半沟、雷段二口亦在每月初一、十五日用水。

下官河,后周世宗年间(955—959年)由官方督导开创,宋太祖年间(960—976年)开始遵行水程,金皇统六年(1146)复开110。下官河引水泉源位于“祠门之前清音亭西,……名曰顶泉”。由顶泉引水至沙乔村入汾河,相距约10000米。下官河分水五分,有5渠15沟,即下册渠(包括本渠1沟、官口沟)、乔村渠(包括本渠1沟、韩家庄沟)、东麻册渠(包括本渠2沟、肖史沟、史家沟、伍级沟)、小榆渠(包括本渠1沟、东沟、西沟)和席坊渠(包括本渠1沟、录井沟、兰村沟)。灌溉席坊、录井、兰村、小榆、东麻册、伍级、韩家庄、乔村等13个村庄民田8000余亩111。民国三十三年(1944)可灌溉10220亩112

北磨河,传为唐贞观元年(627年)尉迟恭督令创开。该渠分水五分,有支渠四道:下当渠、苏村渠、兰村渠、伍级渠。北磨河从窑院经下当(河北村)、苏村、兰村、伍默村至伍级村入汾河。灌溉沿岸下当、朔村、苏村、兰村、王默、桑湾、金殿、伍级等村6000余亩水地113

南磨河,北宋末年创开,分水四分。引水口在朔村鳖盖滩,正东流至朔村村东压水桥下分为南北二河,南河分水二分四厘,北河分水一分六厘。该渠分为上下六沟,上流四沟:贾册一沟,北陈二沟,城居一沟,浇灌三村民田;下流二沟:金店(殿)一沟,崔村一沟。114

高石河,宋熙宁八年(1075)农历三月坛地诸村创开,分水二分五厘。该渠系从母河引水,分水口位于贾册石桥下。自分水处至襄陵县约有7500米,定为13沟。浇灌襄陵南坛村、营田庄、东靳村和临汾下寺村、水南庄、水北庄等村民田。115

东靳小渠,宋治平三年(1066)农历二月创开,分水五厘。该渠系从母河引水,其母河坐落于临汾县朔村村西鳖盖滩,共水十二分,除南磨河分得四分外,其余八分水流至贾册西石桥北由中渠河分去三分,剩余五分至贾册桥下由高石河分去二分五厘,最后二分五厘由东靳小渠与李郭渠共用,其中东靳小渠从东岸创开渠口,“用樁橛树稍拦水五厘”。东靳小渠下分12甲,每甲分管水地22亩116,共有水地260余亩。

李郭渠,宋元丰六年(1083)正月创开,分水二分117。该渠自分水处至襄陵县李村止约有10000米,分为12沟,包括城西郭内沟、城东郭下上流沟、城东郭下下流沟、郭村第一沟、郭村第二沟、郭村第三沟、城南郭下龙尾沟、城南郭下上流沟、城南郭下下流沟、李村第一沟、李村第二沟、李村第三沟118

中渠河,宋嘉祐五年(1060)农历八月临汾东靳村协同襄陵南关、庄头以及东柴、刘庄、北陈诸村创开,分水三分。引水口位于下当村南晋母河鳖盖滩,从分水处至襄陵县刘庄村止约10000米,定为上下流119。中渠河自上而下用水,分为8沟15陡门。8沟为:东靳沟、石樁沟、寺西沟、寺东沟、殿后沟、殿前沟、东柴沟、刘庄沟。15陡门为:第一陡门神堂口、第二陡门柴家桥子口、第三陡门糠耳口、第四陡门桃园口、第五陡门石樁口、第六陡门南小口、第七陡门寺西口、第八陡门双桥子、第九陡门单桥子、第十陡门庄头搂、第十一陡门崔家口、第十二陡门柴坡口、第十三陡门李家硙、第十四陡门师家桥子、第十五陡门谢杜口120

南横渠,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传为尉迟恭所开,分水六分。引水处位于晋掌小渠堰下,东西长116步,南北阔28步。东至中渠南磨等河,南至民地,西至晋掌小渠东岸,北至北磨河,东北至下官河以石堤为界。南横渠自临汾县晋掌村至襄陵县东柴村止约长15000米,定为上下一十三沟,上流五沟为东靳沟、使庄沟、中土沟、西土沟、景村沟,浇灌临汾北杜、中杜、下当、三景村、东靳村民田;下流八沟为齐村沟、四柱沟、双浮沟、胡村沟、官员沟、宿水沟、职田沟、行浧沟,浇灌襄陵县齐村、四柱、双浮、胡村、东柴民田。121民国三十三年(1944)浇灌土地11600亩。122

晋掌小渠,北宋末年创开,分水一分五厘。其出水源头坐落在姑射山下,有南北大泉二处13眼,小泉二处,汇成一个南北长45步,东西阔20步左右的不规则梯形泉池。该池北距金鱼池58步,东至南横渠,南至小汧,东北距上官河泉眼仅4步。泉水汇集后向东南流去,灌溉临汾晋掌、北杜村民田。123

不难发现,虽然诸渠道均从平山脚下的龙子祠泉引水,但该泉确系“蜂房蚁穴”,有大有小,不是汇于一处,而是有多处泉池。古人是如何将水分为四十分,并以各渠均能接受的方式分派给各渠,最终形成近千年的用水秩序?水分到各渠,又经陡门、沟口进入各级支渠并最后流到田头,之间经过水量的再次分配,是什么来维护分水的公允?又是什么来保证水流通畅?我们将在第三章重点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