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集体化时期国家对老灌区的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临汾河西一带刚刚从动荡中平静下来,百废待兴。龙子祠管委会和水委会的相继成立,使一切灌溉事宜重新走向正轨。最开始的两三年间,同全国的整体经济脉搏一致,龙子祠灌区亦处于恢复阶段。在工程建设方面,主要是对旧有渠道进行日常养护以及掏泉挖渠等岁修工程。1950年,龙子祠水利委员会成立后,废除传统水规水法,取消了上官河上的“铁禁口”和“青城口”,由水委会统一管理用水,轮流灌溉。1951年开始,水委会组织进行了多项工程的施工,扩大了受益面积,用水效率亦有所提高。
1951年,水委会组织开挖上官河,将渠道从刘村延伸至淇村,新开渠道950米。
1952年,水委会将高石河、李郭渠、中渠河3条淤积严重、经常决口成灾的渠道加以合并,更名为统一河。渠首从金殿镇朔村村西引龙子祠泉水,全线长10000米,渠道纵坡为1/1000,设计流量为1立方米/秒,实际过水流量0.5立方米/秒。临汾县境内长4900米,有金殿镇贾册、东靳北和东靳南3个受益村庄,灌溉面积3855亩。襄汾县境内长5100米,有襄陵镇的13个受益村庄,灌溉面积9645亩。
同年,经与水委会协商,襄陵县政府组织民工对横渠河下游进行改弯取直加宽,并向前延伸15000米至刘庄村,增加灌溉面积13000余亩。
1953年,新开横渠河二、三段,并在新开渠道的襄陵二区卫家沟村南利用地形修建蓄水池1座。当年3月10日开工,4月15日竣工,蓄水量约26000立方米,可浇地500余亩。同时,在上官河西沿岸未受益地区,发展透河井31眼,安装水车8辆。此外,水委会还改弯渠道1处,建筑桥梁2座,圈涵洞4个;接长上官支干河新开1段,受益520余亩。并根据下湿盐碱地的需要,掏排水渠道21条,挖土方7023立方米,用工2317个,受益面积5862亩,降低地下水位面积8551亩。124
1955年,水委会组织改建了干渠斗口98个,泉源退水闸口1个,整修泉眼2处,防洪石岸4处,跌水1个,并抢修渡桥3孔,整修门楼3间,共用石头33838立方米,青砖20104立方米,水泥10850公斤,白灰107327公斤,沙子98立方米,大小工26242个,共花费12860.72元。另开新河1段,打透河井7眼,扩大灌溉面积290余亩。开掘排水渠7条,受益面积1109亩,修建闸口1179个。干河植树27000株,成活率在40%以上。对临汾县北杜村120米老涵洞进行改线取直,更名为红旗渠。125
1956年1月9日,毛泽东在《对〈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稿的修改和给周恩来的信》中指出:“兴修水利,保持水土。一切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治理危害严重的河流。一切小型水利工程,例如打井、开渠、挖塘、筑坝和各种水土保持工作,均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划地负责兴修,必要的时候由国家予以协助。通过上述这些工作,要求在7年内(从1956年开始)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灾和旱灾,在12年内基本上消灭特别大的水灾和旱灾。”该指示明确了国家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1月25日,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1956年到1962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后,山西省委根据这一纲要草案编制了《山西省十二年农业发展规划》,并于同年4月在山西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政策的出台大大加速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两年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当年,龙子祠灌区恢复扩大新水田6882亩,植树296256棵,提高灌溉利用率47%,保证全灌区99522亩地基本上都得到了适时的灌溉。126
以上工程的兴修和改建,对控制水量、减少浪费、畅通流速以保证顺利灌溉起到了积极作用,加之冬浇、沟浇和作物套种等新技术的应用,灌区粮食产量有了较大提高。据统计,1956年冬浇小麦比不冬浇小麦每亩增产近29公斤。冬浇和开沟棉田提高了保蕾保苓率的16%,每亩增产籽棉13公斤。排水改良土壤,每亩增产粮食15公斤,籽棉10公斤。套种金皇后(玉米品种)比百日黄(玉米品种)每亩增产125公斤。127
人民公社时期,龙子祠水委会(后为汾西灌溉管理局)和当地政府先后对旧灌区多条渠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渠道防渗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了用水效率。1958—1975年,统一渠改线7500米,干渠防渗2000米,砌石3500立方米。1966年3月,上官河席坊至小榆桥改弯取直2250米,挖土3587立方米,砌砖281立方米,投工1250个。1968年3月,上官河渠首至席坊改线7450米,投工15.69万个,投资28.8万元,改善灌溉面积1533公顷。下官河和磨河流域地势低凹,土地下湿严重,是金殿镇水涝较严重地区。1969年4月,将磨河和下官河合为一渠。渠首从窑院村下移至河南村西,引母子河水,渠长7200米,投资18.39万元,补粮26850公斤。1972年,金殿镇投资3万元,对北母子河朔村东到金殿村西长5500米的五一总排水渠进行片石干砌防渗。1973—1975年,对南母子河进行了两次改线,整个工程由贾册、官硙、坛地、新风和城居5个受益大队承担。1973年11月,南母子第一期改线工程开工。该工程从渠首分水闸至贾册村的三结合闸,长900米,于1974年4月底结束,共挖土3245立方米,砌石1060立方米,投工7992个。第二期改线工程从贾册村至渠尾全长2900米,1975年1月动工至3月底完成,挖土1.78万立方米,投工3.4万个,配套建筑物22件。改线后共节省渠道占地25.05亩,渠名改称幸福渠。
表2—1 集体化时期龙子祠老灌区渠道名称及灌溉面积变化情况一览表
说明:传统时期数据以民国七年的《山西省各县渠道表》为主;集体化时期数据以1961年的《现有工程情况》为准,但在渠道名称上兼顾了整个集体化时期的变化情况。
总之,与传统时代的龙子祠灌区相比,整顿后的龙子祠水利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渠道名称上更多地反映了时代特色;渠道形态上截弯取直、延长渠线,并进行防渗处理,渠道输水效率提高,灌溉面积扩大。(见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