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利开发的“大跃进”时代:三大工程的建设
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的决定》,运动迅速在全国农村展开,拉开了水利建设“大跃进”的序幕。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推广先进经验,发动群众大兴水利》的社论,以河南济源县一带治理漭河和河北天津地区征服洼地的先进事迹为典型,说明农业合作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号召把兴修农田水利和当前生产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大跃进”的步伐。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随后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共中央在1958年8月29日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说:“水利建设和防汛抗旱斗争的巨大胜利,不仅坚定了广大农民人定胜天的信念,而且在打破社界、乡界、县界以至省界的大力协作中,发扬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自带工具口粮无偿地进入山区进行水土保持,到处去兴修水利、打机井、修渠道、开运河、挑水抗旱等,这些都是伟大共产主义风格的具体表现。”1959年,水利电力部召开的全国水利会议上,在题为《反右倾、鼓干劲、掀起更大地水利高潮,为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水利现代化而斗争》的报告中,认为“农业合作化推动了1956年的水利高潮,农业合作化的巩固发展,掀起了1958年的‘大跃进’,在‘大跃进’中出现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又推动了1959年的继续‘大跃进’,并且孕育了比过去两年更大的跃进”。各地对中央政策的出台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全国很多大型水库和大型灌溉工程都在这一时期开工兴建,中小型工程更是遍地开花,数不胜数。
1957年冬,临汾河西一带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七一渠、跃进渠和七一水库的筹划和开工,标志着该地区的水利建设“大跃进”时代的到来。
(一)七一渠的开凿
七一渠位于临汾市汾河西岸,呈南北走向。渠首位于洪洞县杨窪庄,导引汾河水,经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注入七一水库,全长98000米。灌溉洪洞、尧都和襄汾三个受益县区36个乡镇532个村庄的约26万亩耕地。
1957年初,山西省把洪赵县(今洪洞县)确定为水利建设重点县之一,派出一批领导干部到洪赵任职,坐镇指导。1957年3月派往洪赵县的有:省委农工部长王乡锦任县委书记,有农业专家誉称的省长办公室主任康丕烈任县长,农工部处长肖寒任县委副书记,此外还有农工部马世纪(处长)、阎志仁(处长)、白兴华(处长)、李子波(处长)等到洪赵帮助工作。康丕烈到任洪赵后,深入基层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最终确定了兴建七一渠工程项目。按勘察设计,洪赵、临汾(现尧都区)、襄汾有532个村庄受益,可浇地83.3万亩,渠首在与霍县(今霍州)紧连的杨窪庄村北。
1958年农历二月,七一渠一期工程开工,受益村大批劳动力进入工地,连同非受益区支援的劳力达57000人。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该工程兴工委员会总指挥由晋南地委常委、晋南专署第一副专员胡文元担任,洪赵县委书记王锈锦和临汾县委书记董登营分别任副总指挥。6月29日,洪赵、临汾段一期工程完工。7月1日,在杨窪庄村东的汾河滩里,召开洪、临两县庆祝通水大会,七一渠因此得名。
1959年,七一渠工程继续向南延伸,从临汾境内原渠尾西社大涵洞开渠20730米引水至襄汾东王村涧河,当年竣工受益的有浪泉、南辛店、贾罕、古城四个乡镇,余水从涧滩流入汾河。1973年,对从井头村至北吝村长达20000米的渠道进行砌石防渗建设。同时,建成了库容24万立方米的福寿水库。1975年12月下旬至1976年,襄汾县前后两次共组织全县20个公社两万余劳力开通东王至七一水库15300米渠段。1977年11月引水流入七一水库。1978年,七一渠进行全线防渗处理。竣工后的渠道底宽3米,边坡1:1,设计过水能力15立方米/秒,通常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天雨充沛时,每年可向七一水库输水1500万立方米左右。
(二)跃进渠的开凿128
跃进渠从龙子祠泉引水至襄汾县水固乡注入七一水库,全长78000米,设计流量5立方米/秒,实际过水量2立方米/秒。其中,临汾市尧都区境内长4700米,灌溉晋掌、北杜、西杜、三景等村100余亩土地。襄汾县受益区有5个乡镇36个自然村,灌溉总面积30772亩。跃进渠的开挖建设共经历了7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程于1957年冬进行,任务是开挖从临汾县龙子祠泉源窑院村到襄汾县南辛店村南全长约15000米的上游渠道,挖方深1米—2米。
1957年冬,跃进渠工程项目正式开始建设。该工程由襄汾县县长张子屏亲自领导,民工以西北片(即受益区)的7个乡为主。由于缺乏前期的工程准备和周密的工程建设规划,不得不采取“边勘查,边施工”的策略。施工时,按人数划定任务,以村庄分段作业,并要求在限定日期内完成。为此,领导和民工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为确保工程进度,有时候在夜间进行划线分工,县长张子屏甚至亲自带领施工人员手持马灯拉米绳撒灰线。“各村民工干劲冲天,你追我赶,常常出现前边还在划线,后边就急着动土挖方的情况,逼赶得技术人员昼夜加班。尽管是数九寒天,但工地上到处呈现着一片热气腾腾的战斗气氛。”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第一阶段工程胜利竣工。
第二阶段自1958年初至1958年秋末,工程任务从襄汾县南辛店到新绛县境全线动工。两县均组织了大量劳力参加建设,其中新绛县出动1万余人,襄汾县出动1.5万余人,高峰时期两县出工人数达3万余人。
出工人数的庞大首先是因为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襄汾县南贾长蛇沟至南辛店长约30000米的工程段为例,新开渠道需横跨三官峪和霍都峪的两个大涧滩,又要经过二郎沟、司马沟、古县沟、申村北高沟、南贾沟等10多个大小沟岭,特别是连村岭5000米长的深挖方,底宽10米,最深处达23.2米,工程极为艰巨。另一方面,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严重缺乏也是采取人海战术的客观原因。工程开工时没有一台挖掘机械,不得不动用大量民工或肩挑或手推进行梯式转土。
在具体任务分配上,工程量较大、任务较艰巨的地段分配给较大的村庄完成。如在司马村西南方的大沟梁上,挖方深达十四五米,需经四五个台阶往上转土,这段长达近千米的挖土工程由汾城兵团负责完成。南、北高腴、尉村三个村劳力多,力量较强,指挥部先给每个连划分任务100米,完成后继续分工。连村岭设计挖方深达23米,任务最为艰巨,由襄汾和新绛两县的万余名民工突击。数千米长的工地布列着21个兵团兵力,完全使用人海战术——手工运土。此方法费力大、功效低。指挥部特邀请中国民航局下放到襄汾县进行劳动锻炼的30多名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支援工程建设。在脉副书记的带领下,这支科技骨干队伍帮助设计、改制施工工具,安装了发电设备、转动提土运输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工地通过高音喇叭、黑板报等方式公布战绩,表扬先进,进行政治动员,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经过8个月的努力,连村岭挖深23米的土方工程完成了第一期计划的10.7米,后因大炼钢铁上马,水利建设暂时撤兵。
第三阶段从1959年初至1960年初,主要任务是二战连村岭。该工程由新成立的侯马市负责,重要劳力是原汾城和新绛两县民工。129战地指挥部设在北刘村,总指挥由侯马市长雷雨天担任,副总指挥由侯马市委副书记耿步青、农业局长孙振民和水利局一位副局长担任。
1959年2月13日(正月初六),汾城、新绛两县的民工两万多人分别开赴连村岭,采用杠杆吊秤、卷扬机、滑轮提土法进行挖方施工。经过一年奋战,全面完成了连村岭段挖深23米剩余土方的施工任务。1960年3月,侯马市组织汾城、新绛受益地区100多名群众到龙子祠泉源押水南下。水到之时,在连村召开庆祝大会,晋南行署副专员胡文元应邀参加通水剪彩,新绛县民声剧团也到场演戏庆贺。
第四阶段是1966年的三战连村岭。自1960年3月跃进渠试水之后,连村岭依然是跃进渠通水的主要障碍,连续数年水流难以顺利通过。1965年,临汾行署成立工程指挥部,由农工部长李连任总指挥,李子云任副总指挥。襄汾、新绛两县各成立指挥分部。襄汾县由农工部长田腾跃任指挥,薛来福、杨金铭任副指挥。两县共组织民工5000余人和山西省建设分公司于1966年1月26日(正月初六)正式动工,对连村岭段跃进渠进行改建。经过半年的施工作业,建成了4700米长的箱型涵洞。农历六月初,举行竣工仪式,晋南地委副书记申杰应邀到会剪彩。
第五阶段是1972年至1974年的截弯取直施工。由于跃进渠渠线长,弯道多,淤积大,流速慢,虽经多次施工,仍难以发挥应有作用。通常仅能浇灌景毛以北两三万亩土地。为解决这一问题,襄汾县请示临汾地区批准,对跃进渠线路中的黄崖湾、司马湾、景毛湾三段弯道进行改线取直。这一工程主要由襄汾县贾罕、景毛、南辛店、曹家庄、古城等公社民工5000余人突击施工。改线后的跃进渠缩短线路3600米,渠道的标准达到:底宽3米,内边坡1:1.5,纵坡1:5000,加大流量2立方米/秒,增加浇灌面积近万亩。
第六阶段是1996年的四战连村岭。自1966年三战连村岭修成4700米的箱型涵洞之后不久,“文化大革命”迅速席卷全国。由于“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影响,连续多年涵洞内再未进行清淤,泥沙堵塞涵洞,渠水无法通过。时隔30年后的1996年11月,临汾地区汾西水利管理局和襄汾县共同负责对连村岭箱型涵洞进行清淤改造,使跃进渠水顺利流入七一水库。
第七阶段是全线防渗。1996年连村岭箱型涵洞疏通后,汾西水利管理局和临汾市(县级)、襄汾县共同组织领导,用了两年时间对跃进渠进行全线防渗,极大地提高了用水、输水效率。开建近40年的水利工程终告一段落。
(三)七一水库的修建
七一水库是这次汾西水利规划中的又一个重要工程,该水库位于襄汾县西贾乡万东毛沟,除流域天然来水外,主要通过以上之七一渠、跃进渠向水库输水,灌溉襄汾、新绛二县土地。
1957年冬,该项目由襄汾县委书记处书记宋澜任总指挥,副县长左保江、水利局刘笃祥及中国民航局支援水库建设的技术指导脉副书记任副总指挥的工程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兼管后勤)、工程处和政治处。
该工程自1958年初正式开工,至8月15日结束,用8个月时间建起一座坝高33.5米,坝长400米,库容147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整个工程上马劳力1万余人,投工228万个,完成土方量210余万立方米。
工程建设的设备极为简陋,除几台拖拉机压坝外,再无其他现代化机械。为此,指挥部组织了2000余辆小平车,挑选了4000余名男女青壮年劳力,两人一车,男的拉女的推,每天实行两班倒,换人不停车,多拉快跑,昼夜奋战。
建设工地的战斗场景是极为壮观的。七一水库所在的万东毛沟深110米,如何把土从高处运下来是加快建坝速度的关键。“这伙男女青年在运土过程中,不仅拉车技术越来越高,而且配合得十分默契,在20多度的斜坡上运土,遇到平路时,男的用劲拉,女的使劲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遇到弯路时,男的七转八拐,女的紧随其后,使平车不偏离路线、掉入路旁;遇到直坡时,男的把好辕杆,双脚离地,女的紧拽绳索站在车后,车似游龙,人如飞燕,长驱直下,直奔坝基,动作十分惊险壮观,好看极了。”130夜间,指挥部借用柴油机发电照明。没有电灯的地方,民工们点起马灯挑灯夜战。一万余农民劳动大军,按营、连、排编队,过着军事化生活。他们上下工列队行进,“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的嘹亮歌声响彻云霄。
根据亲身参加过七一水库建设的襄汾人乔名振先生的回忆,水库建设期间,党员、团员和青年突击队争先恐后,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的“刘胡兰突击队”更是模范中的典型。1958年初春,寒气袭人,水面结冰。刘胡兰突击队接受了排水清淤,挖建坝基核心墙的艰巨任务,她们在队长徐福秀的带领下,顶着西北风跳下冰冷的水中排水清淤,一干就是几个小时,群众称赞她们“真不愧是党和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青年”。刘胡兰突击队的铁姑娘们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战,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她们的事迹得到临汾行署副专员胡文元的肯定和表扬。突击队中表现突出的倩倩、青云等几位姑娘,还被评为七一水库建设的模范,受到了工地指挥部和襄汾县的表彰奖励,《襄汾小报》多次报道了她们的模范事迹。在这种激励机制的影响下,七一水库工地上掀起你追我赶的建设热潮。甚至在1958年春节前夕,水库工地依然红旗飘扬,一派热闹的战斗场面。当时工地上流传着“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又动手”的口号。131人们的巨大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为保证民工能够安心在工地劳动生活,各公社组织生产大队按时把面粉、蔬菜送到工地。各供销社也把饭店、商店搬到工地,水库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襄汾县定期组织电影队、文艺团到工地进行慰问演出以鼓舞士气;还把全县修理自行车的好手组织起来专门修理小平车,以确保运输工具及时修复。
由于组织严密,后勤供应保证有力,思想工作深入细致,对安定人心,凝聚力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大加快了水库建设的速度。七一水库建成后,襄汾县永固、西贾、赵康和新绛县的店头数万亩旱地变成水浇地,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
为增加水库蓄水容量,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1978年襄汾县组织力量对七一水库进行扩建。1980年又对七一水库进行改建,将七一水库和1978年扩建的南贾沟水库合并。合并后的两库之间有一道土岭相隔,从464米高程以上两库大坝贯通。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坝长1350米,坝高43米,坝顶宽8米,两库各设一廊道式输水涵洞。设计库容达到557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8.3万亩。但多年来,七一水库一直被列为病险水库,蓄水高程只能达到462米,每年蓄水仅为2000万立方米左右。1998至1999年,汾西灌区对七一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先后完成了薄岭防渗墙、大坝进水塔、廊道的维修改造及七一水库管理处的新建,完成投资2040万元。建成后的七一水库蓄水高程可达473米,蓄水近6000万立方米,改善水浇地10万亩,也为开展新的供水项目提供了必要条件。132
三大工程的修建是龙子祠灌区发展史上重大的转折性事件。至此,传统的龙子祠灌区只成为新灌区的一个组成部分,灌溉面积不足新灌区的三分之一。新灌区的水源也发生了极大改变,由原来的单纯依靠泉水资源变成引泉与引汾两种类型。由于政府在灌区发展上的积极倡导和投资注血,灌区的管理亦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性质,完全不同于传统时代以灌区村庄为主的民间自治性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老灌区渠系名称的变化,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1952年由高石河、李郭渠、中渠河合并而成的“统一河”就带有“统一河道”和“统一祖国”的双重意味;1955年由横渠河更名的“红旗渠”,则与新中国的红色政权有关;1957年始建的“跃进渠”与三面红旗之一的“大跃进”紧紧相连;七一渠选择中共的成立纪念日作为通水日期命名;“红卫渠”、“反修渠”则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这一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