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环境
(一)临汾盆地
在山西高原,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发生的燕山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平缓开阔的复背斜和复向斜,背斜构成山地,向斜构成盆地。以高原南部为例,自东向西依次为太行背斜、沁潞向斜、霍山背斜、汾西向斜和吕梁背斜。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这一地貌继续发生变化,出现了以断层陷落为主,北东或北北东向并作雁阵排列的一系列大小盆地,及吕梁、太行、五台、恒山、中条等上升为主的山脉,基本上形成了现代的地貌形态。
临汾盆地就是这雁阵盆地中的一个,它北起灵石县的韩侯岭,南至新绛,因受峨眉岭的阻挡而转向西,直至黄河谷地,长200000多米,宽20000米—25000米,面积约5000平方千米。汾河从盆地中部穿过,经过长期的侵蚀、堆积作用,在河床两侧形成多级阶地。盆地中心地势平坦,海拔360米—500米。盆地西北部以龙门断层与吕梁山相连,东北部以霍山断层与霍山相接,沿山前断裂带有大型岩溶泉水出露,以霍泉和龙子祠泉的涌水量较大。整个地带地壳厚度较薄,盆地边缘多为活动性断裂构造,是山西省发生强震的地区。我们所研究的龙子祠泉域就位于临汾盆地内的汾河西侧。
(二)平山
平山是吕梁山脉之姑射山的分支,为临汾盆地西缘的一部分,亦是传统时期泉域灌区的西界,在市区西南15000米,最高海拔1145米。《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二有曰:“平山,一名壶口山,今名姑射山,在县西八里,平水出焉。”
平山不仅是龙子祠泉水的发源地,它也蕴藏着大量煤、铁等矿产资源,但在历史时期人们对其开发极为有限。改革开放后,当地民众对平山一带的开发日渐增多,小铁矿、小煤窑和大型的石料厂先后出现。在实现经济创收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慢慢凸显:空气污染、植被减少、山体景观破坏等,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龙子祠泉水的流量。近年来,该问题已经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各类矿窑被关停,平山也逐渐恢复昔日风光。
(三)平水
平水即是龙子祠泉,因其发源于平山脚下,故名。龙子祠泉位于临汾市西南15000米的平山脚下,坐标为东经111°22’,北纬36°15’,它形如蜂房,汇为平水,缓缓向东流去。
龙子祠泉水出露于平山(吕梁山脉)与临汾盆地交接处的坡积层中,泉群出露面积0.12平方千米,由北泉、南泉和东泉三个泉组组成,每处汇为一池,以南泉为中心连通其他二泉。其中,北泉占总流量的10%,南泉占40%,东泉占50%,泉水大多以散泉形式溢出地表,“如蜂房蚁穴,觱沸于浅沙平麓之间,未数十步忽已惊湍怒涛,盈科涨溢”73,故又称“蜂窝泉”。龙子祠泉有高水和低水之分,高水指北泉和南泉,海拔高程478米,低水指东泉,海拔465.2米,高差约13米。泉水在三池汇集向东顺势而下,又吸纳了沿路的各处小泉水。据史料记载,“源头之外,有支泉三穴,其一在北,其二在南”74。北、南、东三泉水量也相当可观,因为其地处各河引水口附近,历来是争夺的对象。
龙子祠泉冬夏常温18℃,尤宜灌溉,且常年流量变化不大。但由于其补给形式为地下水,故遇有地震、大旱或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补给减少时,也会出现出水量下降甚至断流的局面。如康熙三十四年(1695)大地震,致使“泉源壅塞,渠道不通”75;光绪六年(1880),“天旱泉涸,水势愈微”76。自有记录以来,1955—1984年多年平均流量为5.63立方米/秒,最大年平均流量为8.39立方米/秒(1965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泉源周围煤铁矿、焦化厂大量开采地下水,龙子祠泉流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从1984—2003年泉水流量减少至4.02立方米/秒,并于2002年达到最低点,仅有2.847立方米/秒。为保护泉源风光,使泉水流量止降返升,临汾市人民政府曾于1987年颁布《关于保护龙子祠水源风景区的布告》,对泉源区的保护做出规划。进入新世纪,临汾市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泉源环境进行整治。2004、2005年泉源流量有所回升,分别为4.764立方米/秒和4.301立方米/秒(见图1—1)。
平水不仅供应着泉域内的农业用水,也是当地人们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历史时期,引泉渠道边的一些村庄就引用此水洗衣做饭。直至今日,渠边洗衣的人群仍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由于平水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至今龙祠一带的人们仍称之为“水根”77,将之视为水的源泉。
图1—1 1955—2005年龙子祠泉年均流量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龙子祠泉年径流量资料》,临汾市汾西水利管理局2006年制。
(四)平湖
平水“散泽浸淫,汇为湖泊,州人因水名曰平湖”78。平湖位于金殿镇以东,汾河西岸,呈南北狭长形。金人毛麾在《康泽王庙碑记》中描绘了当时平水和平湖的景色:“凡断岸绝涧,别架以垂虹之桥,有采莲捕鱼,则泛以画鹢之舟。当春之时,花光柳色,作红云翠霞,蒸煦远近。太守为鳌头,与州人来游,箫鼓相间,车马相望,于山水清晖之际,殊不知浣花曲江之美,较此孰多。”平湖可泛舟、采莲、捕鱼,又是州人游览胜境,水位当不会太浅,面积也有相当的规模。
到了元代,平湖依然芳草纷飞,水天相连。时人张宇《上巳游平湖》诗中记载:“微风漠漠水增波,禊事重修继永和。脆管当筵清似语,扁舟争岸疾如梭。一时人物成高会,千里云山入浩歌。日暮芝兰无处觅,野花芳草占春多。”79平湖内居然可以“百舸争流”,可见其水量之大,水面之广。正因如此,在姚天福任平阳路总管之时,鉴于“平阳郡大,统州县数十,四方之使过者甚众,又多贵近,而供亿无从出。岁给之费,什不及一”,乃“决平湖之水,为硙者四,生财以足用,种树以供薪,民力以纾”80。由于平湖水大量泄露,加之元大德七年(1303)大地震的影响,平湖水面急剧缩小。
明初,平湖已经萎缩成东、西并列的两个小湖。在洪武《平阳志》里,平湖“在城西五里,遗迹尚存”。但由于本身地势低洼,在雨水较多的夏秋两季,平湖也会积存部分水源,成为一个半干涸的小湖。到民国时期,当地居民仍然用湖中之水灌溉稻田。无奈沧桑巨变,如今的平湖早已成为一个模糊的记忆在乡民中流传,只有一片洼地供后人凭吊81。
(五)汾河和季节性河流
汾河是灌区东部的天然边界,它由北向南而过,途中接纳了来自龙子祠泉及其他水源的灌溉余水。在平山和姑射山的山谷中还有很多季节性河流,在每年雨水丰富的夏秋时节,这些山谷汇集了足够的降水形成洪流,洪流夹杂着泥沙顺势东去,给近山地区的土地带来了淤灌之利。另一方面,洪水也给它所经过的泉域灌溉区带来了巨大灾难,洪水河道与灌溉渠道的交叉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洪水对渠道的冲没也成为历来水利管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这些季节性河流中以仙洞沟最为有名,它发源于枕头乡沟西村,流经三孔窑、南仙洞、北仙洞,穿七一渡槽,到小榆乡,过红卫渠涵洞至涧上村,过临宜公路桥到东麻册村入汾河,河流长27000千米,流域面积124.2平方千米。在第七章的第一节中,我们将重点考察人们对泉水与洪流两种水资源的利用和防治,以及在此过程中的区域互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