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物學評論(第三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博物学的“在地化”

蒋虹

我喜欢博物,有意识地做自然观察和记录已有十几年,零星接触则更早,但我不怎么在意博物学的概念、定义、内涵、外延之类。有人把我称作“民间博物学家”,我基本认同,“民间”者,草根也,无学术背景,不常引经据典,大抵属于野草般自生自灭型。“家”则未必,与其称为博物学家,不如称为博物学爱好者更为贴切。

世上每一个儿童都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我以为这种好奇心便是博物学的起源或基础。在当今工业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这种好奇心往往被繁重的课业和标准答案所扼杀,而我呢,侥幸把这份好奇心保留到了今天。青少年时代,从《诗经》《红楼梦》到鲁迅家的百草园,文学世界里丰富的植物吸引着我;一度随同驴友爬过几年山,跋山涉水中一路遇到的鸟歌蝶舞也使我着迷;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使我明白了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要养活她的儿女也十分艰难,大自然的种种奥秘人类还知之甚少。然而早期记录手段的匮乏和查阅文献之不易,使得这种好奇心处于潜伏状态,未能发芽,到了数码相机和互联网普及的信息时代,我的自然观察和记录才终于具备了现实可能性。这种有意识的自然观察和记录始于2006年。

我的自然观察和记录是十分“在地化”的。了解植物,我不追求天南海北的草木都认识,还是以观察和记录浙江植物为主;观鸟,我也不追求认识500种还是1000种鸟儿,至今不曾为观鸟而专程去远方,基本上还是观察和记录本地鸟儿;昆虫、两栖类和爬行动物也是我感兴趣的,但同样以本地物种为主。当然,有时去外地,我也会留意观察,不放过难得的机会。比如2013年出差去美国,我利用早餐前后的零星时段和等待车辆加油之类的点滴间歇,在住地附近和旅途中拍摄记录了43种野生鸟类,其中36种中国不产。不仅是动植物,其实我对天文、气象和地质、地理也有浓厚兴趣,只是一来精力不足,二来身边没有高人指点,所以这方面的观察和记录没有发展起来。

药百合

从2006年到今天,十二年来,我累计记录了有名有姓的植物4100种以上,野生鸟类近300种,蝴蝶309种,蛙类及有尾目约50种,蛇目和蜥蜴目近50种,还有蜻蜓、蛾类、甲虫等好几百种昆虫。不仅仅是拍摄记录,也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它们叫什么,更多的精力用于查证它们的名称、形态特征、行为习性、分布区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这些考察成果经整理后陆续发在我的新浪博客上,作为文档留存,兼供同好分享。这个博客,我从2008年开始(那时“博客热”已开始退潮),十年来每天都写,至今仍然天天更新,以后还会继续坚持下去。此外,这些资料有时也供专业部门使用,例如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写的《清凉峰植物》一书,我是第一供图作者。《天目山植物志》等专业著作也采用了我的植物照片。以后我还会考虑将观察和记录的某些资料进一步整理和出版。

我主张“在地化”,立足本地,兼顾其他,而不主张搜奇猎怪,首先是受条件所限。本地物种方便观察,有更多机会做细致记录。比如看植物,你可以春夏秋冬追踪观察,记录它的四季状态。观察鸟儿,你也可以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场景下做类似记录。例如2017年11月,我在一棵油杉树下见到一群黄腹山雀正在收集油杉种子,把种子藏到石头缝里或树皮缝隙里。尽管我曾经见过这种鸟儿无数次,十分熟悉,但这次的偶遇使我了解到它储藏冬粮的习性,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这种反复观察和记录的机会,对外地物种来说几乎不太可能,因为你通常只能在某个时间点看到与其相关的瞬间片断,很难进行全过程或反复多样的细致观察。而且,频繁旅行者终究为数不多,对大多数人来说,旅行是偶尔才有的机会,柴米油盐的本地生活才是常态,所以从观察和记录本地物种着手是最为可行的。

黄腹山雀储存冬粮

我主张“在地化”另一个理由主要是出于情感方面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当然爱中国。每个人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一定有着深厚的眷恋之情,无论走到哪儿,都不会忘记故乡情。这种对祖国、对故乡的爱,不是空洞的,这种情感会体现在很细微的地方。如果你说爱故乡,却对童年时家门口给你遮风挡雨的那棵树都叫不上来,我很难相信你的这种爱是真实可信的。同样,非洲大草原上一头大象被非法猎杀,我闻讯会难过;但我见到公路上遭车辆碾压而血肉模糊的一条竹叶青,我更感到切肤之痛,因为这是在我的祖国,不在异域,这条蛇是我家园的一分子,如同我的家人。

遭车轮碾压的竹叶青

如今我主张博物学“在地化”还有第三个方面的考虑,那就是行动的需要。博物学不是为博物而博物,而理应为促进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这十几年来,我看到太多的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看到吃野味和玩宠物之风盛行导致非法盗猎猖獗、官员大笔一挥让自然保护区变成滑雪场、一个又一个物种加速奔向由常见到濒危再到灭绝的不归之路,看到官员的任性、公众的麻木……地球经得起折腾,可人类是在自掘坟墓。我尝试把博物学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在公益讲解中向公众解说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的氧气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做出看不见的贡献;我带孩子们进行夜间观察,解说蛙蛙们对森林保护和农田保护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和安全农产品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孩子和家长当场就说,以前不知道这些,原来蛙蛙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以后再也不买、不吃野生蛙类了。“唯有了解,才会关注;唯有关注,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珍尼·古道尔用一生之经验总结的这句话,千真万确。博物只是为了了解自然,引导公众认识身边的自然,进而关注自然,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地化”的博物学作为行动的起点,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曾经有同事去澳大利亚旅游,回来后我问她看到些什么,她很认真地说:“没什么啊,无非赶路、拍照,都差不多。”呵呵,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去了那么远的地方,怎么可能都差不多?我每次哪怕去一条无名山沟,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快乐,这就是博物的魅力。大千世界,奥秘无穷;生命之美,精妙无限。人类所知不过沧海一粟,个人学识更是微不足道。在博物中可探索自然之奥秘,体察生命之美好;博物带给我快乐,使我充实,使我提高。我愿意把这种快乐分享给更多的同道。让我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共同领略和守护这份美好。

2018.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