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影视记录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音声录制

对音声(如谈话或唱歌、乐器表演、动物或器物发出的声音、仪式或活动中必要声音等)的记录和利用不仅对所要拍摄和编辑的作品至关重要,也对从不同角度研究该民俗传统有重要意义。因此,除了要特别注意下面有关音声录制的技术和技巧外,作为拍摄者或采访者,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录制音声的习惯,培养对各种音声的职业性敏感:不要轻易打断被拍摄者的讲述,不要在对方说话时发出各种动作和声音影响或干扰对方。切忌在对方说话时,过分地和重复地发出同意、惊讶、感叹等音声。可以通过点头和适当的面部表情等鼓励讲述者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当然,“学会提问”或“如何问”是民俗学者在田野作业时必须思考和准备的问题,参见第8.3章)。

无论是民俗学记录或纪录片,都需要在拍摄现场保证能采集到优质的音频。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制作者常常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画面的经营,而同样重要的音频的前期采集质量常常被忽略。录制音频时,声音的品质基本上是由话筒的类型、话筒的质量、与声源的距离、噪声处理等方面决定的。不同的话筒有不同的声音捕捉模式和不同的指向性(见第1.2章)。

一般来说,摄像机内置的机头麦最为方便,不需要额外的空间和附件。但也有明显的缺陷:机头麦普遍效果一般,不能胜任复杂音场的录制工作,不能更换,不能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方向。因此,视频拍摄常常需要配备外置话筒,在户外情况下还需配备话筒附件,如话筒放大器、数字录音机、防风毛衣、猪笼、挑杆,以取得最佳的录音效果。在访谈录制或拍摄对象不断移动,或者环境声音复杂的情况下,也常常使用领夹麦,无线麦克风等附件。而在不需要摄像的录音任务中,常常使用单独的数码录音机来录音。

无论是何种录音设备,在现场录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录音前需要完整检查设备的可用状态并进行试录,测试录音质量。录音过程中,除了观察摄像机显示窗口内的声音电平外,还需全程戴上耳机监听声音。声音会经常受供电、设备、转接头、线材、环境的影响而出现问题,全程监听有利于解决不可预知的声音问题。

(2)录音时尽量靠近采访对象。由于声音随距离衰减很快,在环境杂音较大的时候,距离稍远就很难获得有表现力的声音。原则上,录音的距离越近越好。因此,使用长臂的吊杆来配合画面就成为常见的现象:无论是近景还是大全景,话筒始终保持在不入画的最近距离,并随着声源位置不断变换角度。如有不同的采访对象,且他们之间的距离相距在两米以上,要考虑增加话筒。在近距离的访谈录音中,容易因距离太近且正对口部而造成气流直接冲向拾音头的“喷麦”现象,因此需要注意麦的位置。

(3)对录音的环境需要高度重视。比如空旷的室内空间容易产生难以消除的回声,用拍手声可以测试房间是否有回音。回声过大则需要更换房间,或者布置吸音材料(如衣服,地毯,布沙发等)。再如室内录音,常常会伴随平常注意不到的环境噪音,如日光灯的电流声、摄影灯的电流声、手机信号杂音、走廊内的脚步声、窗帘被风吹动的声音等。而在外景拍摄时,环境噪音也更为复杂。因此需要保持对现场的各种声音的敏感,并会使用快捷的办法和就近的材料解决问题。

(4)拍摄访谈时,声音成为关键的信息传达元素,因此录音质量直接决定了素材能否使用。使用领夹麦时需要特别注意拾音器和衣服是否有摩擦。人造纤维衣服极易产生摩擦噪声,如有条件,可要求被访谈人穿着棉质衣服。访谈开始前或者结束后,可以录制一点时间(20秒左右)的环境底噪,在音频后期处理时可以这段底噪作为样本降噪。

(5)注意声音的空间感。如针对同一对象的大远景和特写镜头,分别对应的声音应有所区别。

(6)同期声录制需注意自然音响的运用。在拍摄现场,除了人声如对白之外,也需要注意现场的音响的潜力和录制。声音既可以表达情感,也能传递信息,还可以拓展画面空间,甚至作为核心的表意元素使用。

总而言之,现场音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它经常被忽略,如果做不好,会对后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掌握录制好声音的技巧,包括:1)提前规划好录音设备,布置好录音的机位;2)录好对话;拍摄民俗影视纪录片,常常只有一次的拍摄机会,无法再拍一次,在拍摄当天就录制到干净的声音是最好的;3)合理放置麦克风(采访时,建议用夹领式麦克风;纪录片应避免话筒入画),或多准备几只麦克风;4)控制噪音;5)控制或利用声音透视(如列车从远处驰来,摄像机变焦拍摄时话筒也要变焦,特写时画面要求更大的声音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