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流量—存量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分析中的收入流量和财富存量
以上,无论是封闭条件下还是开放条件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都只涉及收入流量。假定不考虑经济中的财富存量及其可能转化的部分,单就一定时期内(比如说一年)国民收入的流量分析而言,以上的分析是可以说明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财富存量可以转化为收入流量,这一转化必然对经济运行发生影响。
财富存量向收入流量的转化,意味着有追加的收入投入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资金市场。具体说来,从价值形态上看,有可能转化为收入流量的主要是下列这些财富存量:
1.个人积存的现金和前期结转的储蓄存款。这些现金并非来自当年的个人收入,而是以往历年积存下来的。这些储蓄存款也并不是当年个人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支出和扣除个人手头持有的现金之后余下的部分,而是前一时期的储蓄存款结转下来的。从纯理论的角度来看,在以往的年份,如果个人手头保留了现金或个人有了储蓄存款,那表明在同一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社会净产值(即国民收入)中有相应价值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未被最终使用掉,因此个人收入中这一转化为财富存量的部分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不会不一致。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价值形态上的财富存量(个人积存的现金和储蓄存款)虽然存在,实物形态上的财富存量(经济中未被最终使用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却可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其价值已经小于价值形态上的财富存量了。于是就形成了“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价值”。一旦这种“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价值”被投入市场,必然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使得当年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平衡关系与实物平衡关系不一致。
2.企业积存的现金和前期结转的储蓄存款。其性质与个人积存的现金和前期结转的储蓄存款一样,都并非来自当年的企业收入。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于价值形态上的这种财富存量可能与实物形态上的财富存量价值不一致,于是也会形成“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价值”。一旦它被投入市场,同样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使得当年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平衡关系与实物平衡关系不一致。
3.银行自有资金中的存量部分。这包括以往历年自财政部门流入国有银行的资金、各个银行的自有资金以及它们历年的利润所转化的资金之和。银行自有资金也是可以投入资金市场的。从理论上说,在以往的年份,如果银行保留了这些自有资金,那么在同一时期内,经济中会存在着未被最终使用的相应价值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相应价值的实物形态上的财富存量不一定存在,或不一定足额存在。这也是“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价值”形成的一个原因。
4.国家的外汇储备。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国家的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往往被合在一起,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国家的黄金储备,既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同时它本身就是实物。就国家的黄金储备而言,价值形态的财富存量和实物形态的财富存量是一致的。国家的外汇储备与此不同。虽然它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而转化为实物形态的财富存量,但在未转化时,它毕竟只是价值形态上的财富存量。它是以往历年积存的外汇余额,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作为收入流量而投入市场,并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以上从价值形态上列举了这样四种形式的财富存量。如上所述,前三种形式的财富存量都可能表现为“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价值”,只要其中有一部分投入市场,都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这是因为,当它们直接转化为消费支出时,消费品市场上并不存在相应价值的消费品。当它们直接转化为投资时,生产资料市场上并不存在相应价值的生产资料。而当它们投入资金市场时,最终仍会转化为投资或消费,也会形成对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压力。可以用来减轻“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价值”对市场的压力的,是国家的外汇储备这一财富存量。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外汇储备的一部分将转化为进口的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进入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从而抵消或部分抵消“超实物平衡的财富存量”对市场的冲击。
图2-4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收入流量和财富存量。
图2-4有以下几个新增加的项目:
图2-4
1.图2-4的左上方增加了“超实物平衡的个人财富存量转化的收入”一项,右上方增加了“超实物平衡的企业财富存量转化的收入”一项。这两项收入用于购买消费品或生产资料,于是分别进入了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这样,两个市场上的需求量都增加了。
2.图2-4的下方正中,增加了“银行自有资金存量部分转化的信贷资金”一项。这部分信贷资金进入资金市场。如果它被用于投资,那么将通过企业和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进入生产资料市场,于是生产资料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就相应增加。
3.图2-4的上方正中,增加了“国家外汇储备中用于进口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部分”一项。可以利用这部分外汇从国外商品市场购买消费品生产资料,输入国内,以增加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上的供给量。
由此可见,如果国家外汇储备中可以用于进口商品的部分不足以弥补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上增大了的需求量,那么这两个市场上都会出现供不应求,从而物价上涨的现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综合分析
现在,让我们把以上所分析的几种情况综合到一起,进行比较全面的说明。
经济运行的主体共有四个:企业、个人、政府、科学研究单位。
国内市场共有五个: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其中,劳动力市场又分解为①、②、③、④。
国外市场共有两个:国外商品市场、国外资金市场。
于是有图2-5。这是收入流量与财富存量分析相结合的开放条件下五个市场的经济运行情况的说明。
根据图2-5,可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若干重要变量的变动有所了解。
(一)投资和储蓄
投资分为三部分:一是政府的投资;二是企业的投资;三是个人的投资。政府投资的来源是税金,企业投资的来源是利润的一部分,个人投资的来源是个人纳税后收入的一部分。
图2-5
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的投资,还有可能来自资金市场,而资金市场的资金则来自储蓄(包括个人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和资金流入流出的余额,此外,它们也可能来自银行自有资金所转化的部分。
投资被企业、个人、科学研究单位等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资料市场),购买技术(进入技术市场),支付工资(通过劳动力市场),然后再同消费品市场发生联系。
(二)个人收入和个人消费
个人收入共有以下这些来源:(1)工资;(2)租金、奖金、股息;(3)来自政府的福利性收入;(4)来自净侨汇收入;(5)个人生产经营收入;(6)个人转让技术的收入;(7)利息。
由这些部分构成的个人收入之和,扣除个人纳税、个人储蓄、个人投资(包括个人直接生产经营时支付的工资)之后所余下的部分,作为个人消费,进入消费品市场。
此外,个人财富存量是可以转化为个人收入的。它将同上述个人收入之和一起被支配,或者进入生产资料市场,或者进入消费品市场。如果这种转化为个人收入的个人财富存量是超实物平衡的,那么如上所述,就需要用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来进口商品,以弥补国内供给的不足。
(三)企业的收入和支出
企业收入共有以下这些来源:(1)通过出售商品与劳务得到的收入;(2)通过转让技术得到的收入;(3)通过各种来源的投资得到的收入。
由这些部分的收入构成的企业收入之和,有以下这些去向:(1)为进行生产经营而购买生产资料和技术;(2)通过劳动力市场支付工资;(3)支付租金、奖金、股息;(4)纳税;(5)利润中的一部分转化为投资和企业储蓄;(6)利润中的一部分转化为企业的公共消费。
此外,企业财富存量也是可以转化为企业收入的。它将同上述企业收入之和一起被支配,或者进入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或者进入消费品市场。如果这种转化为企业收入的企业财富存量是超实物平衡的,那么如上所述,也需要用国家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来进口商品,以弥补国内供给的不足。
(四)政府收入与支出
图2-5说明税金是政府收入的来源(图上省略了企业付给政府的租金与其他费用),这是由给定的经济体制前提而得出的(参看图1-8)。
政府支出包括:(1)政府用于投资的支出;(2)政府用于公共消费的支出;(3)政府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和福利性支出;(4)政府的储蓄(进入资金市场)。
应当指出,如果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政府的储蓄是正值。如果政府收入小于政府支出,政府的储蓄是负值。负值的政府储蓄将依靠资金市场来弥补(图2-5上的政府储蓄的箭头将倒过来),具体反映为政府发行各种政府债券。
(五)信贷收入和支出
信贷收入和支出在图2-5中是通过资金市场的流入流出反映的。
假定不考虑国外资金的流入与资金流向国外,也不考虑银行自有资金存量部分转化的信贷资金,那么资金市场的流入项目有:(1)个人储蓄;(2)企业储蓄;(3)政府储蓄。如上所述,政府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从资金市场流出的有:(1)作为投资而进入企业;(2)作为投资而进入个人直接生产经营。
如果信贷收入大于信贷支出,将有正值的信贷余额(信贷存差)。如果信贷收入小于信贷支出,将有负值的信贷余额(信贷借差)。
(六)外汇收入和支出
外汇收入来自以下这些项目:(1)出口收入;(2)资金流入;(3)净侨汇收入;(4)入境者净支出。
外汇支出由下述项目构成:(1)进口支出;(2)资金流出。如果净侨汇收入或入境者净支出为负值,那么它们就属于外汇支出而不属于外汇收入。
图中未包括劳动力进出口的收支。如果在图中增加“劳动力市场⑤”,反映劳动力输入输出所反映的收支关系,那就可以反映这方面的货币流向。
外汇收支的顺差或逆差,都将在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中得到反映。
(七)社会总需求
从图2-5可以了解到,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总需求表现为对国内外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之和。从价值形态上说,社会总需求由下列项目构成:
1.投资(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2.消费(对消费品的需求);
3.出口(指来自国外的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4.资金流入(它们将转化为对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
这样,社会总需求的组成是:
社会总需求=投资+消费+出口+资金流入……(1)
如果把来自政府的投资和来自信贷资金转化的投资从“投资”一栏中分离出来,把来自政府的消费支出从“消费”一栏中分离出来,那么有下述公式:
社会总需求=投资+消费+财政支出+信贷支出+出口+资金流入……(2)
注意:公式(1)右端的投资(或消费)必定大于公式(2)右端的投资(或消费),因为财政支出和信贷支出在公式(2)中被单列出来了。
(八)社会总供给
从图2-5可以了解到,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总供给表现为来自国内外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之和。从价值形态上说,社会总供给由下列项目构成:
1.劳动收入,反映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供给;
2.剩余(包括利润、利息、租金、股息等),反映劳动力以外的生产要素的供给;
3.进口(指来自国外市场的供给);
4.资金流出(流出的资金由国内的供给,即劳动收入或剩余转化而成)。
这样,社会总供给的组成是:
社会总供给=劳动收入+剩余+进口+资金流出……(3)
由于政府的收入(财政收入)是由税金构成的,而税金或者来自剩余,或者来自劳动收入,由于信贷收入来自各种不同的储蓄,它们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劳动收入或剩余,因此,可以把财政收入和信贷收入从劳动收入和剩余中分离出来,于是有下述公式:
社会总供给=劳动收入+剩余+财政收入+信贷收入+进口+资金流出……(4)
注意:公式(3)右端的劳动收入(或剩余)必定大于公式(4)右端的劳动收入(或剩余),因为财政收入和信贷收入在公式(4)中被单列出来了。
(九)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根据公式(2)和公式(4),要使得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应当使得:
投资+消费+财政支出+信贷支出+出口+资金流入=劳动收入+剩余+财政收入+信贷收入+进口+资金流出……(5)
移项、合并后,有下述公式:
投资+消费+(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出口-进口)=劳动收入+剩余+(信贷收入-信贷支出)+(资金流出-资金流入)……(6)
假定在考虑财政收支、信贷收支、进出口、资金流入流出之前,从收入流量的角度来看,投资与消费支出之和同劳动收入与剩余之和是相等的,那么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能否保持平衡,就看财政收支、信贷收支、进出口、资金流入流出的引入是否使公式(6)的左右两端相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负值的财政收入与正值的信贷收入相抵消,或正值的财政收入与负值的信贷收入相抵消;正值的贸易差额(贸易顺差)与资金净流出相抵消,或负值的贸易差额(贸易逆差)与资金净流入相抵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与否,将根据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状况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