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管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部分    近期国民经济管理

第五章 投资需求管理

第一节 投资需求膨胀与对策

一、判断投资需求形势的依据

前面已经指出,近期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在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中,对投资需求的调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本章单就与投资需求管理有关的问题进行论述。

首先需要对投资需求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投资需求状况分为基本正常、有较大不足和膨胀三类。

投资需求基本正常的标志主要是:生产资料供给与投资需求基本适应;无论在非限制性市场还是限制性市场上,生产资料价格都基本平稳。

投资需求有较大不足的标志主要是:市场上生产资料滞销、积压。在非限制性市场上,生产资料价格下降;限制性市场上的生产资料价格也有下降的趋势。

投资需求膨胀的标志主要是:市场上生产资料供不应求。在非限制性市场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限制性市场上的生产资料价格也有上涨的趋势。

以上是就商品市场上的形势而言的。除商品市场而外,投资需求形势在资金市场上也有较明显的反映。在消费需求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如果投资需求基本正常,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也会基本正常;同样道理,如果投资需求膨胀,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对资金的需求过大,从而资金市场上将出现较大的供不应求的缺口。

因此,为了进行投资需求管理,在判断投资需求形势时应以商品市场上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以及与此有联系的资金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状况作为依据。

在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两个问题:一是生产资料供求结构与投资需求形势之间的关系;二是商品市场上的平衡与资金市场上的平衡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

(一)生产资料供求结构与投资需求形势之间的关系

从总量来看,一定时期内的投资需求可能基本正常,但从结构来看,也许有些生产资料的供给过多,从而形成滞销,而另一些生产资料的供给过少,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在投资需求管理中,无疑需要注意生产资料供求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然而,生产资料供求结构的调整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有关,所以在近期国民经济管理中,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主要应当从总量方面来进行管理,而与产业结构调整有关的生产资料供求结构的调整问题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才予以考虑。

(二)商品市场平衡与资金市场平衡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资料供求关系同资金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投资资金的供求关系应当大体上是一致的,但这并不排除两个市场上出现不一致的可能。

例如,一方面,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大于生产资料的供给,从而形成了生产资料的供给不足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在生产资料供给不足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下,一些提供生产资料的企业处境较好,不像处境不佳时那样迫切需要较多的流动资金,从而对资金市场上的投资资金需求并不出现较大的增长,于是资金市场上投资资金的供求很可能基本上是适应的。这就是两个市场上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

又如,一方面,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小于生产资料的供给,从而形成了生产资料的供给过多和生产资料的滞销、积压;另一方面,在生产资料供给过多和生产资料滞销、积压的影响下,一些提供生产资料的企业陷入了困境,它们为了摆脱困境,要求增加投资,改造技术,于是增加了对资金市场上投资资金的需求,结果使得资金市场上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大于投资资金的供给。这又是两个市场上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

在投资需求管理中,考虑到近期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是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而价格水平的变动和失业率的增减通常是经济稳定中的基本问题,所以在两个市场出现不一致时,应当首先根据商品市场的情况制定对策,然后根据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考虑资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市场的情况是基本的。对资金市场的调节,在近期国民经济管理中应当从商品市场的情况出发。

二、投资需求膨胀的原因

根据上一章有关近期国民经济管理指导思想的论述可知,在现阶段的我国经济中,“需求略大于供给”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近期国民经济管理中应当着重研究投资需求膨胀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换而来的。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问题及其影响不可低估。

通过对投资需求膨胀原因的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影响。

(一)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无论是中央的决策部门还是地方的决策部门都易于产生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似乎投资越多,经济发展就越快。这种对速度问题的片面理解,不仅容易轻视投资的经济效益,而且容易不顾实际情况(如地质地理条件、设备与原材料燃料供应、市场容量、运输条件等),盲目增加建设项目,造成重复建设,致使一些地区放弃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去搞什么“独立与完整的体系”,走本地区“自给自足”的道路。

(二)投资主体方面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投资主体应当是自身承担投资风险的。投资主体自身承担投资风险,将迫使投资主体十分注意盈利率,这就会形成对投资需求的内在约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三类投资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一切个人投资者都自身承担投资风险;至于企业,则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承担投资的企业,它们不会从事无效益的投资,甚至低效益的投资;另一种则是不承担投资风险的企业,它们的存在是同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有关,对它们还缺少投资的约束。

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其投资行为也是复杂的。中央政府要考虑的首先是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果投资没有盈利或较少盈利,中央政府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考虑,仍是可能从事的。当然,中央政府也同样会把宏观经济方面的考虑同投资的具体项目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地方政府则主要考虑本地区的总体利益,也就是说,地方政府从本地区的总体利益出发,有可能从事低盈利率甚至不盈利的投资,但仍有可能把本地区的总体利益同投资的具体项目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考虑。

接着,让我们把产品分为四种类型,即短缺而赢利的产品,短缺而不赢利的产品,不短缺而赢利的产品,不短缺、不赢利的产品。

短缺而赢利的产品以及不短缺、不赢利的产品,都属于正常现象。

为什么会有短缺而不赢利的产品呢?这与价格水平和价格比例不当有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仍然可能有少数产品价格是受限制的。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出现短缺而不赢利的产品。

为什么会有不短缺而赢利的产品呢?这主要同市场竞争中一些占优势地位的微观经济单位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有关(例如产品质量高、花色新、售后服务好、商标驰名等)。

请看表5-1。

表5-1

说明:表中“〇”表示该投资主体愿意从事该种产品的生产投资;“×”表示该投资主体不愿意从事该种产品的生产投资;“?”表示该投资主体是否愿意从事该种产品的生产投资是不确定的。

从表5-1可以看出,投资需求膨胀之所以发生,从投资主体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由于:

1.中央政府从事短缺而不赢利的产品的生产投资。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必要的,但却会因投资的缺乏效益而导致投资需求膨胀。

2.地方政府和不承担投资风险的企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从事不短缺、不赢利的产品的生产投资(比如说,其目的可能在于维持一部分人的就业),这也是投资需求膨胀的原因之一。

3.自身承担投资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会投资生产不短缺而赢利的产品。尽管对这些投资主体来说,投资是有效益的,但由于该类产品在总量上并不短缺,所以仍会引起社会的投资需求膨胀。

(三)投资管理工作方面的原因

在投资需求膨胀原因的分析中,投资管理工作因素往往同经济体制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不易分开。例如,审批权限的过于分散会使得投资规模难以控制。如果地方行政领导部门可以随意批准基建投资项目,就会造成投资需求膨胀。可见,这既是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也是投资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

把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排除在外,单纯对投资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可以认为,由于以下这些原因而引起的投资需求膨胀,主要是由投资管理工作有缺点或效率低下所引起的:

1.缺少完善的投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

2.银行对来自企业的贷款申请,缺少对企业财务的严格审查;

3.银行对于企业归还贷款缺乏必要的监督,或在信贷资金的管理上存在漏洞。

(四)建设成本方面的原因

在经济增长和投资增加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资料供求结构方面的不协调,将会出现某些资源的紧缺,造成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包括土地费用、建筑材料费用、运输费用、工资支出的不断上涨。这样,已经投资建设但尚未形成生产能力的项目需要增加投资,这是引起投资需求膨胀的一个原因。

不仅如此,建设成本的上涨还同投资规模的扩大直接有关。投资规模越大,生产资料的供给越不能满足需求,建设成本的增长幅度也就越大,于是投资需求将进一步膨胀。

(五)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

此外,在有关投资需求膨胀原因的分析中,还应当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考察。比如说,由于历史原因而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协调、国民收入水平低和人均收入水平低、技术水平低和工人文化水平低所造成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低,以及融通资金并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不完善等等,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生产资料的供求和资金的供求,进而促使投资需求增大。

(六)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会出现资源供给日益紧张的状况,另一方面会出现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这两种情形都对投资需求的增加有刺激作用。这是因为,资源供给的日益紧张要求增加投资,以缓和资源供给紧张的趋势,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对各种产品与劳务的需求的增加也要求增加投资,增加产品与劳务的供给,以减轻市场的压力。这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投资便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请看图5-1。它把上述有关投资需求膨胀的各个因素综合到一起了。

图5-1

三、投资的合理规模

在投资需求管理中,需要掌握投资规模的合理界限。

究竟什么样的界限是合理呢?从总的方面看,投资资金的筹集与国民经济中可能提供的投资资金数量之间关系的分析,以及投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与社会提供的可以用于投资的生产资料之间关系的分析,是基本的。

具体地说,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究竟以占国民收入多大的比重为合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合理的投资率不可能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发展目标不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同,所以合理的投资率也可能不同。不仅如此,每一时期的合理投资率的确定还同前一时期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状况有关。如果前一时期已经出现投资偏多、消费较少的状况,那么这一时期的国民收入分配应尽可能地增加消费,减少投资。

在实际分配国民收入的工作中,一般可以先确定投资和消费的最低需要。投资的最低需要是由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所需平均装备的金额决定的,消费的最低需要由保证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适度提高所需的金额决定。如果在保证投资和消费的最低需要之后,国民收入还有一个余额,这个余额将根据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和实物构成状况再分配为投资和消费。这样所制定的投资率比较符合实际,因此可以被称为合理的。

四、投资规模的控制方式

如果投资需求膨胀主要是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不端正而引起的,那就应从端正指导思想着手;如果是由投资主体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或者是由投资管理工作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就需要分析一下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影响,从改革经济体制入手来消除投资需求膨胀的原因;如果是与建设成本的增大有关,那就需要对建设成本逐项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作为投资规模的基本控制方式应当是充分利用需求约束和资源约束条件,使从事投资的微观经济单位自行对投资规模进行调整。这是一种间接控制的方式。

间接控制方式的实行以微观经济单位承担投资风险为前提。政府主要依靠各种经济调节手段来调节市场,调节企业和个人投资环境,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方向。

由于政府是投资主体之一,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行为同企业、个人作为投资主体的行为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引导投资,需要对政府、企业、个人的投资方向有一定的分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是承担投资风险的,从而必须考虑每一项投资的个别边际收益的大小,而投资的个别边际收益同它的社会边际收益不可能一致。所以某些社会边际收益大的公共项目的投资,由于所要求的投资资金数额很大,一定时期内投资缺乏个别边际收益,投资回收期又很长,由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来从事是恰当的。此外,像基础性科学研究、文教卫生事业这样没有净收益或收益前景无法确定的投资,应由政府来从事。对政府投资规模的控制,不可能采取类似于控制企业与个人投资的那种间接控制方式,因为盈利率在政府投资行为中的作用远不如在企业与个人投资中那样重要。对于政府投资行为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非经济的手段,或者要用预算来限制。

五、一般情况下,对投资需求膨胀的调节

这里所说的一般情况,是指投资需求膨胀虽然存在,但并没有严重到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如用行政手段强行停建缓建一批由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或中央银行采取大幅度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措施,或中央银行实行严格的信贷配额制度等等)时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利率、信贷规模控制、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进行调节。

(一)税收调节

政府可以通过税种的增加和税率的变化,对企业投资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实行调节,即主要从总量上使企业感到税负的加重而不愿意在无赢利把握的条件下扩大投资,以减轻社会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从结构上考察,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调整投资方向,使得某些方面的投资受到抑制,而另一些方面的投资则不受影响,甚至还受到鼓励。投资结构的调整有助于调整生产资料的供求结构(尽管这往往不是近期国民经济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投资结构的调整仍有可能在近期内缓解生产资料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有助于减轻社会投资需求膨胀的压力。

税收的特征在于它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对税收调节手段的运用应当是有条件的,这就是:税收只是解决投资需求膨胀问题的调节手段之一,不能认为仅仅依靠增税就可以消除投资需求膨胀了。特别是,加重税收的副作用比较明显,如果因税收的加重而严重挫伤了企业与个人的投资积极性,对国民经济是不利的。

此外,正如前面所指出,除企业与个人而外,政府也是投资主体。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很可能也负有促成投资需求膨胀的责任。税收调节对于政府的投资行为一般不起作用,或只对地方政府的某些投资行为起着一定作用,所以不能指望用税收调节对政府的投资偏多进行抑制。

(二)利率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率调节作为金融调节的一种手段,对于抑制企业与个人的投资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说来,为了抑制投资需求的膨胀,中央银行应当调高利率水平,调整信贷数量,缩小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差距。在完善的市场机制条件下,利率水平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就是市场均衡利率,或称为资金的市场价格。如果利率水平低于资金的市场价格,不仅会不适当地增加对资金的需求,从而扩大资金供求之间的差距,而且不利于企业有效地利用资金,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投资需求膨胀也可能是由长期内利率水平低于资金的市场价格所引起的,所以要抑制投资需求膨胀,提高利率水平是可以选择的手段。

从利率结构的角度来看,为了抑制投资需求膨胀,虽然有必要提高利率水平,但仍可以运用差别利率政策。可以针对供给不足的情况,对需要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某些生产资料的生产者实行较优惠的利率。对于生产当前急需的生产资料的企业,为了增加其流动资金,或为了减轻其贷款成本负担,也可以实行较优惠的利率。

(三)信贷规模控制

为了抑制投资需求膨胀,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可以采取信贷规模控制作为调节手段。

控制信贷规模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控制,二是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制订信贷规模的计划,层层分解,对各个地区或部门实行信贷配额制,信贷资金的运用取决于信贷配额的执行。但在一个幅员广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中,这种控制方式很难适应各方面的变化。而且即使做到了这一点,也难以调动整个银行系统的积极性。只有在紧急情况下,在非实行直接控制不足以抑制投资需求膨胀时,才能把直接控制作为金融调节的手段,否则对经济的副作用过大,不利于经济的正常运行。

对信贷规模的间接控制,主要指中央银行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在一般情况下,要抑制投资需求膨胀,直接控制方式与间接控制方式相比,间接控制较为适宜。

但应当指出,调整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与调整利率相比,调整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是一种较猛烈的金融调节手段,因为它对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发生作用,对信贷行为的影响范围和引发的经济震动都比较大。

在运用间接控制的方式控制信贷规模时,还应当注意:为了达到抑制投资需求膨胀的目的,不能以对现金量的控制来替代对信贷规模的控制。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交易中有多少货币采取现金形态,有多少采取支票、汇票的形态,取决于商品种类和交易双方的情况。货币量中的现金量与信贷量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能只控制现金量,也不能根据现金量来控制信贷规模。正确的做法应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状况来控制信贷规模。在投资需求膨胀时,控制信贷规模比单纯控制现金量有效得多。

假定客观上已经发生了投资需求膨胀,紧缩信贷规模是可行的办法之一,但信贷规模究竟控制到何种程度,还应当同财政收支状况联系起来考察。这就是说,需要根据一般情况下财政收支差额与信贷收支差额的互补性以及经济调节中的松紧配合原则来确定信贷规模的紧缩程度。如果财政已经采取相当紧缩的措施,信贷规模就不宜过于紧缩,否则会对经济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后遗症。

此外,要知道,尽管作为间接控制信贷规模手段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有用的,但银行的信贷能力取决于初始存款和法定准备金率这样两个因素,而并非仅仅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初始存款越小,则银行的信贷能力也就越小。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是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的,而初始存款的多少则由国民经济状况和居民的储蓄意愿决定,后者又受到利率水平的制约。因此,在初始存款的数额并不很大时,调整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就不明显;只有在初始存款的数额很大时,运用法定准备金率这一手段才有较大的效果。这表明,究竟在什么场合采取调整法定准备金率的手段,还需要结合初始存款这一因素来考虑。

(四)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国内证券市场上买进卖出政府债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业务。公开市场业务不仅是政府金融调节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大大发挥了政府债券在经济中的作用。

从操作上看,公开市场业务的关键在于中央银行掌握买进卖出政府债券的合适时机,以及买进卖出的数额。比如说,在投资需求膨胀时,中央银行可以向证券市场投放一定数量的政府债券,使货币回笼,使银根由松转紧;在银根偏紧时,中央银行可以投入货币,从证券市场购进政府债券,使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多,以便使银根由紧转松。由于买进卖出政府债券的时机与数额由中央银行掌握,因此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一种较灵活并且比较缓和的金融调节手段。

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应有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市场上有较多的政府债券品种与数额。如果市场上的政府债券不多,品种也较少,那么公开市场业务就不易开展,而且即使开展了这一业务,它也不易成为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所以就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应当增加政府债券发行的数额和品种,并研究一级市场上政府债券销售不畅的原因何在,以及如何才能增加政府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