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高小平

王锋教授的一部书稿《走向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喜可贺!他嘱我为本书写序,实不敢当。而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获得的享受,以及书中字里行间透出的年轻人的“行政学精神”令人备受鼓舞,让我不仅无法推辞,而且有了不吐不快之欲,所以还是按要求写了如下简短的文字。

这本书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政府形态基础上构成的行政精神,描述和勾勒了服务型政府行政精神的由来行程,阐述和揭示了当前和未来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精神,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的行政精神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书中处处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感和哲学反思精神,体现了与王锋的导师、我的大学同学张康之的学术思想的一脉相承。这种“行政学精神”不但丰富了行政学的理论,而且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公仆之魂——试论创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机关精神》,发表在1998年第9期的《中国行政管理》杂志上,就是希望学术界关注行政精神的重塑性研究。将近20年过去了,原来以为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通过《走向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精神》这本书,我发现,其实这些年来,学者们以多种范式、从多个角度,在研究行政精神,在挖掘中国的行政精神,在破解行政精神建设中的难题,特别是在搭建古往今来中国行政精神的传承与开拓、各国之间行政精神的相互借鉴与批判的桥梁等方面,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绩。这本书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回溯。

与此同时,从一路走来的行政精神研究中,我们还可以读出行政学的开创性发展趋势。行政学(行政管理学)是关于政府管理的学问,是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撑的基础性学科。一个优秀的行政学者,首先必须了解它的服务对象,然后建立适应服务对象需求、符合学科内在规律的研究目标。我国每年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总数已经位列世界第二,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不高。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大量存在着成果与应用之间“两张皮”的问题。行政学研究成果需要转化,行政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行政学所吸收,使之能为政府决策服务,这将有助于行政学的发展,有助于各相关学科的融合。但是,对这种转化,行政学关注和研究得不够。学术研究的成果要转化为智库产品,需做六件事:第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从所有科技成果中找出关于社会乱象和治理缺失的问题之间的对应关系,提炼出公共管理的“话题”(topic)。第二是以政策议题为导向,将涉及公共管理“话题”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性成果,将应用性成果转化为政府现实关注的治理“难题”(trouble)。第三是以政府职能为导向,将科学研究成果概化,标识出政府有权力、有能力解决的“论题”(themes)。第四是以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为导向,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将公共性论题转化为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创新性“命题”(thesis)。第五是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导向,将创新性命题转化为行政管理话语体系的文本型“专题”(text)。从这六个“题”(T)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步都与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有关。这就注定了行政学将在继续促进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公共危机管理等新兴学科孵化和发育的同时,要眼光向内,思考如何为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等实践服务。于是,我们呼吁:回到行政学!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