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雪宧绣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抢针

【原文】凡花卉之花叶,花之色或蒂浅而尖深,或尖浅而蒂深;叶之色或正或侧或卷,无不背浅而面深。其由浅而深,分批衔接之处,用此针法。抢者以后针继前针,而渐匀其色;小者如花之新蕾、叶之嫩片,径只分以内,两边皆齐,不须抢针;大者自径二分至寸以外,约距分许,即须用抢针抢之。衔接处分厘[1],计批必匀,针亦必齐。齐针与抢针,必相因而为用,乃可使花叶之色匀净明致。枝干则抢针之法同。花蕊花须,不必抢针。

抢有正抢、反抢。正则由边而至中,反则由中而至边。旧法用反抢者多,近三十余年,则多用正抢。

凡花瓣复叠、叶片交互、枝茎分歧,其显出之处,绣法谓之水路。水路必须距离一线以分明之,全幅之中,又须匀称,即最大之幅,亦不可过两线。

【注释】[1]厘: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厘是一尺的千分之一。清代的一尺合今日的三十五厘米左右。

【译文】凡是花卉的花和叶,花的颜色不论是花蒂浅花瓣边缘深,还是花瓣边缘浅花蒂深;不论叶的姿态是正面、侧面或卷曲,它的颜色都一定是背面浅而正面深。这些由浅到深、分批衔接的地方,就须用抢针。“抢”的意思就是用后针衔接前针,逐渐使颜色均匀晕染开来;绣小块的地方,比如初生的花蕾、新长的嫩叶,直径一分以内,两边都用齐针,而不必用抢针;绣大块的地方,直径两分到一寸以上,在距离边缘大约一分处,则须用抢针。抢针的衔接处控制在0.3毫米左右,批批皆须均匀,针脚皆须整齐。齐针和抢针要用在适当的位置,相辅相成,才可以使花朵和叶片的颜色匀净明致。枝干抢针的方法与此相同。花蕊和花须则不必用抢针。

抢针分正抢针和反抢针。正抢针由边缘绣至中间,反抢针由中间绣至边缘。以前的绣法中多用反抢针,近三十多年来,则多用正抢针。

如遇花瓣重叠、叶片交错、枝茎分叉时,为突出其而留一线距离,这种绣法俗称水路。水路能使绣品层次分明,但整幅作品中所有的水路都必须保持均匀,即使最大的尺幅,其距离也不能超过两根线的宽度。

□ 正抢针绣花
  正抢针法所绣花瓣层次清晰均匀,表现出深浅不同的色阶变化,具有浓烈而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 反抢针花枝
  花朵由反抢针分批绣成。反抢针比正抢针整体看起来更清晰、更齐整,适宜绣制图案花样。

◎抢针

抢针是苏绣传统针法之一,根据绣制程序和表现效果不同,可分为正抢、反抢等种类。抢针的运针方法是用齐针按纹样形状分层刺绣,后针衔接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配色上,则根据颜色深浅分批,一批紧接一批,可用颜色相近的绣线绣出由浅至深或由深至浅的色晕效果。抢针主要用于绣花卉、果实、山水等图案。采用这种针法的绣品较为结实,针迹齐整、层次清晰、色彩浓郁、极富装饰性。

正抢针

正抢针是由外向内绣,不加压线。

1.用齐针分批绣,先绣第一批。针脚长短视纹样大小而定,一般为0.3~0.5cm。

2.第二批开始“抢”,针迹要衔接第一批线条末尾三分之一处,依次类推。

3.批与批之间必须均匀、齐整,用色由浅至深或由深至浅。刺绣时,务必使后一批的针迹都刺入前一批的每根线条上,切忌刺入两线之间。

反抢针

反抢针是由内向外层层绣出,除第一批外,每批都要压一条线在里面,使得批批齐整。

1.首先将花瓣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批,针法用齐针。

2.绣完第一批后,从第二批开始加压线。即在第一批两侧线条末尾各横绣一针。接着在后一批边线中心点起针竖绣一针中心线,把横线扣成“人”字形。

3.从中心线向两侧绣,在每一批边线起针,从空白处绣向压线,并将线紧扣成弧形,扣线需要扣紧,以后各批照此类推。压线后,两批针迹衔接处,略有凸起,更显轮廓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