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受业解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6章 教师不是万能的

霍乐琴比青辰早上班十多年,这种事见得不少,点了点头,又说:“那个杜洪良你注意了吗?这几天的作业是天天全对。”

“别提了。”青辰摆摆手,“他妈就把他往补习班一放,全都交给补习班。补习班老师跟我说,他们都是求着杜洪良写作业,答案都摆好了,杜洪良都不乐意抄。”

霍乐琴伸出大拇指,道:“牛!这几块料够一壶的,你呀,小心点吧,期末成绩高不了了。”

“没事霍老师,我都做好垫底的准备了。”

青辰回教室,掏手机就把徐冠军的语文和数学昨天的作业拍好了照片,然后发给了他家长。

他这么干已经一个多星期了,徐冠军的家长什么都没回。

至于杜洪良,青辰暂时没有一点办法,这家伙现在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好言好语劝他,答应的好好的,但是上课该不听还是不听。罚他他也做,做完了就和没他什么事一样。

他对杜洪良也细致观察了一下,发现他有时候是真听不懂,但是他也不问,有时候真是他懒,一个字都不愿意听。

青辰甚至有时候就想,好在杜洪良的家里有钱,她妈妈的厂子以后都是他的,他也不愁吃不愁穿,他也没有必要逼着他学习了。

出操回来,青辰没有急着去上科学课,而是在教室里加速判作业。

加上出错的学生回判,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青辰都感觉自己爆发了所有的潜力,那速度简直不是一般的快。

预备铃打过了之后,青辰赶紧把手边的几份作业判了,阻止了其他回判的学生再来,急忙跑到二班带学生去实验室。

《空气占据空间吗》这节课最难的地方就是空气是看不到的,学生们需要开动自己的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看到水进不到烧杯里想到是因为空气的原因。

相比二班,七班学生是最聪明的,青辰不用特别费劲,基本上只是稍一点拨,七班学生就把整个过程想象了出来,甚至有学生能够从剖面图上把整个实验解释得清清楚楚。

估计科学课也就是发现各个班学生的不同了,聪明的学生见识广,表达能力强,中等的学生总是中等,让人容易忽略,至于差生,除了吃和玩,学习方面基本上就是一无是处。

青辰刚上班的时候,就被那些所谓的专家灌了一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毒鸡汤。

他也曾因此怀疑过自己的能力,后来一个个“宁死不屈”的灵魂让情人认清了现实。

老师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是老师对于每个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成长,这是老师的智慧,也只有老师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去感悟这句话。

那句话最早是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不轻易对任何学生丧失信心”这样一个基础的。

可大多数听到这句话的人,不是完全不懂教育,就是对教育一知半解。这句话给人一种“教育是万能的”的感觉。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教育不止是老师的任务。

有的孩子被父母纵容,娇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他们连家长的话都不听,家长却来指望老师能把学生教育好,真是天大的笑话,没天理了。

甚至老师没有手段的时候,责任也要全都怪在老师身上。现在社会和父母不给老师们惩罚的权力,把老师手里的戒尺收走,当他们的孩子犯了错误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却全都怪到老师和学校的身上。

反观这些年学校和老师的做法呢,就像是软骨头。

但凡是家长找到学校的,学校全都要承担责任,不知道是当地教育部门的授意,还是校长的软弱。即使学校没有任何责任,也要付出一定的经济补偿,这都什么道理。

试问:一个跪着的老师怎么教的出站着的学生?

古代的老师为什么地位那么高?

因为古代学习的成本太高。

一本《孟子》在大唐需要十四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换算一下吧,唐代一两白银购买力折合人民币大概是四千元,也就是说,一本《孟子》要五万六千块钱。

呵呵,再好好算一下,四书五经一共九本书,这就是五十万四千。

别急,这还没完。

古代都讲究启蒙,启蒙就得有启蒙的读物吧,一本怎么够?读书也不能只读四书五经吧,其他的诸子百家,历史典籍,万一还想读点兵书什么的,不多算,光买书没个几百万两白银就不要想了。

就算是商业发达的宋朝,官方一本书也要差不多一百文一卷,《孟子》有十四卷,接着算算吧。就算是成本价,在大宋买下参加科举的基本书籍也要百万以上。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寒门基本都读不起书,光买一本书就能让很多人倾家荡产。

甚至有些古代人家能有一本书,都能当传家宝。

这还只是书,别忘了还有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你得准备。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不,不,不。

以上都只是硬件,咱们还没说软件呢。

软件是什么,那就是老师了。

古代请一个好老师得多少钱?

借用网上一位网友的观点,古代读书主要通过私人家教和学校两种途径。私人家教很牛,不但要有一日三餐、茶水点心,还要有专人侍女为先生打理日常起居,一年百万都不奇怪。学校一般都是私人开办,老师有修金、束脩和节敬三份收入,修金是老师的工资。束脩是古代拜师的见面礼,送的寒颤了老师不高兴,送的人也没面子。朱熹在《朱子语类》里提到十条腊肉来拜师,太便宜了。实际上,在古代底层社会,十条腊肉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但“圣人教人也要钱”,越有名气的老师,你给的束脩就越要有面子。节敬就是逢节要给老师送礼,这并不是贿赂老师,而是古代尊师重教的一部分,银钱太少也是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