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针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针对新阶段发展环境条件的新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深刻回答了在新阶段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协调、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实现了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新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指引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科学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必须强化其对改革发展新实践的战略统领作用,要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理念的演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开创的,发展理念是否科学,决定着发展实践结果的成功或失败。理念引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会推动理念的更新和不断完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发展实践中总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对发展思路、发展理念不断地作出调整和变革,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更新和演进,很好地阐释了发展实践与发展理念之间的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或发展观,大致经历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几个阶段的演进过程。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必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社会由社会主义革命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给这一时期作了一个准确而科学的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个阶段即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就只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着力推动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的高度契合,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适应世界形势发展和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世界人民期盼和平、要求发展的声音越来越高涨,“和平与发展”已经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主题,这种形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邓小平同志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2)“发展是硬道理”的发展思想。
“发展是硬道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一种口语化的通俗表述,但这种表述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丰富内涵。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新旧体制的冲突日益加剧,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了难度,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实践面临严重困境,经济发展出现停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南方谈话,用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实绩,证明了坚持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无比正确性,阐释了继续坚持发展、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为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3)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关于“计划与市场”、姓“资”与姓“社”关系的论述为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接下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开辟了道路,推动了中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片面地强调单一的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社会的全面发展,缺乏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致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资源浪费问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顾此失彼的问题。新阶段新形势,必须要对“发展是硬道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胡锦涛同志敏锐地洞察到发展道路上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适时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发展理念的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与“发展是硬道理”一脉相承,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4)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立了新局面、开拓了新境界,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新时期新阶段,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新特点,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能力不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新矛盾和新挑战,需要谋划新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适时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更长的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富时代内涵,更切当前实际,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2.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理论和实践导向,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指导意义,必须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1)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关系着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和发展是否可以持续。改革开放的前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作为动力,通过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源环境逐步趋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原有的动力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实现发展动力的转换。综观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创新必然会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无论对于经济持续增长还是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都是关键一招。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和深刻总结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树立和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七个方面展开工作。必须坚定信心,通过创新尽快实现新旧动力转换,实现发展的成功转型。
(2)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强调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几个重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从1978年人均GDP不足200美元到2016年人均GDP接近9000美元,达到了让世界惊叹的发展速度。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也格外突出,特别是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以及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等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中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国内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都表明,协调发展是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的基本遵循。
树立和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必须牢固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要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展开工作。坚持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
(3)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顺应和保护自然环境,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当前,中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重,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表明了中央对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受国外一些国家现代化发展过程经验教训的启示,我们就曾提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对快速脱贫和富裕起来的渴望压倒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短期政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树立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央要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展开工作。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同时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我们新的贡献。
(4)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然而,目前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过去近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的基本国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世界经济正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但复苏缓慢;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为此,我们应利用好目前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要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制定规则的话语权,维护国家经济政治安全,防止国际风险对中国产生系统性影响。
树立和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要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六个方面展开工作。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与中国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5)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发展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根本依归。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进步,经济总量和人均总量不断扩大,但分配不公平问题却比较突出,收入贫富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很不平衡,民生问题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还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没有完全脱贫。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共享发展的理念和目标体现得很不充分。共享发展理念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即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因此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共享的内容应涵盖各个方面,共享的源头是共同建设,共享的实现需循序渐进。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树立和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共享理念的落实上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中央要求,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必须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八个方面展开工作。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创新发展增强发展的动力,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平衡性,绿色发展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开放发展实现发展的内外联动,共享发展明确发展的目标。因此,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坚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全党同志一定要加深理解、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3.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把握我国发展中突出矛盾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问题导向性、目标导向性、实践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新发展理念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指引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科学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必须强化其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统领作用,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
(1)新发展理念是推进经济建设的总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不利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经济发展道路上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繁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虽然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领域,但又不单纯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发展全局。要想很好地解决它们,也不能仅仅囿于传统单一的经济视角和纯经济的思维方法,而是需要系统整体的思维和综观全局的视野。新发展理念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思路,是推进经济建设的总指南。
(2)新发展理念是推进政治建设的总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政治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进步,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民主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是,政治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一些地方人大代表选举存在违规,基层民主变形走样,人大监督力度不强,人民当家做主还很不充分,行政和司法腐败时有发生,行政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仍需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待发展等。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需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需要开放意识和思想解放,需要共享理念和公平意识。因此,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是解决民主政治、行政司法问题的基本指针,是推进政治建设的总遵循。
(3)新发展理念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总导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主持召开了时隔多年的党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多次就文化建设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就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的成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但是,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忽视,如负能量的信息不时充斥网络,一些文艺作品中“三俗”盛行,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黄赌毒现象还没有完全根除,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健康向上、艺术质量上乘的文艺作品需要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加强和改善思想教育宣传宣导需要观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建设需要开放、统筹和协调,正能量、凝聚力、向心力建设需要协调共享。总之,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本导向,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总导引。
(4)新发展理念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总开关。
社会建设关涉国计民生,关涉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关注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不断创新和加强,社会总体保持和谐稳定。但是,社会建设的建设难度大,总体水平还不高,存在很大缺口。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社会管理需要不断创新,经济社会需要协调发展,低碳消费需要绿色意识,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开放包容,公共服务需要均等共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解决社会建设存在问题的基本依归,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总开关。
(5)新发展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保证。
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目前正在经历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巨大压力。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能否持续,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存安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势头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如空气、土壤和水的污染依然严重,雾霾天气和风沙天气十分常见,空气质量难以稳定,由于环境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等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问题,它还涉及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状况,涉及经济发展方式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涉及社会生产方式、大众消费观念和低碳意识等诸多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又要兼顾到经济发展;既要考虑到眼前利益,又要兼顾到长远发展;既要有局部谋划,又要有整体安排。只有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统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五大新发展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