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篇
广东宏观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以来,广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经济工作措施,切实把经济工作重心转到供给侧,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在稳增长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稳增长,有效地应对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年关将至,如何看待全年广东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对2017年宏观经济增长状况进行预判,成为关键环节。从总体表现看,2016年广东经济发展在预期内,同比增长速度虽然比2015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在年度预计目标区间里,整体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而且经济运行质量效益继续保持良好,资源配置效益有所提高。这为“十三五”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2016年广东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可以概括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经济运行的分化特征更加突出,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新经济蓬勃发展,新动力逐渐形成;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持提升,经济稳中有进的态势更加凸显。
2017年广东宏观经济增长预测:从经济发展的环境看,国际、国内和广东的经济环境不会出现大的变动;从产业结构看,保证2017年经济增速关键看服务业增速;从需求结构看,保证明年经济增速关键看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方面,预计2017年外需市场仍较为疲软,国际贸易增长乏力,但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进出口总额有望实现有所增长。
一、目前广东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并为全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1.从经济增长、物价和就业指标判断,广东经济发展基本面保持平稳
经国家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61.17亿元,同比增长7.3%,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处于年度预计增长区间(年初预期增长7.0%~7.5%)。各地市民营经济稳步发展。前三季度,广东民营经济增加值28821.33亿元,增长7.5%,增幅比同期GDP高0.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50.5%。
物价保持平稳。1-11月,广东CPI上涨2.3%,低于3%的年度目标,增幅连续4个月持平,比上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广东CPI的月环比价格波动较大,前11月居民消费价格月环比在-1.1%~2.5%的涨跌区间运行,2月份单月环比涨幅创近8年新高(见图1)。11月份,广东CPI同比上涨2.7%,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8.0%带动食品类价格上涨4.3%,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9%,水电燃料、汽柴油、服装、中西药品等消费品价格上涨2.8%,服务价格上涨2.5%;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服务)价格全部上涨(见表1)。
图1 2016年以来月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走势
表1 2016年1-11月广东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及构成
工业品价格降幅收窄。受国际油价下跌及工业品产能过剩局面持续影响,前三季度工业品价格同比下降0.3%,但与上年同期相比,跌幅收窄1.2个百分点。1-11月,PPI同比下降0.9%,比上年同期收窄2.3个百分点,IPI同比下降2.5%,比上年同期收窄2.1个百分点。11月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涨幅为2011年2月以来最大;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环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1.8个百分点。
就业总体稳定。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44%,同比微升0.02个百分点,控制在3.5%的目标以内。前三季度,“四上”企业就业情况稳定,全省“四上”企业从业人员2114.44万人,同比增加17.04万人,增长0.8%。从三次产业看,第三产业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主要渠道。三季度末,二产从业人员1556.12万人,同比减少12.27万人,下降0.8%;三产从业人员558.32万人,同比增加29.31万人,增长5.5%。从具体的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员最多,制造业减员最多。在纳入“四上”企业统计范围的16个行业门类中,有12个行业增员,4个行业减员。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员最多,同比增加12.37万人。制造业减员最多,同比减少19.10万人。从区域看,东翼增幅最大。三季度末,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0.6%、2.7%、2.3%和0.7%。制造业从业人员继续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与上年同期相比,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减少19.10万人,其中粤东西北地区增加2.78万人,珠三角地区减少21.88万人。截止10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1.98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0.0%,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广东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增长,与广东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有较强的适应力有关,也与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各种努力分不开。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广东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旨在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商贸发展、确保外贸稳增长、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工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创新驱动、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发展、促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等系列文件。这些政策措施逐步收效,有效稳定了经济增长。
2.广东经济发展总体态势优于全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前三季度,全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万亿元,增长6.7%,广东GDP增速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见图2)。1-11月,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大部分高于全国。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幅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比全国高1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比全国低0.3个百分点;进出口降幅比全国窄1.1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比全国地方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
图2 2014年以来全国与广东GDP逐季累计增速
3.与经济相近省相比,广东和江苏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运行,经济发展基本面没有改变
前三季度,两省经济增速同比均有所回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各有优劣。从总量看,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等指标均处于领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居民收入等指标落后于江苏。从增速看,广东投资、进出口、财政收入、贷款、居民收入等指标增速均快于江苏,价格指数增速与江苏持平,GDP、工业、消费、外资、财政支出、存款等指标增速低于江苏。广东GDP总量继续领先,增速低于江苏。前三季度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61.17亿元,比江苏多1779.71亿元;同比增长7.3%,低于江苏0.8个百分点,增速差距与上半年持平。与上年同期比,广东GDP总量优势扩大459.70亿元;广东增速回落0.6个百分点,比江苏回落幅度大0.2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2008年以来粤、苏GDP增速对比
广东工业生产弱于江苏,总量差距继续扩大。1-11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526.21亿元,比江苏少3603亿元;同比增长6.6%,比江苏低1.2个百分点。广东投资总量不及江苏,但增速高于江苏。1-11月广东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729.72亿元,比江苏少15810.54亿元;同比增长11.6%,比江苏高3.8个百分点。广东消费市场总量保持优势,但增速低于江苏。1-11月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16.12亿元,比江苏多5539.2亿元;同比增长10.1%,比江苏低0.8个百分点。广东进出口形势好于江苏。1-11月广东进出口总额5.63万亿元,比江苏多2.59万亿元;同比下降0.1%,比江苏下降幅度小1.2个百分点。广东财政收入状况强于江苏,但支出增速放缓。1-11月,广东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3.92亿元,比江苏多2267.57亿元;同比增长12.3%,比江苏高8.0个百分点。广东存贷款总量保持优势。1-11月,广东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7.70万亿元,比江苏多5.03万亿元;同比增长8.9%,比江苏低3.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11.02万亿元,比江苏多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比江苏高1.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广东居民收入增长形势好于江苏,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3元,比江苏少483元;同比增长8.7%,比江苏高0.2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分化特征更趋明显,新经济保持强劲动力
近几年,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一个特征是经济增速比前一轮较高增长期放缓。而在经济增长放缓之后,出现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经济发展的分化显现出来,好的越好,弱的越弱。这符合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在萝卜快了不洗泥的阶段,谁都可以获得好的发展,但在市场走向紧缩、竞争趋于激烈的阶段,必然带来大浪淘沙,优质的企业和产业获得新的机遇,而落后的产业和企业被市场出清。特别是“互联网+”孕育了大量商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不断增加、积累,开拓了经济增长的新空间,形成了促进发展的新动能,成为支撑广东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分化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这个特点在2015年已经被多次提到,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分化的特点就更加突出。广东的情况也是如此。以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1.从三大需求指标看,投资增速回落,国内市场相对较好,外部市场比年初略有改善
从今年三个季度看,全省投资和消费增速比较稳定,进出口降幅逐步收窄,市场需求总体保持平稳。
(1)投资增速有所回落。1-11月,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28729.72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低于15%的年度目标(见图4)。
图4 2015年1-11月以来广东固定资产及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①一产投资仍处低位,二产、三产投资增速回落。1-11月,广东第一产业投资384.83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农业、渔业分别增长12.9%和35.2%,林业和畜牧业分别下降9.6%和3.4%。第二产业投资9599.87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4.1%的带动下,全省工业投资9577.92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投资18745.02亿元,增长12.1%,增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剔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省第三产业投资仅增长5.5%,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投资自6月以来保持35%以上的增长,1-11月增速高位回落,由1-10月的41.8%下滑至28.9%;第三产业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分别增长49.4%和30.3%,增速均高于平均水平。
②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受新一轮从严调控政策影响,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在9月、10月连续两月回升后开始回落,1-11月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177.20亿元,同比增长19.9%,增幅比1-10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8.3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1.9%,占比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土地购置费增长较快,1-11月土地购置费2040.44亿元,增长33.6%。土地购置费区域分化明显,珠三角地市的土地购置费增幅高位回落,涨幅放缓,广州增长69.7%,增幅比1-10月下降10.8个百分点;深圳增长23.9%,增幅比1-10月提高1.9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地市土地购置费涨幅较大,降幅收窄,河源增长63.6%,增幅比1-10月提高36.3个百分点,潮州下降13.5%,降幅比1-10月收窄55.0个百分点。
③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逐月加快。1-11月,广东基础设施投资6185.04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连续7个月回升。基础设施投资主要行业中,铁路运输业完成投资305.91亿元,增长40.7%,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25.2个百分点,其中广州铁路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当月完成投资超10亿元。道路运输业投资1628.74亿元,下降10.8%,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9个百分点,其中罗阳高速施工进入尾声,已于11月底正式通车。
④东西两翼增速加快。1-11月,珠三角地区完成投资19616.62亿元,增长12.8%,增幅比前三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粤东地区完成投资3638.57亿元,增长15.5%,增幅比前三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粤西地区完成投资2721.55亿元,增长14.6%,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粤北及山区完成投资2752.99亿元,下降0.3%,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
⑤资金来源有所收紧。1-11月,广东本年到位资金34586.82亿元,同比增长9.5%,比1-10月回落1.2个百分点,低于同期投资增幅2.1个百分点,到位资金增速连续5个月低于同期完成投资增速。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5.2%、国内贷款增长5.8%、利用外资增长30.9%、自筹资金下降0.7%、其他资金增长36.3%。
(2)国内消费市场保持扩张,速度平稳。
1-11月,广东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16.12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与前三季度和上年同期持平,高于年度目标0.6个百分点。11月当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55.22亿元,同比增长10.8%,增幅比10月加快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见图5)。
图5 2015年以来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增长情况
城乡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1-11月,全省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79.68亿元,同比增长10.1%,增幅与上年同期持平,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936.44亿元,同比增长10.5%,高于城镇市场0.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稳中有升。1-11月,全省商品零售额28436.29亿元,增长10.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12379.04亿元,增长6.9%。餐饮收入3179.83亿元,增长9.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85.07亿元,增长2.6%。各区域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运行,东翼地区增速较快。1-11月,珠三角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07.29亿元,同比增长10.0%;东翼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6.79亿元,增长11.6%,增速比全省整体高1.5个百分点;西翼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2.84亿元,增长9.4%;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6.51亿元,增长10.5%。分商品类别看,呈现以下特点:
①吃类、日用类商品零售平稳增长,穿类商品零售增长放缓。1-11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零售额918.84亿元,增长9.1%;日用品类零售额595.90亿元,增长16.8%,增速均较平稳;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146.58亿元,增长4.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②受前期房地产销售较高带动,居住类商品零售增长较快。1-11月,全省限额以上家具类零售额162.84亿元,增长14.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51.83亿元,增长15.1%,增速均明显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平均增长水平。
③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速回升,石油及制品零售降幅收窄。1-11月,全省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783.79亿元,增长11.8%,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760.94亿元,下降4.0%,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收窄6.1个百分点。
④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1-11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零售额458.89亿元,增长19.8%,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
⑤金银珠宝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下滑。1-11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24.84亿元,下降1.9%;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365.80亿元,下降7.8%,销售形势不容乐观。
⑥限额以上单位其他主要大类商品中,中西药品类增长13.8%,化妆品类增长14.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3.0%,增速居各大类商品前列。
(3)进出口持续负增长。1-11月,广东外贸进出口5.6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微降0.1%,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5.8%;其中,出口3.54万亿元,下降0.5%;进口2.09万亿元,增长0.6%。11月贸易额继续攀升,进出口值、出口值、进口值均创年内新高。2016年5—9月,广东外贸月度进出口额逐月攀升,至9月份,单月进出口5884.7亿元,10月小幅回落,为5423亿元,11月再度走高,进出口6257亿元,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13%;其中:出口3836.5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增长13%;进口2420.5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19.3%。11月进出口值、出口值、进口值均创年内新高。
①对东盟、欧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对香港、美国和韩国下降。1-11月,香港、美国、东盟、欧盟、日本、韩国和台湾省继续进出口实现增长,分别增长7.5%、3.2%、3.5%和5.5%,对香港、美国和韩国分别下降2.9%、2.4%和0.1%。此外,对丝绸之路重点14国进出口8260.1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706亿元,增长10.4%;进口3554.1亿元,增长8.6%。在对金砖国家贸易中,对印度进出口快速增长25.9%,表现突出,对南非和巴西分别下降23.3%、8.7%,对俄罗斯微增0.1%。
②机电产品出口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增长。1-11月,广东出口机电产品2.4万亿元,下降0.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7.9%;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和灯具等8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7666.9亿元,增长1.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1.7%,其中出口服装增长1.9%,鞋类下降6.6%。
③机电产品进口保持增长,液化气、钢材、铁矿砂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回升。1-11月,进口机电产品1.41万亿元,增长3.9%,占全省进口总值67.4%;同期,10类大宗商品出口2095.8亿元,下降9.6%,占全省进口总值的10%,其中液化气、钢材、煤、铁矿砂和原木进口量回升,进口均价除粮食和铁矿砂小幅上涨外,其余仍为下跌。
2.从三大供给看,农业平稳,工业生产稳中有落,服务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增强
从核算的角度看,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速总体稳定,但各行业发展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农业和服务业保持平稳,工业稳中有落。服务业中,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继续放缓,财政八项支出速度也有所回落,而以新经济为代表的盈利性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见表2)。
表2 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主要行业增长情况
(1)农业生产保持稳定。2016年广东气象情况总体偏好,除开春时节低温阴雨情况外,中后期光温条件一直较好,未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农作物生长、收获期内未受强台风袭击,有利于农作物的丰产。综合春夏收情况来看,广东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78万亩,小幅增长0.6%。其中谷物、豆类长势平稳,薯类受初春低温天气影响减产;花生、蔬菜稳定增产,甘蔗产量下降。早稻生产好于预期。早稻播种面积1338万亩,同比增长0.3%;产量533万吨,同比增产8万吨,增长1.6%。早稻单产399公斤,提高5公斤。早稻生产前期,受低温情况影响,苗情略差,中后期较好的自然条件弥补了前期不足,省内大部分地区早稻实现丰产。
①经济作物稳定增产。随着经济作物种植效益的逐年提升,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持续扩大,产量稳定增长。综合春夏收情况看,油料作物面积381万亩,产量75万吨,分别增长0.6%和2.0%;蔬菜面积1399万亩,产量2211万吨,分别增长1.5%和3.0%;瓜类面积55万亩,产量101万吨,分别增长3.1%和3.4%。
②园林水果增长较快。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升级,水果需求逐年增长,价格稳中有升,果农的种植意愿增强,水果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长明显。三季度末,广东园林水果实有面积1710万亩,同比增长0.7%;园林水果产量1020万吨,增长4.3%。主要水果品种中,香蕉产量368万吨,增长5.6%;龙眼84万吨,增长2.5%;柑橘橙92万吨,增长3.7%。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发新的水果品种。番石榴因为易栽植,易成活,结果率高成为水果轮作期间的主要选择品种。三季度末,番石榴面积17万亩,增长10.4%;产量26万吨,增长14.1%。
③畜牧业生产缓慢回暖。今年以来,广东生猪总体产能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广东生猪出栏2425万头,下降4.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1个百分点。猪肉产量184.60万吨,下降4.5%,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9个百分点。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生猪养殖效益为近年最好。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的农产品价格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生猪价格同比上升14.9%。生猪价格上涨,养殖户补栏意愿增强,生猪存栏止跌企稳。三季末,广东生猪存栏2139万头,与上年持平。
④禽类供求基本保持平衡。前三季度,广东出售和自宰的肉用家禽65873万只,增长0.3%;禽肉产量96万吨,增长0.6%。禽类价格总体小幅回升,品种间价格分化明显。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农产品价格监测显示,第三季度,禽类价格小幅回升3.5%,但肉鸡价格回落2.5%。禽类价格震荡,养殖户补栏意愿放缓,家禽养殖规模持续下降,三季末广东家禽存栏29270万只,下降4.1%。
⑤渔业生产稳定。据省海洋与渔业局统计,前三季度全省渔业生产稳定。全省水产品总产量617.00万吨,增长2.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11.50万吨,增长2.1%;淡水产品产量305.50万吨,增长3.6%。
(2)工业生产平缓运行。今年以来,工业生产略有回落,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8526.21亿元,增长6.6%,增幅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今年三个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速分别为6.9%、6.7%和6.7%,前三季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3%,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行业之间分化较为明显,支柱产业、高端产业发展较快,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26.1%)增长1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9.8%)增长6.9%,汽车制造业(占比5.8%)增长14.3%。这些行业代表消费升级方向、先进制造业方向,具有广阔前景,也是高成长性行业,是广东工业的“芯”,是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纺织、家具、造纸等传统产业持续低速增长,其中烟草制品业下降8.5%,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0.7%,造纸和纸制品业仅增长3.3%(见表3)。
表3 2016年1-11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情况
(续表)
广东工业经济能够企稳,得益于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的较好发展。1-11月,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3929.88亿元,增长9.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8.8%;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756.42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
随着电子、通信的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达到6194个,比2010年增加365个,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升至14.7%,比2010年提高3.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7537.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6%,比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资产总额26882.61亿元,比2010年增长64.8%;实现利润总额2034.14亿元,比2010年增长64.1%;上缴税金总额919.64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装备制造业是广东制造业中最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200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核电、风电和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等五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随后,《广东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09—2013)》进一步提出,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企业和技术改造等方式,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2015年,广东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12547个,实现工业增加值10957.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2%,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988.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8.7%。“十二五”时期,广东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高出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8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广东工业企业加大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新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投入新产品研发经费7107.18亿元,累计实现新产品产值91503.19亿元,占五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8%。其中,2015年投入新产品研发经费1831.04亿元,为2010年的2.7倍,年均增长高达21.6%;实现新产品产值23056.21亿元,为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为13.9%;新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5%,比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
(3)服务业有力支撑广东经济增长。在工业总体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力量。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6%,比上半年略低0.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2%,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1.4%,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在互联网经济、新商业模式的拉动下较快发展,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0%,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5.4%,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2%。从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情况看,前三季度广东部分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情况良好,实现营业收入11470.6亿元,增长12.5%;实现利润2037.2亿元,增长18.6%。分行业看,在调查的10个行业门类中,各行业门类营业收入保持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47.2亿元和2300.3亿元,同比增长20.5%和14.9%,两个行业门类对规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64.1%,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0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受商品房销售较好的影响,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7.8%。今年前三季度,广东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去年的回暖行情,商品房销售持续畅旺,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0317.98万平方米,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2.0%,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1522.86亿元,增长50.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受新一轮调控政策影响,10月以后市场行情开始降温。1-11月,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2900.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7%,增幅比1-10月回落3.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14392.62亿元,增长45.5%,增幅比1-10月回落4.9个百分点(见图6)。其中,11月当月广东商品房销售面积1192.5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2%,同比下降0.5%。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485.95万平方米,比10月末减少93.6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见图7)。
图6 2015年1-11月以来广东商品房销售走势
图7 2016年1-9月当月广东商品房销售情况(万平方米)
分地区看,热点城市商品房销售市场降温尤为明显,销售面积增幅持续回落。1-11月,深圳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1%,降幅比1-10月扩大9.6个百分点;广州增长19.5%,增幅比1-10月回落1.1个百分点;珠海增长60.4%,增幅比1-10月大幅回落13.5个百分点;惠州增长42.1%,增幅比1-10月回落8.0个百分点。
3.从动力消长看,创新驱动不断强化,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作用增强
今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新经济发展,包括加快众创空间发展、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促消费结构升级、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等文件。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促进新经济加快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新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产品增长加快。广东有效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均局全国首位,1-8月,分别增长55.2%和44.0%,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制造业新产品生产增长快,1-11月,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61218台,同比增长1.2倍,代表高端先进制造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1.5%,光纤产量增长32.1%,智能电视产量增长28.2%。
(2)新市场主体增加,新登记企业快速增加。11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总量886万户,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48万户,同比增长18.9%;注册资本(金)6.45万亿元,增长51.3%。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72万户,增长33.0%。
(3)与互联网相关的新业态不断涌现,增长较快。1-11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6.3%。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消费方面,限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5%。与互联网相关的服务业方面,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达51.5%,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增长迅猛。
(4)新消费快速发展,增速高于传统消费。随着高铁网络的完善,鼓励休假、错峰休假等政策实施,旅游业发展加快,旅游消费日益增长,1-10月全省接待过夜游客3.21亿人次,同比增长14.6%,其中国内游客增长15.2%。前三季度,武广、广珠城际、广深港、厦深、贵广、南广6条高速铁路共完成客运量11052万人,同比增长19.7%,高铁客运量占全部铁路客运量的比重已达49.5%。与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和品质改善相关行业的销售都保持较快增长,1-11月汽车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销售增速均较高,居各大类商品前列。
(5)外贸新业态增势迅猛,带动进出口增长。1-11月,广东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150亿元,增长35.1%,其中出口91亿元,增长12.7%,进口59亿元,增长94.9%。同期,以旅游购物方式出口2496.2亿元,增长94.1%;此外,38家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合计出口1528亿元,下降0.8%,占同期广东出口总值的4.3%。
(三)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保持提升
2016年以来,广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继续优化调整,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持提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特征更加突出。
1.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
(1)服务业比重提升,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加快。前三季度,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5%,占比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18550.64亿元,增长9.9%,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1.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同比增长9.3%,占服务业比重达52.6%。
①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又快又好。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实现了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广东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052.7亿元,增长15.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96.4亿元,增长22.6%,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50.3%;实现利润增长60.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2.0%;实现利润增长20.7%。软件和互联网共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1.4%,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3个百分点。
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所回升。在一系列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拉动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速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长15.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商务服务业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5.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个百分点。其中,人力资源服务增长28.4%,企业管理服务增长20.7%,知识产权服务增长15.5%,增速都较高。
③服务业区域聚集优势明显,中心城市发展特点突出。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广州和深圳成为服务业区域聚集的中心城市,聚集了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的69.6%和营业收入的81.9%。其中,以交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见长的广州共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0.1%;利润增长23.4%,拥有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交通运输和商务服务业中的大型企业。而在高技术服务业中领先的深圳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6.4%;利润增长20.4%,涌现出腾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技术服务业企业。
(2)工业高端、先进产业发展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结构不断改善。1-11月,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长9.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
(3)先进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继续优化。1-11月,高技术制造业完成投资1428.80亿元,同比增长22.0%;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3821.40亿元,增长16.1%。技术改造投资比重提高,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475.65亿元,增长34.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6.3%,占比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服务业完成投资18745.01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整体投资比重的65.2%。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投资增长49.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28.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5.9%,教育业增长30.3%。六大高耗能工业投资与上年同期持平。
(4)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大,国内消费拉动趋势更加明显。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1.62万亿元,增长5.8%,其中内销比重进一步提升到74.4%,占比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消费的内部结构也在改善,尤其跟居民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住房、汽车、教育、文化等服务,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5)一般贸易占比上升,进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反映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而加工贸易继续下降。1-11月,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2.45万亿元,增长1.8%,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3.4%,比重比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2.15万亿元,下降10.9%,占38.2%,比重下滑4.7个百分点。
(6)民营经济领先发展,占比继续提高。1-9月,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7.5%,占GDP比重达50.5,占比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1-11月,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增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9.0%,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17965.24亿元,增长14.6%,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62.5%,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增长进出口增速超一成,1-11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2.47万亿元,增长12.8%,占同期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43.8%,其中出口增长9.8%,进口增长18.6%。
2.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持提升
(1)财政收入较快增长。1-11月,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20722.41亿元,增长1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23.92亿元,增长12.3%(可比口径),连续17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2.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9.1%。
(2)企业总体经济效益较佳。1-10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经营效益延续前三季度较好增长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继续加快,利润增幅回落,亏损企业亏损面持续收窄,亏损额继续下降。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继续加快。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9993.94亿元,同比增长5.3%,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小微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08.77亿元,增长5.2%,增幅比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利润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1-10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6120.01亿元,同比增长11.6%。分行业看,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实现利润169.57亿元,增长69.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397.29亿元,增长8.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180.60亿元,增长8.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522.12亿元,增长2.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利润692.63亿元,增长2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继续收窄。1-10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7157个,亏损面17.3%,亏损面比前三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3)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6年以来,广东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调查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83.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8.3元,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3%(见表4)。
表4 前三季度广东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①前三季度广东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52.5元,同比增长8.5%。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就业稳定、薪资提高助推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创业环境继续改善,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较快增长(见表5)。
表5 前三季度广东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前三季度,广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7.1元,同比增长9.1%。推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据广东调查总队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外出务工劳动力人均月工资水平达到3389.4元,同比增长9.4%。其中,月工资水平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3.7%,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2000~3000元的占26.5%,下降12.3个百分点;3000~5000元的占59.4%,提高9.4个百分点;5000元以上的占10.4%,提高4.3个百分点,较高收入水平群体所占比重明显增加。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此外,随着农村居民就业观念转变和各项优惠扶持政策有效落实,二、三产业经营净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渐提升(见表6)。
表6 前三季度广东农村常住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4)能耗水平继续下降。据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0%,单位生产总值电耗下降1.9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97%。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生产总值电耗下降率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比上半年均有所收窄。1-11月,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217.15万吨标准煤,增长2.1%,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2.8%。
二、广东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困难
目前,广东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五方面的主要困难:
第一,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大。2016年以来,尽管工业生产表现较为平稳,但1-11月增速同比仍回落0.6个百分点,部分行业困难比较大。1-11月轻工业增加值仅增长3.6%,烟草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等行业出现负增长。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9%,增速均较低,民营企业增速虽保持较高水平,但自上半年(增长13.8%)以来逐月回落。实体经济生产经营困难仍然较大,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因素也增加企业的经营难度。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企业产品销售、资金流转速度略有减缓。
第二,工业投资增速回落,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意愿不强。1-11月,工业投资增长10.4%,增幅同比回落幅度较大,表明企业投资增产扩能意愿不强,这势必影响下阶段工业生产的加快。
第三,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2016年以来,进出口面临较为不利的外部环境,国际需求未见明显改善,工业出口交货值自2015年6月以来,持续负增长,1-11月下降0.5%,进出口总额持续负增长,虽然降幅有所收窄,但要完成年度增长目标难度较大。
第四,房地产市场波动大,部分地区过热。本轮一二线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行情的迅速升温和房价的快速上涨,在初期主要是由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入市带动,推动市场回暖和成交量逐步放大,此后在资金大量涌入和房价上涨预期增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市场投机需求和投机色彩浓厚,成为房价上涨的重要推手,商品房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本品,其资本属性已远超居住属性。2016年以来,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快速回升后有所回落,同时商品房销售持续畅旺,去库存政策效果显著,开发企业库存压力逐步减轻,但市场行情持续分化,部分区域中心热点城市房价持续上涨,存在过热势头。1-11月,广东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每平方米11157元,同比增长13.9%,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地房价过快增长后,1-11月增速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过快和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过热,则会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和消极影响。一是对实体经济形成挤出效应。房地产开发占用和吸引大量资金,对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下,房价高涨还带来土地价格以及租金的大幅增长,增加了实体经济运行负担。二是对消费增长具有替代效应。高额的购房支出占据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较大部分,直接挤占了居民在教育、医疗、旅游、文化和体育等其他领域的消费支出。三是通过投资房地产实现资产快速增值,歪曲了社会财富导向,阻止了社会“大众创业”精神和“万众创新”热情,房价和房租快速上涨大幅增加生活成本,削弱了城市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四是形成一定的金融风险。房地产市场投机需求升温,杠杆率不断提高,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风险。五是形成其他的潜在社会不良影响。房价和房租快速上涨,中低收入者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
第五,粤东西北地区增长放缓,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2015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率先转型、率先调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而粤东西北地区受传统发展模式影响,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广东各地市经济总量差距较大。从经济总量看1亿元以上的地级市有2个,前三季度广州、深圳两市GDP分别达1.40万亿和1.38万亿元。地市间经济总量差距较大,经济总量最小的云浮市(564.15亿元)只有经济总量最大广州市的4.0%。从增速看,21个地市的GDP增速在5.1%~8.7%之间,增幅差为3.6个百分点。其中:增速最高的是深圳,增长8.7%,最后的是肇庆(5.1%)。珠三角发展领先,粤东西北相对放缓。分区域看,前三季度珠三角地区GDP增长8.1%,粤东西北地区增长7.2%;其中:东翼增长7.1%,西翼增长7.3%,山区GDP增长7.3%。从区域GDP增速变异系数看,区域增速差异在长期缩窄后有所扩大。从近五年各地市增速的变异系数看,2012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各地市间的季度GDP增速变异系数从31.5%缩窄到7.3%,离散程度逐步缩小,各地市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缩窄。但2016年开始,各地市增速变异系数呈扩大趋势,从一季度的11.0%,到二季度为12.4%,三季度又攀升至13.3%。前三季度,粤东西北GDP增速比珠三角低0.9个百分点。1-11月,粤东西北投资增长8.8%,比珠三角低4.0个百分点,其中山区投资下降0.3%;粤东西北财政收入状况不理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2.7%(见表7)。
表7 2016年1-11月广东分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
三、对全年经济走势的预判
广东省全年经济将延续前三季度走势,宏观调控的重点在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引导资金更多流入实体经济。
从国际看,当前世界经济延续弱势复苏格局,但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持续低迷,以保护主义、孤立主义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缺乏有效经济促进手段,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多重经济转型压力。英国脱欧事件对世界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欧洲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大。美国的加息没有落地,对整个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
从国内看,2016年以来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经济发展稳的基础得到加强。随着扩内需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随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措施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经济发展新动能将快速成长。
从广东自身看,部分支撑指标和先行指标表现稳定,经济平稳增长预期不变。一是用电量增速持续回升,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5.8%。二是客货运量平稳增长,客运量增长4.7%,货运量增长7.2%,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5.3%。三是银行贷款保持稳定,11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02万亿元,增长15.6%。四是11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2.0,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第九个月处于荣枯线上。五是从业人员增速回升,前三季度“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增长0.8%,增幅由负转正,就业情况向好。
判断广东经济走势,离不开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预测。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增速有所回落,广东整体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同比回落0.7个百分点,可见,实体经济下行压力确实比较大。但进入9月份,工业有企稳的迹象。9月当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增幅比8月提高0.5个百分点,7月、8月和9月累计增速分别为6.6%、6.6%和6.7%,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趋于稳定。从相关指标判断,广东实体经济企稳迹象比较明显。一是工业用电量增速从上半年的2.1%提高到1-11月的4.3%。二是11月广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重点企业PMI)为52.0,较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连续第九个月处于荣枯线上。三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持续走高,8月当月指数脱离下降区间,9月当月增长0.3%,结束了连续53个月的下降局面,逐月回升,11月增长1.8%,表明工业品市场需求趋暖。四是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持续提升,7-11月分别累计增长4.1%、4.3%、4.6%、5.4%和5.3%。五是工业品出口趋于稳定,7-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降幅分别为1.2%、0.6%和0.3%,降幅逐月收窄,1-10月下降0.6%,1-11月下降0.5%,降幅逐步趋稳。六是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且稳定,验证工业生产的稳定。前三季度,广东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维持在12%以上。综合这些因素,我们认为,虽然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难度比上年要大,但总体上广东实体经济经受住市场变化的考验,保持了稳定态势,成为保持广东经济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
综合判断,预计全年广东GDP增长7.4%左右,可实现年度预期目标。
四、2017年广东宏观经济增长预判
展望2017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依然复杂。国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给稳定运行带来较大的压力,广东经济增速有望保持平衡,但稳增长转方式的压力不会有所减轻。预计2017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7.0%~7.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主要支撑基于以下几点研判:
(一)从经济发展的环境看,国际、国内和广东的经济环境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虽然美国大选后政策调整加大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但2017年世界经济弱势复苏的态势不变。国内实体经济生产经营仍较困难,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领域存在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但广东经济筑底企稳态势明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较早,新兴产业的动力不断增强,部分支撑指标和先行指标表现稳定,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和动力都比较坚实。因此,广东经济在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同时,经济平稳增长预期不变。
(二)从产业结构看,保证2017年经济增速关键看服务业增速
预计2017年工业经济发展将保持稳定,2016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与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回升,10月当月首次出现2012年5月份以来同时上涨;11广东制造业采购经济调查(重点企业PMI)连续第9个月居于荣枯线上,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近四个月一直保持在52.0以上较高增速区间。
服务业仍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从构成服务业的主要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将保持平稳。金融业保持基本稳定,预计2017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速,证券成交额有所扩大。政府也将保持一定速度的财政支出力度。但预计房地产业增速受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速回落影响会有所下滑。
(三)从需求结构看,保证明年经济增速关键看固定资产投资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3年以来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基本上在10%~12%左右,2015年以来各季基本上在10%左右波动,随着健康、养老、旅游等消费新热点拉动,预计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能够保持平稳。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显现和实体经济不景气工业投资意愿不高的影响,201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速可能有会有所回落;民间投资随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5条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望延续较快增长势头;从基础设施投资看,明年是“十三五”规模实施的第二年,地市县区换届后如加大项目的推动力度,一批交通、能源、水利重大项目有望开始进入施工的高峰期,同时预计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的力度不会大幅减弱,2017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保持稳定。关键是各地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施工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尽早动工,以解决当前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1月仅增长3.5%)不足导致后续投资增长不快的问题。
进出口方面,预计2017年外需市场仍较为疲软,国际贸易增长乏力,但随“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进出口总额有望实现有所增长。
从近年走势看。2010年GDP增长12.2%,2011年增长10%,2012年增长8.2%,2013年增长8.5%,呈下降探底态势。2014年以来总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各季累计增速稳定在7.2%~8.0%之间,上下波动幅度在0.8个百分点以内。2016年以来波动区间进一步收窄在0.1个百分点以内,经济增长速度进入L型中的“横线”,总体处于短周期平台上筑底稳阶段。综合来看,经过努力明年广东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在7%~7.5%的区间,同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五、对策建议
一是认真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年初既定的工作部署,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若干措施,认真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努力实现年初的既定目标,引导和稳定社会预期。继续加快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和促进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努力稳住粤东西北经济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相关行动计划,引导过剩产能供给侧减量和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广东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
三是积极引导“三新”经济发展。注重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扎实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经济发展潮流,力促广东成为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四是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高度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落实、兑现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帮扶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帮扶困难企业渡过难关。
五是科学调控房地产市场。贯彻落实好国家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若干要求,因地制宜,分城施策,综合运用市场规律和政府调控手段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严防房地产泡沫,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敬琏、厉以宁、林毅夫等:《读懂十三五》,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2.汪一洋:《广东经济发展蓝皮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
3.王文森:《2016年前三季度广东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广东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