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与出路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问题
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是指它在我国经济学教学、研究和应用中逐步丧失主导地位,成为一种不受重视的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学教学、研究和应用中本来应当具有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地位和作用在一些领域已经不复存在。据一些大学的专家介绍,普通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学纷纷取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代之以各种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或者大大压缩前者课时,增加后者课时;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逐步减少,特别是中青年学者队伍显得阵容单薄,可谓后继乏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运用其原理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文章在一些经济理论刊物不受欢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一些经济学评奖活动中得不到承认,甚至被排斥在外。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问题而言。
同一些普通高校相比,党校作为我国干部培训主阵地的情况暂时可能稍好一些。由于党校的干部培训主要属于短期教育,除了中央党校和部分省级党校的学历教育之外,一般短期培训班难以按学科类别开设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而只能根据形势需要安排一些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或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专题课,尚无迹象表明这方面的课程有减少趋势。但是党校系统同样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科研力量减弱的问题。党校的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如果高校不能培养和输送安心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人才,党校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就可能后继乏人。有的党校原来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老教师陆续离退休,接班的中青年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后者对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更有兴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重视。这说明在党校系统的一定范围内和程度上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问题。
从社会范围来看,党和国家关于经济工作的文献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来分析问题,在这方面目前还不能说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问题。随着我国干部队伍逐步更替,学历水平相应提高,现任高中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越来越多,有的还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他们在大学能否受到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任高中级干部主要是在建国初至文革前和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一个时期内接受高等教育,他们受到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又经过长期实践锻炼,一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问题。但是有些青年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生疏,缺乏兴趣,甚至采取不屑一顾的态度。这种状态靠他们到党校接受短期教育培训看来难以改变。
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为了坚持和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在意识形态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赢得广大社会成员的信仰。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思想文化内容日益丰富,各种流派和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势,在目前设想所有的人都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现实的,重点应当确保两部分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一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内各级领导干部;二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人员,特别是大学和党校讲授有关课程的教师队伍。前一部分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可以保证党的纲领和路线的正确性;后一部分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当然,培养接班人是全党和全社会的长远大计,而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但是直接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人员自身必须信仰马克思主义,这样才可能通过他们开展教育培训,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确立这种信仰。
然而,现在国内有些从事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教学工作的人员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不仅不是什么问题,反而是一件好事。边缘化意味着学术地位下降。这使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感到没有前途,纷纷向西方经济学或其他学科转移,从而进一步加速前者的边缘化。实际上,边缘化问题不只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马克思主义其他学科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果不引起重视并设法加以扭转,任其扩展,就可能在某一代人之后出现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丧失指导地位的后果,最终危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样讲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有前苏联解体的教训。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领导人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原因。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上台前也讲一些马列主义词句,但内心并无这种信仰,一旦掌握政权,就实行非马克思主义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导致前苏联解体。这种变更最终对前苏联各国和整个世界的发展利弊如何,有待历史的评价。在目前看来至少可以肯定,前苏联解体所引起的社会急剧动荡使相关国家耽误了十年左右的建设时间;原来的国内民族矛盾转化为国家冲突,更趋复杂;少数人在解体中获得了巨大利益,普通群众则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其中许多人生活水平下降。我们必须吸取前苏联的教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边缘化问题。
二、导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经济学的冲击,国内一些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领导权不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这种看法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西方经济学在国内的流传的确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一些学校经济学专业的领导和教学人员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坚定信仰,有意无意限制乃至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确是它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来看,边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发展落后于实践,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未能得到应有的拓展和深化,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解释力和预见性明显不足,对广大实际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的吸引力逐步减退。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正如共产党在我国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和一劳永逸的一样。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政治地位,还是它在各个学科的学术地位,都必须以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为基础。只有科学的真理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仰和信奉,也才能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被人们理解和接受之后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指导作用。它自身必须与时俱进,随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和丰富,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优秀成果,保持自己在意识形态中的先进性,这样才能巩固自己的指导地位。如果一种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逐步落后,随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步成为一种常识,那么它还能保持一定的历史地位,但是先进性却会下降,在现实中的作用也会减退,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
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应当表现在: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形成严密完整而又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能够对现实经济中的各种新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提出指导性预见和建议。在19世纪中期,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刚刚被创立的时候,由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和趋势,所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经济理论,其科学性大大超过了西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和宗旨是,当不涉及阶级关系时,为全人类服务;当涉及阶级关系时,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旨在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谋利益的社会科学理论。在近代历史条件下,由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处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难以通过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来增进他们的利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所以他们主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由于历史的局限,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他们除了根据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对社会主义做了某些预见和设想之外,没有也不可能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各种具体问题。虽然以《资本论》为经典代表作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考察资本主义经济,但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限于说明为什么和怎样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今天看来,探讨怎样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言显得更为重要。
列宁根据他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经济做了一些研究,但毕竟实践的历史不长,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非常有限。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时间长一些,开始认识到某些规律,但其实践基础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而且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和影响。应当肯定,列宁和斯大林以及前苏联的一些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有所贡献,主要是探索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方法,形成的一些认识填补了原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的空白。当然,基于前苏联计划经济实践的某些理论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也有负面影响,它们流传到我国,在一个时期内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一种束缚,经过我国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长期探索之后才得以逐步解除。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对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的指导作用是分不开的。站在21世纪的时间纬度来审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可以说它的立场、方法和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保持着科学性和生命力。但是也应当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状况同现实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科学性、先进性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
首先,理论体系和内容结构随实践的发展而暴露出某些缺陷。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19世纪中期作为一种研究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规律的学说出现时,其理论体系是相对完整的。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诉求,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但是到了20世纪,当世界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原来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显得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了,缺乏直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内容成为体系结构上的一种缺陷。这种缺陷在20世纪上半叶由列宁斯大林和前苏联经济学家的研究而得到某种弥补;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理论研究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充实了许多重要的新内容,但由历史造成的理论体系和内容结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从国内有代表性的政治经济学教材来看,内容结构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部分,在逻辑上的联系并不是十分紧密,关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显得比较单薄,一些公认的共性范畴被放在资本主义部分,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许多新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和理论概括。
其次,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研究思路和方法有一定局限。比如劳动价值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过多次争论,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地不知召开了多少研讨会,发表了多少论著,其中很多属于低水平重复研究,甚至不同作者的文章标题也完全相同。通过争论形成的新共识不多,即使有些好的成果,也得不到广泛认同,未能吸收到教科书之中。学术争论本身是件好事,任何学科都有一些长期争论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暴露出研究思路和方法上的局限。一些论著满足于引经据典,随意解释和引申,诠释多于探讨;有的研究停留于抽象分析,对通过实证分析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属于公理,不需要用事实来检验。这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其科学性的怀疑。
再次,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未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同近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新问题。在近代存在的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生产有计划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在当代是否依然存在?如果存在,具体有什么表现?除了这些矛盾,资本主义经济还有哪些新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能够不断克服危机、保持经济长期发展?怎样看待发达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差距缩小,而落后国家人民长期贫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些标准和界限在当代趋于模糊,有的标准不再适用,划分两种社会的科学依据究竟是什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出现了社会主义因素?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有哪些社会主义因素,发展趋势如何?当代资本主义怎样向发达社会主义演化?对这些问题,国内外有不少研究,但是结果并不那么令人信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19世纪中期就得出结论说资本主义经济已经难以为继,在20世纪初又说它已经腐朽和垂死,但事实上它直到21世纪依然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如果不从理论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分析,不修正原来的某些结论,就难以赢得人们的信奉。
最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每当中央就某个重大经济问题作出新的决定或决策,理论界就有人说又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比如,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被认为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与其说是学术成果,不如说是政治决策。从学术上讲,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国际上就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可以结合,认识达到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只不过我们当时采取批判态度。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通过本国的反复实践,才普遍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无疑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是从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来说,主要是对来源于两个方面的理论观点给予承认、理解和拓展:一是马克思原来提出的概念和思想,过去认为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现在认为适用了;二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些做法,过去认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现在认为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些研究成果对充实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固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原创性不足,对其学术意义不能估计过高。1992年以前,国内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研究长期受到批评,被视为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排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之外;后来中央肯定了这种理论,才成为主流意见,被吸收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股份制、非公有制经济等范畴的认识也是如此。社会科学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实践并不奇怪,但国内一些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家对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主张往往是先批判,后来当中央文件肯定这些观点和主张之后,他们才被动接受。这种变化过程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无可非议,但也说明一些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同志思想不够解放。目前的理论现状明显跟不上实践发展的需要。比如,如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两大部类结构理论却长期停留在马克思研究的水平上,用来分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存在明显的局限,人们只好借用现代西方学者提出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和其他产业结构理论。又如,我国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借鉴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些原理、方法和主张。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虽然有一些研究,但对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调控手段的分析不够深入,定量分析明显不足。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一些思路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通过不断创新来实现的。扭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边缘化趋势,需要综合采取多项措施,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其创新和发展。下面提出一些思路。
(一)在继续重视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更加注重研究生产力,特别是研究现代先进生产力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探索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经济问题
这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人类社会经济的资源利用方式正面临重大转变,即从资源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从污染型转向清洁型,这是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都是主要研究资源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而形成的。面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两大经济学体系实际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机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曾经提出过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值得大力发掘。价值和使用价值如何循环?资源循环利用的成本和效益如何变化?怎样在资本循环基础上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实现清洁生产?这些问题都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同时吸收借鉴国外有关理论成果,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通过自主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理论,用于指导实践。这必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有力的推动。
(二)深化和拓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普遍规律和基本范畴的认识,同时推进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人类社会经济内部除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同样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这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研究表明,社会生产与人类需要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规律,它在市场经济中表现为供需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与循环理论、所有制理论、经济结构理论、分配和消费理论、国际经济理论等理论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性规律和范畴,需要长期坚持研究,最终会取得突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为全人类服务为最高宗旨,应当在揭示人类社会经济普遍规律和基本范畴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没有理由认为现有的理论已经揭示了所有的普遍规律和范畴。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现象描述和政策解释上,要力求深入到规律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三)营造有利于经济学创新的和谐氛围
长期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有一种不太和谐的气氛和做法,就是对一些旨在创新的学术观点采取不恰当的批判和排斥态度,缺乏宽容。有些学者从学术探讨的角度提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同的看法,被另一些学者视为大逆不道,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和自己的理解为判断标准进行批判。这种做法伤害了一些原来热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同志,他们被迫退出了这方面的研究。有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表现出叶公好龙的态度:他们常常讲要创新,但自己并不能提出什么新观点,看到别人提出一些新观点同自己所信奉的传统观点不同,立即站在维护传统观点的立场上,说别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本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一些经济学观点的正确性在短期内难以用实践来检验,批评者似乎无心考察实践,往往用自己所信奉的观点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要创新和发展,总会对原来的观点有所扬弃,有所否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方法和正确原理的前提下,修正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结论,提出一些新观点,是非常必要的。对这些新观点当然可以批评和商榷,但是应当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宽容,以利于探求真理。
(四)注重经济学研究成果原创性的评价和认定,尊重和保护理论创新的原创权,允许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部出现不同的学派
在我国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知识产权模糊的问题,经济学成果原创性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某些原创成果的产权主体缺位和错位。有的学者通过长期研究所取得的原创成果完全被当作公共产品来应用,有的则归功于领袖人物。这种做法在过去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是现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社会科学研究注重原创性,理所当然地要求实现社会科学知识产权的明晰化,注重原创性的评价和认定。在经济学教科书中除了引用和介绍经典作家、领袖人物、党和国家文献的观点之外,对国内外学者的原创性观点也应做必要的引用和介绍。不同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存在差异,难以统一,不妨按照各自的理解和方向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不同的学派。例如,有的学者强调研究生产关系,有的强调研究生产力;有的强调抽象分析和规范分析,有的强调实证分析。不同的学者可以沿着各自的方向深入探讨,创立各种学派,彼此形成互补关系,当然也可以进行争鸣。这些学派都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进行研究和发展。
(五)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青年学者
这方面的任务非常紧迫,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制定专项教育规划,力争经过长期努力,培养足够数量的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高水平人才。除了从大学有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养之外,还可以考虑从学术期刊、研讨会发表的论著作者中选拔青年人才进行培训深造,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家。国家有必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立项和成果出版的资助力度,可以考虑设立专项研究和出版基金,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及时出版和发表。
(原载《岭南学刊》2007年第1期)